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年代戏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年代戏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年代戏剧

2 30年代戏剧概况 左翼戏剧 国防戏剧 曹禺的话剧 洪深、欧阳予倩、田汉、夏衍、李健吾的戏剧

3 左翼戏剧运动 上海艺术剧社 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成员有冯乃超、郑伯奇、夏衍、钱杏邨等,郑伯奇任社长,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主张,使中国的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郑伯奇

4 左翼戏剧运动 “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0年8月,以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辛酉、摩登、南国社等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实践着“演剧大众化”的口号,强调戏剧的阶级意识和政治色彩,突破了话剧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话剧开始进入工厂、农村,走入民众的生活。

5 国防戏剧 1936年春,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发挥戏剧的宣传鼓动效果,配合“国防文学”提出了“国防戏剧”的口号,以代替“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通俗化、大众化、方言化是国防戏剧的特点。在“国防戏剧”热潮中出现了“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和夏衍的《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戏剧。

6 洪深的戏剧创作 洪深、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深是中国到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人,他创立了中国话剧的正规表演、导演体制。 《赵阎王》(1922) 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1930-1932

7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 李健吾(1906-1982),山西安邑人,戏剧家,文学评论家(笔名“刘西渭”)。他的戏剧倾向于对人性的关注和表现,善于通过人物内心的戏剧冲突来结构情节。 创作的主要话剧有:《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新学究》《以身作则》等。

8 曹禺的戏剧创作 生平与创作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有剧本《雷雨》(1934)、《日出》(1936)、《原野》(1937)、《北京人》(1940)、《蜕变》(1939)、《家》(1942)、《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王昭君》(1979)等。

9 曹禺的戏剧创作 《雷雨》(乱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 《日出》(损不足以奉有余、都市社会生活) 《原野》(复仇、农村)
《北京人》(北京人、封建士大夫大家庭)

10 《雷雨》(乱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 四幕话剧《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家庭悲剧。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客厅、鲁家住房),从周朴园家庭内、外各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错综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剖析了人性中爱与恨的深刻交织。

11 《雷雨》 人物: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鲁侍萍、鲁贵、四凤、鲁大海 周朴园形象
周朴园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又是留学过的知识分子。伪善、专制、残暴以及赎罪意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具体体现在对侍萍的忏悔、对繁漪的专横、处理罢工的手段等情节中。

12 《雷雨》 繁漪形象 繁漪是一个具有“雷雨”性格、“最使人怜悯的女人”,她身上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13 《雷雨》 “雷雨”意象 雷雨前的盛夏天气,暗示的是一种情绪、心理、性格和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雷雨》的人物都陷入一种欲望与追求的“情热”之中,人处于一种非理性的渴求与走向自毁之路。人在性、情欲、忏悔、破坏中生存,这些力量的聚积,超常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的压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使戏剧中人物表现出雷雨似的性格,预示着一场毁灭性的“雷雨”的到来。

14 《雷雨》 悲剧的性质 血缘的悲剧 爱情的悲剧 阶级斗争的悲剧 人性罪恶的悲剧以及神秘命运的悲剧。

15 《雷雨》 《雷雨》在创作中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 易卜生戏剧的影响。

16 《雷雨》 《雷雨》的艺术成就 戏剧结构紧凑:“回溯法”的戏剧结构,把“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纠结在一起。 人物性格鲜明
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简练诗化的语言

17 《日出》(损不足以奉有余、都市社会生活)
主题:《日出》表现的是现代大都市的众生像,对“不足者”和“有余者”两个对立世界的表现,是对人挣扎困境的描写。人处于一种被捉弄和自然的淘汰之中,进入大都市的人们将自己的灵魂卖给了大都市。戏剧在高等大旅馆和下等妓院展开,作者对“不足者”是同情多于嘲讽,对“有余者”是嘲讽多于同情。 《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 《日出》 陈白露形象 陈白露是一个厌恶一切而又追求物质享受,清醒而又糊涂,热情而又冷漠,玩世不恭而又空虚绝望,性格矛盾的交际花典型,是一个被社会毁灭,挣扎不出来的女性。表现了现代社会女性生存的艰难和女性因为自身弱点而导致的悲剧性。

19 《日出》 《日出》的艺术特色 《日出》的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 采用横向的描写方法,用人生片段来阐明观念。
在情节上追求生活化,不同于《雷雨》的戏剧性。

20 《原野》 《原野》讲述了一个农民复仇的故事,挖掘了人物内心的“原始野性”,展示了蛮强生命毁灭的悲剧。
属于心理的悲剧。以仇虎复仇在道德、情感、伦理、欲望等多方面的矛盾来表现和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1 《原野》 艺术特色 借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手法 刻画了人的复杂心理世界 强烈的散文化、诗化抒情特征

22 《北京人》(北京人、封建士大夫大家庭) 《北京人》以三十年代北平城中一个处于解体过程中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为背景,充分展示了处于新旧交替历史时代各种人物之间表面和内在的矛盾冲突。

23 《北京人》 戏剧重点表现了封建家庭背后强大的伦理力量对人的控制,以及心理、情感上对家庭的依附性。
通过对没落贵族和封建士大夫文化熏陶的曾文清的“生命的空壳”的探索,同时对传统北京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24 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戏剧冲突尖锐:不可解决的极端化矛盾设置 人物性格鲜明:悖论式的人物性格
结构严谨:时空结构严谨;人物关系结构周密;象征寓意的结构性统摄。 语言个性化,具有动作性和抒情性


Download ppt "年代戏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