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陳佩英 張素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 丁局長對教室走察的想法 教室走察用意在進入教室,瞭解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
走察者會走入教室的目的是想瞭解教師在怎麼教、學生在怎麼學。 這需要靈活運用,大部份時間,巡堂者是走過去了。會走進去的情況可能有:

3 丁局長對教室走察的想法 發現學生上課吵雜 發現不少學生未專心上課 學生眼睛發亮的專心上課 教師在進行活動 學生在進行活動或報告
這種種都需要進一步瞭解,就會走進去,花個3-5分鐘觀察,蒐集資訊。 所以,走察的內容與觀課的規準是相關的,只是依適用情形而調整。

4 精進教師課堂教學 提升教學品質 規準、方法、次數、時間、人員 教學視導— 教育行政人員巡堂/走動管理/宣導說明 督學到校訪視
國教輔導團員輔導 教學輔導教師—提供夥伴教師支持協助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 運用評鑑方法如觀察/教學檔案/晤談等方 法協助改善並促使教學者成長以達規準 規準、方法、次數、時間、人員

5 提升教學品質—教師個人面向的做法 反思自省 深入備課 瞭解學生 吸取新知 參與進修 但是 不知如何是有效能的教學
學習成效歸因教師教學以外的因素

6 提升教學品質的外力---- 教師表現標準的引領 學生學習成效的檢視 教師夥伴的觀察回饋 教育行政人員的提醒 家長參與教學的事務

7 教學視導-1 教學視導(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係由視與導兩種行為融合而成。
「視」即觀察,包括觀察與對觀察結果的進一步分析,以了解教學現況、得失與原因; 「導」是輔導,包括輔導與改進,根據觀察與分析結果,對教學者提供輔導並促其改進。 教學視導就是視導人員對教學所做的觀察、分析、輔導與改進的歷程,藉以提升教學效果(李珀,2000)。

8 教學視導-2 教學視導是一個動態的歷程,包括視導人員與被視導教師間的互動,從教學觀察、分析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到輔導教師成長的歷程;
視導人員紀錄教師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反應,對於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教室管理以及學生學習成效等,都要有統觀、精確的掌握。

9 教學視導-3 從「視」到「導」的過程中,讓被視導的教師充分信任視導人員的專業及協助成長的用心,是教學視導成功的關鍵。

10 教室走察的功能-1 教室走察可以藉由數個小的教室「快照」(snapshots)創造一個全校性的圖像與觀點(Richardson, 2001)。

11 教室走察的功能-2 當校長採取三分鐘教室走察的模式時,有助於校長產生以下的作為,包括: 1.發展以課程為主的焦點;
2.增加在教室中出現的機會; 3.激發對校長角色的重新思考; 4.澄清並協助克服時間與政治等改革的障礙.; 5.進一步發展正向的學校文化; 6.提升對省思問題的自在感。 (Downey et al. ,2004)

12 教室走察的意涵-1 「教室走察」(classroom walk-througs) 是指一種非正式的、非評鑑式的教室訪視 與觀察的方式。
主要由校長、處室主任或教師同儕等學校 行政或教育人員,進到班級中,透過短暫 快速(short)、經常性(frequent)、結構化 (structured)、有焦點的(focused)班級訪 視,蒐集班級中課程、教學與學習等事實 資料。

13 教室走察的意涵-2 就所觀察的資料,由校長等走察人員與接 受走察的老師間進行後續的省思會談 (reflective conversation),共同討論給 予符合教師需求的具體回饋,進而改進班 級的教學實務。

14 教室走察的意涵-3 每次走察實施的時間大約3至5分鐘為原則,更有焦點地針對課程決定點(curriculum decision points)與教學決定點(instructional decision points)、學生專注程度、教室的佈置與作品、安全與健康等議題進行資料的蒐集。

15 教室走察的意涵-4 主要仍以課程與教學的決定點為主要的走察重點。
在走察之後再由走察者和接受觀察的教師進行後續的省思會談,提供教師具體的改進回饋。

16 教室走察的要素-1 簡短有效率且經常性 每次教室走察的時間大約只有3到5分鐘,最多不要超過10分鐘

17 教室走察的要素-2 確認觀察重點與焦點 課程目標對學生而言是否清楚? 教師用了什麼樣的教學策略? 所用的教學策略是否適合於課程?
以上這些觀察的重點是否能符合課程綱要? 這些觀察的重點與焦點有助於在走察時可以 找到所應觀察到的重點及目標

18 教室走察的要素-3 訪視班級,蒐集資料 Downey et al.(2004)的模式,在教室走察時,主要的觀察重點包括:
學生專注的情形、課程的決定點、教學的決定點、牆面上的資料、健康與安全的議題等五項。

19 教室走察的要素-4 教室走察後之省思會談 累積數次的教室走察
就所觀察的資料,必須有機會讓觀察者和教師一起討論,進行合作式的探究(collaborative inquiry)與省思式的會談(reflective conversation) 提供教師具體的、詳盡的教學回饋訊息,進而能 對班級教學實務的改進產生實質的影響(Protheroe, 2009)。

20 教室走察的要素-5 相互依存,合作省思的文化 讓校長與行政人員觀念關注班級中課程、教學與學習的實施情形;
建立教師開放心胸,信任並願意讓行政人員進班觀察,同時能投入走察後的省思會談,積極投入並參與教學實務的改進

21 進行走察的步驟 -1 步驟一:學生專注在工作的情形 如專心聽講、與教師互動、與同儕互動、獨 自工作 快速確立學生是否能專心上課,觀察學生投
入在教師教學,能否跟上老師教學的步調。

22 進行走察的步驟 -2 步驟二:檢核教導的課程目標 確認教師教導的課程目標,以瞭解「教導的 課程」與「書面課程」或「規定課程」之間
的連結,這樣的連結必須檢視相關課程文 件,以瞭解課程目標落在規定的或書面的課 程中的哪個部份? 課程計畫/課程目標/能力指標

23 進行走察的步驟 -3 步驟三:觀察教學的實務 教學實務是教師用來教導課程目標的方法,如問問題的技巧、分組策略、非正式的評量策略。
1.研究上證實可以用在任何年齡學生或學科領域的有效教學實務(如比較、舉例、回饋、適合難度的教學等); 2.學校或學區所推動的教學策略(如合作學習、分組教學等); 3.具體研究依據或適合學科具體的實務(例如:使用後設認知策略;概算與心算策略)。 只是單純注意教師所做的教學決定 /不做判斷

24 進行走察的步驟 -4 步驟四:從牆上找到已經教過或未來即 將要教的作品或證據 此一步驟並非教室走察的主要重點,而是附帶的觀察重點。

25 進行走察的步驟 -5 步驟五:是否有任何安全或健康的議題 值得加以留意與強調的。
教室中會出現一些涉及安全或是健康議題的情況,例如教室的燈光昏暗或損壞、座位擺設與走道動線不良、損壞有危險的設備、通風不良、干擾上課進行的干擾源等 附帶的觀察重點

26 進行走察的步驟 -6 步驟六:與教師進行省思探究或回饋會談 教室走察幾乎是每週至少做一次。
從多次、簡短的訪視中累積資料後,開始就可以看出一些可以對話的重點,例如,有關學生所學的知識基礎、老師的教學實務。 透過與教師一起做的省思,有助於成員將焦點放在能提升學生成就的領域,並持續監控改進實務的機會。

27 校長觀課-1 觀課運用「觀察」方法 校長擔任觀察者 「觀」 運用多重感官及必要觀察紀錄,有效的搜集 和整理班級的信息(聽也是一感官) 「察」
運用心靈和理性的力量去感悟、體驗和分析 去獲得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和理解

28 校長觀課-2 先告知 先得知教學進度和重點(可與老師協商) 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 有效教學的規準 有順序(先巡堂/走察……..) 有記錄工具
正式的回饋 頻度與繼續性

29 多元不能以一取代 巡堂 走察 校長觀課 教學輔導教師 教學視導 教學觀察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評鑑

30 統整運用 觀察者 時間 規準 工具 方法 用途 結果

31 問題 是否要有規準? 是否要有工具—紀錄?可輔助電腦協助嗎? 走察者不只校長一位/走察人員彼此如何互動與協調?
走察人員是否需要瞭解全校課程計畫及目標? 走察人員需要培訓嗎? 走察作法有不同的主張嗎?

32 共勉之 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從瞭解開始 校長是學校的首席教師—彰權益能 建構學校信賴/合作的文化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認知,技能,情意)是校長最重要職責


Download ppt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