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老年心理与健康老龄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吴振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老年心理与健康老龄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吴振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老年心理与健康老龄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吴振云
老年心理与健康老龄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吴振云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 “健康就是金子” (1953年) 健康生活方式——维多利亚宣言 (1992年国际心脏病会议)

3 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多样化、平衡 适量运动 安全、适度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知足常乐

4 介绍内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 二、老年认知功能特点 三、老年心理健康及其主要问题 四、健康老龄化 五、积极老龄化

5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

6 1、年龄类型 历龄 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代表个体认识和适应环境的心理功能,与同龄人相比较的发展水平 社会年龄
按出生年月计算年龄(周岁),又称自然年龄、时序年龄 生理年龄 代表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水平,与预期寿命有关 心理年龄 代表个体认识和适应环境的心理功能,与同龄人相比较的发展水平 社会年龄 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或社会习惯,认为符合其身份的行为方式为标准 (约定成俗)

7 2、年龄划分(历龄):标准多样化、会变化 儿童少年期 婴儿—17岁 青年期(成年早期) 18—44岁
儿童少年期 婴儿—17岁 青年期(成年早期) —44岁 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前期、初老期 45—59岁 老年期(成年晚期) 岁以上 年轻老年人 —74岁 年老老年人 —89岁 高龄老人 岁以上 长寿老人 岁以上 百岁老人 (全国58789名)

8 3、人口分型标准 老 化 指 标 年 龄 构 成 年 轻 型 成 年 型 老 年 型 老年人口系数 60岁以上人口 65岁以上人口 8%以下
年 轻 型 成 年 型 老 年 型 老年人口系数 60岁以上人口 65岁以上人口 8%以下 4%以下 8—10% 4—7% 10%以上 7%以上 少儿人口系数 0—14岁人口 40%以上 30—40% 30%以下 老 少 比 60岁以上/0—14岁人口 15%以下 15—30% 30%以上

9 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 底部老化 生育率下降——儿童相对减少 中部老化 年轻劳力输出——老年人比例 相对上升
底部老化 生育率下降——儿童相对减少 中部老化 年轻劳力输出——老年人比例 相对上升 顶部老化 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

10 普 查 次 数 年 份 60岁及以上人口数(%) 65岁以上人口数(%) 第1次 1953年 4150万(7.3%) 2500万(4.4%)
年 份 60岁及以上人口数(%) 65岁以上人口数(%) 第1次 1953年 4150万(7.3%) 2500万(4.4%) 第2次 1964年 4220万(6.1%) 2450万(3.5%) 第3次 1982年 7660万(7.6%) 4920万(4.9%) 第4次 1990年 9730万(8.6%) 6420万(5.6%) 第5次 第6次 2000年 2010年 13000万(10.3%) 18200万(13.3%) 9139万(7.2%) 12157万(8.8%)

11 截至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亚洲的1/2
我国近百年老年人口比例变化趋势 (1950~2045) 截至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亚洲的1/2 Source: United Nations (1999):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 Revision. New York (electronic data files)

12

13 5、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1) 老年人口 多 2) 发展速度 快 3) “未富先老”,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穷
1) 老年人口 多 2) 发展速度 快 3) “未富先老”,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穷 4) 3/4老年人口在农村,总体素质 低 必然性、紧迫性、特殊性、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使命感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空巢、独居老人增多

14 二,老年认知功能 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能力 (感知觉、注意、想象、学习、记忆、 言语、思维等能力)
二,老年认知功能 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能力 (感知觉、注意、想象、学习、记忆、 言语、思维等能力)

15 (一)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的老化不同 有阶段性、选择性
(一)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的老化不同 有阶段性、选择性

16 1、记忆 1)正常年老化 初级记忆好于次级记忆 再认好于回忆 意义记忆好于机械记忆 日常生活记忆好于实验室记忆 伴随疾病的老化
2)病理性老化 伴随疾病的老化 早、快、重、不可逆

17 2、智力 正常年老化 晶态智力 保持较好 液态智力 减退较快 病理性老化 早、快、重、不可逆

18 3、思维 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好于实验室问题解决 年老老年人实验室问题的解决能力减退明显,年龄差异大

19 (二)个体差异 人与人老化不一样 变异性

20 研究结果:短时记忆和智力成绩的个体差异均随增龄而明显加大
为什么不一样?影响因素 文化程度、职业、脑力活动、使用方法、健康状况 非认知因素(个性、情绪、态度、动机、自信心等)

21 (三)可塑性和储备能量

22 70年代新理论,心理发展不是单向、线性、均匀的,而是互相联结的双向动力学变化
1、毕生发展观 生长 —— 衰退 (获得) (丧失) 70年代新理论,心理发展不是单向、线性、均匀的,而是互相联结的双向动力学变化 2、可 塑 性 认知功能通过干预而改善的特性 储备能量 通过干预而提高的潜能

23 结 果 训练后,老年组成绩提高3-5倍,可达到、甚或超过未训练的青年组。 3、干预措施 1)策略训练 归类复述法、制造联系法、组合法
1)策略训练 归类复述法、制造联系法、组合法 2)位置法 地点(形成“心理地图”)+ 识记内容 通过想象和联想可改善记忆 结 果 训练后,老年组成绩提高3-5倍,可达到、甚或超过未训练的青年组。

24 (四)延缓老化 保持正常认知功能

25 ★ 树立信心,转变对“老”的消极观念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健身与健心) ★ 加强脑功能锻炼、适度用脑(健脑) ★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四大基石

26 三、老年心理健康

27 健康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满状态 精神养老 空巢老人 独居老人 失独老人 ……

28 心理健康的概念 自我认识 心理健康 认知效能 情绪体验 人际交往 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1.认知功能正常、2.情绪积极稳定、 3.自我评价恰当、 4.人际交往和谐、5.适应能力良好.

29 1、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 1)个体心理活动内部一致性 (知、情、意) 2)个体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统一 3)人际关系和谐 4)人格健全

30 2、老年心理健康的评估 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必要性 理论框架 自我、情绪、适应、 人际、认知 注意 可操作性、全面评估

31 3、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总的有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年轻老年人保持尚好 随文化程度提高而改善

32 4、老年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1)客观因素: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 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生活事件等 2)主观因素:各种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
知足常乐 注意:认知偏差(自我评估与客观不一致) 如:经济收入、健康状况

33 5、老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2)离退休的心理反应与适应 角色转换 3)婚姻与家庭 物质+精神养老 4)活动与交往 撤离说-活动说
1)衰老与疾病 老≠衰≠病 2)离退休的心理反应与适应 角色转换 3)婚姻与家庭 物质+精神养老 4)活动与交往 撤离说-活动说

34 6,促进老年心理健康的4点建议 自我保健,防病治病 善于调适,开朗乐观 互敬互让,家庭和睦 积极参与,活动不止

35 促进老年心理健康的建议1 自我保健,防病治病 (心身疾病) 既要服老 又要不服老

36 促进老年心理健康的建议2 善于调适,开朗乐观 善良:心理养生营养素 暴怒:健康的杀手 宽容:心理养生调节阀 压抑:癌症的诱因
乐观:心理养生不老丹 淡泊:心理养生免疫剂 暴怒:健康的杀手 压抑:癌症的诱因 疑虑:损寿的病根 紧张:健康的大敌

37 心理自我调适方法 2)宣泄法 烦心事说出来,接受疏导 3)凡事往好处想(自我暗示、自慰) 4)回避、转移、“冷处理” 5)换位思考、包容
1)激励法 保持积极心态,乐观、自信 2)宣泄法 烦心事说出来,接受疏导 3)凡事往好处想(自我暗示、自慰) 4)回避、转移、“冷处理” 5)换位思考、包容 6)助人为乐 7)培养兴趣与爱好、风趣、幽默 8)升华

38 促进老年心理健康的建议3 互敬互让,家庭和睦 牵手 ,加强沟通,宽容 2,婆媳:沟通理解,缩短心理距离 3,子女 : 填平 代沟
1,夫妻: 少年夫妻老来伴, 牵手 ,加强沟通,宽容 2,婆媳:沟通理解,缩短心理距离 3,子女 : 填平 代沟 4,孙子女:隔代亲,不溺爱

39 促进老年心理健康的建议4 积极参与,活动不止 (撤离说-活动说) 积极老龄化

40 7、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比较
两类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相似点 1) 除75岁以上老老年组较差外,年龄差异并不明显 2) 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改善的趋势 3) 脑力工作者好于体力工作者 机构养老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居家 养老者(天伦之乐)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 精神养老提到日程 消极-积极、物质-精神 传统-科学

41 8、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 ① 谈心 谈心对象 老同事/老朋友、家人、邻居 有 6.7% 老年人无人可聊
1)心理需求现状 ① 谈心 谈心对象 老同事/老朋友、家人、邻居 有 6.7% 老年人无人可聊 交流方式 探望和通电话占多数、电子邮件 ②代际关系和谐 老年人总的认为晚辈孝顺,代际间相互尊重、信赖、关系密切。

42 2)心理需求的相关因素 经济状况满意度、照料满意度 晚辈孝顺 健康状况 (均与总的生活满意度有关)
需求5层次:生理、安全、互爱、尊重、自我实现(马斯洛)

43 不同老化示意图 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正常年老化 病理性老化

44 四、健康老龄化 1990年 WHO欧洲会议 (全民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

45 1、健康老龄化的概念 健康 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完满状态 老龄化 60岁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
健康老龄化指老年群体中大多数人健康长寿 平均健康寿命不断增加(健康预期寿命)

46 2、健康老龄化的评估指标 客观(生理) 主观(心理) 寿命长度和质量、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心理健康、 自我调适、认知功能等

47 3、从心理学角度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可能性 心理学基础—— 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

48 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心理学基础 年老化过程中个体差异很大 认知功能保持较好方面可补偿较差的(扬长避短) 老年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储备能量
老年人保持完好自我、自觉精神状态尚好,自制和自尊随增龄而加强 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不完全同步

49 4、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心理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 积极的心身相互作用,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良好情绪←→身体健康(心情好—身体好) 建立养老保障系统,重视精神养老,精神慰藉 (养) 加强老年医疗保健,预防老年病,减少病理性老化(医) 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教、学、乐) 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提供继续参与、贡献的机会 (为)

50 5、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的措施 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建立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 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加强对高龄老人的心理学研究 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学研究

51 6、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与 展望 研究概况 主要成绩:受到社会关注、重视 存在问题:六多六少 展望: 加强协作 完善评估 开展纵向研究
6、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与 展望 研究概况 主要成绩:受到社会关注、重视 存在问题:六多六少 展望: 加强协作 完善评估 开展纵向研究 工作从城市→农村 低龄老人→高龄老人

52 五、积极老龄化 (2002年4月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
五、积极老龄化 (2002年4月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 目 的 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和 生活质量 基 础 根据老年人的权利、 需要、喜好和能力 框 架 健康、参与、保障

53 从生命历程看待老龄化 关注生命全程 (一)健康:躯体、心理、社会的完美状态 (二)老龄化:老化、年老化
(人口老龄化 ­ 60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比例增加的趋势) (三)健康老龄化:老年群体中大多数人健康长寿 评定指标 1,客观(生理)寿命长度、质量,健康预期寿命、生活质量 2, 主观(心理) 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等

54 (四)积极老龄化 内涵:健康老龄化基础上发展、延伸 健康 + 活力 2, 政策框架: 1)健康 — 躯体、心理、社会
2)参与 — 按老年人个人需要、选择和能力,参与家庭和社区生活 3)保障 — 提供社会、经济、健康保障

55 3.积极老龄化的意义 1)对于人口老龄化 是应对行动之必要策略 2)对于老年人自身 老有所为,继续做贡献 自我实现,有利于身心健康

56 4.积极老龄化的相关因素 1) 客观(社会) 社会保障是根本,客观环境有影响 2) 主观(个人) 生物、遗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
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持,科学是方法

57 要 点

58 结 语 老年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中介, 他们的智慧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 二十一世纪仍然需要老年人! -摘自安南讲话

59 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善待自己 不要为过去而懊恼, 也不要为未来而担忧, 牢牢把握现在,过好每一天!好好享受人生!!

60 祝诸位 健康 快乐! 谢谢!!


Download ppt "老年心理与健康老龄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吴振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