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汇报人:郑健龙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08.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汇报人:郑健龙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08.1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汇报人:郑健龙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 汇报内容 学科概况 建设目的与意义 建设规划 预期成效分析

3 一、学科概况 1.学科发展历史(1/3) 长沙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始建(1979) 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
交通部甲级资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1995) 交通部重点学科(1998) 交通部重点实验室(1999)

4 1.学科发展历史(2/3) 湖南省重点学科(2001) 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 交通部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05)
“公路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5)

5 1.学科发展历史(3/3)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
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2007) 道路工程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

6 一、学科概况 2.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土路基稳定与加固 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材料、测试及施工控制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目前形成了三个相对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土路基稳定与加固 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材料、测试及施工控制

7 一、学科概况 3.近三年科研项目与成果(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3项,交通部科技项目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厅、教育厅、交通厅等地方政府项目42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80余项。 进校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40万元。

8 3.近三年科研项目与成果(2/3) 共26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得国家级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9 3.近三年科研项目与成果(3/3)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38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 出版学术专著、规范7部,教材12部。

10 一、学科概况 4.学科及学术带头人(1/2)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 贴” 享受者,交通部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交通部跨世纪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南省12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学科带头人:郑健龙 教授

11 一、学科概况 4.学科及学术带头人(2/2) 研究方向 姓 名 出生年月 最后学位或学历 专业技术 职务 人才类别 特殊土稳 定与加固
姓 名 出生年月 最后学位或学历 专业技术 职务 人才类别 特殊土稳 定与加固 郑健龙 博士 教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吴宏伟 芙蓉学者 芮勇勤 路面结构 设计理论 与方法 周志刚 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人选 张起森 硕士 交通部“全国交通战线先进科技工作者” 查旭东 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道路材料 测试及施 工控制 刘朝晖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 第三层次人选 李宇峙 学士 国家级教学名师 黄宝山

12 一、学科概况 5.实验设备条件(1/2) 序号 名 称 1 办公室 2 沥青材料实验室 3 无机材料实验室 4 土工合成材料实验室 5
名 称 1 办公室 2 沥青材料实验室 3 无机材料实验室 4 土工合成材料实验室 5 特殊土实验室 6 材料微观分析实验室 7 道路工程虚拟实验室 合 计 m2 简单剪切试验机SST 万能试验机MTS810

13 5.实验设备条件(2/2) 大型室内直线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 APA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科研仪器设备包括:
亚洲唯一、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型室内直线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 美国先进的SHRP计划成套设备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设备; 现代化的路面使用状况无损检测设备; 先进的土工仪器设备,包括土工离心试验机、非饱和土标准三 轴试验仪、WFI大三轴试验仪、压力板仪、大型数控拉拔试验 仪、大型直剪仪等。

14 一、学科概况 6.问题与不足(1/2) 本学科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学术带头人偏少。
标志性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和国家级高层次重点项目、联合攻关项 目偏少,国际合作项目目前还没有。 没有招国外的硕士、博士留学生,还没有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硕 士、博士研究生。

15 6.问题与不足(2/2) 国际权威期刊和高水平论文、学术专著、技术专利数量偏少。 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研究环境(比如:相关学科专业高水平研究人员数量、支撑技术、仪 器配置与运行管理机制等)有待改善。

16 二、建设目的与意义 1.国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宏观发展的需要 国家宏观道路规划要求: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42万公里,公路
总里程达到360万公里,到2010年,将建成8万公里的高速公路。 近期拉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交通运输部正酝酿推出3-5年5万亿的投资方 案,其中大部分资金将流向道路建设,并明确2009年投资公路建设1万亿。 国家公路网养护改造中长期发展要求。

17 2.学科区域分布均衡发展需求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有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中南大学共6所高校,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中南大学研究重点为铁道。 以道路为建设重点的国家重点学科在西北一个、东南两个,而在我国南方地区,缺少一个该类型的国家重点学科以形成辐射效应,该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区域分布不均衡。

18 二、建设目的与意义 3.学校加快发展与重点学科突破的要求 学校的发展现状 本学科在学校的地位 重点学科突破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19 三、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立足交通,面向市场,充分发挥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点的地域优势和行业优势,在继续保持和发扬原有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以建设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动向,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同行具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学科,使其成为南方地区道路工程领域最大的科研中心、实验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训中心。

20 三、建设规划 2.建设内容与措施(1/7) 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围绕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以及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

21 2.建设内容与措施(2/7 ) 学术团队建设 通过组织申报与指导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学术梯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科带头人及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学术水平,扩大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学术影响。 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与重大项目的科研工作,培养其独立承担科技攻关任务的能力。培育1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跨学科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将45岁以下青年学术骨干中的博士比例提高到80%以上。

22 2.建设内容与措施(3/7) 人才培养与引进 在学科已经引进2名芙蓉学者的基础上,争取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引进2名湖湘学者。 引进博士毕业生6名。争取在读的骨干教师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再在青年骨干教师中培养2~3名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进行深造,晋升教授4~8名。 博士生导师人数增加到10人以上。 争取吸收8~10名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23 2.建设内容与措施(4/7) 人才培养与引进(续)
完善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建立健全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教育工作,确保高素质的生源和高水平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稳定、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确保每年招收80名以上研究生。到2010年控制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超过260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6名以上、博士研究生规模达到50人左右。 加大教学教改力度,争取获得高水平教改成果4~6项。 确保建设期内5~10篇硕士学位论文评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争取1篇博士学位论文评为省级及以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4 2.建设内容与措施(5/7) 科学研究 争取8-10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力争实现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突破。
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扩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范围和规模,争取科研项目经费和技术服务项目经费年均达到2000万元以上。 实现与世界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多方位广泛合作,力争获得1-2项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政策引导团队成员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建设期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篇以上,出版专著3-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以上;争取获得国家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2-3项。

25 2.建设内容与措施(6/7) 学术交流 参与国内外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学术会议,主持2-3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主持2-3次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0人次以上。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交流10人次以上,选送3-5名以上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

26 2.建设内容与措施(7/7)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充分发挥和利用大型科研设备的科研能力,保证大型科研设备的运行条件,加大对大型科研设备进行必要且足够的投入,增加配置,确保科研试验设备充分利用,为科研课题和基础研究提供服务。 争取在本学科实验设备方面再投资1600万元以上,用于基础设备的引进、开发,并对已有设备进行维修、二次开发,自行研制部分相关的仪器设备;申请3-5项发明专利。 加强实验设备的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标定;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制度。

27 四、预期成效分析 通过四年的建设,力争本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要求:
(1)学科方向推动交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实质性贡献。 (2)学术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拥有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3)硕博点建设和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完善,培养规模、水平提高,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4)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5)培养引进知名学者人数增加,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学科影响力提高。 (6)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得到加强,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28 谢谢各位专家!


Download ppt "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汇报人:郑健龙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08.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