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谈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重构 叶鉴铭 研究员

2 基础教育 带着镣铐在跳舞 职业教育 没有音乐没有舞伴的华尔兹

3 Education 职业教育课程重构 颠覆性思维 不 可 替 代

4 Education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适应发展需要 中职高职衔接 普职相互沟通 产教深度融合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5 1 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

6 以知识发展为逻辑体系的学术性、学科型普通教育
教育的类型划分 普通高校 以知识发展为逻辑体系的学术性、学科型普通教育 高职院校 以行业、岗位群或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发展为逻辑体系的职业教育 分水岭: 学科教学 与 专业教学

7 普通教育 普通高校:掌握某一种学科的理论及其专业技术为目标 ,培育的是该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范围:范畴、概念、结构、内容、方法、组织及理论发 展史。 要素:理论、教室、实验室、校园, 学科体系

8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某一行业、职业、技术岗位群或岗位,从事一 线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范围: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及工具的发展史。
要素:技能、车间、实训室、企业,行动体系

9 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培养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区域性 (行业性) 为区域(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职业性 走“类型”道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性 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培养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

10 区域(行业)性 1 立足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 2 学校融入区域(行业)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 3
专业选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当地行业产业结构相适应 3

11 职业性 A B C d 专业性 实践性 针对性 适应性 工学结合是落实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必然 职业 专业 岗位

12 教育性 职业院校≠培训中心 为什么我们学会开车以后不会再回驾校看教练,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很多年后对母校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
职业院校是“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专业教学形态 仅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区别于中职校的核心要素)

13 文化育人 让学生接受大学精神的熏陶和引领 创新精神 批判精神 人文关怀 融合大学文化 融入区域(行业)文化 融通企业文化
让学生深谙企业的品牌文化 更加注重职业素养教育 让学生具备当地特有的人文气质 结合区域行业产业特色构建文化氛围

14 工学结合的实现形式——校企合作 “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时空必须要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水里,学校在岸上 没有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是不完整的。

15 2 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形式

16 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口号化,简单化 企业缺乏积极性,学校一厢情愿 热衷于挂牌,签协议 课程开发学校孤军奋战 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顶岗实习难以落实

17 困境:企业与学校的价值取向不一致! 企业 生产 效益 发展 育人 学校 利益契合点?

18 思考:校企合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校企合作 ═ 钱? 人? 设备? 实习? 就业? 校企合作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人,不是为了设备,也不只是为了学生的顶岗实习与毕业生的就业安置,重要的是要达到以企业的生产实际引领学校的教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行工学结合。

19 依托产业、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是中国职业教育真正的出路
校企合作的出路是校企共赢,对于学校而言,首先必须以企业赢为原则,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校企合作双赢,以他赢为律 依托产业、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是中国职业教育真正的出路

20 校企合作比较典型的几种形式 校企共同体 现代学徒制 A B C d “厂中校” “校中厂” 企业学院

21 A 校企共同体 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 政府 相互开放 相互联系 区域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 高职院校 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利益实体
(校企共同体) 区域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 政府 高职院校 相互开放 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

22 校企共同体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高职院校 二级学院理事会 主流企业 支持 二级管理 决策 二级学院 (校企共同体) 事业部(厂区)
对接 职能部门 专业组 生产车间 支撑 对接 企业方出任理事长、校方出任副理事长,企业人数多于校方,保证企业对共同体的“主体发言权”和责任担当;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交叉选派任职,建立校企“双专业负责人制”,教师、师傅互为兼职

23 典型案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共建友嘉机电学院
集团总裁任理事长,杭职院长任副理事长,企业方占理事会成员多数,集团派任友嘉机电学院副院长 友嘉在杭企业培训中心整体迁入 1800多万元设备随同迁入 企业出资500万元建设机床博物馆 20位企业技师常驻学校全程参与教学 友嘉集团全球有62家企业(在杭12家),全球三大数控机床生产厂之一 在杭州钱江两岸设立萧山、下沙、江东三个数控机床、叉车制造基地 友嘉机电作用作为集团事业部纳入集团总体规划和全球化发展战略

24 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 杭职院 主导产业 主流企业 培养什么样的人? 1 谁来培养? 3 用什么资源在什么地方培养人? 2
合作企业 行业协会 温职院 宁职院 …… 浙江省教科院 华师大职成教所 北师大职教研究所 …… 杭职院 主导产业 主流企业 校企共同体 培养什么样的人? 1 谁来培养? 3 用什么资源在什么地方培养人? 2

25 B 现代学徒制 现代 校企 学徒 典型案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伊丽莎白班”、”美亚宝班”等 双元育人 双重身份 交互训教 工学交替 在岗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学徒制 现代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 校企 学徒 双重身份 工学交替 岗位成才 双元育人 交互训教 在岗培养 典型案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伊丽莎白班”、”美亚宝班”等

26 C 厂中校、校中厂 厂中校 校中厂 案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利公司在萧山厂区共建产学研中心
企业(政府)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实训指导,学校提供师资,把学校办到产业园区或企业里 校方提供场地并进行管理,引进行业、企业到校内举办教学工厂或技术研发服务中心 厂中校 校中厂 案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利公司在萧山厂区共建产学研中心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专业镇政府在产业园区合作兴办产业学院

27 D 企业学院 典型案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星电子半导体公司 共同组建三星公司在大中华区设立的首家工业类企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由企业、政府、高校等机构组成的董事会 采取股份制办学,企业化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按照“行业领军企业、著名品牌、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四大标准聘请董事 企业、高校、政府在董事会席位中分别占一定比例(67%,26%,7%) 典型案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星电子半导体公司 共同组建三星公司在大中华区设立的首家工业类企 业大学——“三星工科大学”

28 3 职业教育的课程架构

29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 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方)是否需要 □ 市场(供方)是否能够提供 □ 区域其他学校是否可以满足
□ 自身办学环境和条件是否可能

30 专业的方向与定位! 从“超市量贩”走向“精品专卖” 培养什么样的人? 普适性还是专业性? 要“高度”还是“面积”?
“一杯水”的比喻 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如何定位? 如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 普适性还是专业性? 要“高度”还是“面积”? 从“超市量贩”走向“精品专卖”

31 可持续发展:更多强调文化功能,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首岗适应 多岗迁移 可持续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首岗适应 多岗迁移 可持续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首岗适应: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多岗迁移: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可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以杭职院服装设计专业为例,专业定位:服装制版与工艺 首岗 相关岗 发展岗 培养规格 服装制版师 工艺管理员 服装品质管理员 服装跟单员 …… 生产主管 车间主任 ……

32 课程的来源 ◊ 开放 ◊ 行业企业参与 ◊ 现代化 岗位描述 任务分析 能力定位 课程固化 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 开放 ◊ 行业企业参与 ◊ 现代化 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明确岗位需求、工作任务、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

33 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实习课程 专业平台课程 选修课程 顶 岗 实 习 职 业 考 证 秋 冬 女 装 样 板
CAD 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34 课程建设与产品开发相融合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产品开发 服装设计 秋冬女装制版与工艺、毕业设计 纺织装饰艺术设计
丝巾设计、领带设计、家纺设计、包装设计、毕业设计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毛衫产品研发、针织服装CAD、毕业设计 时装零售与 管理 服装陈列、服装店铺管理、服装营销策划、毕业设计 august silk电子商务品牌 产品开发任务全部由研发中心完成 香港设计师担任产品总监 女装学院服装设计、针织技术和纺织设计专业师生组成开发团队 负责产品花型设计,梭织款式设计、制版和制作,针织设计、制版与工艺。

35 学力证书:由企业总裁和学校校长共同签发,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分为几个层次。
推行学历、学力、岗位技能三证书制度 学力证书:由企业总裁和学校校长共同签发,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分为几个层次。 联合8家在杭知名女装企业开发服装制版师岗位技能证书 根据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制定,每年进行修改完善 通过考核的学生,具有优先被录用权,且认定企业承诺其报酬高于同岗人员一级

36 双师型与双师结构合理配置(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
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重构 课堂 以颠覆性的思维去思考职教的课堂 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课程体系联通岗位要求 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 联通 岗位 解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问题 双师型与双师结构合理配置(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 企业技师来学校教学) 双师 共育 解决培养途径和手段的问题 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参与课程开发 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 联动 解决职业教育生命力和活力的问题

37 学校教学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由单一学校转变为学校和企业;由教室转变为教室、实训室和车间;学生在实训室和车间的时间根据专业而定
课堂的教学内容由“知识为主线”向“技能为本”转变 教学形式由“深入浅出”向“由浅入深”转变 重构 课堂 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38 敲墙(字)运动 2008年10月29日,《钱江晚报》“才建的新楼敲墙破肚,杭州一学校要把教室改成车间”
2008年11月28日,《温州都市报》“教室墙壁被捣掉,教学楼建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 “敲墙运动” 仅仅是重构课堂的第一步,更深层的意义是敲掉了砖墙,也推倒了“心墙”,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到专业教学的职教理念大转变。

39 联通 岗位 解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问题 以职业岗位的生产实际、真实情景来指导学习岗位的设计
以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作为制订课程体系的依据 改变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整个育人过程(现代化) 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顶岗,找“感觉” 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联通 岗位 解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问题

40 教师企业经历 专业负责人、名师:职业院校的脊梁 出路:找企业、下企业 专业教师三年内必须有不少于半年到企业一线实践的经历
带任务、融企业、出成果 “不下企业,专业建设是没有头绪的”——教师的切身体会

41 双师 共育 解决培养途径和手段的问题 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行业能工巧匠、专家参与 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顶岗实习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并实行动态管理, 双师型与双师结构 双师 共育 解决培养途径和手段的问题

42 校企 联动 解决职业教育生命力和活力的问题 推动校企联动、深化合作 建立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组织,促进合作发展 项目化推进,实现互利共赢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渗透,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相融通 校企 联动 解决职业教育生命力和活力的问题

43 4 职业教育的一些问题探讨

44 探讨一 1 对校企合作的新认识及“双元制”的再理解。 2 疾呼:鼓励大企业(集团)办学! 企业主体 学校主导 职业教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1 对校企合作的新认识及“双元制”的再理解。 2 疾呼:鼓励大企业(集团)办学! 企业主体 职业教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规格 明确专业方向 提供新工艺、新技术标准 提供厂中校 …… 学校主导 教育过程由学校主导 进行教学组织 组织课程开发 组织教学研究 组织教学管理 组织教学评估 ……

45 探讨二 1 企业介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课程建设,以其生 产实际引领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1 企业介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课程建设,以其生 产实际引领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2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需求, 职业院校很难说“一”。但只要企业参与,就会水到渠成。 3 课程建设可以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行业 标准、考证为导向,也可以以岗位实际需要、生产过程…… 为导向,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说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6 探讨三 1 学生的生源质量及他们的行为习惯已远不是我们 所想象的。随着生源进一步吃紧,问题会越来越明显, 对职业院校学生提过高的要求,赋予过高的期待不是 很现实。 2 兴趣与专业学习结合才是唯一出路。

47 探讨四 1 观念的转变非一朝一夕,职业院校教师的转型比想 象中要难得多,而这又是整个事业成败的核心要素。
1 观念的转变非一朝一夕,职业院校教师的转型比想 象中要难得多,而这又是整个事业成败的核心要素。 2 学校、专业:大部分还是压缩饼干,职业教育任重 而道远!

48 探讨五 1 产教融通、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应 有之意。厂中校、校中厂、校厂一体、产学联合等都是 学校与区域、与企业跨界合作的探索领域。 2 只有跨界合作,实现教学与生产、产业与教育的跨界融通,职业教育才能赢取更大的发展。

49 探讨六 1 关于中高职衔接:单考单招要反思。 初中后分流值得商榷。
1 关于中高职衔接:单考单招要反思。 初中后分流值得商榷。 “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决非何 种职业之准备。要全人格的陶冶受得圆满,那 么将来个性的分化才算是自然的。” 林砺儒《我的中等教育见解》(1922.9) (钱学森中学老师,新中国第一任中教司长)

50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重构


Download ppt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