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茶树病害 概述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目前全世界已有记载的茶树病害约380种。我国记载的茶树病害共138种,其中较常见的有40多种,而且叶部病害居多,其次是枝干病害,根部病害较少。这些病害中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细菌和病毒病害较少,线虫病害虽然不多,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此外尚有寄生性藻类、菟丝子、桑寄生及附生的苔藓和地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茶树病害 概述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目前全世界已有记载的茶树病害约380种。我国记载的茶树病害共138种,其中较常见的有40多种,而且叶部病害居多,其次是枝干病害,根部病害较少。这些病害中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细菌和病毒病害较少,线虫病害虽然不多,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此外尚有寄生性藻类、菟丝子、桑寄生及附生的苔藓和地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茶树病害 概述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目前全世界已有记载的茶树病害约380种。我国记载的茶树病害共138种,其中较常见的有40多种,而且叶部病害居多,其次是枝干病害,根部病害较少。这些病害中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细菌和病毒病害较少,线虫病害虽然不多,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此外尚有寄生性藻类、菟丝子、桑寄生及附生的苔藓和地衣。

2 茶树常见病害 侵染性病害 常见的叶部病害有近40种:茶饼病、网饼 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炭疽病、圆
赤星病、白星病、赤叶斑病、褐色叶斑病、 茶藻斑病、心枯病、茶芽枯病、红藻病、茶 烟煤病等。 常见的枝干病害有30种:枝梢黑点病、茶黑痣病、褐痣病、粗皮病、立枯病、膏药病、毛发病、黑腐病、红锈藻病、赤衣病、茶枝癌肿病、茶胴枯病、菟丝子、桑寄生等。

3 非侵染性病害 常见的根部病害有30多种: 茶花果实病害:茶花腐病,果实病害有云 纹叶枯病和轮斑病。 整株性病害:有丛枝病。
幼苗阶段病害:根结线虫病、茶根癌 肿、茶苗白绢病。 成龄茶树病害:茶紫纹羽病、红根腐 病、黑根腐病、褐根腐病以及紫根腐病。 茶花果实病害:茶花腐病,果实病害有云 纹叶枯病和轮斑病。 整株性病害:有丛枝病。 非侵染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有:缺氮症、缺磷症、缺钾 症、缺锌症等。

4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叶部病害 第二节 枝干部病害 第三节 根部病害

5 第一节 叶部病害 病害种类:茶树叶部病害种类多,它们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
第一节 叶部病害 病害种类:茶树叶部病害种类多,它们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 发病部位:因病原物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危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嫩芽、嫩叶病害,成叶、老叶病害。 发生季节和条件:不同病害发生在茶树生长季节的不同时期。高湿度往往是叶部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 叶部病害的控制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治理策略。

6 一、茶饼病Tea blister blight
茶饼病又称茶疱状叶枯病、叶肿病、白雾 1.分布与危害: 茶饼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茶树病害之一。国外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高山茶园发病严重。全国各产茶省(区)的局部茶区(一般局限于高山茶区)有发生,以西南云、贵、川三省茶区发病最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对茶叶产量影响极大。此病不仅影响茶叶产量,且由病芽叶所制茶易碎,茶味苦涩,品质大降。

7 2.症状: 主要危害茶叶的嫩叶和新梢。以叶尖及叶缘发病最多。叶片发病时,正面初呈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直径为2-10mm的病斑,病斑边缘黑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叶片病部的正面向下凹陷,叶背凸起呈饼状,其上生灰白色至粉红色粉状霉层,后期粉霉层渐消失,凸起部萎缩成褐色枯斑,边缘具一灰白色晕圈,外观似圆饼,故称为茶饼病。重病叶片疱斑数个至十数个,病叶扭曲畸形。染病嫩梢、叶柄肿胀扭曲,易折断枯死。

8

9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坏损外担菌引起

10 3.病原: 分类地位: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ms Massee),属担子菌层菌纲,损坏外担子菌属。
不形成担子果,在叶背病斑突起部分表面所生的白色粉状物,是担子聚集形成的子实层。 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在担子顶端生有2-4个(一般为2个)小梗。小梗上的担孢子为无色单胞,椭圆形或肾脏形,易从担子梗上脱落。 担孢子发芽前形成中隔,变成2个细胞,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侵入寄主。 担孢子怕光热,寿命只有2-3天,在日光直射下1小时即可失去发芽力。在35℃下1小时亦即死亡。 此菌属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组织中生活,当病组织死亡后,潜伏其内的菌丝体也随之死亡。 生理分化现象(印度已知有2个生理小种)。

11 4.病害循环: 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叶组织中越冬或越夏。在海南省茶区,病菌可终年侵染,无明显越夏或越冬期。由于病菌的寄生性强,枯死的病叶和枝干不起传病作用。 春秋季,当平均气温在15——20℃时,相对湿度85%以上时,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 近距离传播: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表皮直接侵入,全年再侵染可达16次之多。 远距离传播:通过带病的苗木。 茶饼病的循环周期,各地长短不一。据贵州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观察: 春茶期间为15天左右 夏茶期间为12天左右 秋茶期间为13-14天左右

12 5.影响发病的因素: (1)气候条件: 属低温高湿病害:对高温、干燥和强烈光照极其敏感,因此该病的分布有区域性。一般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终年多雾露的高山茶园中,当气温在16—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最利于病害发生。 干旱、炎热或寒冷季节发病明显受抑制。 夏季气温较高时,茶饼病不再发生侵染。但在沿河、低洼、潮湿和阴蔽的地方温度较低、湿度大,茶饼病仍可继续发生。

13 (2)地形:雾多露重、日照少、湿度大的高 (3)茶园管理: 山茶区或山峦、凹地及阴坡茶园,发病较 早且重,常成为发病中心。
一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采 摘、修剪及遮荫等措施不合理的茶园,则 易发病害。 茶园偏施氮肥或施肥时间不当,可以加重 病情。如秋茶前施肥过多,促进茶树秋梢 生长旺盛,枝叶柔嫩,抗病力下降,这样 不但当年发病重,而且也相应地增加了越 冬病菌数量,次年病情也可能加重。

14 6.防治方法: (4)品种:茶树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一 (1)植物检疫:茶饼病主要依靠苗木的调运 (2)农业防治:
般小叶品种比大叶品种抗病。疏芽比密芽 的抗病。 6.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茶饼病主要依靠苗木的调运 作远距离传播。因此,要严格执行检疫 制度,禁止从病区调运带病苗木。 (2)农业防治: ①除草:勤除茶园杂草,以利通风透光, 减少荫蔽程度,以降低湿度。

15 (3)药剂防治: ②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 势,提高茶树抗病力。 ③分批多次采摘:尽量少留嫩梢、嫩叶,以 减少侵染的机会。
④摘除病叶:彻底摘除病叶和有病的新梢, 可以减少再次侵染的菌源。 (3)药剂防治: 加强预测预报:在病害流行期间,如果连续5天每天,日降雨量在2.5—5mm以上,上午平均日照数少于3小时,应发出预报,进行喷药防治。 目前国内常以喷施铜素和有机硫杀菌剂为主。耐冲刷铜素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较好。

16 对历年发病较重的茶园,秋季采茶结束或早春
开始采前喷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有 良好的防治效果。喷0.2~0.5%的硫酸铜也有较 好的防效,一般喷后10天即可采茶。 海南报道,于11月间喷布0.2%硫酸镍液或硝酸 镍液等镍盐对茶饼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它不 但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还有治疗作有。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疗效也很显著。用多抗 霉素100PPm防治茶饼病效果良好,一般5~7天即 可采茶。 印度报道,用2000PPm的萎锈灵类药剂防治茶饼 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17 对修剪后的园圃及时喷1~2次药保新梢;在春茶开摘前和冬季采茶结束后各施药1次。可选用:
20%三唑酮+十三吗啉乳油(2.3:1)3500倍液; 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500~2000倍液; 45%三唑酮福美双1000~1500倍液; 5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 30%氧氯化铜600~800倍液。 注意药剂的轮用与混用,并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18 二、茶芽枯病 1.分布和为害: 茶芽枯病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江南和江北茶区茶树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害,最早的报道是1976年。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安徽、湖南等省的一些茶区。主要危害春茶幼芽、嫩芽叶。发生严重的茶园,梢发病率达70%,罹病芽梢生长明显受阻,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

19 2.症状: 茶芽枯病仅危害春茶期的幼芽和嫩叶,尤以1叶至3叶期发生为多。成叶,老叶和枝条不发病。
春芽受侵:在幼芽、鳞片、鱼叶均可产生褐色病斑,病芽萎缩不能伸展,后期呈黑褐色焦枯。 嫩叶被侵: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褐色或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一深褐色隆起线,有时边缘不明显。后期叶片正面病斑上散生众多的细小黑褐色粒点,病叶易破裂并扭曲。

20 茶芽枯病叶点霉菌 茶芽枯病症状

21 3.病原: Phyllosticta gemmiphliae Chen et Hu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科,叶点霉属。目前尚未发现病菌的有性世代。 分生孢子器埋生在叶组织内,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薄,膜质,暗褐色或褐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的孔口。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圆形,两端圆,周围有一层粘液,内有1—2个绿色油球。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7℃,在8℃下生长缓慢,29℃以上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27℃,在8~10℃低温下仍可萌芽,29℃以上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5.40~6.82,pH低于4.5或高于7.5,分生孢子的发芽力明显下降。

22 4.侵染循环: 越冬:茶芽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树上病叶和越冬芽叶上越冬。
传播:翌春在有雨水和露水时,分生孢子随雨水溅泼而传播,单凭风力不能传播。 发病期:春茶萌芽期病害开始发生,6月中旬以后停止发病

23 5.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茶芽枯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 始发期:3月底~4月初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最
高气温15℃,开始发病,但比较缓慢。 盛发期:4月中旬~5月上旬,旬均气温15~20℃, 最高气温在20~25℃,是病情迅速增长 期,也正值春茶盛采期。 缓慢发展期:5月下旬~6月上旬(夏茶期),当旬 平均气温超过20℃,最高气温超过 25℃,病情发展缓慢。 停滞期:六月中旬以后,当最高气温持续超过 29℃,即停止发病。高温季节,即使雨 日多,湿度大,病害也难以发展。

24 春茶比夏秋茶发病重的原因: ①温度因素 ②春茶嫩芽嫩梢中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 而夏秋茶期相反。研究表明,氨基酸可促进分生 孢子的萌发。 6.防治方法: (1)利用抗病品种:茶芽枯病的发生在品种间有很大有差异。在发病初期,一般发芽早的品种发病率达30%以上,如黄叶早、清明早等;而发芽迟的品种发病率低,如乐清青茶、鸠等品种。这是一种避病作用。

25 (2)喷药保护与采摘结合:早春萌芽期喷 药结合早采、勤采,对茶芽枯病的控制 收效显著。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防治茶芽枯病
的一个重要措施。采用的药剂: ①50%托布津800~1000倍液;150克/亩; ②70%甲托1000~1500倍液;80~120/亩; ③50%多菌灵WP800倍液;150克/亩; 以上防效均75%以上; ④40%杀菌灵800X; ⑤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④⑤防效为50%左右。

26 喷药日期是防治茶芽枯病成败的关键,春茶萌芽期喷药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一次,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效。在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在秋茶结束后再喷药一次,全年喷药2—3次,能阻止病害的流行。

27 三、茶白星病 1.分布与危害: 茶白星病又名白斑病、点星病
国外主要分布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此病在日本发生严重,它与茶炭疽病、网饼病称为日本茶树三大病害。 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但多分布在高山茶园、平地茶园发生较轻。此病主要为害芽叶,形成大量小型病斑。芽重减轻,产量降低。采下的茶叶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易发酵变质,加工后的成茶味苦涩,汤色浑暗,破碎率较高,饮用后往往肠胃有不适感,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

28 2.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尤以芽叶和新叶最多。叶片受害后初先呈淡褐色湿润状针尖大小的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灰白色小斑,中央凹陷,其上有小黑点,边缘具褐色略隆起的纹线,病健交界处明显。病斑直径 mm,多时可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嫩梢及叶柄发病时,病斑呈暗褐色,后逐渐变为灰白色圆形病斑,病部亦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间明显短缩。严重时,病部以上组织全部枯死。

29 茶白星症状 叶点霉病原

30 3.病原: 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theaefolia Hara)。
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的温度在2-25℃之间均可生长发育,最适为18-25℃,高于28℃则不利。 日本的茶白星病菌(Elsinoe leucospila Bitancoum Jinkins) 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多腔菌目,痂囊腔菌科,痂囊腔菌属。其无性阶段为(Sphaceloma theae Kurosawa)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痂园孢属。 中国和印度则以(Phyllosticta theaefolia)(叶点霉属)为主,但中国茶叶研究所的陈宗懋、陈雪芬在浙江 也曾分离到痂园孢菌。

31 4.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落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当气温在10℃以上,在有水湿条件下,形成分生孢子,成为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借风雨传播。在遇到新梢芽叶时,便可萌芽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或从叶背茸毛的基部细胞侵入。叶面游离水的存在是实现侵染的必要条件。据研究,叶面必须有5小时以上的湿润,病菌孢子才能萌芽侵入。新形成的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又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32 5.影响发病的因素: (1)温、湿度:白星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每年以春 秋多雨季节发生最盛,夏秋高温干旱发病较轻。
温度在16-24℃下病斑最多,当旬平均气温大于 25℃时,对发病不利。 (2)海拔高度:茶白星病常发生在海拔200—900米范 围内茶园,有海拔愈高,发病愈重的趋势。 (3)施肥:氮肥施用量和茶白星病的发生程度无明显 相关,但过分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的茶树一般发病 较重。 (4)品种: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据浙江调 查:福丁大白茶表现抗病(发病率0.8%),清明 早和藤茶感病(发病率大于10%)。

33 6.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注意培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 时合理采摘,促进树势健壮,增强抗病力。冬季
清除园间病叶,减少越冬菌源,可减轻次年病害 发生。 (2)药剂防治:我国对茶白星病的防治研究中以以下 药剂防治效果较好:50%福美双WP600倍液;50% 托布津或70%甲基托布津WP 倍液;50% 多菌灵WP1000倍液;65%代森锌WP600倍液。 化学防治的时间至关重要,在白星病发病严 重的地区应提倡早治,在春茶萌芽鱼叶展开期进 行第一次喷药,必要时在7-10天后再喷第二次。

34 四、茶云纹叶枯病 1.分布与危害 分布很广,是我国茶树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苏联、日本、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马兰西亚等国均有发生。国内在各产茶省(区)均有分布。 茶云纹叶枯病在树势衰弱和台刈后的茶园发生严重,扦插苗圃发生也较多。芽、叶、枝梢及果实均能受害,主要为害成叶或老叶。茶树感病后,生长不良,芽梢瘦弱,致使茶树末老先衰,产量下降。发病严重时,茶园成片枯褐色,叶片早期脱落,顶端枝条枯死,幼龄茶树则可整株亡。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和山茶等。

35 2.症状: 病斑多在成叶和老叶上的叶缘或叶尖发生,初呈黄褐色,水渍状半圆形或淡绿色的圆形病斑,逐渐呈散射状扩展,一周后病斑由里向外变灰白色,边缘黄绿色。整个病斑成灰色、暗褐色和赤褐色相间的不规则斑块,病斑上有云纹状波纹,故名云纹叶枯病。后期病斑上产生扁圆形灰黑色的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实体(孢子堆常呈肉红色,不规则状或轮状排列)。

36

37 3.病原: 有性时期[Guignardia camelliae (Cooke) Butler]。为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科,球座菌属也
称黑腐菌属。无性时期为(Collec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病斑上的黑色小粒点主要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内有分生孢子梗和刚毛。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圆筒形,单胞,内有1-2个油球,萌芽时大多在中间生1分隔,变为双胞。刚毛针状,基部粗,向顶端渐细,暗褐色,有1-3个分隔。 有性世代少见,有时也能产生子囊壳。子囊壳散生在病斑的两面,半埋生在寄主组织内,黑色,球形至扁球形。 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7-29℃,最高温度为37.5℃。致死高温为50℃,10分钟。

38 有性时期 球座菌属 也称黑腐菌属 子囊及子囊孢子 无性时期:炭疽菌属 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39 4.侵染循环: (1)病菌的越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树 上病组织或土表落叶中越冬。自然条件 下,有性世代较少出现,仅在初夏以及秋
季多雨的潮湿条件下,在枯枝上出现。我 国南方,没有明显越冬现象。 (2)传播和侵入:分生孢子主要依靠雨水传 播。直接或伤口侵入。 (3)潜育期:潜育期一般为5-18天,其长短与 气温的高低、昼夜温差大小有关。

40 5.影响发病的因素: (1)气候:高温高湿型病害。当旬均气温≥28℃,降雨量>40mm,相对湿度过80%时病害往往流行。
(2)土壤:土层较浅,贫瘠,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3)品种间抗病性:一般大叶种比小叶种发病重。 抗病品种:清明早,瑞安白毛茶、梅茶、龙井群 体种、铁观音等品种; 高感品种:福建广东水仙、云南大叶种、广西大 苗山、湘波绿等品种。 (4)栽培管理:茶云纹叶枯病菌是一种兼性腐生菌, 如果茶园管理粗放、施肥过多或过少,采摘过度 或受到螨类为害,都会影响树势,降低抗病性, 发病就重。

41 6.防治方法: (1)利用抗病品种:重病区,建新茶园种植时,应选用抗 (2)清洁茶园:冬季或早春清除枯枝落叶,在发病期摘除
病性较强的品种。 (2)清洁茶园:冬季或早春清除枯枝落叶,在发病期摘除 病叶,能够起到减少病菌初侵染源。 (3)强化管理:合理施肥,勤除杂草;做好茶园排水和抗 旱工作,早春防冻,入冬冬耕灭残,降低越冬菌量。 (4)化学防治:在春茶结束后至夏茶开采期前(5月下旬至 6月上旬)进行第一次喷药;7-8月份注意有利于病情发 展的气候条件的出现。 ①25%灭菌丹wp400X. ②75%百菌清wp800X ③40%百多胶悬剂1000X ④50%多菌灵wp1000X; ⑤70%甲基托布津1500X,防治效果均有80%以上。 注意:波尔多液一般只用在非采摘茶园或幼龄茶园。采 摘茶园施用对茶品质有一定影响,且铜素的残留量高, 须过25天方可采摘。

42 五、茶轮斑病 又称茶梢枯死病 1.分布和为害:几乎在所有的产茶国都有茶轮斑病的发生。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伊朗、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老挝等国已有报道。 茶轮斑病在我国茶区分布普遍。台湾早在1915年就有报道;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也有报道。 茶轮斑病为害成叶和老叶,可引起大量落叶,在高温高湿季节为害性更大。

43 2.症状: 主要加害成叶和老叶,也可为害芽梢。危害初期,叶上的病斑很小,边缘褐色,和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其它叶部病害的初期症状较难区别,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至直径1cm左右或更大,病斑通常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隆起浅褐色至褐色,中央部灰色。后期病斑正面可见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44

45 3.病原: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
病斑上的浓黑色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纺锤形,有4个横隔,形成5个细胞,横隔处稍为缢缩。中间3个细胞色深,两端两胞无色透明,孢子顶端有附属毛3根,少数为2―4根,无色,近圆柱形,尖端成结状膨大。基胞小柄直,无色,末端稍膨大。 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温度低于18℃时不形成分生孢子。孢子萌芽的温幅为25―34℃,最适温为28―32℃。病菌生长所需的PH为5。

46

47 4.侵染循环: 茶轮斑病是一种弱寄生菌,一般对无伤口的健全叶片无致病力。 常侵害生长衰弱的茶树,管理粗放的茶园和衰老的茶树。
越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从采摘,修剪和机采的伤口,虫伤等部位侵入。1—2周后即可形成病斑。病斑上成熟的孢子再经雨水溅滴传播,进行再侵染。

48 5. 发病因素: (1)气候: (2)品种:不同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 (3)栽培管理:树势衰弱,管理粗放发病。
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茶轮斑病的发生和最高气温成明显正相关。 夏秋茶季发生较重,春茶期发生少。 分生孢子盘属湿型孢子类型,高湿、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和传播,排水不良、密植园和扦插苗圃发病较重。 (2)品种:不同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 抗病品种有:红誉、金谷绿、云枫、唐红等. 感病品种有:云南大叶种、凤凰水仙、湘波绿等 大叶品种 (3)栽培管理:树势衰弱,管理粗放发病。

49 6.防治方法: (1)减少茶树伤口:在发病严重的地区,采摘或修剪后要喷药保护。
(2)加强茶园管理: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加强培肥管理,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减少发病。 (3)利用抗病品种:重病区,茶园更新时,种植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在春茶结束后(5月中、下旬)和修剪后,喷施以下药液:50%多菌灵WP1000倍液;40%百多胶悬剂(百菌清:多菌灵可2:1) X;50%苯菌灵WP1000X;75%甲基托布津WP1500X。 喷药后间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50 六、茶炭疽病 分布与为害:炭疽病仅分布于日本,斯里兰卡和我国,其它国家末见报道。此病是日本茶叶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此病发生普遍,各产茶省均有分布,在浙江、四川、湖南、云南、安微等产茶省湿度大的年份季节中发生严重。 特点: 一般都发生在当年生的成叶上,嫩叶偶有发生。 春秋季发生较多而重,易造成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芽叶减少,对夹叶增多,叶片薄,品质和产量受影响较大。除这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山茶等近缘植物。

51 2.症状: 主要发生成叶上,老叶和嫩叶上也偶有发生。病斑先从叶缘或叶尖部发生,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沿叶脉蔓延扩大,并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可变为灰白色。病斑形状不一,但一般在叶片近叶柄部,成大型红褐色枯斑,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正面可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鉴别特征:病斑红褐色,小粒点细而密呈黑色。而茶云纹叶枯病病斑上的粒点较大,扁平并呈灰黑色,这是两种病害的主要症状区别。 茶炭疽病病叶质脆,易于破碎,也易于脱落,因此在发病严重的茶园,可引起大量落叶,嫩茎部一般不会罹病。

52

53 3.病原: 病原菌为: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园盘孢属(盘长孢属)。 病斑中的黑色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底部平而薄,形成子痤。分生孢子纺锤形或略呈椭园形,单胞,较小,两端平滑而细,近两端各有1个小油球。 此菌的发育适温为25―27℃,低于6℃或高于35℃均停止发育。分生孢子萌发在相对湿度100%或水滴中为最好。在相对湿度95% 时,即不能发芽。

54

55 4.侵染循环: 越冬: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春气温上升到达20℃以上,在有雨的情况下或相对湿度大于80%以上,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助雨滴的反溅和风雨传播。 侵入:病菌不能直接以表皮穿透侵入,而只能从叶背面茸毛基部侵入。 茶炭疽病菌一般只能侵染三叶以下的嫩叶,成叶茸毛壁加厚,管腔被堵塞,炭疽病菌即无法侵入和实现侵染。 炭疽病的潜育期长:从孢子在茸毛上附着到叶面出现圆形小病斑一般需8―14天,到形成赤褐色大形斑块需15—30天。 炭疽菌多在嫩叶期侵入,在成叶期才现症状。

56 5.影响发病的因素: 全年均可发生,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 茶炭疽病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 (1)侵染源:秋季发病的轻重与翌年春或夏季发病
在5―6月梅雨期 多雨的秋季(9月),尤其以秋季发最多。 茶炭疽病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 (1)侵染源:秋季发病的轻重与翌年春或夏季发病 直接相关。 (2)降雨:梅雨期多雨和盛夏期过后雨量较多炭疽 病发重。早春由于气温偏高并常干旱少雨,因 此不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3)茶树状况:氮肥施用较多的茶树,叶片柔嫩, 利于发病。树势衰弱使抗病性降低。此外,品 种间存在着明显的抗病差异。

57 6.防治方法: (1)注意田间卫生:秋冬季清除病叶深埋,摘除树上病 叶可使翌年发病程度减轻型50―60%。
(2)施肥: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3)选用抗病品种:大叶种茶、叶片茸毛数量少,茸毛短 而小,木质化速度快的品种有较强的抗病性。 (4)化学防治: 喷药时期: 春茶结束后喷药:浙江、安微、河南等省一般为5月 下旬至6月 上旬夏茶萌芽期,进行喷药防治。 夏季干旱期结束后至秋茶雨季开始前喷药:关键期 总体原则:在各轮新梢中以一叶期前后喷药防效最高。 ①50%苯莱特2000X ②25%托布津1500X ③75%百多胶悬剂或WP 500X-1000X; ④50%多菌灵WP X

58 七、茶赤叶斑病 1.分布与为害: 最早是1926年在意大利Pavia植物园的茶树上发生,目前已知还分布在印度、日本、越南和我国。我国各主要产茶省均有报道,发生普遍,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引起大量成叶和老叶枯焦脱落,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树生长。

59 2.症状: 主要发生在成叶和老叶上,发病初期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以后变成赤褐色,故名茶赤叶斑病。
病斑部颜色比较均匀一致,病斑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病部和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生有许多黑色稍微突起的细小粒点,病叶背面较叶正面色淡,成黄褐色。

60 茶赤叶斑病症状

61 3.病原: Phyllosticta theicola petch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叶点霉属。
病斑上的黑色粒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在叶片两面均可形成,球形或扁球形,黑色彩,大小75-107μm×67-92μm。器壁由薄壁组织构成,构成的细胞多角形,大小4-10μm。分生孢子器有孔口,成乳头状突起,直径7-10μm。孢子器壁内着生许多孢子梗,无色、单胞、棒形或圆筒形,顶端着生分孢子。分生孢子广椭园形、单胞、无色,大小8-11μm×6-7μm,内有1-2个油球。未发现有性世代。

62 4.侵染循环: 茶赤叶斑病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树上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在有雨水的条件下,借雨水的溅泼而传播,侵染叶片。在高温的气候条件下,不断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63 5.影响发病的因素: (1)气候:茶赤叶斑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在高温度件下发生严重。在浙江、安徽茶区每年5-6月间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9月上旬病叶脱落。每年夏季干旱,由于水分亏缺,茶树抗病性降低,利于发病,病害易流行。 (2)茶园管理:台刈后新萌发的茶树,枝叶茂密,遇干旱,地下供水不促,茶树上常出现大量枯焦斑。梯田茶园,以及土层浅,根系列发育不良的茶树发病较重。

64 6.防治方法: 抗旱:夏季干旱前中耕松土,注意灌溉抗旱。幼龄茶园铺草保水。 加强茶树培养:合理采摘,增施磷钾肥,增强茶树根系的吸收能力。
药物防治:夏季干旱期前进行,即停采期和休眠期,在6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喷药。用0.6%的半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用25%的灭菌丹4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的多苗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

65 八、茶煤病 1.分布及为害症状: 茶煤病又称乌油,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发病初期在叶表面发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煤层斑,逐渐扩大,以致覆盖整片叶,后期在黑色烟煤上产生短刺毛状物,色泽深黑,煤层厚而疏松。病叶背面有时可见黑刺粉虱、蚧壳虫、蚜虫等。头茶期和四茶期往往发生重。严重发病茶园呈现一片暗黑色,影响茶树正常的光合作用,使芽叶生长受阻。

66 2.病原 有多种 主要有茶新煤炱(Neocapnodium theae Hara) 或浓色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浅褐色,从菌丝的隔膜处缢断后产生星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四分杈,无色至褐色,每个分杈上具多个分隔。分生孢子器圆筒形至不规则形,生在单一或分枝的长柄上,褐色,顶部膨大,具孔口,器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至卵圆形。有性态子囊壳圆柱状,顶端膨大,暗褐色,内生多个子囊。子囊卵圆形,基部有小柄,内生子囊孢子8个排成2列。子囊孢子椭圆形,初无色,后呈暗褐色,具隔膜1~3个。此外还有富特煤炱、中心煤炱、头状胶壳炱、山茶小煤炱、刺三叉孢炱、光壳炱等。

67 茶煤病为害症状

68 3.发生时期及流行条件: 全年以第一轮茶和第四轮茶发生较严重,同时与助类(长绵蚧、角蜡蚧、红蜡蚧等)、黑刺粉虱、蚜虫的发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病菌以菌丝体、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孢子随风雨飞散到上述害虫的分泌物上,并从中摄取养料进行扩展,过着腐生性生活,并通过上述害虫的活动传播。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表面,不深入组织内部,在低温潮湿的条件下易于发生。

69 3.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适量修剪、创造良好 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
滞留;千方百计增强树势,预防该病发生。 (2)及时防治害虫:注意控制粉虱、蚧壳虫、蚜 虫等虫害, 防治该病积极有效措施之 一。具体方法参见本书茶树害虫。 (3)药剂防治:早春、晚秋非采茶期喷洒波美 0.5°石硫合剂或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 液、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47%加瑞农 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 液。

70 九、茶网饼病 又称网烧病、白霉病。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台湾等省局部茶区。

71 1.症状 主要为害成叶,嫩叶、老叶也发病。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上,初在叶片上现针尖大小的浅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渐扩展,严重的扩展至全叶,色泽变成暗褐色,病叶增厚,有时叶片上卷,叶背面沿脉形成网状凸起,其上具白粉状物。白粉散失后变成茶褐色网状,故称网饼病。后期病斑呈紫褐色或紫黑色,造成叶片枯萎脱落。嫩茎染病,多由叶柄扩展到嫩茎上,引起枝枯。

72 茶网饼病

73 2.病原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网状外担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lto et Sawl)。叶背病斑上网状物是菌丝,白粉状物是子实层。担子长棍棒状至圆筒形,大小63-135×3-4(um)。顶端着生小梗4个,每个小梗上着生担孢子1个。担孢子单胞无色,倒卵形或椭圆形,大小8-12×3-4(um),发芽时生出1个隔膜,成为双细胞,从两端或一端长出芽管。

74 3.传播途径 越冬:菌丝体在茶树中部病叶组织中越冬。 侵染:翌春条件适宜时担孢子成熟,随风雨 传播侵入成叶,经10天潜育产生新病
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白色粉状子实 层,着生许多担子和担孢子,借风雨传 播蔓延,侵染芽下1—3片嫩叶,经30天 潜育病斑出现,60一70天后长成大型网 状病斑

75 4.发病条件 温湿度及光照:适宜发病温度19-25℃、 叶上有露水或相对湿度100%条件下适其 发生和流行。光照和干燥对担孢子有抑制
发芽作用。所以,多雾的高山茶园及四周 种植竹林的茶园、湿度大易发病。 病菌多在荫蔽处越夏。因此发病一般在5- 6月及9-10月份。因此夏季干旱炎热不利 其扩展。 品种间有抗性差异,茶多酚含量低的品种 较感病,茶多酚含量高的品种则抗病。

76 5.防治方法 (1)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上饶大叶种,青心大 有,台茶1号~16号,藤茶、香菇寮白毫,苹 云,槠叶齐12号,毛蟹,铺埔白叶等。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阿姆斯生物 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 (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在头茶和四茶的新叶开展期及时喷药防病: 用百菌清、隔7—8天1次,连续2—3次。 (5)非采摘茶园喷洒30%绿得保胶悬剂500倍液 或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12% 绿乳铜乳油500倍液。

77 十、藻斑病 1.分布和为害: 茶藻斑病是一种由藻类引起的茶树叶片和枝干病害,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产茶园,发生普遍而严重。
在我国分布在南部热带和亚热带产茶省,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台湾等省(区)发生严重。目前此病正向北部茶区扩展蔓延,因此必须重视。 此病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茶树感染了此病后树势衰弱,大量落叶,以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还可为害柑桔、玉兰、冬青、梧桐、山茶和油茶等。

78 2.症状: 叶片正反面均可表现症状,但以正面为主。病叶初生针尖状黄褐色的小圆点,开始近乎十字形,病斑后期成放射状,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 mm,灰绿色至黄褐色;病斑突起,表面有细条状的毛毡状物,边缘不整齐,后期转呈暗褐色,表面平滑。

79

80 3.病原: Cephaleuros virescens kunze,为一种寄生性的绿藻。病部的毛毡物是藻类的营养体,叉状分枝,以后在其上可长出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孢子梗长 μm,顶端膨大,其上生有8—12个小梗,每小梗顶端各生一个卵形的游动孢子囊,大小为 μm× μm,成熟后遇水湿即溢出许多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椭圆形,具双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81 4.侵染循环: 病原藻以营养体在病叶组织上越冬,次年春季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可产生游动孢子,随风雨传播侵害茶树叶片,在叶片表皮再抽出孢囊梗和孢子囊,散出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继续扩大为害。

82 5.影响发病的因素: (1)树势:由于病原藻是一种寄生性很弱不禁的寄生植物,通常只能为害生长衰弱的茶树。因此,土壤瘠薄、缺肥、干旱、水涝、管理不良的茶园,发病较重。 (2)湿度:环境条件对本病的侵染过程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湿度。游动孢子的形成,游动和萌发都是在雨季进行。侵染后8个月开始形成孢子囊和下一代的游动孢子。在干旱时,孢子囊数量明显减少。因此在降雨频繁,雨量充沛的季节,本病的扩展蔓延最快;树冠密集,过度荫蔽,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83 6.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由于病原藻的寄生性很弱,因此防 治重点是增强树势、清沟排水、勤除杂草、力求
(1)农业防治: 由于病原藻的寄生性很弱,因此防 治重点是增强树势、清沟排水、勤除杂草、力求 通风透光、加强肥培管理、改良土壤环境,都可 以减轻发病。 氮素和钾素一般可减轻发病,磷素则无明显效应。 土壤PH值偏高往往是此病发生严重的一个诱因。 病虫为害严重的茶园一般易于发病。 (2)化学防治:在发生高峰期以前进行。 75%百菌清wp600X 40%乙磷铝wp400X 40%多菌灵wp800—1000X均有较好的防效。 (3)品种:品种间抗性存在着差异,浅叶品种比暗叶 品种感病。

84 [Carpospores theae (Cav.)Breda]
11.茶圆赤星病 [Carpospores theae (Cav.)Breda] 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新茶园或高山茶区发生较多。褐色小点,后扩展成中央凹陷、红褐色或灰白色的圆形病斑,边缘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注意与茶叶点霉白星病的区别)。

85 12.茶褐色叶斑病 (Cercospora sp.)
主要为害叶片,多从叶缘处开始现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半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至暗褐色病斑,上生灰褐色小粒点,病健部分界不大明显,但病斑紫黑色边缘较宽(别于茶圆赤星病)。

86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两种病害属于同一属的不同种,病害循环的发病条件基本相同,都以菌丝体或子座形式,在病树的病叶及落在土表的病落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后经5天左右潜育开始发病,以后经反复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展蔓延。两种病害都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每年早春和晚秋,即3—5月和9—11月发生居多。安徽秋季比春季发生多。遭受冻害、缺肥或采摘过度,茶树树势衰弱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湿气滞留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87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增施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肥; (3)加强茶园管理:做到合理采摘,采养结
合;做好清沟排渍工作,防止湿气滞留; 做好防寒防冻工作,以减轻发病。 (4)早春、晚秋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 甲基托布津、苯菌灵、百菌清、半量式波 尔多液以及绿乳铜乳油等药剂防治。


Download ppt "茶树病害 概述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目前全世界已有记载的茶树病害约380种。我国记载的茶树病害共138种,其中较常见的有40多种,而且叶部病害居多,其次是枝干病害,根部病害较少。这些病害中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细菌和病毒病害较少,线虫病害虽然不多,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此外尚有寄生性藻类、菟丝子、桑寄生及附生的苔藓和地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