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2 诊法 概念: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内容:望、闻、问、切 “四诊”

3 第一部分 望诊

4 扁鹊见齐桓公,望而知之,疾病由浅入深,由能治到不能治,最后送命的故事,使中医望诊成为美谈。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等变化而诊察病情的有效方法。

5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泄物 望小儿指纹 望舌

6 全身望诊 望神 望色 望形 望态

7 望神 得神:脏腑精气充盛,身体健康或病轻,抗病能力强 少神:脏腑精气不足或衰弱,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 失神: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
假神: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 神乱:精神错乱失常

8 中医望神: 观察人体整体表现判断疾病 包括: 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 面色眼神 形体动作 语言呼吸 对外界的反应

9 就望目而言 一般两目黑白分明,精彩内含,神交充沛,运动灵活,视物清晰有神。

10 如果两目晦暗呆滞,失去精彩, 运动不灵,无目无泪, 视物模糊,或浮光外露为无神, 表明脏腑精气虚衰。

11 就神情而言 心神功能正常,则: 神志清晰,思维有序,表情爽朗 反应迟钝,表明心神已衰,病情较重

12 就气色而言 有神的皮肤色泽荣润,精气充盛; 反之则色泽枯黄,精气衰少。 就体态而言 形体丰满为有神,表明机体强盛; 瘦削且少神,表明脏腑虚弱。

13 中医将神的表现分为 得神、少神、失神、 假神、神乱5种。 以神的旺衰判断病情轻重。

14 得神也称有神,为机体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 神志清楚 目光精彩内含 呼吸均匀 语音清晰 面色荣润 肌肉丰满 动作自如 反应灵敏

15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为机体正气不足,功能减弱的表现
精神不振 两目乏神 面色少华 肌肉松软 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

16 失神也称无神,是机体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
精亏神衰的失神: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 目睛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 语言错乱,形体赢瘦, 动作艰难,反应迟钝, 神志不清

17 邪盛失神 壮热烦燥 四肢抽搐 神昏谵语 循衣摸床 控空理线 或卒倒神昏 牙关紧闭

18 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现象.
表现为久病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神志清醒,目光轻亮而浮光外露,言语不休,语声清亮,欲进饮食,想见亲人,面色无华向两边泛红如妆.

19 神乱指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 焦虑恐惧 狂躁不安 痴呆 卒死昏倒 多见于脏躁病人

20 望色 观察全身皮肤色泽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也称色诊。 可了解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及预后。
面部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望色主要是指望面部皮肤。

21 面部皮肤光明润泽,表示人精充神旺,气血津液、脏腑及功能正常。
常色 指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明润、含蓄。 面部皮肤光明润泽,表示人精充神旺,气血津液、脏腑及功能正常。

22 主色 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称主色,也是常色的一种,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这就是有的人白、有的人稍黑等差异的原因。

23 某些病色外露是机体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的表现。
因病而发生的异常面色。 特点:晦暗、暴露, 皮肤枯燥无光泽。 某些病色外露是机体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的表现。

24 为病色的一种。面色光明润泽,胃气尚能荣面
善色 为病色的一种。面色光明润泽,胃气尚能荣面 说明病较轻,易治疗,预后好

25 表现为面色枯黄晦暗,说明肮脏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恶色 也是一种病色 表现为面色枯黄晦暗,说明肮脏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属久病,较重不易治疗,预后差

26 病色 青色 多主寒证、气滞、血瘀、痛证、惊风 如面色淡黑或青黑者,为寒盛或痛剧所致 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面色青黄(或称苍黄)者,多为气滞血瘀所致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为惊风。

27 病色 赤色 多主热证 实热证患者常表现为满面通红 虚热证患者常表现为两颧潮红

28 病色 黄色 多主脾虚和湿证 如面色萎黄(淡黄而没有光泽)者,多属脾胃气虚所致 面色黄胖(黄而浮肿)者,多为脾虚湿蕴,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身俱黄者,称为黄疸: 黄色鲜明如橘色者,为阳黄,乃湿热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29 病色 白色 多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诸证),亦主寒证 气虚、血虚者面色淡白 阳虚水泛者面色晄白
面色苍白,多因亡阳(阳气极度衰弱)、气血暴脱(气血突然大量丧失)或阴寒内盛所致

30 病色 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 面黑而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多为肾虚水泛寒饮证或寒湿下注带下证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者,多为瘀血日久所致

31 面色 主病 部位 青色 寒证 痛证 惊风 血瘀 面部口唇皮肤 爪甲 赤色 主热 颜面口唇皮肤 黄色 主湿 虚 黄疸 面部皮肤 白睛 白色 主虚 寒 失血 同青色 眼眦 黑色 主肾虚 水饮 瘀血 面部口唇 眼眶

32 望形态 望形体: 观察病人的强弱胖瘦以及活动状态等情况。 如:肥人多湿,瘦人多火。 望动态: 观察病人的行、走、坐、卧、立等体态。
如:中风半身不遂,痹证关节屈身不利等。

33 局部望诊 望头颈 望五官 望皮肤

34 望头颈 望头颈,如:先天不足的头形过大或过小 望头发,如:黄干稀疏易落为肾虚精少 望咽喉:红肿而痛,肺胃有热

35 望五官 望目:如:黄疸。 望耳:如:中耳炎,肝胆湿热。 望鼻:如:鼻渊 望口唇:如:口角流涎,脾虚湿盛或胃热 望齿龈:牙龈红肿为胃热

36 望眼

37 眼神 目光神采 视物清楚 转动灵活 望眼 色泽 目眦赤—心火 白睛赤—肺火 全目赤—肝火 白睛黄—湿热 目眶黑—脾肾虚水泛
眼神 目光神采 视物清楚 转动灵活 色泽 目眦赤—心火 白睛赤—肺火 全目赤—肝火 白睛黄—湿热 目眶黑—脾肾虚水泛 形态 针眼(麦粒肿) 眼丹(霰粒肿)

38 望皮肤 形色变化 丹毒(湿热火毒之气) 浮肿(水湿泛滥) 肌肤甲错(淤血)

39 望皮肤 望斑疹 斑:斑形如锦,平摊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 疹:色红,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
痈:局部红肿热痛,高出皮肤,跟部紧束 疽:漫肿无头,坚硬而肤色不红

40 望排泄物 凡色白、质稀者,多属虚证、寒证 凡色黄、质稠者,多属实证、热证

41 望小儿指纹 正常:红黄隐隐于风关内。 1.沉浮分表里 2.红紫辨寒热 3.淡滞辨虚实 4.三关测轻重

42 望舌 望舌质:舌色,舌形,舌态 望舌态:苔质,苔色                                                                                                     

43 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顺序:舌尖一舌中一舌边一舌根 望舌顺序: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代表部位:
舌尖:心肺。舌边:肝胆。舌中:脾胃。舌根:肾。

44 望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 气血两虚,或阳虚,因气血不能上荣于舌所致

45 红绛舌:热证。 整个舌体的红绛:实热或虚热证的患者。 颜色越深,热势越甚。 局部舌色的红绛:病位的特殊性 如舌尖红赤,多见于心火亢盛 舌两边红赤,多见于肝胆火盛

46 紫舌: 主寒证、热证、淤血 因热盛伤津,血液浓缩而瘀滞者,多为紫红或绛紫舌 因寒邪凝滞,血行缓慢而瘀滞者,多见淡紫或青紫舌 肝胆血瘀者,多见舌边有青紫斑点

47 望舌型 老嫩 老—实证或热证 嫩—虚证或寒证 胖瘦 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肾阳虚 舌瘦薄绛干—阴虚火旺

48 望舌型 芒刺 舌尖红赤起刺—心火上炎 舌面突起星点 状如草莓—热盛 齿印 兼见胖大舌—气虚或脾虚 舌疮 心经热毒或虚火上炎 脉络 青紫—瘀血

49 望舌态 痿软 多病情较重 强硬 无胃气之重证 震颤 兼舌红绛—热极生风 兼舌淡白,微动—虚风内动 歪斜 风中经络

50 望舌态 卷缩 危重之证 兼赤干—热极伤阴 兼淡白湿润—阳气暴脱 寒凝经脉 吐弄 兼舌红—心脾有热,小儿多是惊风先兆或久病危候

51 望舌苔 望苔色 薄白苔多为正常舌苔,即使有病,病情亦大多轻浅 多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厚白苔多主里证、寒证、湿证
白苔:表证、寒证 薄白苔多为正常舌苔,即使有病,病情亦大多轻浅 多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厚白苔多主里证、寒证、湿证 苔白厚腻,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尚未热化 苔白厚而干,可与痰浊湿热内蕴有关。

52 黄苔:里证,热证。 淡黄苔为热轻 深黄苔为热重 焦黄苔为热结 苔色越黄,邪热越甚

53 灰黑苔:里寒,里热。 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如吸烟过多者,可见舌苔灰黑,此为染苔 苔灰黑而润者,多为阳虚寒凝,水饮内停 苔焦黑干燥者,多为热极津枯,阴虚水涸

54 望苔质 厚薄:薄邪气在表。厚邪入脏腑。 润燥:反映津液之盈亏。 腐腻:反映体内湿浊情况。 腻:颗粒细小致密而粘,刮之不脱
腐:颗粒粗大厚而疏松,刮之易脱 剥脱:正气亏虚,阴液耗损。可测胃气、阴之存亡。

55 第二部分 闻诊

56 中医闻诊 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 实热证 重浊而粗 高亢洪亮 烦躁多言 虚寒证 低轻细小,静默懒言

57 语言 谵语 神志不清 语无伦次 声音高亢 郑声 神志不清 语多重复 时断时续 声音低微 独语 喃喃自语 喋喋不休 逢人则止
谵语 神志不清 语无伦次 声音高亢 郑声 神志不清 语多重复 时断时续 声音低微 独语 喃喃自语 喋喋不休 逢人则止 狂言 精神错乱 语无伦次 不避亲疏 言謇 舌强语謇 言语不清

58 呼吸 太息 时发长吁短叹 ,以呼气为主 气喘 呼吸急促 甚则鼻翼煽动 张口抬肩 难以平卧 哮 呼吸时喉中有哮鸣音
太息 时发长吁短叹 ,以呼气为主 气喘 呼吸急促 甚则鼻翼煽动 张口抬肩 难以平卧 哮 呼吸时喉中有哮鸣音 咳嗽 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

59 呕吐 呕有声无物;吐有物无声 呃逆 气逆于上 自咽喉出 其声呃呃 不能自主 嗅气味 口气 汗气 痰涕 二便 经带 病

60 谢 谢!


Download ppt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