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湯,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始於 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雁蕩山來晚了一步,未能在 “ 五岳 ” 中占得一席之地。 沒有金碧輝煌的涂飾,村野之山的雁蕩倒因此多了份瀟灑風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湯,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始於 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雁蕩山來晚了一步,未能在 “ 五岳 ” 中占得一席之地。 沒有金碧輝煌的涂飾,村野之山的雁蕩倒因此多了份瀟灑風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3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湯,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始於 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雁蕩山來晚了一步,未能在 “ 五岳 ” 中占得一席之地。 沒有金碧輝煌的涂飾,村野之山的雁蕩倒因此多了份瀟灑風神。

4 雁蕩山有著獨特的品格, “ 日景耐看、夜景消魂 ” 。 “ 觀山景、嘗海鮮 ” , “ 一景 多變,移步換形 ” 。這是它區別於中國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5 靈峰(左)高 270 米,與右側的倚天峰緊緊相依,勢 如兩手合掌,所以又稱為 “ 合掌峰 ” 。

6 合掌峰,高 270 米。兩峰之間夾有一個高約百米,寬深 僅三、四十米的狹長的山洞,這就是 “ 觀音洞 ” 。

7

8 照片中間是佛家的 “ 觀音洞 ” ,右面的是道家的 “ 北斗洞 ”

9 觀音洞藏於合掌峰之中,洞高 113 米,深 76 米,寬 14 米,依岩 構築九層樓閣。為雁蕩山第一洞天。進入山門即見天王殿。

10 楹聯︰勝境人知游雁蕩, 名山我欲禮觀音 出自於謝稚柳手筆. 。 觀音洞山門 觀音洞 ” 三字由趙朴初先生書寫。 “ 觀音洞 ” 三字由趙朴初先生書寫。

11

12

13 觀音洞內的靈龜

14 勝境人知游雁蕩, 名 山我欲禮觀音。

15 八樓有一匾額,上書 “ 最上一乘 ” ,意為佛教中達到最圓滿。據 說這是 南宋秦檜所留筆墨。據史記載,秦檜於紹興二年 ( 1132 年 ) 罷相,紹興四年到溫州擔任府尹,曾來雁蕩山。

16 觀音洞的第十層為觀音殿,供南海觀音菩薩,兩廂有十八羅漢,洞頂 有泉水三處,名洗心、漱玉、石釜。仰望洞頂,中開一小罅,闊尺余, 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 “ 一線天 ” 。

17

18 北斗洞古稱伏虎洞,後因道家禮拜北斗元君,而改今名。位於觀音 洞左側。洞內有凌霄殿。洞口高碩寬敞,洞內光線充足,冬暖夏涼, 為雁蕩山諸洞所不及。

19 雙筍峰,又名蠟燭峰。 兩峰矗立,高 80 余米,其形如雙筍並立。 這是岩石經二個方向斷裂崩落而留下二個峰柱。

20

21 靈岩景區大門前兩座山峰,高者為 鐘山,平者為鼓山。

22 刻石︰《鐘鼓齊鳴》迎賓客。

23 靈岩寺號稱 “ 東南首剎 ” ,該寺始建於 979 年。

24 靈岩寺大殿

25 靈岩寺右有天柱峰;後為屏霞峰,左有展旗峰。天柱、展旗兩峰 相 對而立,稱 “ 南天門 ” ,臥龍溪穿門而出。

26

27

28 展旗峰。如旌旗迎風招展。

29

30 金雞峰,又名靈芝峰。在塔頭嶺北部。靈峰古洞上方的崗頂,有一 石聳立岩端,似金雞翹首啼叫,俗稱 “ 金雞報曉 ” 。在北斗洞前看, 象 “ 美女梳妝 ” ,在鋸板岩附近看,又象 “ 少女看書 ” 。

31 金雞峰趙紫陽題刻 “ 雁蕩 ” 二字。

32 七絕‧詠卓筆峰 請問何人一筆留 ? 歷經千古寫春秋。 滄桑幾度紅塵變,巨手揮毫盛世謳。

33 獨秀峰在卓筆峰的西面,獨立挺秀,凌空斗絕,出類超群,峰頂有虯 松一棵,蒼翠有致,有時雲霧繚繞。

34

35

36 鳴玉溪上的凝碧潭與跨越其上的果盒橋及果盒岩, 被稱為 “ 果盒三景 ” 。

37 剪刀峰。不同的型式不少於八種,因此古人雲 “ 百二奇峰各不同, 此峰變化更無窮。 ” (在此僅介紹 5 種)。

38

39

40 巨熊峰

41

42 郭沫若詩雲︰ 靈峰有奇石,入夜化為鷹, 勢欲凌空去,蒼茫萬裡征。 雄鷹展翅

43

44

45 大龍湫景區

46

47

48

49

50 一夜黃梅雨後時,峰青雲白更多姿, 千條飛瀑萬條澗,此時雁蕩第一奇。

51 HR 2012.5.4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你可以繼續聆聽 音樂或按鍵離開 你可以繼續聆聽 音樂或按鍵離開


Download ppt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湯,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始於 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雁蕩山來晚了一步,未能在 “ 五岳 ” 中占得一席之地。 沒有金碧輝煌的涂飾,村野之山的雁蕩倒因此多了份瀟灑風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