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时1 碳的多样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时1 碳的多样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时1 碳的多样性

2 高考导航 考纲要求 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碳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其他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3 1.与基本理论及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糅合在一起的学科内的综合考查。
Hold住考向 考向1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 5年6考 考向2 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及鉴检 5年7考 考向3 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5年3考 命题热点 1.与基本理论及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糅合在一起的学科内的综合考查。 2.与高科技相联系的碳(和硅)单质及化合物知识的考查。 3.与新材料、新技术相联系的信息给予题。

4 自主构建碳单质的知识网络 学习任务二、碳的单质 单质(同素异形体) 相似 主要表现还原性

5 B 【典例1】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电解质
【典例1】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电解质 B.石墨烯、金刚石、C60、“碳纳米泡沫”四种物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由于C(石墨,s)=C(金刚石,s)ΔH=+1.9 kJ·mol-1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尽量使用含C的产品,此举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 B

6 小组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三】碳的氧化物 化学式 CO CO2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法 相互转化

7 典例2.(2012·全国大纲理综,28改编)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一氧化碳(原理: ) 并用以检验CO的还原性。

8 (1)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熄灭酒精灯1 b.熄灭酒精灯2 (3)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如何处理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 ba CO、CO2

9 【学习任务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 Na2CO3 NaHCO3 俗 名 物理性质 水解反应方程式 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俗 名 物理性质 水解反应方程式 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与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 与CaCl2溶液(离子方程式) 热稳定性 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10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应用 高考中常结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实验探究、鉴别、提纯等。这类题目角度新颖、设计灵活,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Na2CO3、NaHCO3性质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11 【典例3】某校化学研究性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2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13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涉及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2NaHCO3≜Na2CO3+H2O+CO2↑ CO2+Ca(OH)2=CaCO3↓+H2O D

14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 (填化学式)。
NaHCO3

15 复习整合------两个重要的“碳三角”

16 B 【随堂检测】 1、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最终无沉淀生成的是( )
①Ca(OH)2溶液 ②Na2SiO3溶液 ③饱和Na2CO3溶液 ④CaCl2溶液 ⑤漂白粉溶液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B

17 C 2.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加入1 mol·L-1的盐酸溶液,看气泡产生的快慢 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 C

18 3、 (2011·高考海南卷)“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9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ownload ppt "课时1 碳的多样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