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登革热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 包陈括 DEN-1 、 DEN-2 、 DEN-3 和 DEN-4 。 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机体对该病毒具 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 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 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 险,原因主要是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也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登革热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 包陈括 DEN-1 、 DEN-2 、 DEN-3 和 DEN-4 。 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机体对该病毒具 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 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 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 险,原因主要是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也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登革热

3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 包陈括 DEN-1 、 DEN-2 、 DEN-3 和 DEN-4 。 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机体对该病毒具 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 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 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 险,原因主要是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也就 是机体首次感染登革病毒所产生的抗体, 可与二次感染的登革病毒结合为免疫复合 物,后者通过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膜上的 受体物质,不但不能对抗二次感染的新病 毒,反而促进这一新病毒进入这些细胞中 复制,提高感染率,从而引起重症登革热 的发生。

4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 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 俗称花 斑蚊 ) 叮咬传播,每年 7 月到 11 月一直是广 东登革热高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所研究员李德新表示,今年广东登革 热暴发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正处于广东 登革热的高发期,降雨量增加导致蚊子较 多,同时易感人群增多;此外由东南亚等 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引起局部性暴发。他表 示,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例输入性登革热病 例,因此登革热的出现不是一个特殊情况。

5

6

7

8

9

10

11

12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 、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 体温迅速升高, 24 小时内可达 40 ℃。一般持续 2 ~ 7d ,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 病例于第 3 ~ 5d 体温降至正常, 1 日后又再升高, 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 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 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 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 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及眼结 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脉搏早期加快, 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13 2 、皮疹于病程 2 ~ 5 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 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 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 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 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 3--4 日,一般 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 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 、出血于发病后 5-8 日, 25 ~ 50% 病例有不同部 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 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14

15

16

17

18 5 、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 ALT 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 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 3-5 日出现头痛、呕 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 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 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 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 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 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 误诊或漏诊。

19

20

21

22

23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 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 在热退前后的 1-2 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 、休克在病程 2-5 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 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 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 险,可于 4 ~ 10 小时内死亡。 2 、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 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 100ml 。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 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多发群体 此病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1980 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 3 个月,最 大 86 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 20 岁以上的居民, 100% 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24 广东今年登革热之所以如此凶猛,和周围 东南亚、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疫情严 峻有一定关系。他介绍,到 9 月 1 日,马来 西亚的登革热病例就有 5.3 万多例, 80 多人 死亡;菲律宾 3 万多病例,新加坡 1.4 万例, 泰国有 1.9 万多例,台湾 1000 多例,并首次 出现登革热死亡病例,日本也报告了几十 例。

25

26

27

28

29

30 1 、对症治疗 (1) 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 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 G-6PD 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 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 的松 5mg3 次 / 日。 (2) 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 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 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 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3)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 C 及 K 等 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 剂量维生素 K1 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 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31 (4) 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 血浆,合并 DIC 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5) 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 20% 甘露醇 250 ~ 500ml ,快速静 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 疝发生。 (6) 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 时应用 20% 甘露醇注射液 250 ~ 500ml 快速静脉滴注,必 要时于 6 ~ 8h 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10 ~ 40mg/d ,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 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 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Download ppt "登革热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 包陈括 DEN-1 、 DEN-2 、 DEN-3 和 DEN-4 。 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机体对该病毒具 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 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 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 险,原因主要是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也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