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古典短篇小說概說 面授教師:謝幸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古典短篇小說概說 面授教師:謝幸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典短篇小說概說 面授教師:謝幸運

2 小說的濫觴(P3;p51) 神話(自然)↘ 神常具人性,人常具神 性,界線難辨,可算是 小說的「遠親」。 傳說(人) ↗
        神常具人性,人常具神          性,界線難辨,可算是 小說的「遠親」。 傳說(人) ↗ 寓言(理) → 小說的「近親」, 稱作「準小說」。

3 小說的涵義(P4) 一、「小說」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外物》 篇:但指小道理,非作為文學體裁。 二、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小說家
者流,蓋出於稗官。」稗官採集一般小民 所談的小話,有別於經典記傳的大「道」 三、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篇幅短小, 記錄簡單,被視為中國古代小說的雛型。

4 六朝以前與唐人小說之異(P5) 型態 作者及其創作態度 內容 形式 主要人物 六朝以前 唐代 大多文史不分。 作者:文人或教徒。
 比較 朝代 型態 作者及其創作態度 內容 形式 主要人物 六朝以前 大多文史不分。 作者:文人或教徒。 創作態度:搜奇記逸或輔教傳道。 志怪:神仙鬼怪。 志人:軼聞瑣事、詼諧諷刺。 言簡意賅、情節簡單。 神怪為主,形象不夠鮮明。 唐代 從歷史中分化出來。 作者:文人 創作態度:自覺虛構。 人情世態:愛情、豪俠、志怪、宗教。 篇幅漫長、情節委曲。 人物為主,注重形象與心理性格描寫。

5 唐代傳奇小說興盛之因(P6) 一、六朝志怪小說創作成果提供發展基礎。 二、唐政治開明,經濟發達,都市繁榮。 三、儒、釋、道教盛行,思想活躍。
四、古文運動。(相較於駢文的樸實散文) 五、行卷(溫卷)之風。

6 唐、宋傳奇比較(p6) 唐代傳奇 宋代傳奇 雖寫時事,不至得禍;內容多取材本朝現實人事。 忌諱漸多,轉講古事;內容主寫歷史人物故事。
少教訓。 多教訓。(小說理學化) 語言較具文采。 語言平實少文采。(受話本影響) 篇幅漸長;出現韻散結合格局。

7 話本小說之藝術特點(p7) 一、創作目的為滿足市民階層。 二、開頭「入話」具相互引發及等待遲到聽眾之作
用;穿插詩詞韻語,具渲染氣氛、加強印象及 勸誡之作用。 三、題材內容多反映現實生活。 四、故事性強,情節生動曲折。 五、首尾完俱,線索清晰。(讓聽眾清楚明白) 六、白話用語,具通俗性。 七、著重寫人物,特別是展示人物的命運。

8 明代白話小說繁榮之因(p7-8) 一、宋元「說話」藝術的直接影響。 二、明中葉後,工商業繁榮,市民階層擴大。
三、左派思想家(王艮)抨擊封建禮教;後期文人 (李贄)看重小說的文學價值。 四、小說語言通俗,表現形式活潑,反映市民生活 與情感。 五、小說中對思想感情的解放(蔑視貞操、男女平 等、 情欲、自我價值、商人地位),引起大眾 共鳴。 六、印刷術空前進步。

9 話本與擬話本對小說發展之影響(p8-9) 話本 擬話本 宋元 明 從文言向白話轉變。 從短篇向長篇(章回體)轉變。
類型 項目 話本 擬話本 朝代 宋元 語言 從文言向白話轉變。 篇幅 從短篇向長篇(章回體)轉變。 題材 從上層社會文人生活向平民社會生活轉變。 體裁 從史傳體向說唱體發展。

10 古典短篇小說個別之演變(p9) 先秦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短篇)→魏晉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說(短篇)→唐傳奇小說(短篇)→明清筆記小說
文言小說之演變 先秦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短篇)→魏晉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說(短篇)→唐傳奇小說(短篇)→明清筆記小說 白話小說之演變 唐變文→宋話本小說(短篇)→明擬話本(短篇)→明清章回小說

11 古典短篇小說題材內容(p2;p9-20) 一、豪俠行義: 1.頌揚豪俠勇武;2.反映豪士俠客的傳奇故事;3.讚美不計 利害的尚義任俠精神。
二、無知迷信。 三、愛情婚姻: 1.勇敢追求愛情而有完美結局(死而復生以求愛情、離魂鬼 魂以求愛情、表現有情有義、進步的婚戀觀、愛情超越外在 美);2.勇敢追求愛情而無完美結局(對強權的批判、對薄 情郎的控訴)。 四、因果報應: 1.善有善報;2.惡有惡報;3.一報還一報的宿命論。 五、神怪幻異: 1.人類形體生變;2.表達作者寄託;3.特殊的「異人」。

12 古典小說的人物典型(p2;p21-27) 一、忠孝節義: 1.多重呈現;2.忠;3.孝;4.節;5.義。 二、知恩圖報:
1.人對人的報恩;2.動物對人的報恩。 三、忘恩負義: 1.恩將仇報的人;2.忘恩負義的動物。 四、慧黠機敏: 1.遇事機警;2.才智雙全;3.嘲笑諷刺; 4.口出妙言。

13 古典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p2;p28-39) 一、文字運用精熟。 《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
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 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14 二、描述形象鮮活: 1.相貌 《世說新語》〈賢媛〉:「謝遏絕重其 姊(謝道韞),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 有濟尼者,並遊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 答曰:「王夫人(謝道韞)神情散朗,故有 林下風氣(竹木名士的風度)。顧家婦(張 玄之妹)清心玉映(像美玉閃閃發光),自 是閨房之秀。」

15 2.語言 《世說新語》〈賢媛〉:「許允婦是阮衛尉女 ,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 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 郎。』桓郎者,桓範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 。』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 ,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 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 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 。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云:『皆備。』婦曰 :『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 』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16 3.動作 《世說新語》〈忿狷〉:「王藍田性急 。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 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 碾之,又不得,嗔甚,復於地取內口中,嚙 破即吐之。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 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

17 4.角色襯托 ,侍父一元游宦江東,遂家金陵。一元固善士,所與交 ,皆四方名士。環尤好學工書,謹飭重然諾,好周人急
宋濂〈杜環小傳〉:「杜環,字叔循。其先廬陵人 ,侍父一元游宦江東,遂家金陵。一元固善士,所與交 ,皆四方名士。環尤好學工書,謹飭重然諾,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於九江,家破。其母張氏, 年六十歲,哭九江城下,無所歸。有識允恭者,憐其老 ,告之曰:『今安慶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彼見母,念允恭故,必不遺棄。』母如其言,附舟詣 潭。潭謝不納。母大困,念允恭嘗仕金陵,親戚交友, 或有存者,庶萬一可冀;復哀泣從人至金陵,問一二人 ,無存者;因訪一元家所在,問:『一元今無慈否?』 道上對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環存,其家直鷺洲坊, 中門內有雙橘,可辨識。』母服破衣,雨行至環家。環 方對客坐,見母大驚,頗若嘗見其面者,因問曰:『母

18 非常夫人乎,何為而至於此?』母泣告以故。環亦泣
,扶就坐,拜之,復呼妻子出拜。妻馬氏,解衣更母 濕衣,奉糜食母,抱衾寢母。母問其平生所親厚故人 ,及幼子伯章。環知故人無在者,不足附,又不知伯 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為母訪之。苟無 人事母,環雖貧,獨不能奉母乎?且環父與允恭,交 好如兄弟,今母貧困,不歸他人,而歸環家,此二父 導之也,願母無他思。』時兵後歲飢,民骨肉不相保 ,母見環家貧,雨止堅欲出問他故人。環令媵女從其 行,至暮,果無所遇而返,坐乃定。環購布帛,令妻 為制衣衾。自環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少不 愜意,輒詬怒。環私戒其家人,順其所為,勿以困故 ,輕慢與較。母有痰疾,環親為烹藥,進匕筯。以母 故,不敢大聲語。越十年,環為太常贊禮郎,奉詔祠 會稽,還道嘉興,逢其子伯章,泣謂之曰:『太夫人

19 在環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見。』伯章若無
所聞,第曰:『吾亦知之,但道遠不能至耳。』環歸半 歲,伯章來,是日環初度,母見少子,相持大哭,環家 人以為不祥,止之。環曰:『此人情也,何不祥之有? 』既而伯章見母老,恐不能行,竟詒以他事辭去,不復 顧。環奉母彌謹,然母愈念伯章,疾頓加,后三年遂卒 。將死,舉手向環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願杜君 生子孫,咸如君!』言終而氣絕。環具棺槨殮殯之禮, 買地城南鍾家山,葬之。歲時常祭其墓云。環後為晉王 府錄事,有名,與余交。史官曰:『交友之道難矣!』 翟公之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彼非過論也, 實有見於人情而云也。人當意氣相得時,以身相許,若 無難事;至事變勢窮,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況 既死而能養其親乎?吾觀杜環事,雖古所稱義烈之士何 以過,而世俗恆謂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誣天下人哉!」

20 三、注重心理描寫: 1.從動作凸顯 《晉書.謝安傳》:「謝公與人圍棋,俄 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 。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 意色舉止,不異於常。既罷,還內,過戶限, 心甚喜,不覺屐齒之折。」

21 2.從語言展現 《世說新語.方正》:「王述轉尚書令, 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藍田云 :『汝謂我堪此不?』文度曰:『何為不堪! 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 『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

22 3.呈現內心幽微情感 馮夢龍《喻世明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提到蔣興哥從陳大郎口中得知妻子與他私通, 急忙趕回家,想起:『當初夫妻何等恩愛,只 為我貪著蠅頭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這場 醜來,如今悔之何及!』在路上性急,巴不得 趕回。及至到了,心中又苦又恨,行一步,懶 一步。」

23 四、情節安排曲折: 1.無巧不成書 馮夢龍《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中的孫珠姨是劉璞未過門的妻子,但因劉璞重 病,劉家父母欲娶孫珠姨沖喜,但孫家擔心女 兒嫁後速成寡婦,故叫孫潤男扮女裝代姊出嫁 ,而劉家則安排慧娘女扮男裝代兄伴新娘同寢 ,陰錯陽差結為連理。

24 2.曲折離奇 將買貨淮海間。 舟過丹陽,見岸上客負行囊,呼搭船甚急.華憐之,命 停船相待。船戶搖手,慮匪人為累,華固命之.船戶不得已
2.曲折離奇 袁枚《子不語‧騙術巧報》:「常州華客,挾三百金, 將買貨淮海間。   舟過丹陽,見岸上客負行囊,呼搭船甚急.華憐之,命 停船相待。船戶搖手,慮匪人為累,華固命之.船戶不得已 ,迎客入,宿於後艙尾。將抵丹徒,客負行囊出曰:『余為 訪戚來,今已至戚所,可以行矣。』謝華上岸去。  頃之,華開箱取衣,箱中三百金盡變瓦石。知為客偷換 ,懊恨無已。俄而天雨且寒,風又逆,舟行不上,華私念金 已被竊,無買貨資,不如歸里摒擋,再赴淮海。乃呼篙工拖 舟返,許其值,如到淮之數。  舟人從之順風張帆而歸。過奔牛鎮,又見有人冒雨負行 李淋漓之,招呼搭船。舵工睨之,即竊銀客也,急狀艙內, 而偽令水手迎之。天晚雨大,其人不料此船仍回,急不及待 ,持行李先付水手,身躍入艙,見華在焉,大駭,狂奔而走 。發其行李,原銀三百,宛然尚存,外有珍珠數十粒,價可 千金。華從此大富。」

25 五、反映社會現實: 1.統治者的凶暴與生活面貌 《世說新語.汰侈》:「石崇每要客燕集 ,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斬 美人。王丞相與大將軍嘗共詣崇。丞相素不善 飲,輒自勉強,至于沈醉。每至大將軍,固不 飲以觀其變,已斬三人,顏色如故,尚不肯飲 。丞相讓之,大將軍曰:「自殺伊家人,何預 卿事!」

26 2.當代社會生活的新特點 《今古奇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 對蔣興哥的介紹是「聰明賽過讀書家,伶俐 不輸長大漢」,可見當時對人才的認定已非 傳統封建時代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了。

27 3.當代時事 《世說新語.方正》魏文帝受禪,陳群有 戚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 」群曰:「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 猶義形於色。」呈現魏文帝築受禪臺逼漢獻帝 讓位的當代時事 。

28 4.當時宗教思想 《警世通言.莊子休妻鼓盆成大道》講述 莊周以死試妻,發現夫妻關係,其實禁不住考 驗,最終棄家從道。這其中就有全真教「親情 礙道」的宗教思想。

29 《世說新語.惑溺》:「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ㄩㄢ
5.當時婚姻觀   《世說新語.惑溺》:「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ㄩㄢ ˋ)。充每聚會,賈女於青璅(ㄙㄨㄛˇ )中看,見壽,說之 。恆懷存想,發於吟詠。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並言女光麗。 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蹻捷絕人,踰牆而 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於常。後會諸吏 ,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 帝唯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牆重密,門閤 急峻,何由得爾?乃託言有盜,令人修牆。使反曰:『其餘無異 ,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牆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 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   (重家世門第)

30 六、教化功能: 1.儒家的忠孝節義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 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張勝之心,死後猶然相 從。虧殺張勝立心至誠,到底不曾有染,所 以不受其禍,超然無累。如今財色迷人者紛 紛皆是,如張勝者萬中無一。有詩贊曰:『 誰不貪財不愛淫?始終難染正人心。少年得 似張主管,鬼禍人非兩不侵。』」

31 2.佛家的因果報應   明代擬話本小說集 ,署名天然痴叟 所 作的《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行 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善惡到頭 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Download ppt "古典短篇小說概說 面授教師:謝幸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