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睿 税 Modified 8年之前
1
第 七 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产生的 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 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机体唯一能利用的能量是蕴藏在食物 中的化学能。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而 蛋白质主要用于细胞自我更新、合成酶和 激素等。
3
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 体表面积( m 2 ) = 0.0061× 身高 ( cm ) + 0.0128× 体重 ( kg ) - 0.1529
4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
5
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 肌紧张 + 代谢激素释放 能量代谢率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之后由食物引起机体产生 “ 额外 ” 热量的现象。 环境温度 20~30 ℃ → 代谢最稳定 < 20 ℃ 能量代谢率 > 30 ℃ 能量代谢率
6
四、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1 、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 2 、基础代谢率 : (basal metabolism rate, BMR) 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 BMR ( 1 ) 概念: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 BMR 基础状态:清醒、安静、空腹( 12h 以上)、静卧 室温( 20~25 ℃ ) ( 2 )正常值:有性别、年龄差异 BMR = (实测值 – 正常平均值) ÷ 正常平均值 ×100% = ±10~15% ( 3 )意义:临床诊断依据之一: > ± 20% 为病理状态 发热时, T 每升高 1 ℃ BMR 升高 13%
7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 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 人体温度 体表温度(皮肤、皮下组织) 体核温度(内脏)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9
体温正常值: 直肠温度 36.9 ~ 37.9 ℃ 口腔温度 36.7 ~ 37.7 ℃ 腋下温度 36.0 ~ 37.4 ℃ 实验研究:食管温度 作为体核温度的指标。 鼓膜温度 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
10
2. 体温的正常变动 昼夜波动 清晨 2 ~ 6 时最低 昼夜 午后 1 ~ 6 时最高 节律 性别 成年女性>男性,约 0.3 ℃ 月周期波动 年龄 儿童>青少年>壮年人>老年人 情绪和体力活动 因代谢增强、产热量 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此外,进食、环境温度以及麻醉药物等 均能影响体温。
12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 一)产热 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下 ── 脑、内脏(肝) 运动和劳动时 ── 肌肉 机体的产热形式:战栗产热 非战栗产热(代谢产热) 产热活动的调节:(在寒冷环境中) 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 - 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 - 腺垂体系统 ( 甲状腺)
13
(二)散热: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1. 散热方式 a. 辐射散热 体热以热射线形式向外界环境散 发的散热方式。常温和安静状态 下的最主要的散热方式 b. 传导散热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 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 c. 对流散热 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 量的散热方式。 e. 蒸发散热 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 的散热方式。当环境温度 ≥ 皮肤温 度时,蒸发是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14
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 不感蒸发 : 汽化蒸发,与汗腺活动无关。 人体不感蒸发量 ≈1000ml /d 皮肤(不显汗): 600—800ml 粘膜(呼吸道): 200 - 400ml 发汗: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可感蒸发:蒸发汗液的一种蒸发散热方式。 发汗受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体表空气 对流速度的影响。
15
2. 散热的调节反应 散热调节通过: 1. 汗腺 — 发汗 2. 血管 — 改变皮肤血流量 发汗:小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神经支配( Ach ) 温热性发汗:由交感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汗腺分泌 见于全身皮肤( 以躯干、四肢最强 ) 生理意义: 增加蒸发散热,体温调节。 精神性发汗:由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汗腺 分泌。 见于手掌、足跖和前额。 与调节体温无关。
16
皮肤血流量的改变 交感神经 → 皮肤血管口径 → 皮肤血流量 → 散热量 炎热: 交感 N 紧张度 ↓→ 血管口径 ↑→ 皮肤血流量 ↑→ 散热量 ↑ 汗液 寒冷:交感 N 紧张度 ↑→ 血管口径 ↓→ 皮肤血流量 ↓→ 散热量 ↓ 汗液中水分占 99% 以上,固体成分不足 1% ,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当大量出汗而脱 水时,失水>失盐,会导致高渗性脱水,导致 电解质 紊乱。
17
三、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在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 肤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 使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行为性体温调节: 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有意识地采 取保温或降温措施,如增减衣物等。 自主性体温调节由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 枢、效应器共同完成。
18
(一)温度感受器 按其感受刺激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 按其分布位置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 位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以冷感受器为多 感受冷刺激,防止体温下降。 中枢温度感受器 : 分布于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等 处的神经元。 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PO/AH )以热敏神经元为多, 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以冷敏神经元为多。
19
( 二)体温调节中枢 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PO/AH) ,不仅 存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而且能对散 热和产热两个过程进行调节。所以,下丘脑 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 PO/AH) 是体温调节的关键部位。
20
(三)体温调定点学说: 调定点水平是由 PO/AH 中热敏神经元和冷 敏神经元之间,相互制约而又协调活动形成的。 规定温度值:正常 37 ℃ > 37 ℃ 热敏 N 元 (+) → 散热反应 ↑ < 37 ℃ 冷敏 N 元 (+) → 产热反应 ↑ 发热:致热原 调定点上移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