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年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年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年好!

2 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 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3 经济普查的对象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服务业企业及非企业单位、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几个类别的行业。
需要填报的报表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包括以下内容:法人单位基本情况、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情况、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企业水消费、以及主要设备情况等。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普查表要求:
必填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资产总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本年应付工资总额、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进项税额、本年销项税额等。

5 根据本次经济普查相关手册的规定要求,普查表中的经济指标主要来源于企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因此,我们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财务报表的构成以及主要项目的数据来源; 第二,影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因素; 第三,常见的财务报表造假手段; 第四,如何发现和查找虚假财务信息。

6 注:目前我国除上市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2006)外,其余大部分企业仍按旧准则编报财务报表。因此,第二次经济普查仍统一按旧准则格式填报普查表。已执行新准则的企业,某些指标需经调整处理后填报。 以下内容按要求以2001年会计制度为主,涉及新旧准则差别较大的关键指标,将作专门的说明。

7 第一讲 主要财务报表 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其他有关附表。 新会计准则调整为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 经济普查所需的经济指标主要来源于前两个报表。

8 一、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分类账的结构设计的账户式结构,将资产各项目列示在报表的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列示在报表的右边,根据会计平衡公式,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 其优点在于便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并突出表明企业的资产情况、经营能力及其前景。 (见2001年版和2006年版的资产负债表。)

9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2.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按偿还债务期限由短到长顺序排列。
1.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按资产变现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排列。 2.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按偿还债务期限由短到长顺序排列。 3.所有者权益。按资本的固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

10 (三)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源 1、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2、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本年度会计账簿记录填列。

11 具体填列方法概括如下: (1)直接根据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报表中的多数项目均按此方法填列。
(2)根据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并填列。按重要性原则不必单独填列。如: “存货”项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相关账户 类似的还有“货币资金”项目。

12 “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
(3)根据总分类账户及其备抵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 “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项目=“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 减值准备 其中的“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均为“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 新准则按以下公式计算: “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 数据亦可从报表附注获取。

13 经济普查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目,按要求应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合计”项目填报,而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合计”项目则是固定资产净额、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等项目的合计数。 2006版资产负债表没有“固定资产合计”项目,可据该表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项目合计填报。

14 此外,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项目均根据其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其减值准备备抵账户余额后填列。
其目的是给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即剔除了已收回的投资,减去发生的损失。

15 (4)根据相关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
“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余额 “应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 其目的是给出准确的债权债务信息。

16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合计+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递延税款借项
资产负债表合计项目的计算: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合计+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递延税款借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负债合计+所有者 权益合计 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递延税 款贷项 以便于报表信息使用者进行报表分析。

17 二、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我国采用的是多步式利润表。多步式利润表是将各种利润分多步计算求得净利润。其优点是便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 (见2001年版和2006年版的利润表)

18 (二)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的内容主要包括: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19 (三)利润表的数据来源 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根据本月数与前期累计数的合计填列。
表中“本月数”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填列。 填列方法如下:

20 1.根据相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此类项目有: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在表外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相抵后填列。

21 2.根据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填列。 此类项目有: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项目。 新准则利润表中的项目有较大调整:

22 不再划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报表中只反映企业全部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信息;营业税金及附加涵盖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内容;将投资收益并入营业利润;单独反映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调整后的报表不显示主营业务利润,扩大了营业利润的含量,不影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含量。 经济普查表时可根据企业的相关账户发生额全年的累计数填报。

23 其中: “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2001年会计制度已有此内容,只是集中在“管理费用”等科目反映而已。 经济普查表时根据企业利润表的该项目填报。

2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001年会计制度没有此项内容。 经济普查表时根据企业利润表的该项目填报。

25 “投资收益”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对外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
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改变“投资收益”科目的内容,但利润表中将其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致使营业利润的数值大于按2001年会计制度填报的。 经济普查时直接根据企业利润表的该项目填报即可。

26 第二讲 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 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经济事实。真实与否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制度规范标准。依此标准,凡符合制度标准要求的信息才是真实的。二是客观现实标准。依此标准,体现现时价值的信息才是真实的。如果制度准则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则依据两个标准判断的结论是有差异的。

27 财务报表是债权人、股东、投资者、政府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依据。造成财务信息失真状况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整个社会环境特别是会计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有: 1、各方的利益冲突 会计主体利益与会计职业标准冲突时,会计人员不得不偏向于会计主体的利益。不同的会计主体面对社会有不同的利益点,例如:私营企业可能更侧重于避税,以增加所有者的实际利益。

28 2、特定目的下的财务包装和利润操纵 一些企业为了能发行股票、争取上市和进行配股,进行各种形式的财务包装和利润操纵,使财务信息满足条件。一些国有企业为了“完成”承包或计划利润任务,超过法律法规和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调高”利润;为了达到偷逃税费或为下年度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而“调低”利润和资产。此外,行政的干预、管理者职务的升迁等都形成利润操纵的动机。

29 第三讲 财务信息造假手段 目前,企业财务报表造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二是虚增负债,隐瞒利润。前者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后者主要是私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这类企业不注重业绩,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少接收政府有关部门的摊派。 具体如下:

30 一、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 1.虚构销售,虚列应收账款。 企业虚拟销售客户,开出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

31 2.少转销售成本,虚增利润。 这类企业不按销售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导致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远远大于实际库存金额。

32 3.利用“未达账项”弄虚作假,调节利润。

33 4.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方交易,其交易价格不是在公平的条件下确定的,往往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34 5.当期费用未计入损益,虚列资产,虚增利润。
这类企业将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虚列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中,不计入损益。

35 6.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虚增在建工程支出,虚增利润。

36 7.少提固定资产折旧,虚增利润。

37 8.少提或不提银行贷款利息,少计负债,虚增利润。

38 9.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

39 二、隐瞒利润的主要手段 1.销售收入不入账,作预收账款处理。

40 2.虚构成本,虚列负债。 销售收入不入账,隐瞒利润的前提条件是它的客户单位无需销售发票。当客户单位需要开具销售发票时,销售企业就可能通过虚构成本来隐瞒利润。

41 3.购置固定资产,挤入生产成本。 这样,企业不仅可以挤占生产成本,隐瞒利润,偷逃国家所得税,而且可以将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变换为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偷逃国家的增值税。

42 第四讲 查找虚假财务信息的方法 对财务信息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会计报表常规性审查、报表勾稽关系的审查、报表中有关数据的分析检查等。

43 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如果这种惯常的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例如公司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没有引起销售费用的上升,或者伴随着应收款项的巨额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的存在或者公司销售质量的低劣。

44 对报表中有关数据进行审查分析,也就是验证报表中的数据是否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进一步观察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采用指标分析方法是查找虚假财务信息的有效手段。

45 一、财务指标分析法 财务、经营正常的企业,它的财务指标总在某个特定范围波动,超出这个波动范围就属不正常,当然并不是某一个指标值超出波动范围就会导致企业财务失败,但是当多个财务指标都超出正常波动范围时就可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即企业发生财务失败。

46 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以及它们之间出现异常变动,则表明企业健康状况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存在舞弊的可能。

47 我们应当关注企业的以下趋势:存货上升幅度超过销售收入;存货周转率下降;销售费用/存货比率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这些都可能预示企业管理当局虚增利润。
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上升、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下降等,也是企业利用存货操纵利润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

48 1、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可以给我们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通常说来,一个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同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如果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或者显著低于同行业水平,就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49 例如:某公司报告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42. 56万元,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仅为82
例如:某公司报告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仅为82.43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千分之二,同期,同行业××科技为0.73%, ××股份为0.75%。与期初0.6%相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显著下降;再查其利润分配表中确定应付普通股股利1900万元,但资产负债表应付股利项目数值为零;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为2507万元,而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为2417万元。该公司的舞弊行为已暴露无遗。

50 2、测试毛利率 测试毛利率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手段,如果公司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财务报告舞弊。毛利率的构成要素也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利率=销售毛利额÷销售净收入 销售毛利额=销售净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净收入即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可直接采用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即: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51 例如,某公司报告期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2. 33%,次年更是达到64. 17%,同行业拥有高技术背景的××高科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只有36
例如,某公司报告期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2.33%,次年更是达到64.17%,同行业拥有高技术背景的××高科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只有36.03%。事实上,该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极少有暴利机会,不管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净利润能做到10%就算相当优秀了,如果超过20%那就是顶尖高手了,相当于正常水平四倍的毛利率,明显的造假行为。

52 3、利润增长与现金流量 运转正常、健康的企业,它的利润增长应当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如果这种正向关系被打破,则表明企业不是销售政策出现了问题,就是存在舞弊的可能。 利润高速膨胀没有伴随着盈利质量的改善,不是表明公司存在造假的可能,就是说明公司的销售政策出现了严重问题。 分析利润增长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是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企业营业盈余指标的真实性。

53 例如,分析某公司报告期的报表可以发现,公司利润增长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报告期的净利润增长43%,次年更是达到77%,与此不相协调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不增反而减少16.57%,次年该指标仅比上年增加37%。这导致营业活动收益质量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持续低下,报告期为-0.048,次年也仅为0.278。利润高速膨胀没有伴随着盈利质量的改善,不是表明公司存在造假的可能,就是说明公司的销售政策出现了严重问题。

54 4、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比例 对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的分析,也可以揭示出许多潜在的问题。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根据税法计算而得,由于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收入与成本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上存在差异,根据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计算的账面税率通常不等于法定税率,如果账面税率明显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企业的会计利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55 例如,某公司报告期的利润总额1. 76亿元,所得税仅508万元,账面税率为2. 9 %;次年实现利润4
例如,某公司报告期的利润总额1.76亿元,所得税仅508万元,账面税率为2.9 %;次年实现利润4.23亿元,所得税719万元,账面税率不到1.7%;以公司交纳的所得税为基数,即使按照15%优惠税率,推算出该公司报告期的应税利润3387万元(508÷ 15%=3387);次年的应税利润4793万元(719÷15%=4793),应税利润与账面利润两年累计相差51720万元( = )。

56 5、工资总额的真实性 查阅有关记录、资料,查明在册员工总数的真实性。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虚列员工名额。人为调节成本、费用,隐匿利润,偷漏企业所得税的现象。 审查工资总额各组成项目的真实性。特别注意检查各种奖金的发放是否真实、合法:检查各种津贴、补贴的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

57 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审查: (1)审查“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了解该企业工资薪金的全年累计提取数; (2)审查“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科目的贷方,是否存在记入各种成本费用的工资、奖金等支出,挂往来账项; (3)审查计税工资人员基数:先要求企业提供人事档案资料或职工岗位表、职工花名册、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和其他有关资料。然后核对工资表,查看是否与机构设置表人员一致,是否存在本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原企业职工或虽未与本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但企业不支付基本工资、生活费的人员;

58 (4)审查工资薪金提取数,应先审查在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在建工程等项目列支工资的职工,通过“应付工资”明细账贷方与“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明细账借方核对,核查“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等借方是否有工资支出,如无工资费用发生,可以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账借方发生额中查找。其次审查工资性支出,审查是否存在不属于工资性支出,即应付工资中是否包括独生子女补贴、各项劳动保护支出、股息性所得,以及离退休、退职人员的各项支出、探亲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社会保障性缴款等。

59 (5)通过审查应付福利费来确定工资总额的真实性。应付福利费与工资总额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根据“应付福利费”账户和“应付工资”账户的发生额进行分析。
注:新准则将应付工资和福利费等合并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反映,可根据企业该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填报普查表 。

60 5、分析固定资产折旧 (1)分析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 。
将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以本期的折旧率;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期比较;将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记录与“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折旧计提额比较。 在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账户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应等于固定资产净值。

61 (2)审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适当性 审查企业所采用的折旧方法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即使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企业。也仅限于其机器设备,而不是其全部固定资产。还要审查折旧计算表和累计折旧账户。检查企业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

62 (3)审查计提折旧的范围 按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按月初固定资产原值为基础进行计提。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以前按规定已经计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外,其他所有固定资产均应计提折旧。

63 (4)审查折旧额的计算 应按月初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率计算折旧额。审查月初固定资产原值确定是否正确,有无将本月新增的固定资产计提了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的情况。同时应注意折旧率是否正确。

64 财务指标分析法的局限 此法有时因指标本身可比性差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应特别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包括计算口径、计价基础、时间、货币计量单位等。

65 二、其他审查方法 (一)关联交易剔除法 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集团公司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关联交易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进行报表粉饰或利润转移的常用工具。 所谓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从公司利润表中予以剔除。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了解一个上市公司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判断该公司的盈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从而判断其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未来的成长性是否可靠等。

66 (二)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指的不良资产,与会计上严格意义的不良资产定义有所区别,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

67 在运用不良资产剔除法时,可以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即说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同时也可以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的增加额相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说明上市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有“水分”。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财务分析方法,因与经济普查工作欠缺契合点,此不赘述。

68 谢谢!


Download ppt "新年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