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模块2 掌握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模块2 掌握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模块2 掌握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2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 以“教”为中心
强调:知识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对当前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以“教”为中心 面向教学过程,主要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设计模型的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 教学设计研究重点 教 学 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 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 , 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 选择媒体形式。
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 选择媒体形式。 研究的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 ,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对“学”的支持

4 2.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1.教学设计的概念 (1)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
加涅: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乌美娜〔1994〕: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立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何克抗: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和程序。

5 (2)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
梅瑞尔: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6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型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模型具有一般教学设计过程的共性,组合了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要素及要素关系(结构),简明表述了教学设计过程的步骤,是连接设计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桥梁。 模型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在教学设计领域,模型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步形成的,是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理论的简化形式。 教学设计模型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要到哪里去?(目标) 我们怎样到那里去?(策略) 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评价)”

7 教学设计是一座桥梁 教学设计 理论 实践

8 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教与学的活动。 优化、提高 对象 目的 系统方法—需要-内容-策略-评价 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系统理论
传播理论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9 格拉齐-伊利模式 策略的确定 内容的 详细说明 分组的安排 初始能力的评定 行为评价 时间的分配 空间的分配 目标的 详细说明 资源的选择
这是一种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模型。 格拉齐-伊利模式 策略的确定 内容的 详细说明 分组的安排 初始能力的评定 时间的分配 行为评价 空间的分配 目标的 详细说明 资源的选择 反馈分析

10 四个要素:学生、方法、目标、评价 十个环节: 三个问题:学什么,如何学,如何评价 2.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

11 3.“迪克-凯瑞”模式 关注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分成了十个步骤。 评价需要 确定目的 学习内 容分析 学生特征 分析 编写绩 效目标 修改教学
评价需要 确定目的 学习内 容分析 学生特征 分析 编写绩 效目标 修改教学 开发评 价方案 开发教 学策略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开发和 筛选教 学材料

12 4.“史密斯-雷根”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 理论基础: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重点:教学策略设计,尤其是组织策略
既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还考虑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

13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型 设计过程中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或要素):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各种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建立在这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框架上。

14 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要素 Text 学习需要分析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学生特征分析 教学策略的制定
学习目标的阐明

15 第二节 教学设计过程分析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开放的动态过程。因此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包括: 教学设计前端设计 教学目标的阐明 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修改

16 1.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年提出的一项技术,即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

17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18 学习内容分析是以总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目的在于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

19 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于学生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

20 2.教学目标的阐明 教学目标阐明是指在教学设计前端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性或过程性目标进行明确化和具体化的过程。
教学目标阐明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评价试题、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21 布鲁姆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的目标
知识(knowledge ) 领会(comprehension ) 运用(application ) 分析(analysis ) 综合(synthesis) 评价(evaluation )

22 教学目标的阐明-理论依据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对设计问题的启发: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
认知领域分层问题举例: --知道: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领会:“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清楚什么是惯性吗?” --应用:“用法律条款解释为什么应该执行‘疑罪从无’的原则?” --分析: “为什么说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综合:“如果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 --评价: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23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R·M·加涅(R.M.Gagné)原是一位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又称解决问题)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态度(attitudes) 动作技能(psychomotor skill)

24 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 B.S.Bloom的 教育目标 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 认知目标 动作技能 情感目标 言语信息 智慧信息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态度

25 在一个学习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
编写学习目标的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 ) B:行为(behavior) C:条件(condition) D:标准(degree) 在一个学习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

26 学习目标编写的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诺曼·格朗伦提出了一种将学生内部认知过程和外部行为结合起来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即所谓的总体目标——具体行为的方法

27 教学策略的制定 “策略”是达成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或手段。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的整体考虑,教学策略制定的本质是解决“如何教”。

28 教学策略的制定

29 奥苏贝尔将语言信息分为两类: 教学顺序的确定——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 机械语言信息学习与原有知识没有联系
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学习与原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现行组织者:首次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30 智力技能的教学是学习科学研究的重点,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这里介绍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策略。
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 智力技能的教学是学习科学研究的重点,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这里介绍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策略。 理解任务 提出假设 验证 总结

31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可以分为9个步骤:
教学活动程序的建立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可以分为9个步骤: 接受神经冲动---激活执行监控过程---提取先学知识进入短时记忆---为选择性知觉提供突出特征,语义编码----激活反应组织----建立强化-----激活提取----促成强化----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

32 教学活动程序的建立 引起注意 阐述学习目标 回忆 呈现刺激材料 提供学习指导 诱发学生行为 提供反馈 评定行为 促进迁移

33 常用的教学方法 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
1、示范---模仿法 、练习---反馈法 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 1、直接强化法 、间接强化法

34 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一)集体授课:(班级授课) (二)自学(个别学习) (三)小组教学

35 教学媒体的选择 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媒体用于承载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被称为教学媒体。

36 媒体的特性 1、表现力: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
2、重现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 3、接触面: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生的范围大小。 4、参与性: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机会。又分为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 5、受控性: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

37 二、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一)依据教学目标 (二)依据教学内容 (三)依据教学对象 (四)依据教学条件

38 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既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可以用文字、框图、流程图、表格等形式编写。不同学科可以采用不同表现形式的教学设计方案,例如文本形式、文本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文本和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等。

39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指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获得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产品,提高教学设计产品的质量。

40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41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定和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 目标导向功能 过程调控功能 动机激励功能 鉴别和选择功能 促进教学功能

42 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步骤 制定计划 选择评价方法 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 归纳和分析资料 报告结果

43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

44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4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指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46 要实现从低依赖程度、低投入阶段到高依赖程度、高投入阶段的过渡有很多路可走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Engaged 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Authentic)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被动型)转向高投入(主动型)。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对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性。根据学习形态和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可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A B C D 低投入 高投入 学习形态 高 低 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 要实现从低依赖程度、低投入阶段到高依赖程度、高投入阶段的过渡有很多路可走 根据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的不同,学生不同的参与程度对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的不同要求

4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宏观目标:“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具体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8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49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①注重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
②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 ) ③注重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实现知识重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和信息集成等数字化工具) ④注重对教学目标的明确阐述,并提倡建立以目标为参考的学习评价标准。

50

5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除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学习目标阐明、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在内的一般教学设计所具有的全部共同要素外,更强调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策略设计与学习控制设计。

52 学习任务设计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学习,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非充当概念或原理的例子。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观点分歧,其复杂性能让学习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 问题的设计要求:主问题与子问题形成一树状谱系图;设计的任务涵盖(或超越)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 ;设计非良构(劣构)问题 ;任务符合学生特征,不要超知识能力太多;设计开放性问题,不求完美答案,重在参与并了解该问题领域。

53 学习情境设计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知识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设计学习情境则是要还原生动、丰富的知识的背景。 设计学习情境的要素 :①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②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③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

54 学习资源设计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解决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这需要以学习资源的方式提供给学生。
学习资源是指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教学设计中要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提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

55 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设计学习策略时,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是指知识内容的特征,主观方面则指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策略的选择;

56 学习控制设计 任何教学理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建构主义理念下,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错误或补充片面的认识。

57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精髓 设计主线:信息化环境中的团队研究性学习 追求目标:信息化环境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核心:问题与任务设计
教学方式: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 贯穿到教学观念与教法创新:以学生为本;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在做中学;案例式教学;协作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资源型学习;面向作品集的评价……

58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1.教案标题 2.课程概述(含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等) 3.任务或问题
4.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或学习成果) 5.教学计划时间 6.教学所需材料、资源与环境 7.教学过程 8.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Download ppt "模块2 掌握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