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2 大綱 一、前言 二、生態旅遊的定義 三、綠色休閒的定義 四、生態旅遊的特性與原則 五、生態旅遊重視的面向 六、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的發展
七、生態保育政策 八、結語

3 一 、前言 近年來政府與策略體制的變革,休閒意識的覺醒,使得民眾對戶外遊憩需求與日俱增,加上經濟發展後伴隨而來的都市化,尋求一個暫時逃離擁擠的都市、單調的工作、乏味的日常生活的渴望,驅使大量的遊客湧入休閒活動,例如國家公園也因此面臨如何滿足遊憩需求,而又不會對生態環境與地方文化造成負面影響的兩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生態旅遊」的概念於八十年代初期被引入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策略之中。

4 二、生態旅遊的定義 生態旅遊的定義至少反應了三個要素: (一)比較原始自然的旅遊地點; (二)提供環境教育機會以增強環境認知進而促進保
育生態的行動; (三)關懷當地社區並將旅遊行為可能產生之負面衝 擊降至最低,增進社區居民福祉。

5 三、綠色休閒的定義 綠色休閒泛指一切能夠接觸到包含綠色本質的休閒活動與場所,以綠色為背景,主要內涵是對環境有相當的助益,並以零污染、節能減碳為出發點,例如台灣中部即為綠色景點的重要地點之一。 現在的人們都注重休閒,尤其在城市中,很少能有機會接觸到綠色休閒相關活動,之所以如此,現在有許多單位開始積極推動綠色休閒,一方面調解身心,另一方面 可以呼籲加入參與綠色相關活動與建 設。

6 6

7 生態旅遊對環境的影響…… Miller and Kaae (1993)根據「人類對自然的責任度」與「保育行為」來區分生態旅遊的定義,認為生態旅遊一詞的含意是以一個有兩極的連續體呈現(見圖一)。屬於「高人類責任」的生態旅遊定義視所有的休閒旅遊活動對自然環境都有負面的影響。這個觀點主張生態旅遊是一個不可能達成的理想,因為任何形式的休閒旅遊或多、或少都會對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 Valentin(1992)、Richardson(1993)、及Ziffer1989)的代表這一類型的生態旅遊強調人對環境的責任,認為生態旅遊是發生於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區域,不會造成生態的損害與惡化,並且是一種直接對於保育區域的永續經營管理有貢獻的一種旅遊型態 (Orams,1995)。這種類型生態旅遊的實現是基於人們對生態的完整性與物種的多樣性到達一定程度的瞭解,才有可能產生高遊憩責任感,因此高人類責任類型的生態旅遊又可被視為一種「深層生態旅遊」。 7

8 生態旅遊對價值的思考…… 觀光休閒向來在台灣是被視為一種經濟資源。政府官員與專家學者權威的以數字告訴我們,觀光休閒會促使經濟發展復甦,可為地方上賺進大把的鈔票。例如海面上的一艘賞鯨船,可帶來的收入和流刺網捕魚一樣多,亦是更好。老百姓對自然價值的衡量是以可耕地面積、農牧產量、可建地比例等為標準,自然的價值是由於它對人類的生存和福祉而定。 對大多數遊客而言,原始性 (primitiveness)、自然性 (naturalness)、以及探險的機會是吸引他們造訪自然環境最大的誘因。人們希望體驗新奇與逃離現實,但是又無法忍受置身於完全陌生的環境,因為陌生令他們不安,因此人們容易依照其對環境的認知,將環境改造成自己所熟悉的狀況。

9 生態旅遊的省思………… 回顧台灣的觀光策略發展與旅遊型態讓我們發現,台灣今天許多人的價值取向停留在「物質化」的遊憩方式,他們只一味的著眼於「使用」、「享受」自然資源的「生態」底層,無能提升至尊重與欣賞自然,因為台灣過往的自然教育只停滯在「使用」自然資源以人為本的階段;時至於今,這種本位的文化已根深柢固,李奧波前瞻性的指出:『對保護自然區最大的威脅,並非來自外在的力量,如伐木、採礦、放牧,或其它經濟性之開發,而是遊客前往自然區域以獲取美感上的體驗及遊憩之愉悅時,其所造成之衝擊最嚴重』。他在著作「沙地年鑑」中沉重的指出:「正由於人們珍愛自然原野才會前往觀賞,但若太多人前往,將使得珍惜之自然原野完全消失,…。」

10 四、生態旅遊的特性與原則 一種仰賴當地資源的旅遊,通常以自然及人文為基礎。 遊客通常帶著某一特定目的,如觀賞野生動物,欣賞文化特質等。
強調保育觀念,促進當地資源保育,負責任的旅遊方式。 維護當地社區,提昇社區生活品質的旅遊。 以最尊重的態度對待當地文化。 小而美,人為操作與人工設施越少越好。 重質不重量,遊客不要太多,希望有良好行為規範。 管制遊客活動範圍,避免傷及生態脆弱地區。 謹慎監測,定期維護,以減輕環境衝擊。 遊客必須付費,地方社區得以永續發展。 遊客得以從自然與人文資源中得到喜悅、學習與啟發。 建立一套適宜的管理制度為目標。

11 11

12 12

13 五、生態旅遊重視五個面向 生態旅遊,依定義不同,似乎生態旅遊之意涵眾說紛云,然經彙整分析,其基本精神與原則差異不大,也就是生態旅遊重視五個面向: (一)基於自然與文化 (二)重視環境教育 (三)喚起保育意識 (四)支持地方永續發展 (五)利益回饋社區

14 六、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的發展-1 『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保育自然環境與延續當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為達保育自然生態並確保地方福祉,生態旅遊發展應遵守下列幾項原則 (一)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規劃整套區域性的觀光及遊客管 理計劃。 (二)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調查分析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 評估旅遊發展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擬定長期管理與 監測計劃以將可能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三) 以小規模發展為原則以減低遊憩活動可能造成的衝擊: 除了限制遊客人數外,發展生態旅遊應以輔助地方原有 產業為原則,以避免當地對觀光產業的過度依賴。 (四) 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執行、管理、監測與評估等四階段 應盡量邀請當地社區一同參與,而在每個階段進行的過 程中必須確保與當地居民的充分溝通與共識,在發展當 地觀光 特色前應先徵求居民同意,以避免觸犯地方禁忌。

15 六、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的發展- 2 (五) 提供適當社區回饋機制,提供居民充分誘因,協助他們了解
保育地方資源與獲取經濟利益之正向關聯,將有助於地方自 發性地保育自然及文化資源。 (六) 強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與當地社區合作以確保觀光發展的 方向符合地方需求同時利於當地自然保育。 (七) 確保一定比例的觀光收益用於保育及管理當地自然生態。 (八) 發展生態旅遊應為當地社區及自然生態帶來長期的環境、社 會及經濟利益。 (九) 發展生態旅遊應促進遊客、當地居民、政府相關單位、非官 方組織、旅遊業者以及專家學者間的良性互動。 (十) 制定周詳規範以約束遊客活動以及各項開發行為。 (十一) 提供遊客、旅遊業者及當地民眾適當的教育解說資料,除 了介紹當地生態、文化特色外,更可藉此提昇大眾的環境 保育及文化保存意識。

16 台灣為什麼要推動生態旅遊? 1.過去的觀光旅遊對台灣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以往一直認為旅遊業是無煙囪的綠色產業,然而近年來發現,因為人在觀光時的心是為所欲為、毫無節制,對動植物、風土習俗和環境居民沒有尊重,以致旅遊業及其附加產業對於自然環境及旅遊地點的社會產生大大小小的不良衝擊與壓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生態景觀消失、文化傳統變質或瓦解。 2.配合2002年國際生態旅遊年的世界性活動 台灣現已有諸多團體在推廣各種不同的生態旅遊,當前積極要進行的是全盤整合,使生態旅遊有一套完備的經營管理機制,讓台灣經驗與國際接軌,而走向國際市場。

17 觀光局在2000年舉行的「21世紀台灣觀光發展新戰略」會議中 即已宣達未來的觀光新目標是——將台灣由「工業之島」打造
台灣為什麼要推動生態旅遊? 3.因應21世紀國家觀光政策之改變 觀光局在2000年舉行的「21世紀台灣觀光發展新戰略」會議中 即已宣達未來的觀光新目標是——將台灣由「工業之島」打造 為「觀光之島」,為迎接幾百萬旅客來台,國民旅遊旅客要突 破1億人次,觀光遊憩據點的旅客滿意指數要提高至85%。經由 生態旅遊,我們可以讓世人知道台灣不只是工商發達,而且是 一個值得前來旅遊觀光的美麗之島。 4.透過周休二日全面發展國內旅遊方案 周休二日施行以來,休閒旅遊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逐漸轉為家 庭成員一起參與的型態,越來越多人願意花時間去規劃旅程, 做各式各樣知性、感性的深度體驗之旅,以期真正全家同樂、 在另種精神收穫與天地中釋放壓力。

18 台灣為什麼要推動生態旅遊? 5.改變國人的旅遊習慣
過去出去玩總是純遊樂、走馬看花、一窩蜂,以美食、五星級住宿shopping為號召,最常參加大眾旅遊或進香團的歐吉桑、歐巴桑更是「拿香跟拜拜」、「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拍張照片就走人,所謂的旅遊只是換一個地方吃喝玩樂一場罷了。這種玩法二次之後就無趣了。如果參加的是生態旅遊來到新港就能知道媽祖信仰的意義、在台灣發展的歷史分香至各地的演變……,而對當地人萌生尊重,也因了解而得到更多特別的旅遊樂趣。 6.是綠色矽島的國家施政目標之具體建設方法之一 綠色矽島象徵知識經濟。知識經濟需要良好的總體社會環境做發展基礎,其中人民的生活習慣、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影響至鉅,否則終將是妄想的口號,或導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負面效應。綠色矽島的終極目標是永續經營,生態旅遊也是以永續經營為宗旨,兩者有相同的執行理念與方針。

19 七、生態保育 生態保育原則上應以研究某區域或周邊範圍生態系生物與其環境相關性之基本資料調查為基礎,瞭解生態系內生物與其生存基本要素(如大氣、水、地質、日照、食物鏈等)之相互依存關係,強調生態系結構之穩定、生態系環境之多樣性,以及生物棲息廊道連續性。

20 生態保育--政策目標 為維護自然資源永續利用,並配合國際保育發展趨勢,我國保育政策目標如下:
(一)落實執行野生動物保育法。 (二)加強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育工作。 (三)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育教育宣導。 (四)加強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保護與管理。 (五)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育調查試驗研究。 (六)加強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管理。 (七)加強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非法案件之查緝。 (八)建立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之鑑識系統。 (九)加強野生動物保育國際合作。 (十)建立野生動植物保育資訊系統。 (十一)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育人才培訓。

21 八、結語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是一種仰賴當地的自然資源旅遊,了解當地的動植物生長的環境,也可以提倡當地的產業,通常以自然及人文為基礎。強調保育觀念,促進當地資源保育,維護當地社區,提昇社區生活品質的旅遊,以尊重的態度對待當地的文化資產,遊客也可以從自然與人文資源中得到喜悅、學習到不同的知識與啟發保育觀念的思想,所以禁止攀折花木、樹葉或刻劃樹,要好好的保存自然的生態,讓更多的人發現自然生態的美景,延續自然生態的風貌。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地區之發展及經營方法,應以實踐自然資源之永續、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棲地為原則不但必須將人為衝擊降至最低,並能透過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襲產之保育,因此永續發展才是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的最終目標。

22 參考文獻 台灣生態旅遊網 : http://www.ecotour.org.tw/
台灣生態旅遊推廣中心: 環球技術學院 ─ 生態旅遊教育暨技術支援中心: 生態旅遊議定深度圖: Yahoo!奇摩知識+ : 桃米生態村: 達娜伊谷:


Download ppt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