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白玉苦瓜 余光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白玉苦瓜 余光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白玉苦瓜 余光中

2 余光中詩樂欣賞 鄉愁四韻

3 ◎五、六、九、十等四個單元建議配合電子講義使用。
目 次 一、知人論世~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二、軼聞趣談~作者相關事典 三、文心對焦~題解 四、探驪得珠~課文賞析 五、國學殿堂~文體源流、比較、延伸 六、妙筆生花~文法修辭成語對聯 七、提綱挈領~章法結構 八、集思廣益~課後問題討論 九、更上一層~延伸閱讀 十、應用練習~形音義及綜合演練 十一、網路資源~本課相關及圖文資料 來源 ◎五、六、九、十等四個單元建議配合電子講義使用。 3 3

4 一、知人論世 ~ 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 生平著作 寫作風格 回目次

5 余光中,福建省永春縣人,民國十七年生於南京。臺灣大學 外國文學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教於臺灣、美國、香港各大學,民國八十七年自高雄 中山大學退休,並獲聘為該校終身職榮譽講座。

6 余光中才學出眾,創作力旺盛,耕耘文壇六十年, 不但「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對於翻譯、評論亦所擅長,故有「璀璨的五采筆」之美譽。
余光中曾說:「我寫作,是因為感情失去了平衡,心裡失去了保障。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繆思不必再去照顧他們。」余光中之所以創作,似乎就是尋求內在情感平衡的一種自然表現。余光中在創作中,尤其是新詩裡,重新找到情感的平衡、保障,這也是繆思對於余光中的照顧 余光中才學出眾,創作力旺盛,耕耘文壇六十年, 不但「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對於翻譯、評論亦所擅長,故有「璀璨的五采筆」之美譽。 香港中文大學黃維樑教授認為,余光中才學出眾,再經過時間環境的淬礪,早已擁有璀璨的五采筆,那就是詩、散文、翻譯、文學評論、編輯,由於成績斐然,使他成為當代文學的重鎮

7 作者補充 余光中的文學成就與主張   余光中才學出眾,文采斐然,始終是當代文壇之焦點。 黃維樑盛讚:「余光中憑其璀璨的五色之筆,耕耘數十年,成為當代文學的重鎮,其詩風文采,影響深遠。……上承中國文學傳統,旁採西洋藝術。余光中在新詩上的貢獻,有如杜甫之確立律詩;在現代散文之成就,則有韓(韓愈)潮蘇(蘇東坡)海的集成與開拓。」

8 作者補充 以樂為詩 --為了自娛 以詩為文--為了娛人 以文為批評(寫序 )--為了娛友 以創作為翻譯--為了娛妻 (工作平穩,收入可靠。 ) 摘自-- 憑一張地圖 四窟小記

9 作者補充 璀璨的五色筆 (一)紫色筆—詩   余光中對於詩有這樣的看法:「詩,應該是靈魂最真切的日記。 有詩為證的生命,是值得紀念的。」(敲打樂新版自序)

10 作者補充   李元洛以為余光中的詩藝具有三項特色:「獨特性與普遍性、傳統與現代、創造性藝術思維」。 古繼堂則從橫向來看其詩作的特色: 「(1)他的不少作品呈現出一種政治抒情詩的風貌。(2)大量地吸收和運用中國古詩中的精華,造成自己既典雅又古樸的詩風。(3)樹影般的描繪,音樂般的抒情。」

11 作者補充 (二)金色筆—散文   余光中以建設性的理論來構築其散文,他以為現代散文必須講究彈性、密度與質料:   「所謂『彈性』,是指這種散文對於各種文體各種語氣能夠兼容並融合無間的高度適應能力。文體和語氣愈變化多姿,散文的彈性當然愈大;彈性愈大,則發展的可能性愈大,不至於迅趨僵化。

12 作者補充 所謂『密度』,是指這種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數內)滿足讀者對於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當然密度愈大。   所謂『質料』……它是指構成全篇散文的個別字或詞底品質。這種品質幾乎在先天上就決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譬如岩石,有的是高貴的大理石,有的是普通的砂石,優劣立判。」

13 作者補充 (三)黑色筆—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出於余氏的另一枝筆。 在分水嶺上、從徐霞客到梵谷兩本論文集和其他文章裡,他的言論出入古今中外,有古典主義的明晰說理,有浪漫主義的豐盈感性,解釋有度,褒貶有據。他剖情析采,敏銳深刻,力求公正無私如包公判案。

14 余光中說:「在寫評論的時候,我總是不甘寂寞,喜歡在說理之外馳騁一點想像,解放一點情懷,多給讀者一點東西。當然,這樣的做法並非刻意為之,而是性情如此。我不信評論文章只許維持學究氣,不許流露真性情。」
  余光中的評論涉及諸多領域,無論詩論、文論、作家論、畫論、樂論、翻譯評論等皆有出色而犀利的批評。這枝黑色筆在臺灣文學史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即使如此,身為一位批評家其態度卻是極為謙虛,他說: 作者補充

15 作者補充 「我雖然也寫一點評論,卻不是理論家,也不是當行本色的評論家。我寫評論,主要是由經驗歸納,那經驗不僅取自個人的創作,也取自整部的文學史。我寫評論,在文體上有點以文為論。在精神上,卻像是探險的船長在寫航海日誌,不是海洋學家在發表研究報告。要了解飛的真相,我寧可去問鳥,而非問觀鳥專家。」 (藍墨水的下游後記)

16 作者補充 (四)紅色筆—編輯   余氏也是位資深的編輯。藍星、文星、現代文學諸雜誌,以及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等選集,架構方針都由他的朱砂筆圈點而成。他選文時既有標準,又能兼容並蓄,結果是為文壇建樹了一座座醒目的豐碑。

17 作者補充 (五)藍色筆—翻譯   臺大 外文系出身的科班背景使余光中翻譯功力凌駕他人,誠如他所言:   「『翻譯』對於作家是絕對有益的鍛鍊:它不僅是最澈底的精讀方式,也是最直接『臨帖』功夫。我出身外文系,英、美詩讀了一輩子,也教了半生,對我寫詩當然大有啟發,可是從自己譯過的三百首詩中,短兵相接學來的各派招式,恐怕才是更紮實更管用的功夫。」

18 除嚴守翻譯的分寸與法度外,尚須以信達而雅為目標,才能確實掌握翻譯之精髓。他做為一名譯者,一向遵守以下之原則:
作者補充 除嚴守翻譯的分寸與法度外,尚須以信達而雅為目標,才能確實掌握翻譯之精髓。他做為一名譯者,一向遵守以下之原則:   「要譯原意,不要譯原文。只顧表面的原文,不顧後面的原意,就會流於直譯、硬譯、死譯。最理想的翻譯當然是既達原意,又存原文。退而求其次,如果難存原文,只好就逕達原意,不顧原文表面的說法了。」 (不可兒戲 與王爾德拔河記―不可兒戲譯後)

19 作者第二段 余光中詩作量多而質精,已出版二十餘冊詩集。詩材極為廣泛,俗話、民歌、傳統典故、西洋神話等,無一不可借取;詩法博採眾方,推陳出新,譬喻、對偶、排比、倒裝等,無一不可運用。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與永恆拔河、高樓對海等,散文集左手的繆思、聽聽那冷雨、日不落家、青銅一夢等。

20 余光中目睹早年文學界盛行極端的西化,於民國五十年起筆鋒一轉,突然轉進他的新古典主義時期,為時兩年,孕育了一本與他個人陽剛風格完全不同的詩集蓮的聯想,在寫實傳統與極端西化的夾縫中抽出一芽新綠,其中蓮的聯想及等你,在雨中兩首為其代表作,也與此時心境及個人愛情觀遙相呼應。

21 這是余光中的第十二本詩集,裡面的七十篇作品,算是到港後四年半生活的「有詩為證」。記錄了詩人在香港的心情點滴。

22 「高樓」是他在西子灣 中山大學宿舍的樓居,
「高樓」是他在西子灣 中山大學宿舍的樓居, 所對的海便是臺灣海峽了。十四年來,那對海的高樓便是詩人「就位」之所。其結果便是浪子回頭、母難日、夜讀曹操、成都行、風聲、絕色等名作。詩人與海為鄰,海便起伏在他詩裡。本書特別收入詩人唐捐的評析文章。

23 《左手的謬思》是余光中的第一本散文集,裡面有議論,但大多是抒情的。有一半的篇幅為作者心儀人物的塑像;他們有詩人、作家、畫家。另一半則為介紹現代畫、遊記和小品的文字。

24 余光中四十三歲到四十六歲之間的文集,其中二十八篇文章,從抒情的聽聽那冷雨到幽默的借錢的境界,還有余光中談美國民歌、搖滾樂,論披頭四等。

25 余光中的散文風格,小品與長篇兼備,陽剛與陰柔並工,知性與感性相濟,文言與白話交融。所收文章,有短到幾百字的俏皮小品三都賦,也有長逾萬言的汪洋巨篇橋跨黃金城。南非、西班牙、巴西的幾篇遊記,都敘事生動,見解高超。其他如開你的大頭會之惹笑,日不落家之深情,都有可觀。

26 《青銅一夢》集結余光中教授發表於各大副刊雜誌的經典散文,從山東、金陵寫到美國、俄羅斯,世界地圖就在他的腳下;對前賢舊友的追憶,句句真誠感人;追憶兒時趣事,幽默自不待言。書中亦有珍貴彩圖,有余光中的記憶留存和收藏品圖片。

27 二、軼聞趣談 ~ 作者相關事典 ~ 回目次

28 (一)名字易寫,公告為首   余光中隨家人來臺,就讀臺灣大學 外文系時,在開學之初,校方貼出一份公告:「查余光中等○○名……各記小過乙次」,原因是當時來臺的流亡學生,不願參加學校因政治因素所舉行的宣誓大會,臨場缺席人數竟高達五、六十人,余光中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為他的名字簡單好寫,所以貼公告時以他為首。

29 (二)愛書成痴,室滿為災   著書、看書是余光中最大的娛樂,余太太范我存是既憐惜又埋怨的說:「他老是把衣服拿來擦書。」   原來余光中愛書成痴,常用手帕、襯衣下擺、毛衣袖口擦拭書籍。由於余光中文名遠播,每天由海內外寄來的郵件、雜誌、書籍是成綑成綑的丟到余光中的家中,再加上自己的藏書,讓他原本不大的房舍更顯狹隘,余光中無可奈何的說: 「家裡的書就像一群流氓,已超過了取締的可能。」

30 而這群「流氓」常讓他找不到該回覆的信、該用的書稿等,他也只好自嘲說:「目前只能一天過一天,什麼是井井有條,只好以後再說,就像天國是以後的事了。」
  他的女兒珊珊說:「爸爸每次寫篇文章,書房就成了戰場,那些原本放得好好的書,一夜間都鬧革命了,好像每本書都爭嚷著,讓我來!讓我來!」

31 (三)鎮校之寶,榮耀中山   余光中久已成為中山大學鎮校之寶;自從民國八十年他被聘為講座教授以來,中山大學為了禮遇大師,劃給他專用的停車位,並將永遠保留他的研究室。林基源擔任校長任內,就很懂得借用余光中的名望,請他在運動衫和美濃傘上題詩以贈來賓。

32 有企管長才的劉維琪接任校長後,更請余光中促銷一系列「商品」,包括把他的詩句印在杯子、鉛筆、手提袋、賀年卡上面,送給來賓之外,並陳列在西灣珍品屋販賣,為中山賺了不少「外匯」。雖然余光中曾說:「我不喜歡在媒體上晃來晃去。」可是學校需要他促銷時,他總是義無反顧地配合。

33 三、文心對焦 題解   本詩選自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余光中的第十本詩集,出版於民國六十三年。「白玉苦瓜」這件藝術品,現珍藏於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它光滑瑩白的肌理下,隱然透現一片淺綠光澤,是許多人喜歡的玉品。余光中認為「瓜而曰苦,正象徵生命的現實」,因此作詩歌詠這件鬼斧神工的藝術品。 回目次

34 神匠當日臨摹的那條苦瓜,像所有的生命一樣早已枯朽,但是經過玉匠的雕琢,藝術的轉化,「白玉苦瓜」不僅延續了真苦瓜的生命,也象徵著中國優美文化的結晶。這首詠物詩在字裡行間時時流露著驚豔與讚嘆,充分展現出作者獨特的文化意識與故國情懷。

35 作者在自序中說明以「白玉苦瓜」為書名之因:
題解補充 作者在自序中說明以「白玉苦瓜」為書名之因: 「書以『白玉苦瓜』為名,也許是因為這一首詩比較接近前面所懸『三度空間』的期望吧!」他認為詩的三度空間包含: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他認為:「瓜而曰苦,正象徵生命的現實。」

36 題解補充 神匠當日作為雕刻樣本的那隻苦瓜,像所有的苦瓜、所有的生命一樣,終必枯朽,但是經過了白玉―也就是藝術的轉化,假的苦瓜不僅延續了文化的生命,也更提升了真苦瓜的生命。生命的苦瓜成了藝術的正果,這便是詩的意義。由此可知,白玉苦瓜的真正意涵與創作目的不僅僅是表現出藝術品的本身價值,更重要的是對藝術品背後所蘊含的傳統藝術文化不朽價值之肯定。因此有評論者將這一首詩視為是余光中詩作藝術不朽的象徵。

37 題解補充   余光中以此篇詩題作為詩集名稱,可見得他本人對於這首詩的重視,也反映出他對於傳統藝術、文化的情感,因此這一首詩可以說是余光中濃縮智慧、歷史、情感的結晶。

38 寫作背景   余光中的作品反映了時代,尤其是他在六、七○年代的作品,更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如鄉愁、鄉愁四韻等詩,都完完整整描繪出一個屬於六、七○年代的心境,那就是與傳統中國文化的矛盾情感。這個時期臺灣瀰漫著濃厚的「中國意識」,而余光中的詩正是根植於中國這塊土壤,中國文化成為他創作的靈魂,然而在這一個特殊的時代中,面對這樣既親近又遙遠的中國,余光中選擇以文學創作來超越屬於這時代的矛盾與現實的距離,而白玉苦瓜一書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所創作的。

39 四、探驪得珠 1.動畫欣賞 2.課文賞析 3.深度鑑賞 回目次 39

40 第一節 描寫白玉苦瓜的清瑩、圓膩、完美和逼真感。

41 詞意補充 ˙悠悠:久遠的樣子 ˙清瑩:潔淨透明,此指白玉苦瓜的外表 ˙繚:纏繞、圍繞 ˙圓膩:光滑潤澤

42 修辭補充 ˙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倒裝(為「似醒自悠悠千年的大寐」的倒裝) ˙清瑩:轉品(形→名) ˙看莖鬚繚繞,葉掌撫抱:轉化 ˙新鮮:轉品(形→名)

43 那觸覺,不斷向外膨脹充實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翹著當日的新鮮:
即描寫白玉苦瓜的完美,更強調了藝術從頭到尾均是文化的產物與表現

44 第一節賞析  本節是描摹物態,從苦瓜的形態入手,並埋下苦瓜與中國關係之伏筆。「不再是澀苦」是一個伏筆,呼應後節,意指苦瓜經歷種種艱辛之後,當它在玻璃櫃中供人欣賞的此刻,「苦」難不再,悲苦不再,只留下令人讚嘆的美。

45 第二節 從豐富的中華文化和苦難的歷史,描寫白玉苦瓜「深孕」的歷程。

46 詞意補充 ˙茫茫:廣大遼闊 ˙一任:聽憑 ˙脯:胸部 ˙肥沃:指母親的胸脯,暗喻豐富的中華文化。 ˙鍾:聚集

47 修辭補充 九州:借代 肥沃:轉品(形→名)

48 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概言近代中國的苦難,慶幸白玉苦瓜這樣的藝術品毫髮無傷。通過煉獄的苦修,白玉苦瓜清瑩依舊,奇蹟似地長存世間。

49 皮靴踩過,馬蹄踩過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一絲傷痕也不曾留下:
既是指白玉苦瓜吸盡古中國文化豐沛的乳漿,也表示作者自己向記憶中的中國或是眼前的白玉苦瓜,尋求生命的恩液。

50 第二節賞析  本節是因物寄情,由苦瓜思及作者心中的古中國,並提出母親的意象,藉著苦瓜、中國、母親三者在情感及特質上的相似點,發展出第二節的情思。

51 第三節 讚嘆藝術的永恆。原來的苦瓜雖是久已枯朽,白玉苦瓜卻轉化為不朽的藝術珍品。

52 詞意補充 ˙依依:眷戀不捨。 ˙你的前身:指原來作為雕刻樣本的苦瓜。 ˙那手:指那位玉匠。 ˙巧腕:猶言「巧手」、「巧匠」,技藝精巧的工匠。腕,此處借代為「手」。

53 修辭補充 ˙只留下隔玻璃這奇蹟難信:倒裝 ˙飽滿而不虞腐爛,一隻仙果:倒裝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倒裝 ˙千:鑲嵌 ˙萬:映襯

54 飽滿而不虞腐爛,一隻仙果不產在仙山,產在人間:
指出完美的藝術作品,固然超越了時光而永恆不朽,然而它的完美是根植於世間,關係實際的人生。

55 笑對靈魂在白玉裡流轉: 作者對著不朽的白玉苦瓜表現出物我兩忘的自得。

56 第三節賞析  本節以永恆作結,鏡頭重新回到「物」本身,歷經前二節的思索之後,最後作者將「物」歸於永恆之結論。

57 課文賞析   余光中在白玉苦瓜詩集中的自序裡說:「懷古詠史,原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主題。在這類詩中,整個民族的記憶,等於在對鏡自鑑。這樣子的歷史感,是現代詩重認傳統的途徑之一。現代詩的三度空間,或許便是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加上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吧!」他認為這本詩集以「白玉苦瓜」為名,就因為這首詩比較接近前面所懸的「三度空間」的期望。所以,白玉苦瓜雖然是一首詠物詩,但我們必須要從懷古詠史的歷史感去體驗,才更能掌握此詩的精神。

58 此詩第一節描寫白玉質地的清瑩、圓膩,琢成苦瓜之後栩栩然的逼真感:「莖鬚繚繞,葉掌撫抱」、「直到瓜尖,仍翹著當日的新鮮」。第二節寫肥沃的中國土地才能孕育酣然而飽的苦瓜,暗喻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才能磨磋出「白玉苦瓜」這樣精美的藝術品;同時也慶幸中國雖多苦難,卻能保住這樣的藝術品毫髮無傷,瑩白依舊。第三節讚嘆藝術永恆,原來的苦瓜、玉匠都已枯朽,「白玉苦瓜」像不虞腐爛的仙果,奇蹟似地被永恆引渡。

59 白玉苦瓜用了傳統的寄託手法。詠物以寄情,這是中國古代詩人、詞人慣用的抒情言志手段。有著深厚古典詩詞修養的余光中,頗能體會詠物詩之妙術,句句不離苦瓜,句句又不是單純寫苦瓜。以「瓜」寫其形,從「苦」寫其神,形神兼備,出神入化。整首詩歌頌古中國文化如乳漿,才能琢磨白玉的晶瑩;向傳統文化索取恩液,才能成果而甘。同時也證明了藝術經由日磨月磋,千錘百鍊,才能具有生命感(靈魂在白玉裡流轉),才能永恆不朽。

60 寫作技巧   白玉苦瓜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的寫作方向,以描繪所詠之物的形貌為主,並寄託個人情思,以達物我交融之境。   這首詩從三個方向立意,其一,無論是歷經戰亂的中國,或是在歷史的流轉中存留下來的白玉苦瓜,兩者皆具有堅韌的特質,故以兩物的相似性作類比,巧妙聯結彼此的關係,最後歸之於不朽與永恆的存在之意涵。

61 其二,母親的苦、中國的苦,與苦瓜的「苦」雖然在意義上不盡相同,作者卻拿來放在一起作為象徵或是比喻,從其交互纏繞的意涵中見出此詩的巧意。其三,雖然「苦」是苦瓜的特質,然而,白玉苦瓜卻是不苦的,因為它是玉雕的,因而,作者最後歸於永恆的結論,就有其立論的根據,一方面是因為物體本身具有不朽的意義,與作者所要賦予的永恆意義雙關;另一方面也藉物體本身說明永恆的價值,在於表面上的似苦而其實非苦,當時間流逝,歷史成為過去,物與是非存在永恆之中,苦已非苦了。

62 在第一節中,詩人運用了類疊的手法描述了苦瓜。接下來,進一步描寫苦瓜的第一層「苦」是琢磨之苦。其中「日……月……」是鑲嵌修辭法中的「嵌字」修辭;特地嵌上日與月,意指時時刻刻之意。「清瑩」是轉品修辭法,以形容詞轉品為名詞。「莖鬚繚繞」與「葉掌撫抱」形成對偶中的單句對,簡潔有力地形容苦瓜的樣貌。「那一年的豐收像……」為比喻法中的明喻,比喻豐收像一口乳漿。下一句的完美的「圓膩」又是轉品修辭,以吸盡乳漿之後圓滿而豐美之貌。

63 形容外貌之後,接著詩人又來一個補述,由外貌的形容,用觸覺來描述。苦瓜的觸覺是作者想像而來的,是作者的眼睛所見轉化為觸覺,這是「移覺」的修辭法。
第二節中談到中國的苦難,首先是將中國比擬為一張地圖。「茫茫九州只縮成一張輿圖」,可以折起可以攤開,這是擬物為物,將物形象化。「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肥沃」是以形容詞轉品為名詞。「用蒂用根」是類字修辭法,「恩液」是余光中創的新詞。

64 然而,接下來說「不幸呢還是大幸這嬰孩」,這是詩人的疑問,以一個「設問」轉折文氣,將前述的情景轉化成另一個敘述角度。「一絲傷痕也不曾留下」,這是誇飾修辭法,說明了母親的堅強與生命的韌性。母親般的中國也暗指「白玉苦瓜」是如此清瑩無瑕,無論經過多少年多少戰火,現在,它還好好地躺在玻璃櫃裡,完美潔淨,不受絲毫損傷。提點出韌性與不朽的意象,有引起下一節的「永恆」之意,也與第一節的「清瑩」相呼應。由此見出,詩人在寫作時所使用的詞句能達到前後意象集中,結構嚴謹。

65 第三節是詩人的思緒拉回眼前,在遨遊歷史之後,再一次端詳眼前的白玉苦瓜,自然又是另一番光景。這是詩人對於苦瓜的再一次思索,隔著玻璃下的苦瓜,用「奇蹟難信」,本是「難以置信的奇蹟」,此為倒裝,是指奇蹟難信的「苦瓜」。詩中用「奇蹟」、「奇異」與「仙果」、「仙山」呼應。這裡詩人想寫不朽卻又不落入俗套,故意設計一個似真似假,似在人間又似在另一個空間的場景,用來安插苦瓜的不朽生命。

66 本節中的「那手,那巧腕」是「借代」法及「抽換詞面」,「巧腕」與「手」是抽換詞面。「千眄萬睞」是運用「嵌字」、「抽換詞面」、「誇飾」、「對仗」的技巧。「笑對靈魂在白玉裡流轉」,作者將「笑對」放在句首,就讓意義產生解釋上的歧義,意指作者想像白玉中有微笑的靈魂,或是作者對於白玉中的靈魂笑著。作者二度使用「引渡」一詞,目的是在於聯結「手」與「苦瓜」,也聯結「苦瓜」與「永恆」。

67 從第一節的對苦瓜外表的描繪到最後一節將苦瓜昇華於永恆,詩人有意識地設計了對苦瓜的詠嘆,從外表到內在,從表面到歷史,從瓜到中國,最後更深一層推展到製作瓜的那雙手,使白玉苦瓜成為不朽,既是實質上的不朽,也是精神意義上的不朽,此詩的結構嚴謹,段落分明,層次清楚,是詩人代表作之一,也是極具藝術價值的作品。

68 五、文學殿堂 1. 詩人集合 2.詠物詩類型 回目次

69 (一)民初詩人 作者 字號筆名 生平 學術 著作 胡 適1891~1962 字適之
胡 適1891~1962 字適之 影響中國近代學術思想,早年著文學改良芻議;主張把中國的死文學變成活文學,倡白話文學運動。 對於新文學的開創功不可沒。 嘗試集、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文存、夢與詩、容忍與自由。

70 郁達夫1896~1945 字達夫 曾至日留學,後與郭沫若等人成立創造社,並主編「創造」季刊;後至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副刊,極力宣傳抗日活動,後日軍進逼新加坡,郁達夫化名趙廉流亡,後仍被日軍殺害。 於古典詩詞,現代散文及小說皆有創作;其小說集沉淪深刻表現留日學生的憂鬱及苦悶;散文多為遊記及日記,文筆優美,感情真摯。 達夫遊記-釣臺的春畫、夜登桐君山。

71 冰 心1900~1999 原名謝婉瑩(百歲作家) 出身書香門第,五四運動爆發後,開始以冰心為筆名,寫作發抒對舊社會的不滿,引起極大的迴響;文革時被抄家,但因周恩來保護稍除困境。 因受泰戈爾影響,寫短詩受文壇矚目,詩歌風格含蓄、溫婉,散文瀟灑俊逸,小詩切合時代的脈動。 繁星、春水、姑姑、寄小讀者、回家了。

72 (二)當代詩人 作者 字號筆名 生 平 學 術 著 作 馮 至 1905~1993 原名承植,字居培
生 平 學 術 著 作 馮 至 1905~1993 原名承植,字居培 曾赴德國留學,回國後任教各大學。在北大讀書時,受到新詩運動影響,開始創作新詩,為二○年代「淺草社」「沉鐘社」的主要成員,曾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 十四行集出版後,奠定其在現代詩壇的地位;後專力研究德國文學,曾翻譯尼采的詩及歌德相關論文;十四行詩集為馮至長期研讀德國詩人里爾克作品的結晶,形式嚴謹,哲思冷靜,於詩壇少見。 十四行集、十年詩抄、十四行集之十六

73 方 思1925~ 本名黃時樞 在上海受大學教育,來臺後,曾任職國立中央圖書館,後旅居美國。除了著作,也譯介德國、西班牙、美國等現代詩人的作品,對當代臺灣詩壇頗有影響。 作品以獨特形式探討人生哲理;紀弦創組現代派,方思為主要成員之一。 時間、方思詩集、港。

74 余光中1928~ 民國44年與覃子豪合創藍星詩社;48年主編現代文學;五十年與洛夫論戰,又與國語派作家展開文白之爭;六十年提倡民歌,倡詩與樂之結合。 臺灣詩壇最勇悍之健將;對臺灣新詩發展貢獻卓著;所著詩大抵皆富感性而有陽剛之美;中國意識濃厚。 等你在雨中、成都行、尋李白、你的耳朵特別名貴、聽聽那冷雨。

75 羅 門1928~ 本名韓仁存 空官出身,後任職民航局。與詩人蓉子結縭數十年。 曾任藍星詩社社長,中國文協詩創作班主任。 羅門詩選、麥當勞午餐時間。 白 萩1937~ 本名何錦榮 畢業於臺中商職,從事廣告美術設計,十七歲開始接觸新詩,曾為現代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刊、笠詩社等成員。 以冷凝觀照不斷自我超越;早期作品發自我,浪漫;後期作品探討生命,充滿睿智,語言回歸口語,淺顯自然。 蛾之死、白萩詩集、雁。

76 李魁賢1937~ 被譽稱「工業詩人」 臺北工專化工畢業,曾任化學工廠工程師、副廠長,現從事與發明專利有關的事業,曾出版一系列反映職場生活的詩篇。 主興趣在文學,四十五年加盟現代派,後加入笠詩社,以生活詩人自許,認為詩人不應興現實疏離;詩應是時代的最佳證言。 黃昏的意象、碑。

77 張 錯1943~ 本名張振翱 任教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 深受西方現代主義陶冶,詩風獨特,熔憂傷與喜悅於一爐。 錯誤十四行、茶的情詩。 吳 晟1944~ 本名吳勝雄 以寫鄉土情的詩享譽文壇,曾獲第二屆中國現代詩獎並應邀至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 詩風樸實,且深入鄉土攝取養料,文字淺白,不事雕琢。 飄搖裡、吳晟詩集、土。

78 向 陽1955~ 本名林淇瀁 投身新聞界二十年,現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 曾以閩南語創作方言詩;開創十行詩,嘗試建立新詩的新形式;作品往往有評議政治的傾向。 銀杏的仰望、十行集、立場。

79 蘇紹連1949~ 臺中師專美術科畢業,現任教沙鹿國小;曾創辦後浪詩社及龍族詩社,現為臺灣詩學季刊成員。 早期詩風驚悚冷硬;後轉為平易疏淡,題材由內心獨省變成外在關懷,曾以詩經四言詩寫作,也大量創作散文詩;常以孩童為敘述角度,在詩中表達對孩童問題的關心。 童話遊行、隱形或者變形、冷熱飲販賣機、七尺布。

80 馮 青1950~ 本名馮靖魯 文大歷史系畢,曾任職報社及出版社,後服務婦女新知會,現為專業作家。 詩作筆調敏感細膩,為現代詩的知性風格;小說散文也有此特色,可從個人婚姻,育子等生活經驗著筆,探討女性普遍生命課題。 藍裙子、祕密、天河的水聲、成長。

81 詠物詩類型 1.藉物抒情:藉詠物來抒寫懷抱,寄託情感表達理念,是詠物散文寫作的一大特色。如蘇軾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寫柳的形貌神態、情思愁懷:「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卻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破,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跡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寫柳實寫人,文人一再著墨,讓花草的生命與人的際遇心情融合,也銘駐下其在文化上深刻的象徵意味。

82 又如白居易 惜牡丹花:「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以物寄情;駱賓 在獄詠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寫患難人語。

83 2.寄物託理:是以物擬人,將物的形態人格化、生命化,或以物寫人的作法。如松柏常青,竹節空虛,梅開於寒冬等,是以生長特性與君子至節相映,因此被作為君子的象徵。又如白居易 慈烏夜啼藉慈烏夜啼諷刺不知報親恩的子女,提醒人當及時行孝。以鳥作為心志寄託者如胡適 老鴉:

84 也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願討好世人,受人控制: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地替人家飛; 也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表明自己寧可被嫌棄,寧可受飢寒,也要堅持不平之鳴,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願討好世人,受人控制。 (參考資料:陳嘉英著作文即時通,萬卷樓出版,民97年)

85 六、妙筆生花 1.語文遊戲--瓜的成語 2.修辭--析詞 回目次 85 85

86 1、語文遊戲-瓜的成語 瓜字初分 女子十六歲 瓜瓞綿綿 賀新婚,用來祝頌子孫繁衍昌盛 瓜田李下 易引起嫌疑的場所或情況 抱蔓摘瓜
比喻株連無辜,趕盡殺絕 瓠瓜空懸 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

87 浮瓜沉李 比喻夏日消暑的樂事 甘瓜苦蒂 比喻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 瓜剖豆分 比喻國土被併吞、分割 瓜熟蒂落 比喻時機成熟,自然成功 灌瓜之義 以德報怨,對與自己有仇恨的人施予德惠 瓜字初分 意指十六歲

88 2、修辭-析詞 定義 多音詞或成語有它的凝固性,一般是不能拆開來運用的。但有時出於表達的需要,故意把一些多音詞或成語拆開來使用。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析詞,又叫拆詞

89 例句 1.村上沒有春樹,夏木怎能漱石? 2.夜車不要開太晚 3.喝過幾年洋墨水,走路就有風 4.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白玉苦瓜) 5.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我老外(廣告) 6.刮別人鬍子之前,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90 七、提綱挈領 ~ 章法結構 ~ 回目次

91 白玉苦瓜 外形 狀態 經歷 價值 莖鬚繚繞,葉掌撫抱 完美圓膩,酣然而飽 瓜間仍翹著當日的新鮮 似醒似睡,緩緩的柔光裡 日磨月磋琢出清瑩 吸盡古中國乳漿,從容成熟 皮靴採過,馬蹄採過 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 一絲傷痕也不曾留下 在時光以外自成自足的宇宙 飽滿而不虞腐爛

92 八、集思廣益 ~問題討論~ 回目次 92

93 一、「白玉苦瓜」是一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玉品,余光中在詩中如何將之與傳統文化相連結?
答: 白玉苦瓜這首詩的第一節,一方面寫玉品的清瑩、圓膩,栩栩如生(直到瓜尖,仍翹著當日的新鮮),一方面寫實際的苦瓜,酣然而飽, 是因為農作物的豐收:「那一年的豐收像一口要吸盡/古中國餵了又餵的乳漿」,如是,將白玉苦瓜與文化中國的土地相連接,使此詩的寫作不僅是詠物而已,更豐富了此詩的內涵。因此,第二節繼續發展:「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她」是中國土地,也是中國文化,但絕不是現在的中國,因此才能在皮靴、馬蹄、戰車踩過的土地上,不曾留下一絲傷痕。

94 二、白玉苦瓜是一首現代詠物詩,從觀物、體物、寫物到抒懷的過程中,「苦」是詩人所著重的特質, 請問詩中「苦瓜」的「苦」是否另有涵義?
答: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有許多逼真的玉石,如翠玉白菜、肉形石等,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但余光中獨選「白玉苦瓜」,就因為苦瓜之苦可以跟近百年的中國苦難相連結,也可以跟藝術千錘百鍊的艱苦相連結。因此,苦瓜之「苦」暗喻著中國歷史的苦難(皮靴、馬蹄、重噸戰車都是戰爭、苦難的意象),也暗喻著藝術工夫之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瑩)。曾經「是瓜而苦」,結果卻可以「成果而甘」而不朽, 由苦而甘則是因為愛,「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那巧腕/千眄萬睞巧將你引渡」。所以,這首詩才是詩與藝術可以永恆的象徵。

95 三、詩中「不幸呢還是大幸這嬰孩」的「這嬰孩」所指為何?請說明理由。
答: 詩人將「白玉苦瓜」比擬成嬰兒,主要是要將「白玉苦瓜」接受中國文化的蘊含的過程表現出來,同時也將「白玉苦瓜」與第二節中那像母親一般又經歷苦難的中國作一個連結,使得「中國文化」與「白玉苦瓜」兩者之間有很好的母子對應關係。白玉苦瓜,因為它曾吸盡了古中國豐沛的乳漿,既肥膩而又飽滿。故余光中可以用臍帶或者是用根,去向記憶中的故國,或是眼前故國文化縮影的古物,去尋求生命的恩液。

96 九、更上一層 補充教材 1.余光中詩選 2.張曉風˙玉想 回目次 96

97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98 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  這隻手應該 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地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裡,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

99 控訴一支煙囪 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 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 一口又一口,肆無忌憚 對著原是純潔的風景 像一個流氓對著女童 噴吐你滿肚子不堪的髒話
你破壞朝霞和晚雲的名譽 把太陽擋在毛玻璃的外邊 有時,還裝出戒煙的樣子 卻躲在,哼,夜色的暗處 向我惡夢的窗口,偷偷地吞吐 你聽吧,麻雀都被迫搬了家

100 風在哮喘,樹在咳嗽 而你這毒癮深重的大煙客呵 仍那樣目中無人,不肯罷手 還隨意撣著煙屑,把整個城市 當做你私有的一只煙灰碟 假裝看不見一百三十萬張 ─不,兩百六十萬張肺葉 被你薰成了黑懨懨的蝴蝶 在碟裡蠕蠕地爬動,半開半閉 看不見,那許多矇矇的眼瞳  正絕望地仰向 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 一九八六年二月於西子灣

101 橄欖核舟─故宮博物院所見 不相信一寸半長的橄欖細核 誰的妙手神雕又鬼刻 無中生有能把你挖空 剔成如此精緻的小船 清脆,易碎,像半透明的蟬蛻
北宋的江山魔指只一點 怎麼就縮小了,縮小了,縮成 水晶櫃裡,不可思議的比例 在誇張的放大鏡下,即使 也小得好詭異,令人目迷 艙裡的主客或坐,或臥 恍惚的側影誰是東坡 一捋長髯在千古的崩濤聲裡

102 飄然迎風? 就算我敢 在世間的岸上隔水呼喊 (驚動廳上所有的觀眾) 舷邊那鬚翁真的會回頭? 一柄桂槳要追上三國的舳艫 擊空明,泝流光,無論怎樣 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色的了 ─前身是橄欖有幸留仁 九百年後回味猶清甘 看時光如水盪著這仙船 在浪淘不盡的赤壁賦裡 隨大江東去又東去,而並未逝去 多少的豪傑如沙,都淘盡了 只剩下鏡底這一撮小舟 船頭對著夏口,船尾隱約 (只要你凝神靜聽) 還嫋嫋不絕地曳著當晚 那一縷簫聲

103 十、應用練習 1.九十六年學測非選擇題 2.九十一年學測選擇題 回目次 103

104 一、文章分析( 占9 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 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 描述搭火車過山 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105 鄉居的少年那麼神往於火車, 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 軒昂的車頭
一聲高嘯, 一節節的車廂鏗鏗跟進, 那氣派真是懾人。至於輪軌相激枕 木相應的節奏, 初則鏗鏘而慷慨, 繼則單調而催眠, 也另有一番情韻。 過橋時俯瞰深谷, 真若下臨無地, 躡虛而行, 一顆心, 也忐忐忑忑吊在 半空。黑暗迎面撞來, 當頭罩下, 一點準備也沒有, 那是過山洞。

106 驚魂未定,兩壁的迴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衝進山嶽的盲腸裏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 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 遲疑不決, 驀地天光豁然開朗, 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這一連串的經驗, 從驚到喜, 中間還帶 著不安和神祕, 歷時雖短而印象很深。( 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107 九十一年學測選擇題 1. 下引兩段散文□內的詞語,請依文意仔細推敲,選出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甲、「這天下著大雨,而且風勢猛勁,黃浦江上濁浪□□,好像一鍋煮開了的水,正在沸騰。」 (白先勇〈等〉) 乙、「驚蟄以來,幾場天轟地動的大雷雨當頂□□,沙田一帶,嫩綠稚青養眼的草木,到處都是水汪汪的,真有□□□□的意思。」 (余光中〈牛蛙記〉)

108 (A)排空/瀉下/霧失樓臺 (B)千尺/灌下/芳草萋萋 (C)滔滔/注下/煙靄茫茫 (D)滾滾/砸下/江湖滿地 答: D

109 十一、網路資源 回目次 109

110 網站名稱 網址 1 詩路:臺灣現代詩網路聯盟 民國八十五年由文建會主導建置。現由東華大學數字文化中心須文蔚繼續維護,介紹重要詩人。另有詩刊、塗鴉、電子報、精華區、空中詩路等,可謂集大成的新詩網站。

111 網站名稱 網址 2 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畫-余光中 由嶺南大學圖書館人文科學研究中心所建構,內容包括余光中自述的錄影短片,短片摘要,作家小傳,作家著作,作品及創作評論,手稿與其他相關資料。

112 網站名稱 網址 3 古雅臺語人-不薄今人-余光中 對余光中的生平、著作及相關學習資料等有詳盡的介紹。

113 網站名稱 網址 4 輔大英文系-文學批評資料庫-余光中與校園民歌 提供校園民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並介紹余光中與民歌的關係。


Download ppt "白玉苦瓜 余光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