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土社會科學的方向與展望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土社會科學的方向與展望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土社會科學的方向與展望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2 學術自我殖民與高等教育危機: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對比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3 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 Ψ 知識界普遍盛行著三種意識形態: 社會達爾文主義、 科學主義、 反傳統主義。

4 「歐洲輸入之文化與吾華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質極端
相反」,「吾人倘以新輸入之歐化為是,則不得不以舊 有之孔教為非」 「新舊之間絕無調和兩存之餘地」(陳獨秀,1918)

5 科學主義的意識形態 「意識型態」:對於人、社會、及其與宇宙之關係的整體認知與信念,有高度明確的「系統性」意見,將系統中的其他成分整合在一個或幾個顯著的價值之下; 此種系統性並不蘊含「正確性」,也未必要經過任何客觀的檢驗。 這樣的思想系統往往是封閉的,傾向於對系統外的意見採取排斥的態度(Shils, 1982)。

6 極端的「科學主義」者甚至將科學當做是全知全能的人類救世主,而盲目地加以崇拜(Wellmuth, 1944)。
胡適(1923):「這三十年來,有一個名詞在國內幾乎做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無論懂與不懂的,無論守舊和維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對它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度。那個名詞就是『科學』。這樣幾乎舉國一致的崇信,究竟有無價值,那是另一個問題。我們至少可以說,自從中國講變法維新以來,沒有一個自命為新人物的人敢公開毀謗『科學』的。」

7 台灣自由主義派的學術傳統 1945年,台灣各級學校日籍教師都被遣返回國。
1949年,追隨國民政府撤守台灣的外省籍菁英,迅速填補了日籍教師所留下的真空。 他們也同時帶來了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意識形態。 中共在中國大陸推行「三反」、「五反」及「文化大革命」; 國民黨則在台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8 殷海光教授 台大哲學系教邏輯,介紹邏輯實證論,以之作為批判國民黨的武器,藉以提倡民主政治,
出版《中國文化的展望》(殷海光,1966),從他所謂「社會科學」的角度,深入批判中華文化。

9 西方科學哲學是由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所構成的,
「自由主義派」在台灣所建立的學術傳統,卻是只談「方法論」,不談「本體論」和「知識論」: 台灣各大學都開有許多研究方法的課程, 卻很少有人有系統地介紹西方科學哲學中的本體論和知識論。 台灣訓練出來的研究生,大多只會在西方理論下從事「實徵研究」, 他們不懂得如何建構理論,更不敢挑戰由西方移植進來的理論。

10 「素樸實證主義」(naïve positivism)的研究取向,是五四時期「科學主義」的現代版,
是當前華人社會「學術自我殖民」的心理基礎。

11 410教改運動 名為「教育改革」,其政治動機卻十分明顯: 師範體系是國民黨維護政權的主要力量, 將出身自師範體系的教育專業人士排除在外,
找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回來當領頭羊, 叫出美麗的口號,包括「廣設高中大學」、「落實小班小校」、「消滅明星高中」、「打倒升學主義」。

12 本文論述的焦點: (1)少子化所引起的大學倒閉危機; (2)大學教育品質低落的危機。

13 今年要進入大學的青年,20年前便已經出生。

14 就歐、美國家的標準而言,大約是一百萬人口設置一所可容納一萬人規模的大學,
大學與技職體系的學生人數大約是三與七之比。 在短短十餘年之間,台灣的大學數目由二十三所猛增至160餘所!

15 薛承泰教授: 「到了二○二五年,台灣將會有三分之一的大學倒閉!」

16 台灣高等教育的品質 教授們不思考如何解決學術上的難題, 鼓勵研究生們絞盡腦汁發表「輕、薄、短、小」的論文,
只要論文能夠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刊登,就覺得自己的一切作為都有合法性與正當性。

17 形式主義的學術評鑑 國內學者為了求職、升等或應付機構的評鑑,莫不千方百計設法提高自己發表SCI和SSCI論文的數量,很少有人會去深入探究發表論文的內容。 西方先進國家的科技研究經費,大多是來自私人基金費,台灣的科研經費大多是來自教育部和國科會。

18 同儕審查圈的醜聞 2014年七月爆發的陳震遠論文「自審造假」案,
在該刊的投稿系統中開了130個虛擬的人頭帳號,製造出一個「同儕審查圈」(peer review ring), 以「引用圈」(citation ring)的方式,將自己的論文製造成「高引用率」的論文, 八年內向科技部申請了1200萬的研究經費!

19 「本體論的焦慮」 「價值真空」的危機。 不僅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現象日趨嚴重, 社會上也瀰漫著「一切向錢看」的功利主義之風,

20 不僅自身的文化面貌模糊,而且保留了許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糟粕」。
不知道:自己的「崛起」究竟是憑藉什麼樣的文化力量? 也不瞭解:什麼樣的文化力道可以支撐自己未來的持續繁榮?

21 知識論的困惑 三個「斷裂」 1949年之前的三十年,是零零散散地向英、美等西方國家學習,1949之後,一面倒式地「全盤俄化」;
1979年之後的三十年,則是一窩蜂地前往歐美國家「取經」。

22 論本土社會科學的文化「復健」到文化「復興」

23 盲目的科學發展 Lakatos(1978)〈科學史及其合理重建〉: 「沒有科學史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是盲目的」。

24 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的路線之爭 〈互動論與社會交易: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的方法論問題〉
蘇國勛教授:「『科學研究綱領』主要是適用於近代自然科學,而不是用於社會科學,尤其不是用於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 「是科學史家Lakatos作為科學史家以事後回顧的方式,對科學史上出現的和發生影響的各種學說和理論做出評價時所用的(不是科學工作者自身所用的) 因此,『社會科學中國化』不應以『科學研究綱領』為謀。」

25 〈審慎的回應與暫時的沉默〉 要以「多重哲學典範」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我們所使用的哲學典範,其共同特色必然是主張「實在論」(realism),而反對「實證主義」(positivism)。

26

27

28 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
目次 第一章 本土心理學的知識論目標 第二章 從建構實在論看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 第三章 西方哲學中的人觀與典範轉移 第四章 〈人情與面子〉理論的建構 第五章 儒家思想的內在結構 第六章 華人道德思維的研究典範:後設理論分析 第七章 儒家社會中的道德思維與道德判斷 第八章 儒家關係主義與社會交換 第九章 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成就動機 第十章 儒家社會中的道德與面子 第十一章 華人社會中的「關係」與組織行為 第十二章 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 28

29

30

31

32

33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Carl Martin Allw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6, 41(4),

34

35 Carl Martin Allwood

36 of the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Carl Martin Allwood Social Epistemology Vol. 25, No.1, January 2011, pp.3-14

37 Reification of Culture in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 Merit
or Mistake? Kwang-Kuo Hwang   Social Epistemology Vol. 25, No. 2, April 2011, pp

38 Calling for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Psychology : K. K
Calling for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Psychology : K.K. Hwang on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Martin Evenden and Gregory Sandstrom     Social Epistemology Vol. 25, No. 2, April 2011, pp #.Udo5ODs3B34

39

40 社會科學的理路(三版) 目次 第四篇 結構主義 第五篇 詮釋學 第六篇 批判理論 第七篇 一個新的起點 第一篇 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第一章 學術生涯的視域 第一篇 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第二章 邏輯哲學論 第三章 語言遊戲論 第二篇 實證主義 第四章 石里克的邏輯實證論 第五章 卡納普的經驗主義 第六章 韓佩爾的邏輯經驗主義 第三篇 後實證主義 第七章 波柏的進化認識論 第八章 孔恩的科學革命 第九章 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 第十章 費耶本德的科學無政府主義 第十一章 勞登的研究傳統 第四篇 結構主義 第十二章 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 第十三章 皮亞傑的結構主義 第十四章 傅柯的後結構主義 第五篇 詮釋學 第十五章 胡塞爾的現象學 第十六章 海德格的存在哲學 第十七章 高達美的詮釋學 第六篇 批判理論 第十八章 哈柏瑪斯的知識論 第十七篇 一個新的起點 第十九章 建構實在論 第七篇 一個新的起點 第二十章 批判實在論 第二十一章 多重哲學典範的研究取向 40

41

42 (4)Pan-Cultural Dimensions vs Cultural System: Two Paradigms for studying Indigenous psychology
42

43

44

45

46 Michael Bond(2010):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包含41章,動員83位中、外學者 Lee(2011): 這本書沒有清楚的結構 整本書大多缺少理論(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theory in the whole handbook) 46

47

48 Prof. Michael Harris Bond

49

50 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 of Self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Approach of 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 Kwang-Kuo Hwa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0 FEB 2014. DOI:  /jtsb.12050

51 Pan-cultural Dimension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Approaches for
Cultural System vs. Pan-cultural Dimension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Approaches for Indigenous Psychology Kwang-Kuo Hwa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0 FEB 2014. DOI:  /jtsb.12051

52 社會心理學的「三大斷裂」 翟學偉教授(2012) 三個不同的三十年。 「今天發展起來的社會心理學同初創時期的30年幾乎沒有關係。」
「30年的斷裂期導致了一種研究學統的喪失, 如果不重建良好的學統,這樣的情況還會繼續下去。」

53 第二種斷裂來自於社會心理學中產生的兩種研究方向。
社會心理學有的認為它屬於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有的認為它屬於社會學的一個分支。 第三種斷裂發生在台港社會心理學家與國內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興趣上。

54

55 (1)先秦儒學:以孔、孟、荀為代表; (2)宋明理學:以周、張、程、朱、陸、王為代表; (3)當代新儒家:由熊十力先生開出,以唐(君 毅)、牟(宗三)、徐(復觀)為代表。

56 道統之肯定,此即肯定道德宗教之價值,護住孔子所開闢之人生宇宙之本源。
學統之開出,此即轉出「知性主體」以融納希臘傳統,開出學術之獨立性。 政統之繼續,此即由認識主體之發展而肯定民主政治為必然。

57 儒家文化傳統在經過「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的破壞之後,華人社會科學家必須致力於從事「文化復健」(Cultural Rehabilitation) ,中華文化才可能真正走向「文化復興」(cultural Renaissance)之路。


Download ppt "本土社會科學的方向與展望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