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太和医院宣传健康教育中心 2014.1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太和医院宣传健康教育中心 2014.1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太和医院宣传健康教育中心

2 截至今日 我国首个抗埃博拉药物获批限紧急情况下使用---“jk-05”小分子化学药物 埃博拉新药进行动物实验百分之百有效---Zmapp
基因测序揭示埃博拉疫情源头---初步分析显示,西非埃博拉疫情是过去10年中从中部非洲传入,病毒可能先从动物传染给人,之后在人际间传播。

3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

4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 ℃灭活病毒需要5分钟。 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5 埃博拉病毒有五个亚型 扎伊尔亚型(EBO-Z): 对人致病性最强,暴发 苏丹亚型(EBO-S):对人致病性其次,暴发
本迪布焦亚型:对人致病性更次,暴发 塔伊森林亚型(EBO-IC):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莱斯顿亚型(EBO-R):尚未见人感染有发病者(在西太区发现可感染人,无症状感染者,无死亡) 不同年份分离的同一亚型差异小于1.6%,不同亚型差异达40% 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6 病人和感染的灵长类动物和非灵长类动物为传染源
果蝠,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是可能的自然宿主 已知猿猴(包括黑猩猩)可作为首例病人传染源,但多数 暴发无法查出此病人从何处感染 非洲大陆和西太区雨林灵长类动物(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 非灵长类动物有感染,但非传染源,其感染可能来自自然宿主或传播链 蝙蝠:可实验室感染,但不死亡,热带雨林储存宿主?

7 Ebola病毒在热带雨林中的可能传播方式
Amplif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Epizootics Reservoir ARTHOPODS ? MEGACHIROPTERIANS PRIMATES CHIMPANZEES Ebola病毒在热带雨林中的可能传播方式

8 传播途径 患者皮肤、粘膜、体液(血液、唾液、呕吐物、尿、便等) 气溶胶传播(动物实验可实现) 精液中在第七周查到病毒
直接接触 患者皮肤、粘膜、体液(血液、唾液、呕吐物、尿、便等) 气溶胶传播(动物实验可实现) 精液中在第七周查到病毒 人感染后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病人血、尿、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 分泌物中均带病毒,各脏器均能查出病毒

9 主要危险因素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医护人员感染占病人总数25%。
早期诊断对及时发现病人、控制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病人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院感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 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

10 人群易感性和易患人群 人群易感性 易患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医务人员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
暴露或接触机会多 易患人群 医务人员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 在葬礼上按照礼仪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送葬者 与热带雨林的死亡动物有直接接触的猎人

11 埃博拉出血热的实验室诊断 病毒核酸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病毒分离 组化检测 电镜

12 实验室特异性诊断 一、核酸检测 针对不同靶序列的PCR 高敏感性 荧光PCR和传统PCR同时进行 二、抗原检测 单克隆抗体 可以在发病3天到7-16天检出阳性,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13 四、病毒分离 金标准 BSL-4级实验室 多种敏感细胞 三、抗体检测 ELISA检测IgM、IgG

14 血清学检查 症状出现后7-10天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IgG抗体,IgM抗体可维持3个月,IgG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至死也未能检出抗体,故IgG抗体检测主要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IgM抗体可作为近期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指标,但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需要。

15 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一)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标记后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附表1)。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4管,其中2管送指定的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2管保存于样本采集单位或所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用于其他病原体的筛查;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 (二)标本保存、运送 未分离血清的全血标本应4℃保存,并尽快分离血清;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70℃以下,标本保存不超过1周可置-20℃。 标本运输应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采取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附件1)。

16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8月17日~18日,我国内地共报告3例留观病例(北京2例,广州1例),均来自尼日利亚,1名留学生、2名商务人员。18日报告的北京1例尼日利亚留学生已经采集标本送我中心检测,埃博拉病毒核酸阴性,目前在北京地坛医院留观;另1例留观病例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正进行72小时体温监测;广州报告1例留观病例已排除(为心因反应)。

17 国家已出台的文件 国家卫计委: 出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一、二版及4个附件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实验室检测方案、
国家卫计委: 出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一、二版及4个附件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实验室检测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表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 质检总局出台5个文件 以上均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下载

18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一)诊疗情况: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19 四、组织与实施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调查,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CDC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0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病例分析总结,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提供依据。

21 质检总局 《旅游和交通风险评估:对公共卫生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建议》
从历史记录来看,埃博拉,马尔堡,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的患者都是在长途旅行后得到确诊,并未有在旅行过程中出现明显症状,逐渐发病直至目的地。 但应注意防护, 但应追踪、 在埃博拉疫区旅行风险非常低 共乘坐交通工具风险非常低 医护人员在防护后风险非常低

22 加强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信息收集工作。 暂停疫情发生地特殊物品和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入境 各局要与边检部门细化每个环节的信息沟通机制,对口岸发现的所有来自或3周内曾经到过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需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见附件1),并及时将流行病学调查表复印转交地方卫生计生部门,以便其追踪调查。流行病学调查表原件保存至少2个月。 各局发现的来自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有症状者,要及时报告总局并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 即日起,每日上午11:00前,各局要上报口岸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统计表。

23 为什么要开展防止埃博拉出血热传入的各项防控工作?
背景: 1976年在非洲苏丹和扎伊尔暴发流行, 年,发生5次大流行,涉及国家苏丹、扎伊尔、乌干达。 2014年3-8月,非洲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暴发流行。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达50%至90%。 我国与非洲交往密切: 国家派出的公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人员 ; 个体经商者;旅游人员 。人员数量单位应该是以万人为基本单位。 非洲来华人员

24 内容 1、世卫组织防控建议 2、风险评估 3、我国开展的主要防控工作 4、Ebola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25 世卫组织观点 8月8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非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WHO不建议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的病人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治疗,而应到具有救治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能力和设施的医院就医。 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例应单独隔离。若缺乏隔离房间,应安排指定区域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例,与其他病人分开。在这些区域中,疑似或确诊病例也要分开隔离。同时要限制这些区域的人员出入,救治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设备应是该区域专用的,在此区域内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也应是专门的人员。

26 世卫组织观点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卫生工作者; 与感染者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在葬礼期间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的哀悼者;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了解免疫受损者或者伴有其它基础性医学病症的其它人员等群体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病毒。 病毒的接触可通过在诊所和医院、在社区集会或在家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得到控制。

27 对流行国家的建议 国家元首应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卫生部门领导者应该承担主要的领导职责 启动国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应急作业中心
通报疫情情况和控制疫情需采取的措施 立即为疫情防控提供经费保障 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动员医疗卫生力量 卫生部门领导者应该承担主要的领导职责 定期视察受疫情影响的社区 实地考察埃博拉出血热治疗中心 启动国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应急作业中心 通过地方领导人、宗教领袖等,确保全社会动员 推动社区在病例发现、接触者追踪、健康教育当中发挥核心作用,要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早期治疗的益处

28 对流行国家的建议 建立强有力的物资供应体系 保证足够的医疗物资供应
在疫情传播严重的地区,应该向当地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物资和社会心理支持,以减少人员流动 确保医护人员得到人身安全保障和工资,并酌情增加高危津贴;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确保临床治疗中心和诊断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国际机场、港口和主要陆路口岸对所有出境人员进行筛查,以发现可能为埃博拉出血热感染者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29 对流行国家的建议 病例和接触者均不应进行国际旅行 举行葬礼和实施安葬时,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负责,以降低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风险
除非是为了进一步治疗并经过周密安排的撤离 举行葬礼和实施安葬时,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负责,以降低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风险 应考虑当地文化习俗,遵循国家卫生法规 确保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获得适当的医疗卫生服务 协调航空公司做好飞机上有症状乘客的沟通和管理,以及接触者追踪 在疫情有效控制前应该考虑推迟大型活动

30 对高危国家的建议 尚未发现病例但与流行国家接壤的国家 近期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或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死亡病例的国家
立即建立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或死亡病例监测 立即建立符合要求的埃博拉病毒诊断实验室 确保医务工作者接受感染预防控制培训 建立能够对病例和接触者进行现场调查和管理的快速反应队伍 近期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或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死亡病例的国家 应作为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 在24小时内尽快落实病例管理、明确诊断、接触者追踪观察等调查控制措施

31 对所有国家的建议 不应发布全面的国际旅行或贸易禁令 向前往疫区和高危地区的旅行者,提供相关疫情信息 做好病例发现、调查和管理的各项准备
但应该根据上述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和接触者的管理建议,落实旅行限制措施 向前往疫区和高危地区的旅行者,提供相关疫情信息 告知降低感染风险的预防措施,以及发生可能暴露后如何应对 做好病例发现、调查和管理的各项准备 包括具备资质的诊断实验室 必要时,在国际机场及主要陆路边境口岸,对来自疫区的不明原因发热性病例进行管理

32 对所有国家的建议 向公众提供准确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相关信息,以及如何降低暴露风险的措施
对于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本国公民(如医务工作者),应做好协助疏散或者撤离的准备

33 风险评估

34 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 风险评估结论 WHO目前仍不建议因为埃博拉出血热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 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 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 WHO目前仍不建议因为埃博拉出血热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35 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 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
极低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 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EBOLA的动物)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 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 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 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感染风险很低~低

36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 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 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37 目前我国开展的主要工作

38 防输入---加强口岸管理 质检总局、外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旅游局:关于防止非洲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的公告
国家卫计委和质检总局联合发文: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质检总局: 关于细化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埃博拉出血热口岸卫生处理规范 关于做好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39 做好应对准备---国家卫计委和CDC下发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一版)》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一版)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中疾控印发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相关技术文件的通知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表》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诊断程序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40 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要点解读

41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病原:埃博拉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者易感。 人类普遍易感。
潜伏期:较长(2-21d),给防控带来难度。所幸潜伏期无传染性。

42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病例报告: 网络直报-其它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 留观、疑似、确诊病例应在2h内报告
疫情报告: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留观病例,由接收医院报告 报告的留观、疑似病例,诊断明确后,及时订正报告 确诊病例还应在突发网上报告(定级?)

43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实验室检测: 病毒培养BSL-4实验室 动物感染实验BSL-4实验室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BSL-3实验室

44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预防控制措施 1.“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详见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人员类型:疫区国家来华人员,我国自疫区国家返回人员。 信息获得:卫计委通过外事、商务、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边检 等部门获得 信息发送:目的地卫计委 管理工作任务:cdc流行病学调查(密接or非密接) 管理期限:非密接离开疫区满21d,期间如有发热和其它症状及时进行甄别诊断 密接者医学观察

45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何谓密接者?与病例或疑似病例共同居住者;陪护、诊治、转运病例或疑似病例者;处理死亡病例尸体者。
2.密接者管理(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何谓密接者?与病例或疑似病例共同居住者;陪护、诊治、转运病例或疑似病例者;处理死亡病例尸体者。 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时,密接者有四种类型: (1)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护工;同一医疗机构病人(?)、患者陪护(亲友、职业陪护) (2)家庭or社区:共同生活者;患者发病、死亡期间密接者;接触过患者衣物、床单等物品者 (3)口岸检疫:飞机上发现疑似病人,飞机上密接者为:护理者;同行人员;与病例同排左右各一人,前后座位各一人;经调查,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人员。其它入境交通工具参上。 (4)其他密接:境内交通工具发现疑似病例,辖区cdc参照口岸检疫判定原则,调查后判定。

46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2.密接者管理(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如何追踪?联防联控,信息通报、共享
口岸卫生检疫(1)调查发现的密接者,登记目的地居住信息和通讯联系方式,告知注意事项后放行(2)通报口岸同级卫计委 口岸同级卫计委通报至目的地卫计委 跨省的密接者信息通报:通知有关省份(发函主体未明确)

47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2.密接者管理(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如何管理?医学观察,不实施隔离或集中医学观察
观察期限:21d(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 医学观察方式:访视or电话联系 医学观察内容:早、晚询问体温和健康状况(填表) 密接者活动范围:居住地县级辖区 具体管理:书面告知(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实施观察医疗机构联系人及电话)

48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2.密接者管理(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医学观察期密接者出现:急性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关节痛或肌肉痛、呕吐、腹泻、出血症状等,实施观察的医疗机构立即报告当地疾控和卫计委;同时送病例到定点医院,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同时对与其发病后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判定和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的解除。 1.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可疑或疑似病例排除埃博拉出血热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 2.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

49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3.病例的诊断、转运和隔离治疗 转运:
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留观或疑似病例后,应当将病例转运至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发现留观病例后,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病例转运工作。 定点医院:政府指定传染病院 转运要求:负压救护车,驾驶室与医疗舱密闭隔离;疑似与确诊分开转运(1人1车),患者带外科口罩。每次转运结束后,对车辆、用品进行终末消毒。 根据医生评估,不适宜转运的患者,就地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后,需要转运再转运。

50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3.病例的诊断、转运和隔离治疗 标本采集与运送 定点医院:负责病例的隔离治疗管理和标本采集工作。
疾控机构:负责将标本上送国家疾控中心。(方案不具体) 标本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之中,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采样个人防护:样本采集时,应严格按照BSL-3级实验室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应穿戴医用防护服、可遮盖口鼻的医用防护口罩(N95)、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头部面部保护罩、专用橡胶靴等。

51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3.病例的诊断、转运和隔离治疗 病例诊断
各地要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负责病例的判定工作。(省卫计委成立了埃博拉出血热救治省级专家组) 诊断程序 全国首例诊断:国家卫计委组织,国家级临床专家组,根据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国家CDC实验室和相关平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按照《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和《诊疗方案》及时作出诊断或排除。

52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3.病例的诊断、转运和隔离治疗 各省病例诊断程序:
省卫计委组织,省级临床专家组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省级CDC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国家CDC实验室复核结果,(无检测能力,根据国家CDC检测结果)按照《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和《诊疗方案》进行诊断。 诊断结果由省卫计委报国家卫计委

53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3.病例的诊断、转运和隔离治疗
病例的隔离治疗:对于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均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按照《院感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的要求,加强个人防护,严格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医疗器械等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并按照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暂时贮存,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54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4. 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疾控对辖区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信息、诊断与转归等,详见:国家疾控中心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流调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完成调查后,县级疾控应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控。

55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5. 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做好风险沟通 积极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56 我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建议 1.学习贯彻国家下发的系列技术文件,做好防治培训 2.加强部门间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信息沟通,做好部门内信息上下沟通
3.按照省卫计委的通知要求做好应对的各项准备:组织、防控方案、人员、技术、物资、救护车辆、定点医院等 4.密切关注疫情和防控动态,及时完善应对措施 5.加强公众防控宣传 6.一旦发现留观和疑似病例及时核实、排查 ,依法依规做好报告、调查、转运、隔离救治、疫点处理、院感控制等工作 7.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密接者判定、追踪、医学观察 8.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标本采集、上送

57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太和医院宣传健康教育中心 2014.1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