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有三個主要的因素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情境因素 二、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有三個主要的因素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情境因素 二、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3 有三個主要的因素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情境因素 二、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4 一、情境因素 (1)接近性 (2)熟悉性 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建立關係,首先就會受到兩人之間時空因素的影響
也就是說,時空距離愈接近的的人,愈可能成為朋友﹑親密伴侶﹑或夫妻 (1)接近性 (2)熟悉性

5 (1)接近性 研究發現,兩個愈接近的人,愈可能彼此吸引,進而成為朋友 時空的接近性是建立友誼的先決條件,同時對於人際吸引也有重大的影響力
時空接近性除了友誼形成外,對於人們伴侶選擇上,也有其重大的影響力

6 接近導致吸引的三個原因 A 、因為距離接近,彼此互動所需付出的成本較少,而酬賞卻相對的較多之故

7 B、因為接近,導致增加獲取對方相關訊息的機會
C、因為彼此接近的人,容易產生熟悉的感覺,進而增加彼此的吸引力

8 (2)熟悉性 對於越熟悉的事物,我們越可能產生喜歡的感覺,對人也是如此
Zajonic在1968年提出來所謂的「曝光效應」,就是認為若增加一個人的曝光率,就可以增加我們對此人的喜歡程度

9 Moreland 和 Beach (1992) 利用真人所進行的研究,也發現這種「曝光效應」
除了對他人的喜歡程度外,對於我們自己的面貌也會受到熟悉性的影響

10 熟悉導致吸引的三點原因: A 、一個人的重複出現會增加我們辨識出這個人的可能性,因而減少不確定、不安的感覺,而增加了對這個人的正向感覺 B、對一個人熟悉時,我們較可以預測對方的行為 C、對一個人熟悉時,越可能發現或假設對方與我們相似,因而增加對此人的好感

11 (2)熟悉性的侷限 A 、當我們一開始接觸某個人,如果形成愉快或至少中性(neurtral)的初始知覺,則此人的重複出現,的確會增加其吸引力
但是如果初始知覺是負面的,則只是重複曝光或距離接近,並無助於增加我們對此人的喜愛 Perlman 和Oskamp(1971)的一項實驗即証實

12 B、當兩個人之間的興趣(interests)﹑需求(needs)﹑個性(personality)相抵觸時,空間的距離愈大,見面的機會愈少,彼此的爭執或衝突,反而可能減少

13 C、當刺激人物重複出現太多次之後,也可能引起人們厭煩(boredom)﹑或過度飽和(satiation)的感覺,而達到了曝光吸引效果的極限

14 D、除了接近性與熟悉性之外,根據人際吸引的增強情感理論(reinforcement-affect model of attraction)
當人們處於愉快的情緒時,伴隨此情境出現的人,也會讓我們較為喜歡

15 二、個人特質 雖然空間的接近和熟悉感,是人們能夠彼此接觸﹑互動﹑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
雖然,每個人喜歡的類型都不一樣,但是某些個人特質的人還是讓大部分的人都較為喜歡的 Anderson (1968) 的研究指出,人們對於某些人格特質,仍有一致性的喜好或厭惡

16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 受到高度喜歡的特質 介於稍微喜歡與 稍微不喜歡的特質 最不受喜歡的特質 真誠 固執 態度不佳 誠實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 受到高度喜歡的特質 介於稍微喜歡與 稍微不喜歡的特質 最不受喜歡的特質 真誠 固執 態度不佳 誠實 循規蹈矩 不友善 善解人意 大膽 敵意 忠誠 謹慎 多嘴多舌 真實 追求完美 自私 值得信賴 易激動 目光短淺 聰明 文靜 粗魯 可靠 衝動 自傲自大 有思想 精力旺盛 貪婪 體貼 害羞 不真誠 可信賴 感情豐富 心地不好

17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續) 受到高度喜歡的特質 介於稍微喜歡與 稍微不喜歡的特質 最不受喜歡的特質 溫暖 內向 不值得信賴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續) 受到高度喜歡的特質 介於稍微喜歡與 稍微不喜歡的特質 最不受喜歡的特質 溫暖 內向 不值得信賴 心地善良 天真 惡毒 友善 好動 可憎 快樂 白日夢者 不真實 不自私 追求物質享受 虛偽 幽默 反叛 殘忍 負責任 孤獨 卑劣 開朗 依賴性 欺騙 信任別人 說謊 資料來源:摘自Anderson (1968)

18 二、個人特質介紹 (1)真誠 (2)溫暖 (3)能力 (4)外表吸引力 (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

19 (1)真誠 在Anderson的研究結果發現,被評定為最令人喜歡的前八項特質當中,有六項是與「真誠」有關的;評定為最不為人喜歡的十一項特質當中,也有六項是與「缺乏真誠」有關的

20 (2)溫暖 Folkes 和 Sears (1977) 發現,當人們喜歡﹑讚美﹑或贊同某些人或事物時,他們會表現出溫暖的樣子

21 非語言的行為(nonverbal behaviors)
經常笑臉贏人,以專注的眼神看著對方

22 (3)能力 人們通常會喜歡聰明、有能力的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對我們較為有利﹐提供較多的酬賞
不過,能力很強或接近完美的人,可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降低其被喜歡的程度,而如果這些人顯露出一些瑕疵或遭遇挫敗時,會比完美無缺時,更受人歡迎 Anderson, Willerman, 和 Floyd(1966)的研究,即證明了這種現象

23 (4)外表吸引力 大多數的研究都證實外表美麗的人,的確較受到他人的歡迎,而且,在社會互動中,也獲得較好的待遇(preferential treatments) Walster早期一項著名的研究及Walster, Aronson, Abrahams, 和 Rottman等人(1966)的「電腦約會」實驗,也說明了美麗的效果

24 外表吸引力重要的原因︰ A 、外表吸引力是社會讚許(social desirability)的一種特質,看到美麗的人,會因發我們產生正向的情緒 B、因為人們通常具有「美即是好」(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25 C、因為美麗具有「散逸效果」(radiatign effect of beauty)
人們可能認為,讓別人看到自己和一位非常具吸引力的人在一起,可以增進自己的公眾形象(public image)

26 (4)外表吸引力的侷限 A 、這種「美即是好」的效果,只在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上最為明顯
但除此之外,外表在預測個人生活適應(adjustment)﹑智力﹑正直(integrity)﹑關心他人(concern for others)等方面,卻只有中等﹑甚至沒有任何效果

27 B、外表的吸引力只有在訊息有限的情況下(例如形成第一印象﹑或根據照片進行判斷),才會產生重大可觀的影響力,但是,對於長期的人際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的效力了
一方面可能因為兩人互動的時間和頻率增加之後,人們對彼此內在的特質會有更為深入的瞭解

28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人有感覺適應(sensory adaptation)的現象:與美人相處,久也不見其美,所以,外表的影響力,也會逐漸變小

29 (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 幫助、關懷體貼別人的人,不總是責備別人以及幽默、開朗、負責任的人等等,具有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的人,都較受人喜愛

30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1)相似性 (2)互補性

31 (1)相似性 Newcomb在1961年,首先針對「相似導致吸引」的現象從事研究。 結果發現:
在交往之初,空間距離是決定友誼的最重要因素,住得越近的學生越常往來; 但到了後期,彼此之間態度、價值觀,以及人格特質的相似性變成影響友誼的最重要因素

32 Byrne將這種「態度愈相似的人,彼此愈喜歡對方。」︰「態度相似」與「喜歡程度」之間的正向關係,稱為「吸引法則」
所以人們會採用「適配原則」(matching principle),挑選那些與自己在態度﹑社會背景﹑人格等方面,較為接近的人,作為朋友﹑約會的對象或配偶

33 相似性會導致吸引的原因 A 、避免衝突 Rosenbaum (1986) 更進一步指出,不但態度相似會導致喜歡,而且,態度的相異(dissimilarity)也會產生排斥(repulsion)

34 Rosenbaum認為,人際關係的形成是一個兩階段的歷程(two-stages processes)
在第一個階段 在第二個階段

35 B、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36 C、期待價值理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

37 (2)互補性 由研究發現,需求的互補(complementary needs),是關係能夠長久維持的重要因素,而“相異吸引”的互補性有兩種形式: A、需求 B、角色互補

38 (2)互補性的形式 A、需求上的互補,也就是一方所需要或缺少的,正是另一方所能提供或具備的,可能導致彼此間的吸引﹐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
一個希望被呵護、照顧的人,遇到一個喜歡照顧、保護他人的人,二人的需求,都能獲得滿足

39 B、至於角色互補所導致的人際吸引,是因為彼此在社會角色上的功能互補,使得彼此相互契合,所導致的人際吸引形式

40 人際關係的發展階段 以上這些不同的因素,對於人際關係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具有不同的影響力
Murstein(1977)的刺激價值角色理論(stimulus-value-role theory),認為在人際互動的初期,我們所擁有的有關對方的訊息,是相當有限的

41 他人的外表長相,可能是我們唯一能夠得到的訊息,因此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而其他相關的刺激性訊息(stimulus information)

42 當人際關係逐漸發展與深入之後,價值﹑信念﹑或態度的相似,可以增加彼此的喜歡
相對地,如果發現對方在這些方面的差異,也可能降低原先的喜歡

43 最後,如果雙方關係持續發展下去,則可能進入角色階段︰
雙方對對方的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將會影響到彼此的關係 如果彼此的角色期待能夠相容(compatible)或相符,雙方的關係就能維持下去;反之﹐人際關係就可能瀕臨破裂的危險

44 焦點討論 女性的全民公敵—肥胖

45 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常發生於15-30歲的女性,男性患病率則較女性少,其他年齡層或因職業需要而要維持體重的人也有可能產生,如演員、舞者、模特兒、騎師、摔角選手等有都較高的罹患率。香港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厭食症及貪食症徵狀或傾向的人約佔人口的一成,而症狀較嚴重者約有3%,病患多出現於較富裕的家庭。厭食症目前尚無可直接治療的藥物,多數個案是起伏不定且併發其他焦慮、憂鬱、強迫性想法、或自殺傾向等病症,有少數急遽惡化致死,也有幾近痊癒的個案。研究指出,發病5到8年內,有5%的死亡率,發病20年以上,死亡率則上升到13-20%。 扭曲偏差的身體形象認知

46 活動: 十全八美

47 The End Q & A


Download ppt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有三個主要的因素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情境因素 二、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