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于分析型思维的 汉语格律诗平仄格式教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李岗 教授.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 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 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 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 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于分析型思维的 汉语格律诗平仄格式教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李岗 教授.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 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 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 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 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于分析型思维的 汉语格律诗平仄格式教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李岗 教授

2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 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 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 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 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 美感。但格律诗律、绝、七、五分类繁复,每类 之中再分细目,每句中也如《文心雕龙》所说: “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徽不同 ” ,外国 学生学习中无从下手。但格律诗的平仄格式自有 规律可寻。教学中针对外国学生部分优先和各构 成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分析型思维习惯,用分析 的方法进行格律诗平仄格式的教学,可以取得较 好的效果。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 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 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 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 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 美感。但格律诗律、绝、七、五分类繁复,每类 之中再分细目,每句中也如《文心雕龙》所说: “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徽不同 ” ,外国 学生学习中无从下手。但格律诗的平仄格式自有 规律可寻。教学中针对外国学生部分优先和各构 成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分析型思维习惯,用分析 的方法进行格律诗平仄格式的教学,可以取得较 好的效果。

3 一、所讨论问题的 方位和核心

4 散文韵文骈文 诗 近体诗(格律诗) 中国古典文献形式 词曲 古体诗 律绝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5

6 绝、律、五、七关系 1 、律诗与绝句:律诗按平仄格式取一半即为绝句,或者反之,绝句 重复一次是为律诗。 2 、五言与七言:五言之前,加平仄相反的两个字是为七言: 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仄 结论:掌握近体诗的格律,可以五言绝句为基础。 结论:掌握近体诗的格律,可以五言绝句为基础。 1 )在五言绝句格式基础上,再多推两联即为五言律诗; 2 )在各五言体基础上,每句前加平仄相反的两字即为七言各体。 这样,我们把十六种就简化成为四种。 这样,我们把十六种就简化成为四种。

7 二、规则优先 汉语格律诗平仄推导的 五 项 规 则

8 规则一:遵守汉语诗歌二字音步特点; 规则二:每一句中须忌三平、三仄、孤 平、孤仄、全平和全仄; 规则三:遵守粘对关系; 规则四:出句最末字总是仄 ( 首句入韵者 例外 ) ,对句最末字总是平; 规则五:理解格律诗平仄格式根据第二 字和最末字的平仄来分类。

9 三、如何推导

10 根据规则五,五绝按照 “ 起 - 收 ” 有四种平仄 格式: 根据规则五,五绝按照 “ 起 - 收 ” 有四种平仄 格式: 1. 平起仄收式 2. 仄起仄收式 1. 平起仄收式 2. 仄起仄收式 3. 仄起平收式 4. 平起平收式 3. 仄起平收式 4. 平起平收式 无论哪一类,起 - 收都必须作为给定条件。 无论哪一类,起 - 收都必须作为给定条件。

11 ( 一 ) 五绝平起仄收式的推导 1 、首句:根据 “ 平起仄收 ” ,应为( 平标为 — , 仄标为 ︱ , * 为待定): — — * * ︱ 三、四字不知,但只有 — 、 ︱ 两种可能。根据概率分布,共有四种: — — — — ︱ ( 不合规则二,全仄 ) — — ︱ ︱ ︱ ( 不合规则二,三仄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 ) 可见首句只能是 — — — ︱ ︱ 。 2 、第二句是: ︱ ︱ ︱ — — ( 根据规则三,对句 ) 。 3 、第三句为: ︱ ︱ * * ︱ ( 根据规则三,粘句;又,出句末为仄声 ) 。 同样三、四字也只有四种可能: ︱ ︱ — — ︱ ︱ ︱ ︱ ︱ ︱ ( 根据规则二,全仄 ) ︱ ︱ — ︱ ︱ ( 根据规则一,不合二字音步 ) ︱ ︱ ︱ — ︱ ( 同上 ) 故第三句只能是 ︱ ︱ — — ︱ 。 4 、第四句为 — — ︱ ︱ — ( 根据规则三,对句 )

12 所以,五绝平起仄收式的格式应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二 ) 五绝仄起仄收式的推导 1 、首句:根据 “ 仄起仄收 ” 应为: ︱ ︱ * * ︱ 第三、四字有四种可能: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二,全仄 ) ︱ ︱ — ︱ ︱ ( 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 ) ︱ ︱ ︱ — ︱ ( 同上 ) 故首句应为 ︱ ︱ — — ︱ 。 2 、第二句则为 — — ︱ ︱ — ( 根据规则三,对句 ) 3 、第三句为 — — * * ︱ ( 根据规则三,又,单句末为仄声 ) 第三、四字有四种可能: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平 ) — — ︱ ︱ ︱ ( 不合规则二,三仄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 ) 故第三句应为 — — — ︱ ︱ 。 4 、第四句为 ︱ ︱ ︱ — — ( 据规则三、四对句,又偶句 )

14 所以,五绝仄起仄收式格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三 ) 五绝仄起平收式的推导 1 、首句:根据 “ 仄起平收 ” 应为: ︱ ︱ * * — 第三、四字有四种可能: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平 ) ︱ ︱ — — — ( 不合规则二,三平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 ) 故首句当为 ︱ ︱ ︱ — — 。前面说出句最末字一般是仄,而这里却为平,这是平收式 本身决定的,与前说并不矛盾。 2 、第二句为对句,似应为 — — — ︱ ︱ ,但这样就不合规则四 ( 对句末总是平 ) 故应为 — — * * — 。 第三、四字的四种可能是: — — — — — ( 不合规则二,全平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仄 ) — — ︱ — — ( 同上 ) 故第二句应为 — — ︱ ︱ — 。 3 、第三句粘,应为 — — * * ︱ 。三、四字的四可能是: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仄 ) — — ︱ ︱ ︱ ( 不合规则二,三仄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 ) 故第三句应为 — — — ︱ ︱ 。 4 、第四句为对句,应为 ︱ ︱ ︱ — — 。

16 所以,五绝仄起平收式格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四 ) 五绝平起平收式的推导 1 、首句:根据 “ 平起平收 ” ,应为: — — * * — 三、四字的四种可能是: — — — — — ( 不合规则二,全平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仄 ) — — ︱ — — ( 同上 ) 故首句应为 — — ︱ ︱ — 。 2 、第二句对句,同时考虑规则四,偶句末字当为平声,则为: ︱ ︱ * * — 三、四字的四种可能: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平 ) ︱ ︱ — — — ( 不合规则二,三平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 ) 故第二句应为 ︱ ︱ ︱ — — 。 3 、第三句粘,为 ︱︱ * * ︱ 。 第三、四字的四种可能: ︱ ︱ ︱ ︱ ︱ ( 不合规则二,全仄 ) ︱ ︱ — — ︱ ︱ ︱ ︱ — ︱ ( 不合规则二,孤平 ) ︱ ︱ — ︱ ︱ ( 同上 ) 故第三句格式应为 ︱ ︱ — — ︱ 。 4 、第四句为对句,应为: — — ︱ ︱ — 。

18 所以,五绝平起平收式格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根据以上各例,对推导过程简括如下: 1 、首先定出给定条件的平仄; 2 、对不能确定的平仄根据概率写出可能出现的平仄分 布,再据各规则甄别、剔除、确定; 3 、据粘、对、奇、偶写出其余平仄。 最后强调两点:一、各条规则同时起作用,同时恪守; 二、我们讨论的是标准格式,与 “ 一、三、五不论 ” 和拗 救等变通方式不矛盾。

20 四、推导的扩展( 1 ) 五绝到七绝

21 和五绝一样,七绝也有四种,即: 1. 平起仄收式 2. 仄起仄收式 3. 仄起平收式 4. 平起平收式

22 先看第 1 种,即平起仄收式。根据前述,五 绝句前加两个相反的平仄就是七绝,这就是五、七 首字相反原则。七绝平起仄收式在具体推导中应用 五绝的仄起仄收式。就是说,在对七言绝句的平起 仄收式进行推导时,先按照五绝仄起仄收式进行推 导,然后在每句前加上相反的平仄(下面的粗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同理,七绝第二种仄起仄收式,应用五绝 平起仄收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七绝第三种即仄起平收式,应用五绝平起 平收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七绝第四种即平起平收式,应用五绝仄起平收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四、推导的扩展( 2 ) 五律到七律

27 如上所说,两个五绝相重就是五律。五律同样有平起仄 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平收式四种,在推导中, 只需要推导出前四句,然后把这中句重写一遍就行了。如五律平 起仄收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黑体部分和前面完全一样,其余格式的情况毋庸赘叙。

28 同理,七律就是将七绝重写一遍,如七律的平 起仄收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黑体部分和前四句也完全一样,其余格式的情 况毋庸赘叙。

29 恭请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谢 谢


Download ppt "基于分析型思维的 汉语格律诗平仄格式教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李岗 教授.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 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 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 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 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