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食品微生物學報告 榖類、麵粉與麵食 指導老師:黃顯宗 教授 報告者:張允璨 報告日期: 95 年 12 月 21 日 同組成員:張允璨、黃千華、蔡伊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食品微生物學報告 榖類、麵粉與麵食 指導老師:黃顯宗 教授 報告者:張允璨 報告日期: 95 年 12 月 21 日 同組成員:張允璨、黃千華、蔡伊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食品微生物學報告 榖類、麵粉與麵食 指導老師:黃顯宗 教授 報告者:張允璨 報告日期: 95 年 12 月 21 日 同組成員:張允璨、黃千華、蔡伊茜

2 一 、食品種類 ■穀類 ─ 稻米、小米、大豆、玉米、小 麥、 薏仁、綠豆、紅豆 ■麵粉 ─ 麵粉、玉米粉、綠豆粉、薏仁粉 ■麵食 ─ 冬粉、乾麵條、濕麵條(手工)、麵糰、麵製 食品 ( 麵包 )

3 二、微生物生長的環境 榖類、麵粉與麵食都是乾燥的東西,通常是貯存環境高 溫有溼氣,才會有微生物生長,加上空氣不流通,會加速 微生物的生長,通常以真菌為主。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 2945&ctNode=1120&mp=102 http://www.lugang.com.tw/A0 3.aspx?Class=A

4 一、常見的微生物 ■穀類: ◇種植期間: 常見的寄生菌病有:銹病 (Rust) 、黑穗病 (Smut) 和麥角 病 (ergot) 。 1. 銹病 (Rust) : 主要的病菌為 Puccina graminis , 主 要感染小麥。初發於桿上,而至莖、葉、葉鞘及穗。剛 開始為散生圓形或長形銹色斑點,稱為夏孢子堆,呈銹 色。穀物成熟時,成熟的夏孢子堆會產生許多雙核孢子 ,稱為冬孢子堆,呈暗黑色線狀條斑。可致穀物凋委, 嚴重時甚至無法收成。

5 銹病 (Rust) 圖片來自 黃顯宗 老師 (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sci/ maize/cornphotoV.htm)

6 2. 黑穗病 (Smut) : 主要由 Tilletia 和 Ustilago 引起,主要感染小麥、 甘蔗和玉米,在種子成熟時期的子房中生長, 當細胞融合後生出大量的菌絲,種子發芽時菌 絲於幼苗的組織中生長,在花頭處形成胞子, 將花破壞。 黑穗病 (Smut) (http://seed.agron.ntu.edu.tw/cro psci/maize/cornphotoV.htm)

7 3. 麥角病 (ergot) : 主要是由 Claviceps purpurea 造成,常污染小麥及大麥 。此菌寄生在穀類中,會分泌一種甜質黏性的的祕狀物 ,以吸引昆蟲助於胞子傳佈至其他植株的花中。穀類在 研磨時,適當的清洗可去除此真菌。常見的麥角菌中毒 症狀有,手指、腳趾、手臂、耳朵、鼻子等處產生壞坥 ,且有嘔吐、肌肉疼痛、筋攣等現象。 麥角病 (ergot) www.affrc.go.jp/mirror/ngri/dis ease/d2.htm

8 ◇儲存環境: 榖類所含的水分並不多,其敗壞主要與貯存前存 在其中的菌群、貯存環境、加工過程等因素有關, 如貯存濕度於 13% 以下可保存較長的時間,但超 過 16% ,則黴菌 、 酵母菌及少數細菌開始生長。 1. 真菌: Rhizopus 、 Aspergilus 2. 細菌: Pseudomonadaceae 、 Micrococcaceae 、 Lactobacillaceae 、 Bacillaceae

9 ◇致病性: 常見的致病性物質,為微生物的二次代謝產物,例如: Afloatoxin ( 黃麴毒素 ) 。 Afloatoxin 是 Aspergillus flavus 或 Aspergilus parasiticus 的二 次代謝產物,喜生長於高碳水化合物的農作物上,如玉米、 小麥。若環境處在溼度在 80-85 %,溫度大約為 24-35 ℃,就 會有毒素累積。對人體亦造成肝臟的負擔和癌症。黃麴毒素 頗耐高溫,穀類一旦遭受污染,就算高溫烹煮也不易將毒素 去除。

10 小米 玉米 米 紫米 以上圖片來自 黃顯宗 老師

11 綠豆 麥片 胚芽米 以上圖片來自 黃顯宗 老師

12 ■麵粉類: ◇麵粉: 多半乾燥,發生敗壞的情形少見,主要為黴菌與產胞細 菌污染,如: 1. 真菌(常見): Penicillum 、 Aspergillus 、 Mucor 、 Rhizopus 2. 細菌: Acetobacter 、 Bacillus 之孢子、 Micrococcus 、 Sarcina 、 Achromobacter 、 Alcaligens 、 Serratia ◇玉米粉: 常含有大量的的細菌和黴菌,這些菌體的生存依貯存玉 米粉的溼度及溫度而定;一般玉米粉在含 16% 以上的水 分時, Aspergillus flavus 會具活性,而產生毒素。

13 ■ 麵食類: ◇麵條:一般由機器製作封裝的麵條不易孳生黴菌。若有黴 菌產生,大部分是手工製作的麵條或水餃皮,曝曬在較溼 的環境中造成的。 ◇麵糰:有 92% 可分離出 Lactobaillaceae ,其中有一半以上 是 Lactobacillus 、 36% 的 Leuconostoc 、 3% 的 Streptococcus ,而黴菌較少。 ◇麵包:水活性 0.75~0.9 ,足以防止細菌的生長。然而, 有些黴菌在貯存其間因澱粉結晶作用釋出水份而生存下來, 例:麵包黴 (Rhizopus stolonifer) 。通常黴菌在烘烤時會 被殺死;可是在烘烤後,黴菌有可能從空氣或設備進入, 而污染了食品。

14 ( 1 )製作的過程,會利用某些菌體來達成特殊的風味或 性質 a. 乳酸菌:產酸 b. 酵母菌:產氣。 ( 2 )敗壞 a. 真菌: Rhizopus nigricans 、 Penicillium b. 細菌: Bacillus subtilis 、乳酸菌、大腸菌群、 Serratia matcescens ◇麵包:

15 麵包黴 發霉的麵包 (http://image2.sina.com.cn/dy/s/2004-11- 18/U510P1T1D4950879F21DT20041118021949.jpg)

16 四、相關新聞 ■武漢發霉麵條回爐成精緻掛麵 【大紀元訊】 12 月 3 日 武漢市工商局披露一驚人黑幕,一工業園區內的掛麵廠 ,將霉麵條粉碎回爐後,製成「精緻掛麵」再投入市場 。 據中國媒體報導, 11 月份,東西湖徑河工商所執法人員 發現,轄區柏泉工業區內的「大腕掛麵廠」內堆有大量 回收來的碎麵條,便衣發現,該廠將生產中散落的「邊 角餘料」及回收來的已發霉變黑的麵條重新烘乾,用機 械打碎成粉末狀,然後摻進麵粉原料裡重新和麵製成新 掛麵,主要銷往湖北省一些市場。

17 ■大陸黑心粉絲傳致癌 醫師:米粉冬粉過白要當心 中廣新聞網 (2006-12-08 16:07) 徐韻翔 報導 大陸知名的龍口粉絲,傳出違法摻有工業用漂白劑, 有害人體。醫師表示,這種俗稱「吊白塊」化學劑,添 加在食品中被民眾食用,會分解出有劇毒的致癌物質, 民眾在選購米粉、冬粉等產品時,如果發現顏色過白, 就要當心。 俗稱「吊白塊」的甲醛亞硫酸鹽,是一種保鮮、防腐 的化學劑,混合了福馬林、甲醛及亞硫酸鹽,常被不肖 業者用來美化米粉、粉絲及水果的顏色,增加賣相,民 眾在食用後,不但可能引發頭疼、嘔吐、呼吸困難或氣 喘發作等症狀,長期攝取更會導致消化道癌症,對人體 有嚴重的副作用。

18 THE END


Download ppt "食品微生物學報告 榖類、麵粉與麵食 指導老師:黃顯宗 教授 報告者:張允璨 報告日期: 95 年 12 月 21 日 同組成員:張允璨、黃千華、蔡伊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