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从统计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 湖北省统计局 吴中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从统计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 湖北省统计局 吴中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从统计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 湖北省统计局 吴中志

2 首先我代表省统计局与湖北调查总队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第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共同探讨当前的经济形势。

3 当今社会对当前中国经济的两种观点: 一是充满信心、长期看好论。 中国经济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增长力的国家 。

4 二是充满危机、势将崩溃论 。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 唱衰中国的声音大行其道。

5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6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

7 2008年以来湖北与全国GDP增速(%)图

8 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 六个观点:

9 1、GDP核算方法是科学规范的 .中国季度GDP核算采用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季度国民经济核算手册》。中国发布的GDP数据从1994年开始就得到国际统计组织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10 2、7%的增长速度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2015年8月4日《经济日报》第一版发表的文章很有说服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 王保安

11 3、7%的增长速度“含金量”较高。从全国看,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4年我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7
3、7%的增长速度“含金量”较高。从全国看,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4年我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7.4%所对应的增量超过8000亿美元,超过中等发达水平的土耳其等国2014年全年GDP总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8%,比美国高1.1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一位。从湖北看,8.7%的增长对应的经济增量也相当于湖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年的经济总量。

12 4、7%的增长速度是中高速不是低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球GDP增长率基本稳定在3%左右,2014年是2

13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向世界均值回归和湖北经济增长向全国均值回归是一种规律。纵观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唯一最稳健和惊人的事实是“回归均值”。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埃肯格林等人通过对经济增长数据的严密分析,在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中指出“回归均值”是一种规律而不是例外。中国的超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比一个典型增长期长3倍的时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持久的增长。从更深层次来看,经济增长率高度向均值回归的研究结果对经济增长研究有重要的启示。

14

15 5、7%的增长速度符合新常态发展规律。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人口数量红利下降、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决定了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速均趋于放缓。这种增速“换挡”,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下所必然出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6 从国际范围看,追赶型经济体在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后增速出现回落也是普遍现象。1956年-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9
从国际范围看,追赶型经济体在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后增速出现回落也是普遍现象。1956年-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9.2%,之后经济增速显著回落,1974年-1991年年均仅增长3.7%。1951年-1960年,联邦德国GDP年均增长8.2%,1961年-1970年回落至4.4%,1971年-1991年进一步回落至2.7%。1966年-1995年,韩国GDP年均增长8.4%,1996年-2011年回落至4.2%。

17 6、7%的增长速度是近30年罕见的。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不足、经济下行、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经济增长承受的压力可见一斑。过去工业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风向标”,但是今年以来工业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十分严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规模增速明显下降,受到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前后夹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

18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19 经济下行就是指衡量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降低,比如GDP、PPI、CPI等,也就是经济从一个增长趋势变成一个下降的经济趋势 。这种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压力即是经济下行压力。7月和8月的经济数据表明,在2015年2季度的温和反弹之后,经济增长动能再次减弱。

20 1、经济增长。 经济下行的具体表现: 2、物价。 3、投资增速回落。 4、消费。 5、出口。 6、效益。

21 1、经济增长。

22 2、物价。

23 2、物价。 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连续42个月下降。

24

25 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涨幅有所扩大。8月份CPI同比上涨2. 0%,涨幅比上月扩大0
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涨幅有所扩大。8月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6%和15.9%,合计影响CPI上涨1.05个百分点。

26 3、投资增速回落。 投资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8977亿元,同比增长10.9%,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27

28 投资增速回落主要原因: 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受商品房去库存压力较大、土地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受国际经济总体走弱、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29 4、消费。

30 5、出口。

31 5、出口。 1-8月份,按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7%。其中,出口小幅增长1.6%,进口大幅下降14.6%。

32 6、效益。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降幅比1-6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当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9%,降幅比6月份扩大2.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扩大。

33 7月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 4%,降幅比6月份扩大0. 6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 1%,降幅比6月份扩大0
7月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降幅比6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1%,降幅比6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初步测算,因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减少5124.6亿元,因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减少3761亿元,两者相抵,利润净减少1363.6亿元,比6月份多减少149.3亿元。

34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三个必然 三个未变 一个借鉴

35 三个必然: 1、必然结果:经济下行和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后增速换挡的必然结果。这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最重要特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36 2、必然反映:经济下行和增速放缓是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反映。当前中国经济从总体情况看,最大的短板不是生产能力问题,是需求不足。价格下滑、产能过剩、企业困难增加等是多年积累的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集中体现,是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必然要经受的阵痛,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倒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但在部分地区和农村有需求没有消费能力,市场发展的空间巨大。

37 3、必然困难:在新旧动力转型时期,今明两年将是中国经济较困难的两年。今年1——3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源消费量、客货运周转量、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位运行,比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度的回落,主要指标增长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不利因素进一步交织,全国经济运行形势十分严峻。

38 当前经济下行态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从用电量、货运量、新增贷款量等先行指标来看依然不容乐观。许多地方财政收入从过去两位数增长降到个位数甚至负增长,而多地非税收入却出现两位数高增速,甚至被一些地方当作主导财政收入增收、“稳财政”的主力,依靠非税收入“救急”。

39 三个未变: 1、基本面未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有支撑,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跌破底线。基本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物价、就业、国际收支。

40 ——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将有效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缓解传统要素的制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这是未来一段较长时期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未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即工业4.0),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41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不仅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还能有力拉动投资需求,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过去10年间,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平均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从未来看,信息化与城镇化高度融合将促进智慧城市的兴起,将成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为我国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42 ——中国经济有着强大的基础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外汇储备,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中国始终牢牢控制着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43 ——市场需求大。城乡居民收入以较快速度增长,尤其是8亿多农民的现金收入增长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势头,形成了巨大的消费需求。轿车进入家庭,住房需求猛增,消费从吃穿向住行、从轻量级向重量级推进,结构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个国内需求的“基本面”,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44 2、政策面未变。对外开放政策: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当前国家重点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面临的政策倾斜机遇也将更加丰厚。

45 ——财政货币政策:上半年,国家出台了包括下达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发行额度、实施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等在内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其中,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等大型基建项目投资额度就超过8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2次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3次实施定向降准,3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46 ——改革政策: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力培育打造新动力,设立“负面清单”促进企业自主投资,建设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进一步迸发,经济发展新动力将进一步积聚增强。

47 3、红利未变。30余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的人口红利密不可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奠定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数量连续下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支撑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趋于减弱。但与此同时,劳动力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在不断累积。

48 ——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一个是量,一个是质。从未来看,“人才红利”蕴含巨大空间。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动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是形成我国新的竞争优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的关键。

49 2014年,全国研究生毕业生53. 6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8. 1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59. 4万人,增加了5
2014年,全国研究生毕业生53.6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8.1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59.4万人,增加了5.9倍。从累计情况看, 年,全国普通高本专科毕业生累计达到5070.6万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使得中高端人才在全部人口中的占比上升。

50 一个借鉴: 在经济下行时,我们一定要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51 (一)、提振信心 (二)、发展实体 (三)、金融改革 (四)、科技创新

52 (一)、提振信心。美国经济构成中私人消费占70%以上。美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增加收入预期提振消费者信心,股市反弹让财富效应再现,在经济复苏中起举足轻重作用。

53 (二)、发展实体。"页岩气革命"、"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使美国制造业得以重振,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尤其是受益于量化宽松政策,房地产投资增加,拉动制造业重振,创造不少就业岗位。

54 (三)、金融改革。在经济不景气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使市场流动性充足。在经济景气时,收紧货币政策,使美元成为全球投资者热捧的货币。

55 (四)、科技创新。岩气革命提供了廉价的能源,提升了竞争力,是美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基础。"再工业化"锁定高端与先进制造,重点扶植高新技术,主攻战略新兴产业,同时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6 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57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二) 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三)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四)

58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中国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发展不够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2014年中国GDP为10.38万亿美元,位居第二,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0位。目前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300万人左右,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436万人,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

59 中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当前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地方官员不作为”对经济影响很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必须从制度上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干部保驾护航,进一步强化考核评价问责机制。

60 (二)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稳增长的要害和实质是稳定总需求。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是投资、消费和出口。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投资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充当了驱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61 从消费看,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普遍达到70%以上,而中国只有49
从消费看,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普遍达到70%以上,而中国只有49.2%,除中国外的“金砖国家”也普遍高于60%。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很难改变,消费增长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都难有大幅提升。

62 从出口看,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双重挤压,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出口难以明显改观。

63 稳定总需求的重点就是要稳投资。增加投资不是简单的“铁公机”而是要立足民生,着眼长远,重点投资那些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城市停车场、地下管网、医疗、养老、民生改善等相关基础设施,要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中国民生领域的投资潜力巨大。

64 (三)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和脊梁,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在今后三十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阶段,我国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不会改变。实体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利润少、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 当前中国实体企业的利润“比刀片还薄”,而以钱生钱的银行利润赚的“不好意思说”。

65 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 86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8. 27倍,如果扣除房地产贷款余额17
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8.27倍,如果扣除房地产贷款余额17.4万亿元,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不足50%,除了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能够获取部分优惠贷款外,许多实体企业很难取得贷款,实在不行只能被动接受银行的各种苛刻条件,综合贷款成本已经超过15%——20%以上,严重损害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66 (四)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推动湖北发展的总动力、源动力,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活力以及创造的经济增长奇迹是有目共睹的。稳增长也好,调结构也好,创新驱动也好,最终都要通过释放改革能量。当前,随着经济增速换挡,一些地方面临着需求总体偏弱、新增长点青黄不接、产业转型任重道远等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一系列社会危机和“系统性风险”。

67 改革开放的关键是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消除社会资本在市场准入、投资途径等方面的障碍,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的投资环境,扎实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68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从统计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 湖北省统计局 吴中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