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3章 土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3章 土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3章 土壤

2 13-1 土壤的組成 13-2 成土因子與成土作用 13-3 土壤類型與地理分布 歷屆考題

3 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具有生產能力,直接或間接地育養了人類生存和生活所需的植物性與動物性食物。
課本p194 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具有生產能力,直接或間接地育養了人類生存和生活所需的植物性與動物性食物。 土壤形成的時間往往需要百年以上,若人們不當利用或是過度開發,極易導致土壤資源的流失,無法於短期內復原,土壤保護與保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4 13-1 土壤的組成 土壤:陸地表面的薄層物質,是岩石風化後發育而成。 成土作用:由岩石化育成為土壤的過程。
課本p194 13-1 土壤的組成 土壤:陸地表面的薄層物質,是岩石風化後發育而成。 成土作用:由岩石化育成為土壤的過程。 藉由對土壤組成及其化育的認識,可以進一步了解土壤內部的結構及形成不同土壤的原因。

5 1. 土壤的物質組成 土壤的物質組成: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包括各種礦物質、有機質、空氣和水分。 理想的土壤組成

6 1. 土壤的物質組成 (1) 固體:包含礦物質和有機質兩部分。 礦物質:礦物質主要存在於岩石風化後的土粒。
課本p194 1. 土壤的物質組成 (1) 固體:包含礦物質和有機質兩部分。 礦物質:礦物質主要存在於岩石風化後的土粒。 -粒徑大小:沙粒(2mm~0.02mm)、坋粒(0.02mm~0.002mm)和黏粒(0.002mm以下),影響排水和透氣能力,決定植物生長的適宜性。例如:壤土中坋粒及沙粒兩者比例較高,黏粒所占比例較低,具有較高的通氣性和透水性,適宜農業利用。 有機質:土壤中的微生物把動、植物的殘體分解成膠狀物的腐植質,其富含的有機質是植物生長時重要的養分來源。

7 課本p195 1. 土壤的物質組成 (2) 液體和氣體 土壤中含有許多的孔隙,為水分或空氣所填充,約占土壤總體積的40%~50%,這些水分和空氣亦是植物生長時必要的無機要素。

8 課本p195 2. 成熟土壤的剖面 隨著土壤的化育,上、下層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差異將日趨顯著,此種差異乃源自於不同土壤層間物質的移動與增減,主要與增添、淋溶、洗出、洗入等作用有關。 (1) 增添作用:有機質或無機質以沉積的方式添加在 原有土壤表層上面的作用。 (2) 淋溶作用:雨水或水流將土壤中的可溶性礦物質 及鹽類溶解淋去的作用。 (3) 洗出作用:指滲流的水將上層土壤中較細粒的礦 物質和有機質向下搬運的作用。 (4) 洗入(澱積)作用:將洗出作用向下搬運的物質 澱積在下層土壤中的作用。

9 課本p196 2. 成熟土壤的剖面 成熟的土壤由上而下可分: (1) 有機質層(O層):含未腐解、半腐解的生物殘 體 和已腐解的有機質,是增添作用的發生區。 (2) 表土層(A層):混雜著腐植質的礦物質層,淋 溶與洗出作用主要發生於本層,肥力較低。若 淋溶作用強烈,表土層底部常會化育出顏色較 淺的淋溶層(E層),由無法溶解的殘留物質所組 成。 (3) 底土層(B層):由腐植質與礦物質聚集而成, 洗入(澱積)作用主要發生於本層,肥力較高。 (4) 母質層(C層):由岩石風化碎屑所組成,受淋 溶、洗出和洗入作用的影響不大。

10 課本p196 土壤剖面圖

11 2. 成熟土壤的剖面 土壤化育的不同階段中,土層類別、厚度都因化育時間的長短而有相應的變化。
課本p197 2. 成熟土壤的剖面 土壤化育的不同階段中,土層類別、厚度都因化育時間的長短而有相應的變化。 不是每個地區的土壤剖面都會擁有完整的土層分布,各地區的每個土層厚度也都不盡相同。 時間與土壤化育的關係示意圖

12 13-2 成土因子與成土作用 成土因子:影響土壤化育的主要成土因子,包含母岩、氣候、地形、生物和時間等五大項。
課本p197 13-2 成土因子與成土作用 成土因子:影響土壤化育的主要成土因子,包含母岩、氣候、地形、生物和時間等五大項。 成土作用:化育過程中土壤物理和化學性質的變化。主要成土作用包括鐵鋁化作用、鈣化作用和灰化作用。 成土因子與土壤的關係

13 1. 成土因子 (1) 母岩:化育土壤的岩石。 母岩的性質與土壤的成分有高度相關性。
課本p197 1. 成土因子 (1) 母岩:化育土壤的岩石。 母岩的性質與土壤的成分有高度相關性。 母岩在土壤生成的初期階段較具影響力,其化育的時間愈久,對土壤的影響則愈趨不明顯。

14 1. 成土因子 (2) 氣候:影響土壤化育最重要的因子,土壤化育時間愈久,氣候的影響愈顯著。 氣候條件 作用 土壤特徵 高溫多雨
課本p197 1. 成土因子 (2) 氣候:影響土壤化育最重要的因子,土壤化育時間愈久,氣候的影響愈顯著。 氣候條件 作用 土壤特徵 高溫多雨 化學風化作用強烈,風化速率快,淋溶作用較盛 厚度較大且鹼性礦物質較少,易呈酸性 乾燥與寒冷 物理風化作用相對較盛,風化速率慢,淋溶作用較弱 厚度較薄且易呈鹼性

15 1. 成土因子 (3) 地形:不同的地形上,可見到不同的土壤剖 面發育。
課本p198 1. 成土因子 (3) 地形:不同的地形上,可見到不同的土壤剖 面發育。 高度:地形的高低會造成氣候及植被的相應變化,進而使土壤類型的分布隨地形高低而變化。 坡度:較陡地區的土壤易被沖刷,不易化育出深厚的土壤剖面,而較平緩的地區,則較易化育出深厚的土層。 坡向:向陽或背陽、迎風或背風,其氣溫和降水量不同,土壤類型亦隨之變化。

16 課本p198 不同地形上的土壤發育 在不同地形下的土壤剖面亦有不同,例如:山地因坡度較陡,在雨水沖刷及重力的作用下,其土壤的A層常被帶到下方,而造成A層甚淺甚至消失的所謂「斷頭土」剖面。位在山地下方的台地,因接收山區的土壤,所以A層較厚;而B層的化育又與A層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也同樣產生厚度的變化。草地和沼地因大量的腐植質堆積,加上排水不良,阻礙有機質的分解作用,因此積聚成深厚的有機質層。

17 1. 成土因子 (4) 生物 植被枯枝落葉的供給會影響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 植物的根部深入土層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有助於風化作用的進行。
課本p199 1. 成土因子 (4) 生物 植被枯枝落葉的供給會影響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 植物的根部深入土層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有助於風化作用的進行。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將動、植物遺骸分解並轉化成養分,提高土壤肥力。 蚯蚓、螞蟻的活動則能使土壤更加鬆軟。

18 1. 成土因子 (5) 時間 土壤的化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同的發育階段,土壤成熟度不同,其性質將有所差異。
課本p199 1. 成土因子 (5) 時間 土壤的化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同的發育階段,土壤成熟度不同,其性質將有所差異。 就時間的角度,土壤易因人們的不當利用或是過度的開發,而導致土壤資源的喪失。

19 2. 成土作用 (1) 鐵鋁化作用(紅壤化作用) 氣候條件:溼潤的熱帶氣候區。 作用過程:氧化、淋溶、洗出與洗入作用旺盛。
課本p199 2. 成土作用 鐵鋁化作用 (1) 鐵鋁化作用(紅壤化作用) 氣候條件:溼潤的熱帶氣候區。 作用過程:氧化、淋溶、洗出與洗入作用旺盛。 土壤特徵: 1.土壤中缺乏原生礦物或鹼性物 質。 2.鐵、鋁等物質相對聚集。 3.氧化作用明顯,土壤因氧化鐵 影響而多呈紅色。

20 2. 成土作用 (2) 鈣化作用 氣候條件:乾燥氣候區。 作用過程:淋溶、洗出與洗入等作用較弱
課本p199 2. 成土作用 鈣化作用 (2) 鈣化作用 氣候條件:乾燥氣候區。 作用過程:淋溶、洗出與洗入等作用較弱 -降水時:土壤中鎂、鈣離子被析出沉積 ,以碳酸鈣最為明顯,形成鈣積層。 -乾季時:蒸發旺盛,水分因毛細作用上 升蒸發,而鈣離子被析出沉澱,於是在 A層下方形成含石灰質豐富的鈣積層。 土壤特徵:剖面層次分明。 -A層為暗黑色或暗棕色。 -B層則出現顏色較淺的鈣積層。

21 2. 成土作用 (3) 灰化作用 氣候條件:冷溼氣候的高緯度地區,多為針葉林。
課本p200 2. 成土作用 灰化作用 (3) 灰化作用 氣候條件:冷溼氣候的高緯度地區,多為針葉林。 作用過程:有機質分解速度緩慢,凋落物鹼含量少,而淋溶作用將礦物質分解、洗出。 土壤特徵: 1.強酸性。 2.灰白色土層。

22 13-3 土壤類型與地理分布 土壤分類的方法: 分類方式 類 型 堆積 原積土、運積土 酸鹼值 酸性土、中性土、鹼性土 土壤化育
課本p201 13-3 土壤類型與地理分布 土壤分類的方法: 分類方式 類 型 堆積 原積土、運積土 酸鹼值 酸性土、中性土、鹼性土 土壤化育 地帶性土壤、非地帶性土壤

23 課本p201 1. 地帶性土壤 假想大陸土壤分布圖 地帶性土壤(顯域土): -分布和氣候分區相 符。 -具有規律的空間特 性。

24 課本p 氣溫、降水量與土壤類型關係圖

25 1. 地帶性土壤 分布 特徵 土壤類型 熱帶雨林、熱帶季風氣候區 鐵鋁化作用 磚紅化土壤 (偏酸性) 熱帶莽原、溫帶地中海氣候區
課本p 1. 地帶性土壤 分布 特徵 土壤類型 熱帶雨林、熱帶季風氣候區 鐵鋁化作用 磚紅化土壤 (偏酸性) 熱帶莽原、溫帶地中海氣候區 淋溶作用不盛 鈣化盛行 栗鈣土 (偏鹼性) 溫帶溼潤氣候區 (除地中海型氣候) 淋溶作用顯著 紅壤→棕壤 (隨緯度增加) 半乾燥氣候區 降水量多→草原土、黑鈣土 降水量少、鈣化作用漸強→栗鈣土、黑鈣土 乾燥沙漠氣候區 降水量稀少 鈣化作用盛行 荒漠土(乾漠土) (偏鹼性) 寒帶副極地氣候區 灰化作用旺盛 反覆凍融作用 冰沼土 冰原氣候區 終年為冰雪覆蓋,土壤難以化育

26 2. 非地帶性土壤 非地帶性土壤:局部地形、水文或母岩的較大影響下發育而成。 -地勢低窪區:泥炭土。
課本p202 2. 非地帶性土壤 非地帶性土壤:局部地形、水文或母岩的較大影響下發育而成。 -地勢低窪區:泥炭土。 -石灰岩區:石灰土。 -沙漠或草原的局部地區:鹽鹼土。 地表有些幼年期土壤,因為化育時間短,土壤的剖面不明顯。 -氾濫平原、沖積扇或河口三角洲區所分布的沖 積土。 -火山灰化育而成的火山灰土。          

27 課本p203 成土作用與氣候關係圖

28 課本p204   常見的成土作用包括鐵鋁化作用、鈣化作用和灰化作用,在下列中國地圖中,A、B、C三地的土壤,各以何種類型的成土作用為主?並請將甲、乙、丙三個土壤剖面,填入相對應地區的空格中。 參考答案

29 課本p204

30 解析

31 答:1.B;2.A 依題目:黏土占10%、坋砂占20%、砂占70%,在土壤質地圖中,各從 0~100%做圖求其交點,可得右圖,故知申為其土壤類型。 2. 一般而言,如果黏粒比例較大者,接近三角的頂點;坋粒較多者,接近底邊偏右;砂粒較多者,則底邊偏左。在本題中,排水性較差者為黏質土類,故選在圖形上方的黏土。


Download ppt "第13章 土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