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陳海泓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陳海泓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陳海泓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2 內容綱要 壹、前言 貳、閱讀的意義與重要性 參、閱讀理解的模式與歷程 肆、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伍、不同文體的閱讀理解教學 陸、結語

3

4 壹、前言 從國際及國內研究報告結果省思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2007年11月 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2007年12月 台北小六學生國語文及數學基測研究報告-2008年5月

5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
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策劃的大型閱讀素養研究。 每五年一次,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施測 教育評鑑需考慮教育的挹注和培育方式,也要考量學生的學習成效,如知識的獲取、學習的態度和參與的程度。

6 2006年PIRLS的結果 台灣學生在全球40個參與國家/45個地區中,排名22(535分),其中直接歷程排行16(541分),在解釋歷程排行25(530分),兩者有顯著差異 台灣落後國際閱讀策略教學,如找大意、分辨基本文體、使用視覺表徵等 台灣學生因為興趣每天閱讀課外讀物比例全球倒數第一(24%) ,遠低於國際平均值(40%)

7 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 OECD)所委託的計畫 1990年末開始對15歲學生的科學、數學和閱讀進行持續性、定期性的國際比較研究􁁀

8 PISA評量的閱讀能力 擷取資訊:能否從所閱讀的文字資料中找到所需資訊。 解讀資料:閱讀後,能否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
思考和判斷力:能否將所讀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9 2007年PISA的結果 台灣在參與評量的57個國家中,排名第16,表現不如韓、日 最好的一群只有4.7%,相對於韓國的21.7%差很多
台灣近四成學生的閱讀素養被歸為較低的一群

10 台北小六學生國語文及數學基測報告 國語文有84%達「精熟級」,2.8%的小六學生未達基礎級,作文能力有三成待補救
國語文,以識字及寫字能力最差,還不會查字典等 數學科目則是71%達「精熟級」,3.79%未達基礎級 發現有學生連題目都看不懂,應該加強指導學生讀題的能力

11 台北小六學生國語文及數學基測報告 閱讀多成績好 多做參考書未必有用
2008/05/08 閱讀時間越長的學生,國語文及數學通過檢測比率越高 做作業時間不到一個小時的學生,通過基測比例,反而比做作業超過三個小時的高 參考書一週讀一到兩次,學習成果比每天讀要來得好 家長的教育程度越高,學生在家裡看電視、玩電玩的時間就越短,閱讀時間越長。

12 貳、前言 閱讀的意義 閱讀的重要性

13 閱讀的意義 閱覽誦讀 –國語辭典 閱讀是一種涉及思考認知的過程,因此只會發音而無法瞭解文字所代表的意義者,不能稱作「閱讀」。祇有閱讀能力,卻沒有實際閱讀行為的人,也不能算是「讀者」。 –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閱讀是複雜、動態的過程,讀者將自身的經驗與知識帶進讀物裡,同時也從讀物中獲取意義,最後統整為閱讀理解的內容。 –Rubin

14 閱讀的意義 Downing和Leong(1982)將閱讀定義為: 強調解碼的過程 著重意義的獲得-讀者建構意義。
柯華葳認為閱讀包含兩部份(民80): 認字-是指閱讀時將印刷字轉換為口語字的能力 理解-思考文字符號的歷程,並整合整篇文章的意義。

15 閱讀的意義 Lerner(1988)歸納閱讀的性質,如下: 閱讀是建構的過程:讀者需運用先前的知識與經驗,建構文章的意義。
閱讀是有策略的:熟練而有技巧的讀者,能在不同的閱讀情境,適當而有彈性的使用不同的策略。 閱讀需要動機:學習閱讀需要維持長時間的注意力。 閱讀需達自動化:具備自動化的認字過程後,才能流暢的閱讀。 閱讀是終生的追求:閱讀是一種持續性發展的技能,透過不斷的改進與練習能提昇表現。

16 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教育的核心(Reading is the heart of education),學校中幾乎每一科的知識都是由閱讀學習而來。 一下學期末,閱讀差的學生有90%的機會在四下期末時也是不好的閱讀者(Juel, 1988)。 大多數的閱讀問題能在學前和低年級階段予以預防(NRC, 1998)。 四年級學童能獨立閱讀對於日後學習的成功是絕對重要的,是孩子教育成功的轉捩點(劉慶仁,民89)。

17 閱讀的重要性 兒童的閱讀習慣,到國小六年級即已定型,且影響其一生(Bloom,1964)。
民眾的閱讀能力是展現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國家最大的投資,首推強化民眾的閱讀能力(OECD, 2000)。

18 參、閱讀理解的模式與歷程 閱讀理解的模式 閱讀理解的歷程

19 閱讀理解的歷程 閱讀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心智運作歷程,從人類視覺感官接觸到文字,一直到理解全文的全部經過。
Gagné(1985)的四階段閱讀歷程 閱讀歷程的理論(Bachers, 1998) 閱讀歷程的特徵(Hyde & Bizar,1989)

20 Gagné(1985) 將閱讀歷程區分四階段 解碼 比對(matching):見字而直接知意的比對
轉錄(recording):見字後,需以字音為中介,間接獲取字義的轉錄 文義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 字義觸接(lexical access):選擇字詞的正確解釋,是解碼的最終結果 文法剖析(parsing):指能依字序、文法、語意等關係組成一命題

21 Gagné(1985) 將閱讀歷程區分四階段 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統整(integration):指語句整合,將不同字彙加以整合成為和諧且有意義的句子結構,使文章中概念的心理表徵更為一致而連貫。 摘要(summarization):是指閱讀者讀完一段文字後,能整理出該段文章的重點,而此重點的歸納往往是推論而來的。 精緻化(elaboration):能運用先備知識,賦予文字或段落更豐富的意義,含舉例、繼續下文、描述細節和類推等四種類型。

22 Gagné(1985) 將閱讀歷程區分四階段 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瞭解自己正在閱讀什麼的覺察 設定目標(goal setting) 選擇策略(strategy selection) 檢核目標(goal checking) 補救(remediation)

23 閱讀歷程的理論(Bachers, 1998) 由下而上閱讀—即由認字逐次到全文理解。
由上而下閱讀—從讀者的先備知識去對全文進行整體的瞭解開始,閱讀從讀者出發,以讀物為終點。 雙向互動閱讀—認為有效的閱讀既需對讀物所用字辭語句瞭解,又需具備讀物所述內容的背景知識和經驗。 全環互動閱讀—即進行雙向互動閱讀時,加入社會環境與讀者個人心境的因素,強調讀者與讀物互動的過程中,受到許多外在、內在因素影響。

24 閱讀歷程的特徵 (Hyde & Bizar,1989) 閱讀是一項複雜的認知活動,也是一個問題解決的策略性歷程,並提出四種閱讀歷程的特徵:
閱讀是整體的歷程(holistic process) 閱讀是互動的歷程(interaction process) 閱讀是建構的歷程(constructive process) 閱讀是策略的歷程(strategic process

25 肆、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教師若能在教學前擬定適當的教學策略,應該能對教學活動的流暢進行有所助益,並且能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以及思考能力。 選擇優良的文本 認識孩子的發展 閱讀各類的讀物 教導閱讀的策略 引發閱讀的動機 熱衷閱讀的教師 分享閱讀的心得 養成閱讀的興趣

26 選擇優良的文本 內在條件 外在條件 字體大小 紙張顏色 印刷排版 裝訂牢固 封面特色 價錢合理 真實內容 文字通順 高尚情趣 文學價值
生動活潑 題材新穎 年齡

27 查檢好書指南 好書指南:少年讀物 兒童讀物/于玟等編。台北市:北市圖,民93。
兒童好書書目–附索引/台北市立圖書館編。台北市:編者,民82。 兒童課外讀物展覽及評鑑實錄/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台北市:編者,民79。 行政院新聞局第30次推介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行政院新聞局編。台北市:編者,民97。 好書大家讀手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編。台北市:編者, 。 臺灣(1945~1998)兒童文學100 /林文寶編。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民89。

28 利用選書工具 書評/書摘 開卷周報(中國時報)、讀書人(聯合報) 出版情報(金石堂)
全國新書資訊網( 得獎作品 金鼎獎、小太陽獎、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好書大家讀、中國時報「開卷」、聯合報「讀書人」、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信誼幼兒文學獎、臺灣出版TOP1 圖書目錄 台北市立圖書館兒童圖書目錄 出版社目錄 國語日報網路書局

29 認識孩子的發展 年齡與讀物偏好 性別與讀物偏好 社經地位與兒童閱讀 成就動機與讀物偏好

30 年齡與讀物偏好 Terman & Lima (1935) 五歲以前 神話、童話 六、七歲 動物故事、簡短的神話故事、 簡短有趣的詩歌
五歲以前 神話、童話 六、七歲 動物故事、簡短的神話故事、 簡短有趣的詩歌 八、九歲 神話故事、真實生活故事 十歲 冒險、世界各地故事、旅行的書 十一歲 冒險、神秘故事 十二歲 傳記、家庭和學校生活故事

31 年齡與讀物偏好 邱阿塗(民70)國小各年級學童喜好 歷史故事、偵探故事 科學故事、偉人傳記 一年級 圖畫書 二年級 童話、神話、圖畫故事
一年級 圖畫書 二年級 童話、神話、圖畫故事 三年級 神話、動物故事、傳奇性故事、寓言 四年級 實際生活故事、冒險故事 五年級 名人故事、冒險故事、遊記、 歷史故事、偵探故事 六年級 偵探小說、推理小說、冒險故事、 科學故事、偉人傳記

32 年齡與讀物偏好 陳海泓(民77)兒童身心發展與讀物關係 學童前期 動物、神仙故事為主, 日常生活故事也會喜歡
學童前期 動物、神仙故事為主, 日常生活故事也會喜歡 學童中期 仍愛神話、日常生活故事, 但漸趨愛冒險英雄故事 學童後期 冒險故事仍存,而滑稽幽默 及正義感故事,日漸重視 青春初期 科學發明、言情小說逐漸明朗

33 性別與讀物偏好 男孩 女孩 Witty & Lehman (1932) Wolfson, Manning, & Manning (1984)
冒險、神秘小說 冒險、自然科學、和機械應用科學 女孩 愛情故事、家庭或學校生活有關的報導 個人問題和藝術類讀物

34 性別與讀物偏好 蔡玲等(民83) 內湖地區學童 男生 自然科學、中國史地、世界史地 女生 語文類、美術類、自然科學類 男孩 女孩 男孩 女孩
蔡玲等(民83) 內湖地區學童 男生 自然科學、中國史地、世界史地 女生 語文類、美術類、自然科學類 男孩 女孩 男孩 女孩 民間故事、偵探故事、童話 民間故事、童話、 神仙小說 動物、 太空天文、地球科學 動物、 植物、 健康醫學

35 性別與讀物偏好關係 陳海泓(民77)性別與兒童讀物偏好關係 女童側重於女性化的體裁 女童愛讀浪漫文藝小說 性別影響讀物的偏好,但與年齡有關
男童專注於男性化的故事, 女童側重於女性化的體裁 男童喜歡通俗科學讀物, 女童愛讀浪漫文藝小說 女生閱讀的傾向較廣泛,且內容較積極正向

36 社經地位與兒童閱讀 愈貧窮的家庭,家中讀物的數量愈少;家中讀物數量和兒童閱讀量成正相關。同樣地,貧窮地區學校圖書館館藏量較少,而富裕地區館藏量較多。 文化背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家中備有優良的閱讀資料,都是影響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Whitehead,1984)。 Adams(1990)研究指出在高文學素養家庭長大的孩子可能在其入學之前,即經驗一千小時以上的閱讀和寫作活動。此乃相對於許多來自低社經家庭的孩子,未見書本、期刊,以及成人對其閱讀。 文化背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家中備有優良的閱讀資料,均是足以影響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Whitehead, 1984)。中、高社經地位學生由於家庭經濟許可,子女可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並獲得有益於教育的玩具、書報,甚至如旅行參觀之類的文化經驗刺激;而低社經地位學生,由於經濟條件限制,文化刺激的供應普遍難以獲得滿足。 Adams(1990)研究指出在高文學素養家庭長大的孩子可能在其入學之前,即經驗一千小時以上的閱讀和寫作活動。此乃相對於許多來自低社經家庭的孩子,未見書本、期刊,以及成人對其閱讀。因此,供給低社經學生各類適合其學習需求的讀物,並落實閱讀指導課,讓學生有實際機會接觸並閱讀各類型讀物,當可提高其閱讀興趣,以彌補學生先天上的不足。

37 成就動機與讀物偏好 影響成就動機發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的價值、社會角色系統、教育的過程、同儕團體的交互作用、父母的教養方式等。
成就動機高的學生,對自我愈肯定,且也愈喜歡閱讀;成就動機低的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也否定自己,不喜歡閱讀(Harris & Sipay, 1985)。 高成就動機者較喜歡探索,閱讀範圍較廣泛,比低成就動機者更喜愛各類別的讀物。 Vidler, 1977.

38 閱讀各類的讀物 圖畫書 傳統文學 童話、神話、傳說、寓言、民間故事 幻想讀物 想像性讀物、科幻小說 寫實讀物 寫實小說、成長小說、冒險小說、
傳統文學 童話、神話、傳說、寓言、民間故事 幻想讀物 想像性讀物、科幻小說 寫實讀物 寫實小說、成長小說、冒險小說、 報導文學、幽默故事、學校故事 歷史小說和傳記 兒童詩歌 知識性讀物 經典名著改寫本

39 教導閱讀的策略 策略即是兒童用來獲取文章的意義以及猜測生字的方法。 教師要在不同類型的讀物中,教導兒童閱讀的策略。
兒童是透過自然的、連續的閱讀發展階段來自行建構閱讀的策略。 兒童閱讀愈多不同類別的讀物,發展出愈多元、愈廣泛的策略,就愈能在各種類別的讀物中監督自己的閱讀。

40 教導閱讀的技能/技巧 著重在一片段的訊息如辨認單字、語詞、字母發音或母音規則。 在脫離實際閱讀及寫作的情況下反覆地練習。
依賴老師的學習,教師教學生生字或規則,學生不會獨立學習策略。 通常無法由獨立的練習轉移到實際的閱讀及寫作中。 按一定的順序教,以達到熟練。

41 認字的策略 不要單獨教字,要在文章的上下文中辨識字及其意義;多閱讀,多認識新字詞。
大多數國字是由部件組成,學習認新字的策略是以字形、字音(聲旁)、字義(部首)部件 聲旁知識,表音 如有「表」聲部的皆唸「表」,如錶、裱、俵 「部首」知識,部首表義。 如「金」部表與金屬有關,因此鈽、銫、鈜都與金屬有關 如「水」部表與水有關,因此池、河、海都與水有關

42 斷詞的策略 閱讀理解需斷詞,讀者必須將字詞組合成合理的敘述,讀者需要與所讀文章有關的「背景知識」 靜不下心五成大學生閱讀有困難-
「五成」「大學生」比分開「五」「成大」「學生」合理

43 閱讀前的閱讀理解策略 藉看書名、插畫、圖表和相關項目(章節標題、摘要等)預覽文本,以引起一些想法、思考和相關的記憶和經驗。
透過預覽預測有關的主題,喚起兒童已經知道的,有助於兒童的理解,也知道閱讀材料的形式。這些預覽幫助兒童利用背景知識來處理內容和閱讀材料的形式。 詢問兒童問題,讓兒童從答案中自行建立閱讀的目的。

44 閱讀中的閱讀理解策略 回溯文章主旨來檢核理解,這可以透過釋義、聯想、問問題來完成(如:這有意義嗎?)。
整合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連結、創造圖像,並對作者所說再加一些詳述。 監控理解:藉著使用各種線索來想出不認識的字、決定閱讀材料的重要部分、遇到問題時運用修補策略(如:再讀一次、或繼續往下讀)。 繼續預測(問問題):根據答案再修正之前預測錯誤處,循序進行,直到完成。

45 閱讀後的閱讀理解策略 摘要並整合已讀的主題和中心思想、作者的主要目的和想法,了解全書的主要意義而不是各獨立章節的意義。
適當的回應:個人的、批判的、評鑑的和有創造力的讀後感。 藉著其他合適的資訊來交叉檢核。 確認閱讀的目的完成:問題都回答了嗎?作者的論述充足嗎?是否需要閱讀更多或蒐尋進一步的資訊嗎? 學以致用。

46 閱讀理解策略習得的方式 從事有意義的閱讀及寫作。 讓學生擁有多元的閱讀及寫作經驗:和夥伴閱讀、文學圈、文本討論、寫下對話。
閱讀簡單及可預測的材料,討論較困難的書。 重讀書本以便獲得流暢度及整合策略。 學生讀後與他們談一談,瞭解閱讀困難的文章是用哪些策略?又有哪些策略是他們還可以試一試的。 學生需要知道如何和何時去針對個別的任務及材料採取適當的策略。

47 引發閱讀的動機 動機是影響學習的主要原因。 閱讀動機:為什麼要閱讀 ?
動機的基礎:對閱讀的意願和熱衷,同時牽涉到注意和參與。注意的和參與的學生可以學的更多、記憶的更久、並且更佳利用他們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 動機的基礎:對一項活動的意願和熱衷同時牽涉到注意和參與。注意的和參與的學生可以學的更多、記憶的更久、並且更佳利用他們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他們通常也較沒有教室內的紀律問題。

48 熱衷閱讀的教師 輔導者的角色,非權威的角色—書本和讀者的反應是中心焦點,非教師。 對文本的知識和閱讀的策略有全盤的瞭解。
提供學生團體討論架構、閱讀策略、以及適合討論的環境。 提問,教師透過文章或故事中問題的討論 利用問題塑造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 文學討論的品質跟教師息息相關,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反應的品質與特色的決定性因素。討論的環境是指可以讓學生在討論當中獲得鼓勵、安全感的討論環境。提問(王金國,民86)

49 分享閱讀的心得 傳統的文學課程強調個人式、靜態式的閱讀。目前強調社會互動、動機、認知、知識的均衡。
語文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是社會互動的,在建構和延伸閱讀內容的意義時可以與他人分享與溝通。 閱讀教學不再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教學,而是透過同儕和師生的互動來建構閱讀的意義。 Vygotsky的鷹架理論,國小學童因認知上的限制,需要成人或同儕的幫助來進行閱讀理解以及提升其閱讀動機、態度和閱讀能力。 1980年代強調閱讀動機和技巧的理論結合;1990年代強調均衡社會互動、閱讀動機、認知和知識的獲得的文學課程(Gambrell, 1996)。

50 養成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相關主題的主要動機。
閱讀興趣:我想要閱讀的是什麼?興趣是多樣化的,當孩子發現那些書是屬於他們自己的興趣喜好時,他們會喜歡閱讀的。身為老師必須傾聽孩子的心聲,協助他們將興趣和閱讀做連結,找到閱讀的入口。

51 伍、不同文體的閱讀理解教學 閱讀知識性文本的方法:注意作者的目的何在?作者如何達到這些目的?作品的內容真實嗎?注意書本的外部特徵與內部結構。
閱讀想像文學的方法:是啟發的學習作品,能從經驗中創造經驗的作品。閱讀時全心投入並迅速閱讀,讓角色深入心靈。不要刻意追求文字意義、命題、和論點。注意文學的要素,人物、場景、事件、情節、主題。 閱讀傳記的方法:作者的目的何在?如何分辨真實與否? 解說作品在於傳遞讀者已經具備或必須具備的知識。想像作品則嘗試傳達感受、經驗,而且如果作者的溝通成功,讀者就能從內容中感受到喜悅。

52 了解知識性文體內部的結構 學習從讀物的內部得到主要的意念和了解作者是如何組織知識內容。 六種基本的組織方式: 敘述 比較/對照 事件的順序
問題和解決 過程的描述 結果和影響

53 閱讀意義(非文學)

54 閱讀意義(文學)

55 陸、結語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與時俱進 + 班級和家庭閱讀活動的落實 學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 示範閱讀的師長與父母 ↓↓
幫助學生從半依賴性閱讀階段轉移至獨立閱讀 養成孩子主動的閱讀習慣,儲備孩子終身的學習動力

56 謝謝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陳海泓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