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论语》.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论语》.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论语》

2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 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3 《论语》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 “ 四书五经 ” 。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 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今本《论语》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 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每篇包括若干章, 共 486 章。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 一段。 仁:恭、宽、信、敏、惠

4 《论语》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 “ 仁 ” 为核心,以 “ 礼 ” 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 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 ①“ 仁 ” 的思想; ②“ 礼 ” 的思想; ③ 中庸思 想; ④ 教育思想; ⑤“ 孝 ” 的思想; ⑥ 天命 思想。

5 《学而》《为政》 学习教 育 1.1 2.2 2.4 2.9 2.11 2.15 2.17 品德修养品德修养 孝 1.2 1.6 1.9 1.112.5 2.6 2.7 2.8 其他其他 1.1 1.4 (忠信) 1.7 (信) 1.8 1.10 1.13 (义、礼) 1.14 1.16 2.4 2.10 2.16 2.22 (信) 2.24 (义勇) 君子之 道 1.3 (仁) 1.14 (礼) 2.12 2.13 2.14 治国从 政 1.5 1.12 (和) 2.1 2.3 2.18 2.19 2.20 2.21 2.23 惠敏信宽恭

6 学习教育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 教育对象:他主张 “ 有教无类 ” 。 教育目的: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 为目的,认为 “ 学而优则仕 ” 。 教育内容: “ 六经 ” (或 “ 六艺 ” ),以 “ 文行忠信 ” 作为 施教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体育教育,讲美育。 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 “ 温故而知新 ” ; “ 学 ” 与 “ 思 ” 的关系。 教育方法:注重启发 、诱导 ,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 教。 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 当仁,不让于师 ”

7 1·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2 子曰: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思无邪。 ” 2.4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 2.9 子曰: “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 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2.11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2.15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17 子曰: “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

8 品德修养

9 “ 仁 ” 的思想 仁 ”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 仁 ” 的主张是 “ 仁 者爱人 ” ,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 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 政。孔子认为,要实现 “ 爱人 ” ,还要遵循 “ 忠恕 ” 之道,就是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的要求。他认为, “ 仁 ” 既是每个人必备的 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 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10 “ 礼 ” 的思想 “ 礼 ” 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 周礼。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 “ 仁 ” 、 “ 恭 ” 、 “ 敬 ” 等方面。 “ 仁 ” 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 “ 恭 ” 是对人的庄重和顺, “ 敬 ” 是对人严肃真诚,以 礼相待。 在孔子的观念中, “ 正 ” 就是合礼, “ 割不正, 不食 ” ,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 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他一方面承认人 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 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达到 “ 仁 ” 的道德境界, 他主张是 “ 克己复礼 ” ,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 自己符合 “ 礼 ” 要求。

11 孝 1.2 有子曰: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 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 与? ” 1.6 子曰: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 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1.9 曾子曰: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1.11 子曰: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12 孝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 “ 无违。 ” 樊迟御 ( ,子告 之曰: “ 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 樊迟曰: “ 何谓也。 ” 子曰: “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 ”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 “ 父母唯其疾之忧。 ” 2.7 子游问孝,子曰: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 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2.8 子夏问孝,子曰: “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13 “ 孝 ” 的思想 “ 孝 ” 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 孝 ” 指尊敬顺从父母, “ 悌 ” 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 关系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 “ 孝 ” 一要合礼,二要 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 孔子对其学生所讲的孝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无 违,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 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 颜悦色的顺从父母。其二是 “ 敬而能养 ” 。孔子认 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 本质。其三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的孝体现 着仁,贯穿着礼,他要求人们对待父母 “ 生,事 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其孝道有 局限性。

14 品德修养 1.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5) 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 1.4 (忠信)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1.7 (信)子夏曰: “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 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1.8 子曰: “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15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 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 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 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1.13 (义、礼)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 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 可宗也。 ” 1.14 子曰: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 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 ” 1.16 子曰: “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16 2.4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10 子曰: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2.16 子曰: “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2.22 (信)子曰: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2.24 (义勇)子曰: “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

17 君子之道 1.3 (仁)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1.14 (礼)子曰: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 ” 2.12 子曰: “ 君子不器。 ”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 “ 先行其言而后从 之。 ” 2.14 子曰: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18 治国从政 1.5 子曰: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 以时。 ” 1.12 有子曰: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 行也。 ” 2.1 子曰: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2.3 子曰: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19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 “ 多闻阙疑,慎言 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 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2.19 哀公问曰: “ 何为则民服? ” 孔子对曰: “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 不服。 ” 2.20 季康子问: “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 何? ” 子曰: “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 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20 2.21 或谓孔子曰: “ 子奚不为政? ” 子曰: “ 《书》云: ‘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 施于 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2.23 子张问: “ 十世可知也? ” 子曰:殷因于 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 也。 ”

21 《论语》外省市中考题举隅 1. 孔子所说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对我们为人处 世有什么启示? 2. 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 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3.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 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4. 有子曰: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 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子夏问孝。子曰: “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 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1) 有若认为实践 “ 仁 ” 的根本是什么? (2) 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 “ 孝 ” 的主张。 感悟和体 验;人生 有益启示


Download ppt "《论语》.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