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3 氧气吸入疗法概念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 提高动脉分压和 氧饱和度, 改善缺氧状态, 促进代谢, 维 持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4 给氧的作用 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提高血氧含量 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

5 低张性缺氧 ( 乏氧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 乏氧性缺氧) 缺氧分类 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低血流量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低血流量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用氧障碍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用氧障碍性缺氧)

6 低张性缺氧 :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 血分流入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 动脉血氧含量减少, PaO2 降低。属于低张性 低氧血症( hypotonic hypoxemia ) 疾病:高原或高空,大气压低, 窒息、慢性阻塞 性肺疾患、肺水肿、肺炎等 特点: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都降 低,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亦随之 降低。

7 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 发生改变,致血液携带的氧减少,血氧含量降 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 氧。这型缺氧的 PaO2 正常,属于等张性低氧 血症 疾病:贫血, 高铁血红蛋白症, 血碳氧血红蛋白 血症 特点: PaO2 正常,氧容量和氧含量减少 严重贫血不出现紫绀。高铁血红蛋白呈咖啡色 (皮肤、粘膜青紫),碳氧血红蛋白呈樱桃红 色。

8 循环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供给组织 的血液减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称低血流性缺氧 ( hypokinetic anoxia )。循环性缺氧可以是局 部的(如血管狭窄或阻塞);也可以是全身性 的(如心力衰竭、休克)。 特点: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降低, 动静脉血氧差别加大. 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正常。氧容 量一般是正常的

9 组织性缺氧 由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引起的缺氧称为组织 性缺氧。 原因: 1 、组织中毒如氰化物、硫化氢、磷等可引起 组织中毒性缺氧( histotoxic anoxia )。 组织水肿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异常增多, 特点: 1. 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正常。 2. 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高于正常, 动脉血氧差变小。

10 程度 紫绀 呼吸困难 神志 临 床 症 状 轻度 轻 不明显 清楚 中度 明显 重度 正常或 烦躁不安 显著 严重、三 凹症明显 昏迷或 半昏迷

11 PaCO 2 (二氧化碳分压) 4.7 ~ 5.58kPa 38 ~ 42mmHg 正 常 值正 常 值 SaO 2 ( 血氧饱和度 ) 95 ~ 100% PaO 2 (氧分压) 10.6 ~ 13.3kPa 80 ~ 100mmHg

12

13 重度 12.0 12.0 <60 (35mmHg) (90mmHg) 血 气 分 析 轻度 6.6 ~ 9.3 >6.6 >80 (50 ~ 70mmHg) (50mmHg) 中度 4.6 ~ 6.6 >9.3 60 ~ 80 (35 ~ 50mmHg) (70mmHg) PaO 2 ( kPa ) PaCO 2 ( kPa ) SaO 2 ( % )

14 病 例 李先生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PaO 2 57mmHg PaCO 2 68mmHg 请问:该患者缺氧程度如何?

15 肺活量减少(肺通气减少) 肺活量减少(肺通气减少) 氧气吸入的适应证 心肺功能不全 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 昏迷病人 昏迷病人 其他 其他

16 氧气管道化装置 氧气筒 氧气枕 (一)氧 气 源

17

18

19 容积: 40L 承压: 150kg/cm 2 容气: 6000L

20

21

22 鼻导管法 鼻导管法 鼻导管法 鼻塞法 漏斗法 面罩法 头罩式给氧 氧气帐给氧 氧气帐给氧 (二)给 氧 方 式

23 优点:简单、经济、方便、易行 缺点:刺激粘膜、易阻塞,需 1/8h 更换 氧浓度只能达到 40%-50%

24 优点:节省氧气,较少限制患者 缺点:刺激粘膜,通常每日更换

25 优点:适于长期给氧患者 缺点:氧浓度小于 50%

26 优点:简便、无粘膜刺激,适用婴幼儿、 气管切开者 缺点:耗氧量大

27 优点:舒适、效果好、吸入氧浓度 >50% 缺点:不方便

28 优点:简便、无刺激、长期使用不易产生氧 中毒;易于观察疾病变化、调节方便,适用 于婴幼儿

29 优点:可控制温、湿度和氧浓度;儿科抢救用 缺点:使用不便、氧浓度难维持、需定时换气

30 高压氧: 适应症:心绞痛 压疮 气性坏疽 Co 中毒等 副作用:氧中毒 禁忌症:血压过高 未处理的气胸 活动性出血

31

32 60 ( min ) 氧 气 供 应 时 间氧 气 供 应 时 间 ] 氧气筒 容积( L ) ×[ 压力表 所指压力 ( kg/cm 2 ) - 应保留压力 5 ( kg/cm 2 ) 氧流量 ( L/min ) × × 1 个大气压 ( kg/cm 2 )

33 氧浓度 % = 21 + 4× 氧流量( L/min ) 氧浓度计算公式 鼻导管、鼻塞、漏斗法 鼻导管、鼻塞、漏斗法

34 小 儿 1 ~ 2L/min 氧 流 量 成 人成 人 单纯轻度缺氧 1 ~ 2L/min 中度缺氧 2 ~ 4L/min 重度缺氧 4 ~ 6L/min 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 1 ~ 2L/min

35

36 简易呼吸器和呼吸机 呼吸机 6L/min 40% - 45%

37 氧气帐给氧 20L/min 30min 60% 20L/min 30min 60% 改进后 10 ~ 20L/min 60% ~ 70% 改进后 10 ~ 20L/min 60% ~ 70% 一般使用 一般使用 6 ~ 10L/min 45% ~ 60% 6 ~ 10L/min 45% ~ 60% 每次开放后 加大至 12 ~ 14L/min 3min 每次开放后 加大至 12 ~ 14L/min 3min

38 给氧注意事项★  安全用氧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动作轻柔,防损伤气道粘膜  吹尘、上表、连接、试表  吸氧--先调流量后插管  停氧-- 先拔管后关氧气开关  密切观察氧疗效果  症状是否改善  吸氧时间与浓度情况  鼻导管情况  氧气湿化情况  严格管理、防止副作用发生  密切观察 筒内氧气压力情况  氧气筒压力降至 5kg/cm 2 --不再使 用  “ 空筒 ”“ 满筒 ” 做好 标记  有醒目的颜色标记  防震  防火  防热  防油

39 给氧的副作用及其防治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 吸收性肺不张 吸收性肺不张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氧中毒( oxygen intoxication ) 氧中毒( oxygen intoxication )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40 局部缺血 氧 中 毒 氧浓度 过高 产生 氧自 由基 形成 超氧 化物基 细胞 损害 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41 氧 中 毒 脑型 视听障碍、恶心、烦躁不安 抽搐、昏迷、死亡 肺型 咳嗽、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 肺活量减少, PaO 2 下降 肺纤维化、多脏器衰竭、死亡

42 预防氧中毒措施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及时间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及时间 – 常压下 氧浓度 <60% 安全 60% - 80% <24hr 60% - 80% <24hr 100% <4-12hr 100% <4-12hr – 高压氧 根据病情严格控制氧分压及治 疗时间

43

44 种类 超声波雾化吸入术 氧气雾化吸入术

45 高频电能高频电能 高频电能高频电能 发出 声能声能 破坏 药液 表面 张力 雾滴雾滴 患者呼吸道患者呼吸道 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

46 超声波雾化器的特点 ( 1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 2 )雾滴小而均匀 ( 直径在 5um 以下 ) , 可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 3 )雾液的温度接近体温

47  改善呼吸功能  预防呼吸道感染  湿化呼吸道,间歇吸入药物  消炎、镇咳、祛痰  治疗肺部肿瘤 目 的目 的

48  解痉类  化痰类  激素类  抗生素类 常用药物常用药物

49 选用药物时应注意  水溶性  粘稠度低  无刺激性  不引起过敏  pH 呈中性或弱酸  水溶性  粘稠度低  无刺激性  不引起过敏  pH 呈中性或弱酸

50 用 物 1. 超声雾化吸入器 1 套 2. 药液 ( 按医嘱准备, 30 ~ 50ml)

51 实施中注意点

52 1. 使用前检查各部件,确认完好, 方可开机。 ⑴水槽内:冷蒸馏水、水量足够; ⑵雾化罐内有药液。 1. 使用前检查各部件,确认完好, 方可开机。 ⑴水槽内:冷蒸馏水、水量足够; ⑵雾化罐内有药液。

53 2. 使用中操作正确,防损坏 ⑴预热; ⑵水温 < 60 ℃; ⑶保护晶体换能器及透声膜; ⑷每次不超过 20min ,连续使 用间隔 30min 。 2. 使用中操作正确,防损坏 ⑴预热; ⑵水温 < 60 ℃; ⑶保护晶体换能器及透声膜; ⑷每次不超过 20min ,连续使 用间隔 30min 。

54 3. 使用后注意机器维护 ⑴机器洗净擦干备用 (2) 防交叉感染:接触患者物品消毒 浸泡; (3) 防止药物交叉,发生过敏反应 3. 使用后注意机器维护 ⑴机器洗净擦干备用 (2) 防交叉感染:接触患者物品消毒 浸泡; (3) 防止药物交叉,发生过敏反应

55 A 管口:接氧气 A 管口:接氧气 作用原理 B 管口:手堵住 B 管口:手堵住 C 管口:气流冲出 C 管口:气流冲出 D 管口:形成负压 D 管口:形成负压 E 管口:雾状药液喷出 E 管口:雾状药液喷出

56 用 物 1. 氧气雾化吸入器 1 副 1. 氧气雾化吸入器 1 副 2. 药液 ( 按医嘱准备, 5ml) 2. 药液 ( 按医嘱准备, 5ml) 3. 氧气装置 1 套 ( 或中心供 氧装置 ) 3. 氧气装置 1 套 ( 或中心供 氧装置 )

57 1. 雾化器内药液必须浸没 D 管的底部 2. 湿化瓶内不放水 ( 或不经过湿化瓶 ) 实施中注意点 3. 氧流量 >6L/min

58 4. 吸入时:堵管、 深呼吸 呼气时:放开 呼气时:放开 4. 吸入时:堵管、 深呼吸 呼气时:放开 呼气时:放开 5. 操作时严格遵守用氧安全注意事项。 5. 操作时严格遵守用氧安全注意事项。 6. 防交叉感染。 6. 防交叉感染。

59 超声波雾化 氧气雾化 超声波雾化 氧气雾化 原理原理 超声波声能超声波声能 雾粒直径雾粒直径 进入部位进入部位 适应证适应证 5 um 终末支气管、肺泡终末支气管、肺泡 支气管炎、肺泡、 肺 癌 两种雾化吸入法比较 两种雾化吸入法比较 空 吸 20~60 um 20~60 um 支气管支气管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

60 steam inhalation

61

62  促进炎症吸收  帮助祛痰  湿润喉部 目 的目 的

63 吸入前: – 查通畅 – 保密封 – 勿过满(沸水、酒精) – 勿同时用氧 吸入时: – 不太近 10cm – 不倾斜 – 不中途添加酒精 – 不离开 吸入后: – 叮嘱患者勿外出 – 处理物品勿急躁

64 小 结 内容: 评估缺氧程度、确定吸氧流量、计算吸氧 浓度、学习与实施吸氧操作 超声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蒸汽吸入 重点:各种吸入术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氧气表装卸、单侧鼻导管插管手法、 各种吸入法的原理

65 实习安排 实习内容 1.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氧气表的装卸法 2. 超声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蒸汽吸入 方法: 教员指导、分组 练习要求 1. 每个人进入护士角色,为 “ 患者 ” 实施给氧护理操 作一次。 2. 每组示教并练习装卸氧气表、超声雾化吸入术、 氧气雾化吸入术、蒸汽吸入术 1 次 3. 步骤正确,严守操作规程 4. 切记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


Download ppt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