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家庭需求評估 劉瓊瑛 101.02.0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家庭需求評估 劉瓊瑛 101.02.0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家庭需求評估 劉瓊瑛

2 與家庭工作相關的幾個名詞 •Child & Family •Family Treatment
•Social work with •Family Intervention family •Family counseling & •Family practice Therapy •Family service •Family-based •Family-centered social work practice •Family social work

3 社會工作與家庭:淵源流長的關係 ◎社會工作專業的主要特色: 「人在情境中」(person- in-situation) 。
◎1917年 Mary Richmond的“Social Diagnosis”。 ◎ 1954年 Frances Scherz 寫過 ”What is Family-centered casework?”一文。 ◎ 1983年 Ann Hartman ”Family-centered social work practice”

4 健康家庭的特質1 (1)有濃厚「家」的感覺,成員彼此關心,且對家 有認同感 (2)有共同的目標 (3)有家庭規範、有傳統
(4)有相聚一堂的時間 (5)每個家人都能負責任、互相尊重 (6)有良好的溝通模式 〈引自藍采風〉

5 健康家庭的特質2 (7)充滿互相信任的氣氛 (8)能給孩子難忘的童年 (9)能夠面對問題,克服困難 (10)有強烈的凝聚力
(11)能提供子女成長的機會 (12)具有高度的宗教取向

6 身心障礙問題與家庭之間的關係 (1)家庭是影響身心障礙問題發生的一個 因素----------家庭病理取向 (2)身心障礙問題對家庭的影響
家庭衝擊取向 (3)家庭的調適態度及策略 家庭因應取向

7 名稱 ●家庭評估(Family assessment) ●家庭診斷(Family diagnosis)
●家庭評量(Family measurement)

8 基本概念1 (1)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 & (Circular causality)
生態系統理論(Ecosystem theory) (2)二元化及三元化的行為模式 (3)循環性的因果關係論 (Circular causality)

9 基本概念2 個人內在為次(Intrapersonal) (5)評估是一個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
(4)人際互動為重(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個人內在為次(Intrapersonal) (5)評估是一個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 (6)「內容」(content)只是達到「過程」 (process)的捷徑。 (7)重視家庭的功能及優點,而非只是注重病 狀部分

10 好的家庭評估模式應具有的特性 (1)能涵蓋重要的家庭面向(注重家庭概念的 完整性) (2)強調家庭關心的事項,依此決定服務目標和 內 容
(3)根據服務的類型和需求來決定評估的內涵 (4)能注意到家庭文化的價值觀和傳統 (5)結合多元的資訊來源和不同的評估方法 (6)能定期再評估,以符合家庭的動態需求

11 多面向的家庭評估架構 軸面名稱 觀點 內容 (1)內在系統 組織與結構 家庭結構 家庭功能 (2)生態面 空間取向 家庭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
(生態圖) (3)代間面 時間或發展取向 原生家庭 家庭生命週期 重大生活事件

12 評估前(時)的必要步驟 暫時性假設

13 預期式同理心(Anticipatory Empathy)
◎揣摩對方可能的感受、期待、及需求等。 ◎有能力察覺雙方的差異及可能影響。 ◎自我察覺,避免過度認同或主觀意識、刻板印象而影響對於個案的正確評估。

14 (一)家庭的問題/需求面1 (1) 從家庭關心的問題和需求著手,收集相關資料,以評估家庭當前的需求有哪些;藉此可以表達專業人員對家庭的真誠關懷與重視,亦可加強雙方的關係。

15 (一)家庭的問題/需求面2 家庭的四種需求(Rothery &Enns,2001)
(1)Concrete,instrumental support (2)Information,knowledge,and skills (3)Emotional supports (4)Affiliational supports

16 (二)家庭結構面1 家系圖(Genogram): 顯示家庭內部的動態關係,用以描述家 庭組成結構、家庭關係及特性,以及跨
世代出現的議題;可以針對出生、結 婚、分離和死亡等重要家庭事件提供一 個完 整且詳盡的圖像。

17

18

19 (二)家庭結構面2 (1)家庭成員的界限性質 ◎外在界限(outer boundary) ------劃分家庭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
開放性:清楚的外在界限 封閉性:僵化的外在界限 無定性:模糊的外在界限

20 (二)家庭結構面3 ◎內在界限(internal boundary) ------劃分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關係 清楚的內在界限 僵化的內在界限
模糊的內在界限

21 (二)家庭結構面4 (2) 次系統(subsystem)和聯盟(coalition) 每一個成員也都是一個次系統,成員
之間亦可經由年齡、世代、興趣或性 別而組成不同次系統。成員之間也會 依據各自的需求,結合成不同的聯盟 關係。

22 (二)家庭結構面5 家庭次系統的任務 (1)夫妻次系統(couple subsystem) :【愛與親密感】支持、信任、陪伴、性關
係、個人 發展、價值與目標、經濟規劃。 (2)親職次系統(parental subsystem) :【執行領導權】權威、照顧、養育、管教、 結構、設定限制。

23 (二)家庭結構面6 (3)手足次系統(sibling subsystem) :【建立強烈的情感結合】友誼、陪 伴、玩伴、一起承續父母建立的家
庭生活。 (4)親子次系統(parent-child subsystem) :【 代間的互動】指導、教導、聆聽、 示範、關係會隨著時間而調整。

24 (二)家庭結構面7 (3) 從結構觀點看家庭問題類別 ◎界限的問題 ◎次系統的問題 ◎三角關係的問題 ◎階層的問題

25 (二)家庭結構面8 失功能家庭例子: (1)孩子選邊站,與父(母)聯合對抗另一方 (2)孩子扮演親職角色,協助父(母)
(3)父母過度侵犯孩子的生活 (4)某一代與另一代持續聯盟對抗某一成員 (5)父母聯盟對抗某一子女或子女聯盟對抗 父母

26 (三) 家庭功能面1 這部分主要在於了解家庭中此時此刻 的互動模式,包括家庭成員如何進行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以及成員之間的關係。
(1)角色結構 :每個家人實際擔任的角色功 能,家人對自己及其他人的角色功 能有什麼看法?彼此的期待和滿意 度如何 〈正式和非正式角色〉

27 (三)家庭功能面2 (2)權力結構:家中權力分配情形,誰最有權 力或最少權力?決策過程? (3)問題解決能力:家庭面對問題的態度?
問題解決的運作過程如何? 有效嗎? (4)家庭規則 :家庭如何範定成員的權利、 義務及行為標準。是否清楚 ? 一致性?彈性程度?

28 (三)家庭功能面3 (5)溝通型態:家人之間如何交換訊息?管道 是否直接?內容是否清楚? (6)情緒的表達:家人之間是否允許表達各種
不同的情緒反應?表達的程度是否 適當? (7)情感的投入 :家人互相關心的程度,可分 為沒有投入、缺乏感情的投入、自戀性 的投入、同理性的投入、過度的投入、 及共生性的投入

29 (三)家庭功能面4 依據家庭結構和情感投入,可將家庭分為 糾纏型 結合型 分離型 疏離型

30 (三)家庭功能面5 「糾纏型」家庭-----牽一髮動全身 ◎只有「我們」,沒有「我」 ◎外在界限僵化,內在界限模糊 ◎缺乏個人隱私
◎強烈家庭歸屬感

31 「疏離型家庭」 自掃門前雪 ◎沒有「我們」,只有「我」 ◎外在界限模糊,內在界限僵化 ◎強調個人主義 ◎缺乏家庭歸屬感

32 依據家庭功能表現,將家庭分為 混亂型 彈性型 結構型 僵化型

33 (四)家庭發展層面1 (1)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 每個家庭從男女二人結合到年老死亡而瓦解,
會經過幾個可預測階段,就是所謂的「家庭生 命週期」,每個階段會經歷特定的生活事件,如 結婚、生子、離家等,因而伴隨新的發展任務 與挑戰,家庭必須改變慣用的行為模式,並且 調整角色和職責分工 ;因此對家庭構成或多

34 (四)家庭發展層面2 或少的壓力,甚至造成危機 ;而前一階 段的任務成功與否,也會影響到下面各 階 段的發展。評估家庭,也必須從發展
的觀點來看家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發展 情形,了解家庭當前問題是否與此因素 相關 ,以作為治療的依據,並可防範於未 然,達到預防功效。

35 (四)家庭發展層面3 (新婚階段) ◎生活事件:結婚 ◎發展任務:與原生家庭分離,以建立一個屬於兩 人的家庭。夫妻必須調整過去的行為
模式、生活習慣 ,以建立雙方都滿意 的婚姻生活。 ◎可能出現的壓力問題:二人無法協調彼此差異, 無法與原生家庭分離,或原生家庭想繼續操控。

36 (四)家庭發展層面4 〈孩子出生階段 --第一個孩子出生到六歲為止〉 ◎生活事件:生育子女 ◎發展任務:擔負父母親的親職角色,學習為人
〈孩子出生階段 --第一個孩子出生到六歲為止〉 ◎生活事件:生育子女 ◎發展任務:擔負父母親的親職角色,學習為人 父母的能力,建立親子次系統 ,重新調整 小家庭與外在環境包括原生家庭、保 母、工作崗位等的關係。 ◎可能出現的壓力問題: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 平衡,無法勝任親職的新角色。

37 (四)家庭發展層面5 (3)家庭過去曾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如失業 、 親人去世、嚴重疾病等 ,以及此事件對 整個家庭及個別成員的影響。
(4)可採用家庭時間線 (Family Time Line)。

38 家庭時間線(Family time line)
利用一個簡單的軸線快速掌握家庭度過生命週期過程中的重要家庭事件,例如父母相遇、約會、結婚、生育、搬家、失業、離婚等,都可以用一條時間線顯示,以了解家庭的歷史及其意義。

39 父 老 老 搬 離 父 父 母 母 大 二 家 婚 再 失 再 結 出 出 婚 業 婚 婚 生 生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40 (五)生態面1 :家庭的外在資源 了解家庭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 生態圖(Eco-map)工具的運用 呈現家庭外部動態關係,主要在了解家
庭和外界之間的互動關係品質及資源的 流動方向以掌握家庭的支持系統及資源 狀況。

41 (五)生態層面2 社會環境的四個系統層次 (Bronfenbrenner,1977) (1)微視系統(microsystem) :
(2)中間系統(mesosystem): (3)外部系統(exosystem): (4)鉅視系統 (macrosystem):

42

43 (六)家庭優勢面1 內在資源 (1)個人部份:家人的教育程度、知識、技巧 、人格特質、生心理健康、自主 能力及自我概念等。
(2)家庭部分:家庭的凝聚力、適應力、組織 結構、溝通技巧、婚姻關係、家 庭功能等。

44 (六)家庭優勢面2 •利用會談、觀察及自陳量表等方法收集資料以評估家庭的內在資源。
家庭內在資源的評估策略 •利用會談、觀察及自陳量表等方法收集資料以評估家庭的內在資源。 •家庭很少會直接指出自己的優點,通常是透過生活經驗的陳述、行為表現及家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中顯示出來。 •從家庭所告訴你的故事中,找出可以反映出家庭優點和能力的例子。

45 (六)家庭優勢面3 •訪視時,觀察並留意家庭的居家環境,從中發現値得鼓勵的事。
•請家庭描述平常的生活安排,通常如何處理生活上的喜怒哀樂事件,藉此找到家庭的內在資源。 •詢問一些特定問題,例如:你們最喜歡在一起做什麼 ?你們有沒有共同的興趣或嗜好?讓家庭有機會談到與能力和優點。

46 (六)家庭優勢面4 •使用重新建構(reframing)的技巧,用一種正向的觀點回應家庭所提到的問題。
•切記,每個家庭都有優點及能力,只是長久處於問題之中而沒有機會思考好的一面。

47 個案討論璐璐

48 家庭評估的常用方法及技巧 首重關係的建立 ◎加入(融入)(joining) ◎正常化(normalizing)
◎重新建構(reframing) ◎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49 與家庭建立夥伴關係的原則 工作人員先能了解自我 對案家有完整的認識 尊重個別差異 肯定及建立家庭的優點 提升家庭的選擇能力
肯定家庭的期待與希望 正向的溝通

50 家庭評估常用方法 (一)質化評估:藉由現象描述的方式獲取與 家庭生活和功能有關的資訊。 可包括 「內容」:指家庭成員實際提供的 資訊。
「過程」:指家人之間如何互動的

51 質化評估常用方式 (1)會談法: ◎結構式會談&非結構式會談 ◎個別成員會談 &部份成員會談 &全家人會談

52 (2)觀察法: ◎結構式觀察:觀察家庭如何執行 某項任務。 現場重演(enactment) 家庭雕塑(Family sculpting) ◎過程式觀察:觀察家庭的自發性 互動。

53 家庭雕塑:利用肢體、位置、空間的擺位 顯示家庭圖像。目的在利用所呈現 的圖像來察覺成員間的關係及感 受,並且讓成員內在對家庭的感受 與想法能「具象化」;藉此探索問 題、以產生改變。

54 (3)家庭訪視 目的:◎詳細觀察家庭的居家環境。 ◎在熟悉的環境中與工作人員互 動,可更自在呈現真實面貌。 ◎可以跟更多家人接觸,取得多 元且完整資訊。

55 ◎可以實際觀察家人在家的互動情形, 譬如親子之間的相處或問題解決方 式,父母的親職教養能力更可一覽 無遺。 ◎訪視時可以提供現場立即示範。 ◎掌握周遭社區環境中的可用資源。

56 ※父母需求調查表 ※家庭需求評估檢核表 9912社工需求檢核表.xls

57 (二)量化評估:使用測量工具收集與家庭功
能相關的資訊。 常用方式 ◎家人自填表 ◎工作人員填寫量表 (例如行為觀察記錄表)

58 ※家庭功能評量工具介紹 (1)家庭關懷量表(Family APGAR) 家庭關懷量表.doc (2)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家庭功能量表FAD.doc

59 (3) 家庭適應力及凝聚力量表 (Family Adaptability & Cohesion Scale---FACE) (4)家庭環境量表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60 結構式家庭會談1 (Structured Family Interview)
(1)家庭診斷會談 (2) 父母婚姻史 (3)家庭活動計劃 (4)諺語解釋教導 (5)家庭缺點討論 (6)家庭氣氛討論

61 結構式家庭會談2 (7) 家族優點討論 (8) 親子仿同問題 (9) 家族角色討論 (10)家族角色扮演 (11)家族角色扮演
(7) 家族優點討論 (8) 親子仿同問題 (9) 家族角色討論 (10)家族角色扮演 (11)家族角色扮演 (12)治療之總檢討

62 初次家庭會談的內容大綱 (一) 寒暄階段 § 歡迎並認識每位家人,介紹機構及治 療者 § 注意整個家庭的情感氣氛
§留意每個家人的語言及非語言行為 §建立暫時性假設 目標: 彼此認識,製造一個沒有威脅的情境,認 識家人並協助他們感到舒適。

63 ( 二) 問題確認階段 § 請每位家人說出對問題的看法 § 藉由問話幫助家人的敘述更具體清楚 § 了解過去嘗試過的解決方法及結果 § 考慮徵詢意見的順序 目標: 更了解問題

64 (三) 互動階段 § 讓家人彼此討論問題,曾經如何處理 , 家人的反應態度如何? § 可用行動表達 目標: 將問題待入會談室,治療者可以就 家人對問題的行為反應型態,有一 個清楚的藍圖。

65 (四) 目標設定階段 § 要求每個家人敘述自己期待的改變 是什麼 § 盡量用正向、具體的用語來界定 目標 目標 : 治療目標具體化

66 (五) 結束階段 § 對此次會談做一結論,治療者給予 評論 § 訂立治療契約或下一次會談事宜 § 事務性約定討論 § 徵詢家人有無其他疑問


Download ppt "家庭需求評估 劉瓊瑛 101.02.0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