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2 第一节 疮 疡 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疮 疡 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 外感邪毒,尤其是感受火热之毒;内伤七情;或恣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均可导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痰湿内生,经络阻塞,化火生毒,血肉腐败,而成疮疡。 临床常见病证有“痈”、 “疖”、“褥疮”等。现代医学所称的外科感染,属于疮疡范围。

3 一、痈 外痈是一种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有发病迅速,局部红肿热痛,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的特征。
外感暑湿热毒,过食辛辣及膏粱厚味,或内郁湿热火毒等,均可引起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致使邪毒郁于肌肤而发病。 现代医学中的体表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浅层蜂窝织炎等疾病,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4 [辨证施护] (一)初起期 1.主症 局部结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尿赤、便秘等,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调护原则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5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发热口渴者,多饮开水;疮面忌挤压;疮口周围皮肤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可选用银花粥:将金银花50g煎汤取汁再加入适量水烧开,将洗净的大米放入水中,文火煎成稀粥食用。 (3)情志护理:让患者了解痈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避免急躁,保持良好的心态。 (4)药物方法:内服牛黄解毒丸或连翘败毒丸;外敷金黄膏,或鲜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捣碎外敷。 (5)针灸方法:取委中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每天1次;或用大蒜捣烂摊于患处约3mm厚,以艾条隔蒜灸20~30分钟,每天2次;高热者,可针刺合谷、曲池等穴。

6 (二)成脓期 1.主症 患处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或伴有壮热不退,头痛,食少,口渴,尿赤、便秘等,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 2.调护原则 清热解毒,提脓祛腐;脓肿成熟,应切开排脓。

7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密切注意痈形、肿势、色泽和疼痛的变化;若切开引流,应注意观察排脓是否通畅。 (2)饮食调护:选用甘草三豆汤:将甘草10克水煎后去渣加绿豆、赤小豆、黑大豆各30克,煮至豆烂,吃豆喝汤。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 (3)药物方法: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如有袋脓,应作棉垫压迫疗法,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

8 (三)溃后期 1.主症 患处脓出毒泄,局部红肿热痛减轻或消失,腐去新生,疮口收敛。亦有溃后脓水稀薄,创面肉芽不生,或四周根盘坚硬不消。 2.调护原则 补益气血,调理脾胃.

9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疮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并发湿疹。 (2)饮食调护: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营养,多吃血肉有情之品和瓜果、蔬菜等;可选用黄芪乳鸽汤补益正气:乳鸽一只,黄芪30克,枸杞15克同放碗中加水适量炖熟,吃鸽肉喝汤。忌食肥甘、辛辣食物和海腥发物。 (3)药物方法:内服十全大补丸;外治局部创口可掺九一丹或二保丹,以提脓去腐;溃后脓尽改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换药。 (4)针灸方法:取足三里,毫针刺,用补法,再用艾条直接灸患处,每天2次,可促进疮口早期愈合。

10 二、疖 是一种皮肤表浅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
本病多因热毒侵袭,蕴于肌肤;或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之品,致使脏腑蕴热,气血紊乱,壅滞不行,阻于经络, 日久化热,火毒结聚,肉腐化脓而致。 现代医学中的疖、化脓性汗腺炎,红色粟粉疹,头皮穿凿性脓肿等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11 [辨证施护] (一)热毒蕴结 1.主症 初起局部皮肤潮红,次日发生肿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多在3cm左右。轻者疖肿只有几个,较重者可多达数十个,可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或有发热,口渴,尿赤,便秘,苔黄,脉数。 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解毒。

12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作好皮肤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疖肿溃破后,要观察并保持引流通畅;颜面部疖肿,切忌挤压、碰撞,以免脓毒扩散。 (2)饮食调护:宜进清淡、清凉解暑之品。选用绿豆苡仁汤:将绿豆、薏苡仁各30克煮汤代茶饮。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以防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3)情志护理:本病可反复缠绵,患者易产生烦躁情绪,应让病人了解本病的特点、性质及注意事项,以避免或减少本病的反复发作。 (4)药物方法:疖小者用千捶膏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用鲜野菊花叶、马蓝头、丝瓜叶、金丝荷叶、芙蓉花叶任选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若遍体发疮,破流脓水成片者,可用青黛散以麻油调搽。 (5)针灸方法:取合谷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取灵台、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次;大蒜捣烂,摊涂患处,用艾条隔蒜灸,或直接用艾条灸患处。

13 (二)暑热浸淫 1.主证 常因夏秋季节,暑热汗湿郁于肌肤而生痱子,经抓破染毒而形成疖,可伴有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 清暑化湿解毒。

14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搞好防暑降温,避免烈日暴晒;严禁挤压面部,以免脓毒弥散。 (2)饮食护理:选用蒲公英粥:将蒲公英50克煎汁去渣,再与粳米50克同煮成粥服食;多用清凉解毒饮料及食品,如西瓜、绿豆等;忌食肥甘、辛辣食物和海腥发物。 (3)情志护理:参照热毒蕴结证。 (4)药物方法:内服选用牛黄解毒丸、六神丸、银翘解毒片等;外治初起同热毒蕴结证;若脓成则切开排脓,切口宜浅不宜深;溃后用九一丹掺太乙膏盖贴,每日2—3次。

15 三、乳 痈 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吹乳”。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三、乳 痈 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吹乳”。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外来邪毒侵入乳房,或乳头破裂、畸形、内陷而影响充分哺乳,或乳汁多而少饮,或产后乳络阻塞,导致乳汁淤滞,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肝气不舒,胃热壅滞,肝胃不和,致使气血凝滞,经络阻塞,邪热蕴结,热盛肉腐,亦为此病的原因。 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16 [辨证施护] (一)初期 1.主症 乳房肿痛并有结块,皮肤颜色不变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尿短,便秘,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或弦浮数。 2.调护原则 清热疏肝,通乳消肿。 (一)初期 1.主症 乳房肿痛并有结块,皮肤颜色不变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尿短,便秘,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或弦浮数。 2.调护原则 清热疏肝,通乳消肿。

17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注意休息,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患乳局部清洁;暂时停止患侧乳房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免乳汁郁结,同时用乳罩或宽布托起乳房,以利于血液循环。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 (3)情志护理:让病人了解乳痈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的措施,避免情绪紧张,正确对待治疗与哺乳的关系,安心配合治疗。

18 (4)药物方法:局部皮色不红,胀而微痛,宜和营消肿,冲和膏黄酒调敷;皮肿微红者,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宜金黄膏或金黄散用仙人掌去刺捣汁调敷;色红而热盛者,用玉露膏外敷,也可用鲜蒲公英、鲜紫花地丁、鲜野菊花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每日更换数次。可用50%芒硝溶液湿敷。 (5)针灸方法:取足三里、膻中、肩井、乳根,毫针刺用泻法。 (6)推拿方法:按摩乳房:在患侧乳房上涂抹少许润滑剂,先用手轻提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的乳络,再用五指从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可促使乳汁排泄,但切忌挤压或旋转按压。

19 (二)成脓期 1.主症 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肤发红锨热,疼痛加剧,高热不退, 口干舌燥,有持续性搏动性疼痛,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2.调护原则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20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持乳房卫生;暂停患侧乳房哺乳,定时用吸乳器抽吸,排尽乳房内积乳;乳房用胸罩托起,以减少疼痛;卧位时应取向切口侧卧,以利脓液流出。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下奶的荤腥汤水,减少乳汁分泌,以利伤口愈合;如需要断奶,可用生麦芽60g,生山楂60g,煎水代茶。 (3)药物方法: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脓,并外敷金黄膏,脓肿大而深者,应及时切开引流。

21 (三)溃后期 1.主症 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肿消痛减,发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患者体虚,溃破后,脓出不畅,肿痛不减,发热不退,为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可成“传囊”之变,形成瘘管。 2.调护原则 托毒排脓。

22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局部清洁,注意观察引流是否通畅;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渗出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引流术后并发乳瘘者,应终止乳汁分泌,常用方法有:生麦芽60g煎水代茶,每日2次。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可选用蒲金粥,先煎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g,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适量煮粥,加白糖调味服用。 (3)药物方法:先用八二丹,3~5天后改用九一丹,以药捻插入疮口,药捻逐日放短,以利生肌。外盖金黄膏,每日换药1次,至疮口脓液排尽为止。

23 四、褥 疮 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使局部组织溃烂坏死的一种病证。
四、褥 疮 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使局部组织溃烂坏死的一种病证。 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下肢瘫痪等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如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背脊等处。长期卧床不起,受压部位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导致缺血坏死、染毒而成。 现代医学中的褥疮,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24 [辨证施护] (一)初期(气滞血瘀) 1.主症 褥疮初期,因局部皮肤组织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气血运行失畅,出现红、肿、热、痛、麻木或有触痛。如果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局部静脉瘀血,受压表面呈紫红色,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调护原则 行气活血化瘀。

25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注意床单整洁、松软,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除去致病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以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大小便失禁、出汗、呕吐患者应及时处理,更换衣被、布垫,更换前用温水擦洗浸渍部位,洗净后局部用爽身粉或六一散外扑,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对未破小水疱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涂以消毒液,用无菌敷料包扎。 (2)饮食调护:加强营养,给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易于消化食物,如西瓜汁、牛奶、豆浆、瘦肉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补能力。

26 (3)情志护理: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责任感和同情心,多与患者交谈,解除患者顾虑,使其配合治疗。 (4)药物方法:黄金膏或黄连膏外敷;皮色紫滞、湿润者,每日用10%黄柏液清洗或用马勃粉敷于创面。 (5)针灸方法:在褥疮周围或邻近部位取穴,每次留针15分钟,用补法,每日1次;患者皮肤由红转紫,可用艾条,开始行灸时距局部4cm,以后逐渐远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日2次,以温通气血。 (6)推拿方法:初起,红斑未溃者可按摩,用10%当归、红花、川芎酒精浸液于局部轻轻按摩,每次10分钟,每日3次,以促进气血通畅。

27 (二)溃疡期(蕴毒腐溃) 1.主症 局部持续受压或潮湿刺激,静脉回流严重障碍,组织缺血、缺氧,皮肤变成黑色腐肉,出现浅表性溃疡,若黑色腐肉蔓延不止,溃疡日渐深大,流出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溃腐日久伤筋损骨,秽气熏人,甚至引起败血症。 2.调护原则 内治以补益气血,扶正托毒;外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28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褥疮破溃继发感染,引起全身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变化;解除局部压迫,清洁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用湿敷料,保持伤口湿润,但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换药时应注意观察脓液性质。 (2)饮食调护: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补能力。 (3)药物方法:创面脓性分泌物多时,可用温热的1:1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再敷蛋黄油;如有坏死组织,可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每日换药2次;渗出液较多者,可用0.5%黄连素溶液局部湿敷,渗液减少后再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

29 (三)收口期 1.主症 创面红活,有新鲜肉芽生长,溃疡逐渐变小、愈合。 2.调护原则 补益气血。

30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卫生;避免局部再受压,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内衣。 (2)饮食调护:加强饮食调理,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可用莲肉糕或海参瘦肉汤,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 (3)情志护理:褥疮已快愈合,重点给病人讲解褥疮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同时,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达到完全治愈。 (4)药物方法:根据病情,可内服补中益气丸或十全大补丸;外治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每日1—2次。

31 第二节 肛肠病证 一、痔 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
第二节 肛肠病证 一、痔 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或便秘,久泻、久痢、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可使湿热内生,气血不调,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本病。 现代医学中的各期内痔及炎性外痔,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32 [辨证施护) (一)内痔 1.风伤肠络 (1)主症:大便带血、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2)调护原则: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33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休息;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起床前自行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分钟,以促进肠蠕动;大便秘结者可用番泻叶代茶饮,或用蜂蜜两匙睡前冲服。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多饮绿豆汤、西瓜水;亦可选用鸡冠花粥:先将鲜鸡冠花45克洗净,水煎,去渣取汁加水与糯米同煮为粥食用。 3)情志护理:多关心、安慰病人,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让病人了解痔疮的形成原因,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4)药物方法:五倍子汤、苦参汤水煎,先利用热气熏肛门,待药液稍凉后再坐浴,每日1~2次,或用药液作热湿敷,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作用;消痔膏外敷患处;亦可用痔疮锭、九华锭,塞入肛门内,具有消肿、止痛止血作用。 5)针灸方法:取长强、次醪、承山、百会穴,毫针刺用泻法。

34 2.湿热下注 (1)主症:便血颜色污浊,量或多或少,肛内肿物脱出,肛门灼热,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弦数。 (2)调护原则: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35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卧床休息,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起床前自行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分钟,以促进肠蠕动。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用鲜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煎水代茶饮;或常用绿豆粥。 3)药物方法:内服用脏连丸;外治同风伤肠络证,亦可用痔疮锭塞入肛内;大便秘结者可用番泻叶代茶饮,或蜂蜜两匙睡前冲服;痔核不能回纳者可给予五倍子散、玉红膏外敷以活血消肿,收敛止痛;也可用清热解毒熏洗剂坐浴,每次用药lOOml,加水至2000ml,水温40℃左右,坐浴时间20~30分钟 4)针灸方法;取长强、次醪、承山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36 3.气滞血瘀 (1)主症:痔核呈灰暗色,易脱出,易因炎症、水肿而发生嵌顿,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水肿,舌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调护原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37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卧床休息,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 2)饮食调护: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选用木耳粥:先将黑木耳浸泡半天,与米同煮为粥服用。 3)药物方法:内服选用止红肠僻丸;外治用消痔散敷患处;痔核不能回纳者可给予五倍子散、玉红膏外敷以活血消肿,收敛止痛;也可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硼酸甘油涂于肛门部,再加热敷,使其还纳;或用芒硝30g,开水溶化,先熏后洗。 4)针灸方法:取长强、次髎、承山等穴,毫针刺用泻法。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38 4.脾虚气陷 (1)主症:肛门有下坠感,痔核脱出不纳,需手法复位,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弱。 (2)调护原则:补气升提。

39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避免久蹲久坐;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手纸、内裤要清洁柔软;指导患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促进气血畅通;指导患者作提肛运动,便后、睡前作深呼吸,作肛门上提的动作。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温热,忌生冷, 以精、细、软为主; 叮服用人参汤、阿胶等补养之品;亦可选用僵蚕莲藕汤:将莲藕洗净, 与僵蚕10g同煮,加红糖调味,吃莲藕喝汤。 3)药物方法:内服选用补中益气丸;外治用朴硝、花椒加开水泡后熏洗,再外敷消痔膏、五倍子散;睡前可用蜂蜜冲服或服用麻仁九, 以保持大便通畅;痔核脱出者,可用五倍子汤煎剂,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乘热敷患处,熏洗后用手轻轻将痔核托上,回纳后,嘱病人静卧片刻。 4)针灸方法:针刺承山、长强, 艾灸百会穴.

40 (二)外痔 1.湿热下注 (1)主症:便后肛缘肿物隆起不缩小,坠张明显,甚至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清热利湿。

41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内裤宜柔软,避免对肛门不良刺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便后用温水冲洗,或用热水熏洗,以促进血液循环。 2)饮食调护:多饮水,进食清淡多纤维食物;选用绿豆汤、西瓜水,或以鲜菊花、车前草、蒲公英、金银花水煎代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药物方法:内服用脏连丸;外治若局部肿胀明显,用苦参汤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3次;也可用黄金膏或黄连膏外敷;或用马齿苋60g,或五倍子30克、鱼腥草15克、槐花9克,煎水熏洗患处。

42 2.血热瘀阻 (1)主症:肛缘可见半月形青紫色球状肿块,疼痛剧烈难忍,肛门坠胀,排便、坐下、走路时加重,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触痛明显, 自觉有异物感,伴有口渴、烦热、便秘,舌紫,苔黄,脉弦涩。 (2)调护原则:清热凉血。

43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注意休息,避免久立、久蹲和腹部加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便后用热水熏洗,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肛门部清洁干燥,内裤宜柔软。 2)饮食调护:多饮水,进食清淡多纤维食物。选用木耳柿饼汤:将黑木耳、柿饼去蒂,红糖适量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煮汤饮用。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药物方法:内服选用地榆槐角丸;外治用苦参汤熏洗,并外敷消痔膏或黄连膏,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4)针灸方法:可取长强、承山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44 二、肛 裂 指肛门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并形成溃疡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肛管前后方,两侧极少,男性多见于后方,女性多见于前方。
二、肛 裂 指肛门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并形成溃疡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肛管前后方,两侧极少,男性多见于后方,女性多见于前方。 其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阴液不足或热结肠燥,大便秘结,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均可使肛门皮肤裂伤,湿热蕴阻,而成本病。

45 [辨证施护] (一)阴虚津亏 1.主症 大便干结,便时疼痛点滴下血, 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2.调护原则 养阴清热,润肠通便。

46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嘱患者休息,补充足够水分;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时忌久蹲;便秘时,可给予缓泻剂或润下剂,以保持大便通畅;平时注意肛周卫生。 (2)饮食调护:宜多进滋阴增液之晶。可选用桑葚粥:桑葚50g,糯米100g入沙锅熬粥,待快熟时加入冰糖。亦可每晚睡前服蜂蜜水1杯或每日清晨空腹喝淡盐水1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情志护理:患者对肛门疼痛、出血感到恐惧、紧张,医护人员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积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4)药物方法:内服选用润肠丸;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清洁,减轻刺激;亦可用朴硝或苦参煎水坐浴后用生肌玉红膏或黄连膏外敷。 (5)针灸方法:疼痛甚者,可取长强、承山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47 (二)血热肠燥 1.主症 大便几日1次,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滴血或手纸染血,裂口色红,腹部胀满,溲黄,舌红,脉弦数。 2.调护原则 清热润肠通便。

48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疼痛较甚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用力排便,以免努责血络受损;大便后要清洗肛门,可用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亦可用芒硝,开水溶化后坐浴;注意肛周卫生。 (2)饮食调护: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选用黄花菜木耳汤:先将黄花菜、木耳洗净,拣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服。 (3)情志护理:加强与病人之间的交流,关心病人疾苦,努力消除病人紧张、忧虑心态。 (4)药物方法:六味地黄丸合麻仁丸内服。 (5)针灸方法:疼痛甚者,可取长强、承山等穴,毫针刺用泻法,或耳针神门穴、直肠下段穴以镇痛。

49 (三)气滞血瘀 1.主症 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紫暗,脉弦或涩。 2.调护原则 行气活血通便。

50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便时勿久蹲努责;内裤宜宽松、手纸宜柔软、净,防止机械性损伤;注意肛周卫生,指导患者完成中药坐浴或局部外敷治疗。 (2)饮食调护:选用凌霄槐花糯米粥:凌霄花、槐花共研细末,将糯米煮粥,粥熟后调入药末5g服用;多食蔬菜、水果,防止大便干燥,避免粗硬粪便擦伤肛门;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药物方法:七三丹或枯痔散等腐蚀药搽于裂口,二:三天腐脱后,改用生肌白玉膏,生肌散收口。 (4)针灸方法:疼痛甚者,可取长强、承山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51 三、脱 肛 指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外,少数可发生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又称直肠脱垂。
三、脱 肛 指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外,少数可发生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又称直肠脱垂。 多因体虚劳倦、房欲过度、产育用力、久泻久痢、小儿呼叫耗气或经常便秘而致大便努责等所致。 多见于体质虚弱者、小儿或老年人。

52 [辨证施护] (一)脾虚气陷 1.主症 轻者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然回纳;长期反复脱出者,直肠粘膜可充血、水肿、糜烂;重者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有时不易回复,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回纳。可伴有少气懒言,纳差乏力,腹胀,溏泻,舌淡、苔淡白,脉沉细。 2.调护原则 补气,升提,固摄。

53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脱垂嵌顿病人应卧床休息,脱垂后应指导患者及时复位;用温水或中药煎液坐浴,取侧卧位用黄连软膏纱布托住脱出物,轻轻还纳,并用“#”字敷料和“丁”字带压迫固定;便秘时给予润下药;大便时不宜采用蹲坐位;保持大便通畅;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每日作提肛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长期负重。 (2)饮食调护:多食蔬菜、香蕉、芝麻、蜂蜜等食物;饮食宜偏温热,忌食生冷硬食品。 (3)情志护理:患者反复脱肛,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指导患者作提肛运动,控制排便次数,消除紧张情绪。 (4)药物方法:内服用补中益气丸;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苦参30g,五倍子30g、枯矾15g、石榴皮60g,煎水熏洗局部,每日2次。 (5)针灸方法:针长强、承山、百会、足三里、提肛穴和肛周皮肤相应外括约肌部位之阿是穴;亦可艾灸或隔姜灸关元、气海。

54 (二)湿热下注 1.主症 脱出的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滑数。 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固摄。

55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参见脾虚气陷证。 (2)饮食调护:多食西瓜、绿豆、赤小豆等清凉利湿食物,忌辛辣、助火之品。 (3)药物方法: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苦参20g、五倍子30g、枯矾15g、石榴皮60g,煎水熏洗,每日2次。

56 第三节 皮肤病证 指发生在人体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

57 一、湿 疹 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形性、瘙痒性的皮肤损害为特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一、湿 疹 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形性、瘙痒性的皮肤损害为特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浸淫遍体,滋水极多者,称为“浸淫疮”;发生在耳部的称“旋耳疮”;发生在乳头部的称“乳头风”;发生在小腿的称“湿气疮”。 饮食不节,嗜酒或过食辛辣、荤腥之品,致使风、湿、热邪蕴结,客于肌肤;或禀赋不足,脾肾亏虚,血虚风燥等均可致成本病。

58 [辨证施护] (一)湿热浸淫 1.主症 起病多急剧,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皮肤很快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瘙痒无休,抓破后流有粘液,皮肤糜烂,最后结痂,脱屑而愈。可伴有发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59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住处应通风、干燥;注意皮肤的清洁,勿用肥皂、避免热水烫洗、烈性药物刺激及搔抓;保持床铺衣物清洁、干燥,内衣应柔软,以棉织品为宜。 (2)饮食调护:合理搭配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禁食月巴甘、辛辣和发物类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选用赤小豆粥:先煮赤小豆30g至熟,再加入白米50g煮粥,或赤小豆浸泡半日后用糯米煮粥服用。 (3)情志护理:因湿疹瘙痒无休,病人心烦、易怒、易躁,医护人员对病人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4)药物方法: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野菊花各10g煎水温洗,再用青黛散麻油调搽;亦可用黄连软膏外搽。 (5)针灸方法:针刺合谷、阴陵泉、大椎、丰隆穴,以清热疏风利湿止痒。亦可在睡前用梅花针叩打风池、百会、四神聪穴,以镇静安神止痒。

60 3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注意个人卫生,穿着轻软棉质舒适衣裤;注意保持大便通畅。(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选用桑椹百合汤:将桑葚15g,百合15g、红枣5枚、青果10g加水适量煎汤饮用。 (3)情志护理: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心情,应多安慰病人,稳定情绪,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4)药物方法: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外搽,如青黛膏、5%硫磺软膏,5%一10%复方松馏油软膏,2%冰片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等。 (5)针灸方法:取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大椎、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用艾条烟熏患处止痒

61 (三)脾虚湿蕴 1.主症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胃纳不香,食欲减少,神疲,腹胀,便溏溲干,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 2.调护原则 清热燥湿,健脾止痒。

62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和适宜的温湿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刺激搔抓;保持床铺清洁,渗出较多者,要勤换床单、衣被;剧痒影响休息者,睡前服用镇静剂、止痒剂、或针灸镇静止痒。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本病的食物,并避免再食用;选用赤小豆苡米粥:先用沙锅煮赤小豆30g至烂,再加入薏苡仁50g煮粥服用。 (3)情志护理:让病人多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如常见诱因、饮食禁忌、服药的方法、皮肤护理等,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恼怒,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 (4)药物方法:选用三黄洗剂或黄柏霜;糜烂渗出时,可用鲜马齿苋、鲜蒲公英、鲜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等任选一种,煎水湿敷。 (5)针灸方法:剧痒难以入睡时,可针刺合谷、曲池、神门等穴。

63 (二)血虚风燥 1.主症 多由急性湿疹转变而来,呈慢性过程,表现为皮肤增厚,触之较硬,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或情绪紧张时更甚,伴有口干、纳呆、腹胀,舌淡,苔白,脉濡细。 2 .调护原则 养血祛风,清热化湿.

64 3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注意个人卫生,穿着轻软棉质舒适衣裤;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选用桑椹百合汤:将桑葚15g,百合15g、红枣5枚、青果10g加水适量煎汤饮用。 (3)情志护理: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心情,应多安慰病人,稳定情绪,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4)药物方法: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外搽,如青黛膏、5%硫磺软膏,5%一10%复方松馏油软膏,2%冰片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等。 (5)针灸方法:取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大椎、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用艾条烟熏患处止痒。

65 (三)脾虚湿蕴 1.主症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胃纳不香,食欲减少,神疲,腹胀,便溏溲干,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 2.调护原则 清热燥湿,健脾止痒.

66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和适宜的温湿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刺激搔抓;保持床铺清洁,渗出较多者,要勤换床单、衣被;剧痒影响休息者,睡前服用镇静剂、止痒剂、或针灸镇静止痒。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本病的食物,并避免再食用;选用赤小豆苡米粥:先用沙锅煮赤小豆30g至烂,再加入薏苡仁50g煮粥服用。 (3)情志护理:让病人多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如常见诱因、饮食禁忌、服药的方法、皮肤护理等,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恼怒,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 (4)药物方法:选用三黄洗剂或黄柏霜;糜烂渗出时,可用鲜马齿苋、鲜蒲公英、鲜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等任选一种,煎水湿敷。 (5)针灸方法:剧痒难以入睡时,可针刺合谷、曲池、神门等穴。

67 二、瘾 疹 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剧烈,堆累成片,发无定处,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
二、瘾 疹 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剧烈,堆累成片,发无定处,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 多因禀赋不足,感受外邪,体内湿热火等蕴结,或有虫积,或食物、药物过敏等而诱发。 现代医学中的荨麻疹可按本病证辨证施护。

68 [辨证施护] (一)风热犯表 1.主症 风团色赤,遇热则加重,遇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1.主症 风团色赤,遇热则加重,遇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2.调护原则 疏风,清热,利湿。

69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流通;尽量避免搔抓,忌用热水或有刺激性的溶液洗浴;勿穿用化纤类内衣。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乌梅、青果、西瓜、冬瓜、苦瓜等清热之品为宜。 (3)情志护理:由于皮肤瘙痒,易烦躁、易怒,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多给病人讲解有关本病发生及预防的知识,让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期愈合。 (4)药物方法:青蒿、滑石研末外用;皮疹剧痒者,局部可用止痒酊或1%薄荷油、冰片霜外搽;芒硝30g,白矾30g,开水溶化后洗疹, 日擦数次;可服用金银花水、薄荷水以散风清热。 (5)针灸方法:针刺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风市、内关等穴,留针15—20分钟;配合刺络拔罐,大椎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点放血,用大号玻璃罐拔之。

70 (二)风寒束表 1 .主症 疹块色白,瘙痒,遇冷风则加剐,遇热则减轻,冬季多发,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迟数。 2 .调护原则 驱风散寒,调和营卫。

71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风寒束表在冬季多发,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和接触冷水;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不穿化纤类内衣。 (2)饮食调护: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不宜过饱,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忌食生冷,宜服热食;可服姜糖水或姜枣茶以疏风散寒。 (3)药物方法:消风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或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次;皮疹剧痒者,局部可用止痒酊或1%薄荷油、冰片霜外搽;亦可用芒硝30g,白矾30g,开水溶化后洗疹,日数次。

72 (三)胃肠湿热 1.主症 发疹时伴有脘腹疼痛,偶尔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发热,瘙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 祛风解表,通里泻热。

73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潮湿;不穿化纤类内衣。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禁食鱼、虾、酒、羊肉等辛辣刺激食物和鱼腥发物;可饮赤小豆、绿豆汤;禁食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3)药物方法:内服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次或3次。 (4)针灸方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大都,以建中养血、清营止痒。

74 (四)血虚风燥 1.主症 风团反复发作,常迁延数月或数年不愈,瘙痒剧烈,寝食不安,劳累后发作或加重,伴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2 .调护原则 养血祛风除湿。

75 3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午后或夜间瘙痒加剧不能入睡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或针刺止痒。 (2)饮食调护:多食新鲜蔬菜和大枣、核桃、桂圆、冰糖、梨等益阴养血之品。 (3)情志护理:皮疹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应使病人避免忧虑、烦躁,保持愉快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4)药物方法:芒硝30g,白矾30g,开水溶化后洗疹, 日数次;荆芥穗30g,捣碎炒热,装布袋内擦患处。 (5)针灸方法:温灸足三里,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