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 近期工作情况介绍 二〇一一年八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 近期工作情况介绍 二〇一一年八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 近期工作情况介绍 二〇一一年八月

2 背 景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背 景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

3 高教司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高教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处室,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各位司长和处长,认真制定好重点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细化工作方案,使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落实到位。

4 高教司2011工作要点 201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和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组织实施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着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按照“整体设计、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思路,指导各地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5 今后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修改完善、发布实施《高等教育专题规划》。
2.积极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与中组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组织试点高校开展交流,推广经验,加强宣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与工程院和工业界合作,推进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启动部分省市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

6 4.与卫生部合作,启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完善医学教育标准和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标准,推进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5.启动实施“农科教合作培养人才计划”,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培养。 6.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

7 7.启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研究制定审核评估方案;改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8.修订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1版)》,组织研究编制新目录专业介绍。修订发布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9.继续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重点组建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分别牵头,多所大学参加的工作组,团队化对口支援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8 理工处目前承担的主要工作 一、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四、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五、教育教学改革指导 六、“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9 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一)“计划”提出 (二)筹备工作 (三)“计划”主要内容 (四)遴选条件 (五)下一步工作

10 “计划”提出 “钱学森之问”,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1 “钱学森之问”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1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央批准的《人才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年) 中央批准的《人才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实施“基础学科‘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年)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

14 (二)筹备工作 深入开展调研 多次研讨方案 部长专题会 与中组部沟通 高校制定方案

15 (三)“计划”主要内容 1. 主要目标 2. 实施原则 3. 改革重点 4. 工作机制

16 1. 主要目标 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 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1. 主要目标 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 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培养一批未来基础科学领军人才,使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17 2. 实施原则 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 学校为主、政府支持 定期评价、逐步完善

18 实施原则--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 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率先进行试点。
选择十几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每年动态选拔1000名特别优秀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积极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开放式培养。

19 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以学校为主,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形式探索。
实施原则--学校为主、政府支持 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以学校为主,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形式探索。 国家对人才培养实行特殊政策,中央财政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20 高校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基 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水平; 工作组组织高校相互交流, 专家组定期评价; 国家四年组织一次计划总结 评价。
实施原则--定期评价、逐步完善 高校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基 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水平; 工作组组织高校相互交流,   专家组定期评价; 国家四年组织一次计划总结 评价。

21 3. 改革重点 ►►学生遴选  ►►教师配备    ►►培养模式    ►►氛围营造     ►►制度创新       ►►条件支持        ►►国际合作

22 参 与 高 校 计算机 科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23 “计划”研讨工作会议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中山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24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25 实施背景 国家发展需要培养大量优秀工程师 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工程教育面临五大挑战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工程教育
我国工程界呼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

26 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 —教育与行业联合实施 —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共同培养单位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
—政策支持,可推广性强

27 主要目标 促进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要达到10%以上,全日制工科研究生要达到50%以上。

28 五项重点任务 1.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29 五项重点任务 2. 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培养分为在学校和在企业两个部分,在企业学习累积一年左右,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

30 五项重点任务 3.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部分专职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31 五项重点任务 4.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工程型人才。扩大来华接受工程教育的留学生规模。

32 五项重点任务 5. 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通用标准:各类型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教育部和工程院联合制定。
——行业专业:行业领域内具体专业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教育部和有关行业部门联合制定。

33 五项保障措施 1. 建立部门联合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
——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卓越计划”有关实施政策,重大问题的协调与决策,组建专家组织、组织制定培养标准、指导高校和企业联合实施、检查实施效果。

34 五项保障措施 2. 在企业设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和培养任务,由多部门联合认定。

35 3.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
五项保障措施 3.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 ——制订政策提出工程教育教师晋升时对工程经历的明确要求,转变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评聘的侧重方面。(科研 工程)

36 五项保障措施 4. 制定鼓励高校参与“计划”的若干政策 ——增加推免名额、灵活学籍管理、支持中外合作交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

37 五项保障措施 5. 制定鼓励企业参与“计划”的若干政策 ——企业工程师承担培养任务、支持企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实习安全责任分担政策。

38 近期主要工作 加强与行业部门联合 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组织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 组织阶段检查和方案论证

39 近期主要工作 1. 加强与行业部门联合 ——已与住建部、测绘局、安监总局共同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制订行业专业标准,论证学校专业培养方案,起草支持政策。 ——与安监总局启动实习安全政策调研,参与财政部关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财税政策调研。

40 近期主要工作 2. 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已有158所学校,联合700余家企业提交了建设方案,包括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112家企业。由多部门联合组建专家组论证,近期启动论证工作。

41 近期主要工作 3. 组织第二批高校加入计划 ——目前,已有140余所高校提交了申报材料,132所通过了专家论证。

42 近期主要工作 4. 组织阶段检查和方案论证 ——组织专家组对第一批286个本科专业进行了阶段检查,结果已反馈各高校;对高校新增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公布2011年度卓越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名单。(462个本科名单和293个研究生领域)

43 近期主要工作 鼓励省级实施“卓越计划” ——制定鼓励学校参与计划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建立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省内卓越计划高校提供经费支持。

44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45 规划纲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条 “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九条 调研过程

46 规划纲要关于专业认证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

47 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 五、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9.研究探索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加强分类评估;研究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的评估工作机制,加强分级评估和分层评估;加强评估队伍建设,形成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评估工作氛围。

48 五、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0.启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审核评估方案;制定印发《关于改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高校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鼓励高校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继续开展专业评估试点工作,推进工科专业认证工作,与行业共同制定认证文件,组建认证组织机构,联合开展认证工作。

49 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 组长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副组长单位: 教育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成员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土资源部 环保保护部         交通部 铁道部           水利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50 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 制度研究工作组
   由中国工程院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负责研究全国工程师制度的改革思路、框架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等; 国际交流工作组    由中国科协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参与综合性国际工程师组织举行的活动,促进相关领域的国际互认。 工程教育工作组    由教育部牵头,负责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及开展认证试点工作

51 深化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 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作为对工程技术人才评价的重要方式,试行通过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取得职业工程师的办法。

52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具体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5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54 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 制度研究工作组 工程教育工作组 国际交流工作组 教 育 部 监督与仲裁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教 育 部 监督与仲裁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 试点工作组 现场考查专家组 现场考查专家组 现场考查专家组

55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为了尽快启动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06年初成立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后2007.6改组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部分代行认证委员会职能 来自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代表、企业界代表、教育界代表 主要职责是:制定或批准认证实施办法、认证标准以及相关工作文件;组织认证工作。 专家委员会受教育部领导。

56 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 机械类专业认证 分委员会 化工类专业认证 分委员会 计算机类 电气信息类 交通运输类
机械类专业认证  分委员会 化工类专业认证  分委员会 计算机类  电气信息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食品类      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 水利类专业 环境类专业  地矿类专业  安全类专业 

57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 2007.12成立,沈士团任主任
监督与仲裁委员会接受教育部领导,独立开展工作,其成员由有关行业和从事工程教育的资深专家组成。 职责:对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实施监督,确保诚信、公正;受理被认证学校关于专业认证结论或专业认证过程的申诉,调查并做出最终裁决;接受社会各界对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投诉,调查并做出相应处理。

58 专家队伍建设情况 2007、2008年、2009年集中组织了四次理论培训,共计400多人接受了培训 各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培训
正式专家与见习专家 2009年5月秘书培训及秘书队伍建设 2009年11月行业专家培训 2010年12月召开中国工程教育研讨会 2011年两次开展了认证培训工作

59 认证文件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手册》 主要包括: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试行)》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章程(暂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遴选与培训办法(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指南(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工作参考(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准备工作指南(试行)》 《试点工作组和分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

60 2011年受理认证高校 试点专业 试点学校 1. 机械类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湖南大学
2. 化学工程与工艺 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4.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 北京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5. 水利类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山大学 河海大学 6. 食品科学与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7. 地矿类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8. 环境工程 9. 交通运输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0.安全工程 中国计量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61 今后工作的目标和具体工作 目标是 1.建立与《华盛顿协议》实质等效的认证体系; 2.逐步加强认证工作能力建设 具体工作是:
一联合行业部门等单位组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二是建立完善认证体系,稳步开展认证工作; (认证标准、工作制度、专家队伍、具体实施、信息化建设和宣传)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认证体系的国际互认。

62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设想 一、名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二、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 三、注册管理单位:民政部 四、组成方式
实行单位会员制。 五、监管机构 协会的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管理机构是理事会,监督机构是监事会。 理事会由来自两个方面的理事组成: 1.会员理事; 2.公众理事: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派出的代表;以及在工程教育方面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并且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监事会对会员大会负责,承担监督与仲裁等工作。

63 六、日常工作机构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对外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为协会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有关部(室)负责行政、认证组织实施、财务、培训、研究与咨询工作、国际联络等具体工作。 七、专业委员会 理事会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的专家联合组成,在理事会领导下,承担相应专业领域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八、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在理事会领导下,承担认证工作学术活动的组织、指导、咨询等工作;并对专业认证提供学术支持。

64 四、紧缺人才培养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事部 科技部 国资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

65 重点支持对象 煤炭行业人才培养 软件学院建设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集成电路人才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动漫人才培养
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紧缺人才培养 农业 林业 水利 气象 地质 矿业 石油天然气 核工业 软件 微电子 动漫 现代服务业 新能源 煤炭行业人才培养 软件学院建设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集成电路人才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动漫人才培养

66 《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工程和微电子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加强软件工程和微电子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采取与集成电路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建立微电子学院,经批准设立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可以享受示范性软件学院相关政策。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支持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跨国公司合作,引进国外师资和优质资源,联合培养软件的电路人才。

67 五、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 “质量工程”项目与“本科教育工程”项目 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

68 六、“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一)质量标准建设 (二)专业综合改革 (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 (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五)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69 (一)质量标准建设 1.建设目的 组织研究制定覆盖所有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70 2.建设内容 专业类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研制项目:按照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组织和联合有关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覆盖12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的100个专业类人才培养国家标准。

71 (二)专业综合改革 1.建设目的 在全国重点建设1500个本科专业点。支持高校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为本校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 ;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开展专业认证,建立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医学等专业认证体系。

72 2.建设内容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支持与国家确定的八个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 支持涉及农林、地矿、石油、水利等艰苦行业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专业建设,引导这些专业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支持与目前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相关专业建设。

73 本科专业认证项目: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开展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医学人才,尽快改变我国培养的工程师、医师得不到国际认可的状况。充分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结合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认证机构。

74 (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 1.建设目的
集中高校优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并实现网络共享,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推动高等教育开放,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

75 2.建设内容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两个方面。 1)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组织“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部分其他高校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讲授为主,以服务大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立足于对系统知识的传授和理性思维的启迪,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最终成为受大学生及社会大众欢迎和喜爱的网络课程。 2)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已经支持建设的3862门国家精品课程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合格的课程进入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动态保持5000门课程在线,不足部分重点添补尚有空白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补充的课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推荐,委托高校进行建设。

76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项目: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基础上开发,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平台功能,大幅度提高服务能力。将视频公开课作为核心频道予以重点建设,免费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公众开放。同时,集成国家前期投入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有关高校和单位建设的名师名课视频资源以及精品课程教师网络培训资源等优质教学资源,在有效推动视频公开课应用的同时,更广泛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与中国大学生在线、高等学校门户网站以及国内主流门户网站合作,通过镜像和接入等方式,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地传播,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加大对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各省市分中心的支持,建立职能完善、覆盖全国、服务高效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积极开展教师网络培训。

77 (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建设目的 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2.建设内容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78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重点建设100个建设成效显著、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基础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在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加快实验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加快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加快实验室开放运行条件和环境建设,为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实验、实践创新训练提供支撑。

79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在国家和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支持高校或高校联合牵头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建设100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管理规范、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形成一批学校共享共用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实习实践场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10万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为主要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和社会调查,鼓励高等学校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为学生配备导师,探索建立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资助学生参与创业训练,支持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创业计划、开展创业模拟活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80 (五)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1.建设目的 以提升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81 2.建设内容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区域内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82 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进修锻炼项目:资助西部受援高校5000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到东部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实现西部受援高校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83 谢 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


Download ppt "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 近期工作情况介绍 二〇一一年八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