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2 第一节 概述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实际)生产总值的需求。因此,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 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表总需求,总需求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AD=C+I+G+NX
P AD Y 图6.1 总需求曲线 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表总需求,总需求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AD=C+I+G+NX 总需求的四个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用总需求曲线AD来表示总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7.1。

4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学说 实际资产效应(庇古效应)
人们会由于未来各种支出而愿意在现在持有一定数额的货币资产,如货币、基金、股票、债券等。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未来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这就意味着他原来的计划可能要大打折扣。为了保持未来实际资产数量不变,需要减少当期商品的购买,增加名义货币的数量。

5 跨期替代效应(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平必然上升。这样,价格水平上升必然带来利率水平的提高。同时,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减少对商品的需求总量;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来替代未来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跨期替代效应。

6 开放替代效应(NX效应)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替代效应还表现为开放替代效应。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居民则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从而商品总需求量会减少。 因此,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总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开放替代效应。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替代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

7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P AD2 AD1 Y

8 二、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P LRAS Y

9 短期总供给曲线 P SRAS Y

10 均衡问题 短期均衡 P A B SRAS AD1 AD2 Y

11 长期均衡 P A AD1 B AD2 Y

12 失业均衡 P O Y A SAS0 AD0 图 失业均衡 P0 LAS Y0

13 充分就业均衡 P O Y B SAS1 AD1 充分就业均衡 P1 LAS

14 超充分就业均衡 LAS P O Y C SAS2 AD2 超充分就业均衡 P2 Y2

15 从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 P B A C Y

16 三、总需求冲击 AD1 LAS 图 总需求冲击 P O Y AD0 A SAS0 P0 B SAS1 P1 C P2 Y1

17 总供给冲击 最典型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总供给冲击来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产提价政策。在这一政策支配下,世界石油市场的石油供给急剧减少,油价大幅度上涨,如1971—1974年间石油的实际价格上涨了四倍,从而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18 1974年石油提价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1%,失业率也达到了5.6%,第二年继续上升至8.5%,出现了典型的滞胀局面。
B SAS1 图总供给冲击 总需求不变 P1 P O Y LAS AD A SAS0 P0 Y1 1974年石油提价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1%,失业率也达到了5.6%,第二年继续上升至8.5%,出现了典型的滞胀局面。

19 经济可以避免长期经济衰退的痛苦,但必须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
B SAS1 总供给冲击 总需求变动 P1 P O Y LAS AD0 A SAS0 P0 Y1 C AD1 P2 经济可以避免长期经济衰退的痛苦,但必须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

20 第二节 IS—LM模型 一、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封闭经济中,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可定义为计划总支出(需求)。用E表示。

21 国民收入的决定 计划支出线

22 收入和支出变动对未来国民收入的影响 1.自生支出的变动

23 自生支出的变动

24

25 2.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26

27 二、利率对需求的影响 1.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28 货币的需求 流动性偏好产生的原因: 交易动机:交易量 与收入水平 有关 预防动机:为 应付意外事件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与收入水平有关。
投机动机:为了等待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货币。这与利率有关。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变化相反。

29 货币的需求曲线 收入增加对货币需求 曲线的影响

30 货币的供给

31 2.利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均衡及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的影响

32 3.利率的传导机制 改写计划总支出函数:假定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33 (b)投资函数 (a)货币市场 利率的传导机制 (c)国民收入的决定

34 三、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 2.货币市场均衡下,利率与产出的关系-LM曲推 导 3.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1. 产品市场均衡下,利率与产出的关系-IS曲推 导 2.货币市场均衡下,利率与产出的关系-LM曲推 导 3.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35 1.产品市场均衡下,利率与产出的关系-IS曲推导
国民收入决定 IS曲线 投资函数

36 专栏:判断IS曲线分割区域的状态的方法 1、IS曲线右上方的任意一点,假定国民收入不变,那么 该点表示的利率高于对应了此国民收入的均衡利率。由于 投资与利率成反比,因此该点表示的投资低于均衡投资, 即实际投资小于储蓄,存在超额产品供给。同理,假定利 率不变,那么该点表示的国民收入大于对应于此利率的均 衡国民收入,即投资小于储蓄,存在超额产品供给。 2、 IS曲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假定国民收入不变,那么 该点表示的利率低于对应了此国民收入的均衡利率。由于 投资与利率成反比,因此该点表示的投资高于均衡投资, 即实际投资大于储蓄,存在超额产品需求。

37 2.货币市场均衡下,利率与产出的关系-LM曲推导

38 3.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均衡

39 IS与LM曲线的函数形式与总需求的关系 产品市场的均衡 假定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即: 假定投资函数是线性的,即:

40 货币市场均衡:

41

42 LM-IS曲线 对总需求曲线的决定

43 四、IS与LM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一)IS曲线的移动 在r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的采购(含政府投资)和税收政 策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

44 IS移动与财政政策有关 国民收入决定 IS曲线的移动

45 (二)LM曲线的移动 在Y不变的情况下, 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r则随之变化,导致LM曲线做相应移动。

46 LM曲线移动与货币 政策有关

47 五、宏观经济政策对需求的管理效果 (一)财政政策的影响效果 1.有效 2.无效 3.效果最大

48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f的大小: f越小,LM曲线就越陡;f越大,LM曲线就越平。 财政政策的效果是由LM曲线的斜率决定的。

49

50 (二)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 1.有效 2.无效 3.效果最大

51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q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b的大小:
q 越小或b越小,IS曲线就越陡; q越大或b越大,IS曲线就越平。货币政策的效果是由LS曲线的斜率决定的。 (在y=f(r)的空间内)

52 b越大,货币供给量扩大 带来的总支出扩张效果 越明显;h越小,
收入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 就越小,利率 上升的压力就越小,政策效果就越好。f越小,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的利率 下降 幅度就越大,从而投资增加的幅度就越大。q越大,IS曲线越平; 当q越于无穷大时,IS曲线为一水平线,政策效果最好。当q=0时,IS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政策无效。

53 (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组合 1.利率不变目标下的扩张政策组合

54 2.货币供应不变的政策组合

55 3.利率不变的收缩政策组合

56 4.收入不变的政策组合

57 专栏:中国2012年宏观经济与政策要点解读 一、经济增长目标下调,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为7.5%,八年来首次低于8%。而此次下调经济增长速度目的在于为日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空间,象征意义更多一些。实际上,过去八年中,中国的实际GDP增速都每每高于政府既定目标。例如,2004年政府经济增长既定目标为7%,而当年GDP最终定格为10.1%,相比目标高出3.1个百分点。去年GDP目标为8%,最终GDP为9.2%。因此,尽管本次经济预期下调,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会快速回落。相反,伴随着收入提高带动消费、民生投资加大,预计今年GDP增速仍有望达到8%以上。 消费方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行家电下乡政策,并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的流通、居民的生活服务业、现代消费环境改造等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进一步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出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便民利民的项目。发改委主任张平也提到,将通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鼓励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的环境与条件、加强对市场监管等多种措施,实现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方便消费以及放心消费。

58 投资方面,发改委主任张平提到,今年的预算内投资规模为4026亿元,比去年增加200亿元。安排的重点和方向分别是: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三农”建设,包括水利、农业农村的民生工程和设施建设等;三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四是节能环保、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是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基础设施;六是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 外贸方面,春节过后,中国的外贸活动有所恢复。2月出口同比增长18.4%,进口增长39.6%,均较1月的负增速有大幅反弹。另外,由于进口增速大大超过出口,2月贸易逆差高达315亿美元,创下自1989年以来的新高。由于海外经济难有大起色,中国自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预计今年月度贸易赤字的出现会更加频繁,全年顺差下降,减缓人民币升值步伐。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的时代或已结束,今后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双向波动将更为常态化。

59 二、财政政策更加倾向民生 “十二五”期间,民生问题是关注的焦点。落实个人所得税调整、提高国企分红、改善负利率情况、加大财政投入民生、推动保障房落实等诸多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今年,尽管全国财政收支差额比上年执行数减少500亿元,但并不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在减弱。实际上,由于今年中央财政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2700亿元,预计今年公共财政支出增幅达到14.1%,财政政策仍然大有可为。重点来看,结构性减税效果将更加明显,而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投入都将进一步加大。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提到的他任职最后一年需要做好的五项重点,其中多项涉及积极的财政支出。具体包括,一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二是要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三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四是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五是教育经费占GDP的4%。

60 三、货币政策仍将稳中有松 央行相关人士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中,表现出货币政策稳中有松的信号,符合我们早前预期。例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到,准备金率下调仍有非常大空间。实际上,由于FDI放缓,贸易顺差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预计今年外汇占款将不及去年。在M2目标定为14%的前提下,如果今年外汇占款降到2万亿,意味着今年国内贷款需要达到10万亿。因此下调准备金率仍有必要。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表示,利率市场化会继续向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硬约束是今后重点。实际上,利率双轨制一直饱受诟病,去年紧缩政策下,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是银行利润大幅提升,银监会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36.3%,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是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利率屡创新高。另外,尽管短期通胀有所缓解,但考虑到负利率时间已然过长,实际贷款利率已经远超基准利率,短期下调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61 四、房地产政策会有针对性的调整 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房价还远未到合理水平,引发当日股市大跌。正如温总理所说:本轮调控政策持续两年的时间,已经看到一点曙光,有所进展。房价也并非下降越快越多越好。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对中等和以下收入家庭确实存在,但豪宅市场反而泡沫较小。目前房地产市场是量缩价平,尤其是销售和新开工下滑,使中国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1-2月,一线城市最多的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高达31%。资金紧张,投资来自贷款的资金仅增长0.6%,而自筹资金增长29.3%。新开工冰雪两重天,住宅开工同比零增长,而商业地产则高达32.4%。因此未来需要实行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如鼓励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等。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提到的,今年将放松房地产信贷,进一步加大对个人购房者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及保供给,对参与普通商品住宅的建设或开发给予支持。这可能会缓解房地产商资金面过紧的现状。“两会”后房地产政策有针对性的调整,或已箭在弦上。

62 思考题 1.考虑如下一个封闭经济中的情况: 消费函数c=200+0.75(Y-T) 投资函数I=200-25r 政府购买和税收均为100
货币需求函数(M/P)d=Y-100r 货币供应量1000 价格水平为2 求: (1)IS曲线和LM曲线,以及均衡的利率和均衡的水平 (2)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IS曲线 将如何移动,移动距离多少, 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3)当货币 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时,LM曲线如何移动, 移动距离多 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4)假设 价格水平是变化 的,试求出总需求曲线 。

63 (1) (2)

64 (3) (4)

65 2.中央银行面临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选择,保持货 币供应量的稳定;调整货币供应量以确保利率稳定。
在IS-LM模型中,假定经济受到两种不同外生从冲 击: (1)外生冲击因素提高了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2)外生冲击因素提高了货币需求 试比较在以上两种不同情况下,哪一种货币政策的 选择最有利于产出稳定 。

66 (1)

67 (2)

68 3.假定货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而不是总收入水平, 即:M/P=L(r,c)
请利用IS_LM模型,讨论货币需求函数变化对于政 府购买和税收的影响 假定c是线性的,c=a+b(Y-T)

69

70 4.假设经济运行突然受到一次没有预料到的价格冲 击,例如原材料普遍大幅度涨价,使得通货膨胀率 迅速上升,如果政府不使用任何经济政策进行干预, 其结果会怎样?使用政策去抵消这一冲击能否使价 格下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果是否一样。

71 不采取措施,利率上升,价格进一步上涨 货币供给政策能维持利率, 但不能降低价格水平

72 减少需求的财 政政策是有效的

73 第三节 总供给 一、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 其理论模型共有四种,工资黏性模型、价格黏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
这些模型从不同角度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向上倾斜的。 下面重点介绍凯恩斯的黏性理论(工资黏性模型、价格黏性模型)。 当供求发生变化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自由伸缩,而是缓慢 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粘性”

74 1.工作粘性模型下的总供给曲线

75 工资黏性:工资合同一旦签订,货币工资就会在合同所规定的期限内保持相对稳定,也就产生了工资黏性现象。

76 2.价格黏性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由于实际工资变动与产出变动,在现实中很难找到两者强相关的证据。于是,经济学家转向研究价格黏性现象。 价格黏性:由于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在这个价格水平 上企业可能无法销售出所有的产品,这时劳动力需求 将随着经济周期而移动,从而使实际工资变动 表现出某种顺周期性现象。

77 企业最优定价的决定因素 企业对部分因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而进行产出增加的调整。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价格与产出的关系(假定线性的)有:
企业因非需求因素导致价格上涨而进行维持实际收入不变的调整。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价格与产出的关系有(线性关系):

78 假设预期价格黏性的企业占的比重 产品价格灵活变动的企业占总数的比重

79 附加预期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80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由于名义工资、原材料价格具有粘性,则企业利润增加,产出增加,SAS向上倾斜。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表示商品价格上升时,企业的成本不会改变,则企业在既定价格下,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产品。 P SAS Y (a)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LAS A P Y (b)水平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A SAS LAS 图7.5 短期总供给曲线

81 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 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 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我们 分别进行讨论。
三、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 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 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我们 分别进行讨论。 1.LAS的变动 一个社会长期总供给主要受 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 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 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 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 技术进步的影响:LAS移动,由于LAS是SAS的基础,LAS变动,SAS也必然变动。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82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一个经济的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 材料价格的影响,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 格的上涨会带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短期 总供给减少,而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 的下降则会造成短期总供给增加。假定 工会的成立增强了工人集体谈判的能力, 使工人的工资水平增加,在产品价格不 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减少,因此企业 会减少总供给量,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 左移动。在短期总供给曲线由SAS1,向 左移至SAS2,表示在既定价格水平下, 成本的上升使厂商所愿意提供的总产量 减少。 图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短期内,SAS的变动不会影响人口、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的变化,所以SAS变动不会导致LAS同时变动。 P O Y A B SAS2 SAS1 LAS Y1 P0 短期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83 第五节 菲利浦斯曲线 一、菲利浦斯曲线及其修正 1.早期的菲利浦斯曲线 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这条曲线是一条经验曲线。
名义工资的变化

84 萨缪尔森和索洛的修正 佛里德曼的修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联系起来 由于越战和石油供给危
机。出现滞涨,作为经 验菲利普斯曲线崩溃。 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联系起来 佛里德曼的修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

85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86 奥肯定律 失业率上升1%,GDP将下降2% 反映产出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奥肯在对美国经济长 期观察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经验数字:
美国60-80年代的失业与通货膨胀数据的考察, 其经验数值是:通货膨胀率下降1%,周期性 失业率必上升1.25%。 若通货膨胀率下降2%,收入和失业怎么变化? 通货膨胀率下降2%,失业率上升2.5% 失业率上升2.5%,GDP下降5%

87 三、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适应性预期-通胀的惯性 经济学家索洛:为什么我们的货币不断贬值?也许 是因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因为我们预期 会有通货膨胀,而我们的预期会有通货膨胀是因为 我们已经有了通货膨胀。

88 适应性预期 以上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 通胀的惯性 总供给的冲击 若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为零 通货膨胀可归结为周期性失业
和总供给的冲击。 周期性失业 社会总需求

89 理性预期 意味,总需求增加导致就业的 增加会被总供给减少所抵消。 从而使产出维持不变。 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没有影响
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 总供给的冲击 周期性失业 意味,总需求增加导致就业的 增加会被总供给减少所抵消。 从而使产出维持不变。 社会总需求 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没有影响

90 四、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需求拉动的通胀 成本推动的通胀 预期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周期性失业 总供给冲击 货币供给 需求拉动

91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膨胀 周期性失业的下降 过度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率上升 自我强化实现循环

92 诱因:过度财政赤字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通胀

93 (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逆向总供给冲击 通货膨胀率上升 自我强化实现循环 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会力量促使工资上涨快 逆向总供给冲击
(石油危机) 逆向总供给冲击 通货膨胀率上升 自我强化实现循环

94 诱因:逆向总供给冲击 滞涨

95 五、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96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菲利普斯曲线上移 预期通胀率上升

97 (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当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时,长期产出水平不受通货膨胀影响

98 思考题: 设总供给曲线为: 并预期在近期内政策不会发生变化。货币供给M=600, G=750。价格水平为多少?
(1)假设在某一时期,经济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状态, 并预期在近期内政策不会发生变化。货币供给M=600, G=750。价格水平为多少?

99 (2)如果将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新的产 量水平和价格水平是多少?

100

101 2.假设菲利普斯曲线为: (1)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请画出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为使通货膨胀率降低5%,周期性失业率会提 高多少?利用奥肯定律计算牺牲率? (4)为使通货膨胀降低5%,政府可以采取哪些宏 观经济政策?

102 失业率上升1%,GDP将下降2% 下降20%


Download ppt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