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級聖經希臘文速成 (4小時) 郭承天 政治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宗教所合聘教授 Copyright©2015 郭承天 版權所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級聖經希臘文速成 (4小時) 郭承天 政治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宗教所合聘教授 Copyright©2015 郭承天 版權所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級聖經希臘文速成 (4小時) 郭承天 政治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宗教所合聘教授 Copyright©2015 郭承天 版權所有

2 聖經希臘文沒落的原因 當基督教藉著口語希臘文傳遍羅馬帝國,甚至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以後,撒旦很煩惱。
一名小鬼太監寫了一本1000頁的《中級聖經希臘文法》,呈獻給撒旦批示。撒旦很生氣地說:「你是耶穌派來的奸細嗎?為什麼要讓基督徒讀希臘文法?他們不會因此更瞭解聖經嗎?」 小鬼太監陰深深的邪笑:「對!我們就是要讓他們去讀複雜的希臘文法,這樣他們就再也沒有時間、也沒有信心讀聖經了。」 撒旦這時才恍然大悟,就下令大量印製《中級聖經希臘文法》,高價賣給神學院和教會使用。 不到一百年,所有的基督徒就都不會、也不敢讀希臘文聖經了。聖經希臘文就此成為一個死的語言。

3 學習中級希臘文法的必要性 更精確地掌握希臘文經文的原意 擺脫西方神學的霸權,回歸聖經教導 讓每日讀經成為理性、感性與神性的饗宴
和合本約為80%正確:10%中文習慣改變,10%偏離文本 例如:「因信稱義」大都是「藉信成義」 擺脫西方神學的霸權,回歸聖經教導 例如:「現代國家」取代了「信仰國度」;「尼哥拉黨人」取代了「使徒」 讓每日讀經成為理性、感性與神性的饗宴

4 不要進入英文文法的試探 中級希臘文法學習密笈 初級希臘文法 中級希臘文法 作者與說話者的觀點 字詞的字典含意
字詞的拼字法與文法通則 翻譯字詞與短句 朗讀「主禱文」 融入每日查經 作者與說話者的觀點 字詞文法細則與特例(受觀點和當地語言影響) 從上下文與神學決定字詞與全句經文的翻譯 背誦(默寫)「主禱文」 每天查經翻譯一節經文 不要進入英文文法的試探

5 課程進度 名詞 冠詞、形容詞、代名詞、介系詞 動詞、不定詞與分詞 句法

6 名詞(1/) 名詞的五種格(主格、所有格、直接受格、間接受格、呼格)各自有標準的用法 例外的文法規則,多是因為作者想要強調某個字詞或觀念
其他的例外規則,可能是受到當地語言習慣的影響

7 名詞:主格(2/) 如何區分主詞與述詞? 「主詞」(subject)、述詞 (predicate)、以及同位詞(apposition)
代名詞(隱藏或顯出的)是主詞 太3:17 ou-to,j evstin o` ui`o,j mou o` avgaphto,j( evn w-| euvdo,khsa 這是我的愛子 有冠詞的是主詞 約4:24 pneu/ma o` qeo,j 上帝是靈(有靈性) 專有名詞是主詞 雅 5:17 VHli,aj a;nqrwpoj h=n o`moiopaqh.j h`mi/n以利亞像我們一樣也是人 若兩個主格都有上述的特性,何者優先作為主詞?以代名詞優先為主詞;有冠詞的名詞和專有名詞,則依出現的順序而定。 約1:1 qeo.j h=n o` lo,goj 那道一直是神(有神性)

8 名詞:主格(3/) 一個主格可以作為另一個「實名詞」(substantive)主格的同位詞,有如形容詞(太3:1)
「主詞」(subject)與同位詞(apposition)相等,有明顯或隱藏的「等同」(equative)動詞連接, 如「是」eivmi, 一個主格可以作為另一個「實名詞」(substantive)主格的同位詞,有如形容詞(太3:1) 主格另有五種文法功能:絕對的主格(nominative absolute), 作為補語的主格(pendent nominative), 獨立主格(independent nominative), 使用刮號的主格(parenthetic nominative), 在諺語裡面的主格(nominative in proverbial expressions)。忽略它們。

9 名詞:呼格(4/) 功能:呼叫某人、表示驚訝、或者當作同位詞。 翻譯成中文時,在呼格後面加上「啊!」或者就只是驚嘆號「!」
例句:可5:7 VIhsou/ ui`e. tou/ qeou/ tou/ u`yi,stou 耶穌!至高上帝的兒子!

10 名詞:所有格(5/) 所有格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描述兩個名詞之間的關係,而將其中之一的名詞變為所有格;這個關係可能是親屬、所有權、師生、成分等。 翻譯成中文時,大都只要在其中一個名詞後面加上「的」或「之」就可以。但是為了現代中文口語的順暢與精確,有時要翻譯成「屬於誰的」、「關於誰」;或者加上刮號,「誰的(兒子、門派)」、「某地的(人)」等。 所有格有五種用法:形容用法(adjectival)、分別用法(ablatival;或譯「奪格」)、連接動名詞(verbal)、副詞用法(adverbial)、以及跟著特定的字詞。也翻譯成「的」、「之」就可以。

11 名詞:所有格(6/) 說明一個名詞的所有內容物,翻譯成中文時,通常要加上「充滿」一詞。
約21:8 to. di,ktuon tw/n ivcqu,wn充滿魚的網 解釋用的同位詞(apposition) ,可以加上「就是」或頓號「、」或不加,表示兩個名詞為同位。 多2:13 swth/roj h`mw/n VIhsou/ Cristou/ 我們的救主(就是)耶穌基督 表示所使用的「方法」。 羅4:11 th/j dikaiosu,nhj th/j pi,stewj 靠著信心的義行(不是「因信稱義」)

12 名詞:間接受格(7/) 大部分的間接受詞是指被一個動作影響的「間接」對象。
有些間接受詞則具有所有格、副詞、直接受格的功能;這些都是為了強調間接受詞與另一名詞或動詞之間的緊密關係。

13 名詞:間接受格(8/) 表達從某人的觀點來看,中文翻譯成「就...而言」。 依照法則 使用。在間接受詞前加上「用…」。
徒7:20 h=n avstei/oj tw/| qew/| 就神而言,他一直是俊美的 依照法則 加5:16 pneu,mati peripatei/te 你們必須藉著靈(或「在靈裡」?)而行! 使用。在間接受詞前加上「用…」。 羅3:28 logizo,meqa ga.r dikaiou/sqai pi,stei a;nqrwpon cwri.j e;rgwn no,mou 因為我們主張人藉著信心成義,而非(不只是)實踐律法

14 名詞:直接受格(9/) 直接受詞是及物動詞的動作對象,也因此反而限定了動作的程度、方向和目標。
相對於間接受格是在說明動作的內涵(與行動者的緊密關連),直接受格式在說明動作外顯的程度、方向和目標,而與行動者沒有必然的緊密關係。 翻譯成中文時,沒有太大的差異。 直接受格的用法有三:實名詞、副詞、以及跟在特定的介系詞後面,展現出直接受格的文法彈性,以及與其他名詞格性的混用。

15 名詞:直接受格(10/) 兩個直接受格時,作者想要表達這個「物」與行動者的關係較疏遠,而與「人」的關係比較近
約14:26 evkei/noj u`ma/j dida,xei pa,nta 祂自己必指教你們所有事情 同位語。直接受詞與主詞是同一人事物 可1:16 VAndre,an to.n avdelfo.n Si,mwnoj 安得烈,就是西門的兄弟 直接受詞當作副詞 太10:8 dwrea.n evla,bete( dwrea.n do,te 你們免費地獲得,就要免費地付出

16 第二小時: 冠詞、形容詞、代名詞、介系詞

17 《新標點和合本》的野史 一群華人神學家想要大幅修正《和合本》。他們計畫先討論出一套詳細的翻譯原則,然後分工完成翻譯。但是因為宗派背景不同,爭吵了三年。 例如希伯來書11章,信義宗的學家堅持「因信稱義」。但是其他宗派的神學家強烈地反對,認為原文pi,stei(相信)是「間接受格」的名詞,所以這裡要翻譯成「藉著信心」(by faith)去做某一件事(行義),而不是「因為信心」(because of faith)而被稱為義人。 一位資深的神學家終於建議:「除了加上標點符號,並且修正少數人名與地名的翻譯以外,我們就不去修正《和合本》原來的翻譯。大家覺得如何?」大伙一聽都歡喜快樂的同意。《新標點和合本》很快地就問世了。 原來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不去解決?

18 冠詞(1/) 主要功能是在「指向」某一人事物,提醒讀者注意。 中文翻譯時,大都加上「這」、「這些」、「那」、「那些」等字詞就可以。
基督信仰的基本字詞(o` lo,goj; o` qeo,j; o` pneu/ma; o` vIhsou/j), 中文翻譯時一般不用加上「那」。 副詞、形容詞、不定詞、分詞、介系詞片語、子句等,加上了冠詞都變成名詞。 當一個名詞前面沒有冠詞時,這個名詞的用法有三:類別、特性與實體。

19 Colwell Rule (2/) 一個具有述詞(說明其他主詞內涵)功能的主詞 (predicate nominative)若出現在一個「同等動詞」(equative verb)之前,這個主詞大多是在描述或說明另一個主詞的性質(qualitative),偶而才是具有「指明特定人事物」的作用(definite),而很少作為「不確定名詞」(indefinite)。 所以,另一個主詞才是第一主詞,翻譯時要放在動詞前面;而原先動詞前的主詞則像是形容詞,翻譯時要放在動詞的後面。 約1:1 qeo.j h=n o` lo,goj 這道有神性

20 Sharp’s Rule (3/) 當下列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時,這兩個名詞,一定是指同一人。這三個條件是:兩者都是「人稱名詞」(personal)而非事物;兩者都是單數;兩者都不是專有名詞(proper name)如約翰、保羅。 當這三個條件沒有同時滿足時,這兩個名詞仍有可能是指同一人,但也可能指不同的人,或者不同人群的交集。 翻譯時可使用頓號「、」或加上「就是」表示這些名詞是指相同的人;或者省去頓號將這些名詞連在一起。 多2:13 tou/ mega,lou qeou/ kai. swth/roj h`mw/n VIhsou/ Cristou 那偉大的上帝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21 形容詞(4/) 形容詞的主要功能,是去形容一個名詞。它的格、數、性,因此也要與它所形容的名詞一致。 這個文法規則不限於本來就是形容詞的字詞。
作為名詞的形容詞,通常前面會加上冠詞。但有時不加,尤其是某些常用的字,如 ku,rioj (主), e;rhmoj (曠野), dia,boloj(魔鬼), a[gioj(聖潔)。 太6:13 r`u/sai h`ma/j avpo. tou/ ponhrou/ 祢必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形容詞的增加(positive)、比較(comparative)、與最高(superlative)格式

22 代名詞 (5/) 代名詞就是指「你(祢)(們)」、「我(們)」、「他(祂、她、牠、它)(們)」等,用來代替專有名詞的字詞。
代名詞的種類有:personal (人稱), demonstrative(指示), relative(連接), interrogative(疑問), indefinite(不定), intensive(強調), reflexive(反身), and reciprocal(相互)。可根據提示字詞翻譯。 約2:24 auvto.j de. VIhsou/j ouvk evpi,steuen auvto.n auvtoi/j 耶穌祂卻一直不把自己信託給他們

23 介系詞 (6/) 介系詞的位置是在動詞與受到動作影響的名詞之間,有副詞和形容詞的功能。
作為副詞,介系詞說明一個動詞如何連接到(直接與間接受格的)受詞。作為形容詞,介系詞說明一個動詞與一個(所有格)名詞之間的關係。 有些介系詞後面可以接三種名詞的格(直接受格、間接間接、所有格)。翻譯時要尊重作者,盡量區隔翻譯詞,不要混用。但是區隔造成了句子不通順,或者有神學爭議,則可以混用。 dia, 藉著(所),因為(直) 約1:3 pa,nta diV auvtou/ evge,neto( kai. cwri.j auvtou/ evge,neto ouvde. e[nÅ o] ge,gonen 萬人都藉著祂而存在,且沒有一人不是藉著祂存在的

24 第三小時:動詞、分詞、不定詞

25 聖經語言的進化論 非洲有三個部落一個叫做「希伯來」,一個叫做「希臘」,第三個叫做「靈恩」。彼此爭論宗教的正統。
上帝製作了一根金蛇纏繞的權杖,放在遙遠神秘的山洞中,那一個部落最先拿到這根權杖,就證明他們是正統。 他們合作到達了洞穴門口,又起了爭論。「希伯來」和「希臘」爭論、互毆了一天,不見「靈恩」。 「靈恩」不知道他們在吵什麼?只記得上帝的話語,就去做。趁著他們吵架,偷偷進洞,把權杖帶回家。 只有「靈恩」繼續繁衍至今。 對於「靈恩」而言,「信仰」是個動詞,不是「名詞」。

26 動詞的文法變化(1/) 人稱與數 語態(Voice) 語氣(Mood) 時態(Tense) 不定詞(Infinitive)
分詞(Participle)

27 動詞:人稱與數(2/) 通則:動詞的「數」(單數、複數)大都要跟著主詞的「數」
但在不少重要的經文,希臘文動詞的數,不一定與主詞的數相符合,因為作者想要強調一些關於「數」的觀點。 中性複數主詞通常接單數動詞,表示這個主詞是一個整體 集體單數主詞為了強調集體中的每一份子都在做一個動作,就接複數動詞 雙主詞接單數動詞,想要強調第一個主詞的重要性 約4:36 i[na o` spei,rwn o`mou/ cai,rh| kai. o` qeri,zwn 使得撒種的和收割的可以一同快樂

28 動詞:語態Voice(3/) 主詞發起動作(主動),主詞接受動作(被動),以及主詞所發起的動作回過頭來關連或影響到主詞(關身)。
主動語態可表示因果 約19:1 e;laben o` Pila/toj to.n VIhsou/n kai. evmasti,gwsen 比拉多拘禁並鞭打耶穌 關身語態可在主詞後面或者動詞後面,加上「自己」 太27:5 avpelqw.n avph,gxato 他出去吊死自己 被動語態可以表示簡單的被動,或是因果/允許。 路7:7 ivaqh,tw o` pai/j mou 我的僕人必得痊癒

29 動詞:語氣Mood(3/) 語氣(口氣)有四種:直說(indicative)、假設(subjunctive)、祈願(optative)、命令(imperative)。 直說語氣就像是朗誦一段科學報導,來陳述或主張一個事實,中文翻譯時直接翻譯。 彼前4:7 Pa,ntwn de. to. te,loj h;ggiken 萬物的結局靠近了 假設語氣則是想要表達一個可能的事實,中文翻譯時可以在動詞前面加上「如果」、「若」、「假如」。 路6:42 a;fej evkba,lw to. ka,rfoj to. evn tw/| ovfqalmw/| sou 讓我拔掉你眼中的刺 假設語氣若是加上否定詞,則是希臘文裡面最強烈的「禁止」語氣 約11:26 pa/j o` zw/n kai. pisteu,wn eivj evme. ouv mh. avpoqa,nh| 凡活著相信我的人,必然不死

30 動詞:語氣(4/) 祈願語氣期待一個事實發生,中文翻譯時可以在動詞前面加上「希望」、「期望」、「願」。
路1:29 dielogi,zeto potapo.j ei;h o` avspasmo.j ou-toj 她一直思考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問候 加上否定詞時,就有強烈禁止的意思。中文翻譯時,可以在句尾加上驚嘆號(!),但不用加上「絕對」以區別否定的假設語氣。 路20:16 avkou,santej de. ei=pan\ mh. ge,noito 他們聽到了就說:「希望它不會發生!」 命令語氣要求一個還沒有發生的事實,立刻或將來一定發生;中文翻譯時可以在動詞前面加上「一定」、「必」、「必要」、「必須」,並且在句子尾加上驚嘆號(!)。耶穌說話時,常使用命令語氣。 約5:11 a=ron to.n kra,batto,n sou kai. peripa,tei 拿起你的床墊!走一走! 禱告詞常用。若是晚輩對長輩請求的話語,可以加上「請」。 太6:10 evlqe,tw h` basilei,a sou 祢的國必降臨!

31 動詞:時態Tense (5/) 時態有六種:現在時態(present) 、過去時態(aorist)、未來時態(future)、完成時態(perfect)、不完成時態(imperfect)、以及過去完成時態(pluperfect)。 翻譯時可以視需要,在動詞前面加上「現在」、「曾」、「將」、「已經」、「一直」、「曾一直」。 時態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指「時間」(time),另一個是指「觀點」(aspect)。後者是說話者想要強調一個動作的時間特性,例如經常性、持續性、確定性、影響等。

32 動詞:時態 (6/) 現在時態有三種用法:狹窄的現在(narrow-band present)、寬廣的現在(broad-band present)、以及特殊用法(special uses)。可以視上下文的需要,加上「現在」、「正在」、「正要」來強調當下的時間。 太25:8 ai` lampa,dej h`mw/n sbe,nnuntai 我們的燈正要熄滅了 重覆或習慣的動作,或是一個普遍事實與真理 約一3:6 pa/j o` evn auvtw/| me,nwn ouvc a`marta,nei\ pa/j o` a`marta,nwn ouvc e`w,raken auvto.n ouvde. e;gnwken auvto,n 凡在祂裡面的就不(經常)犯罪;凡(經常)犯罪的,就是未曾看過祂,也未曾認識祂

33 動詞:時態 (7/) 不完成時態表示一個動作發生在過去,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這個動作是否繼續到現在,則要看上下文的文意。
翻譯時可以在動詞前面加上「一直」或「持續」來表示不完成時態的特殊時間與觀點。 不完成時態的主要功能,是在強調過去發生的一個動作有重要性與持續性,不是像過去時態,發生一次就結束了。耶穌許多的重要教訓或事件,都是用不完成時態來描述。 可4:9 e;legen\ o]j e;cei w=ta avkou,ein avkoue,tw 祂一直說:「那有耳可以聽到的,就必須聽!」 約19:3 e;legon\ cai/re o` basileu.j tw/n VIoudai,wn\ kai. evdi,dosan auvtw/| r`api,smata 他們一直說:「恭喜,猶太人的王!」並且一直打祂的臉

34 動詞:時態 (8/) 過去時態大都是指一個過去一次完成的動作,或者總論一個過去完成的動作。翻譯有需要時加上「曾」或「曾經」。
約2:20 tessera,konta kai. e]x e;tesin oivkodomh,qh o` nao.j ou-toj 這殿是四十六年前所建造 過去時態偶而用在「應許」上,稱為「神聖的過去時態」,翻譯加上「必」。 約13:31 le,gei VIhsou/j\ nu/n evdoxa,sqh o` ui`o.j tou/ avnqrw,pou kai. o` qeo.j evdoxa,sqh evn auvtw 耶穌說:「現在人子必得榮耀,神也必在祂裡面得榮耀。」

35 動詞:時態 (9/) 未來時態可以表示可預測的未來(predictive future)、命令的未來(imperative future)、審議式的未來(deliberative future)、以及一個普遍事實的未來(gnomic future)。 翻譯成中文,只有兩種:有應許或命令含意時可翻譯成「必」、「要」(否定句時,「不可」);單純表示時間上的未來,則加上「將」、「可」、「會」。 太1:21 te,xetai de. ui`o,n( kai. kale,seij to. o;noma auvtou/ VIhsou/n 她必生一個孩子,你必稱呼祂的名叫耶穌

36 動詞:時態 (10/) 完成時態(Perfect)與過去完成時態(Pluperfect)都是發生在過去,但是作者想要強調它們的結果或影響。完成時態的結果,影響到了作者說此話的時候,而且可能繼續造成影響。 完成時態的用法有六種:因果(intensive or resultative),總結(extensive or consummative),表達簡單過去時態(aoristic),強調現在(present force),普遍真理(gnomic),預表未來(proleptic)。中文翻譯時,大都在動詞前加上「已經」就可以。有時與過去時態的動詞類似,就加上「曾」;否定語氣則加上「未曾」、「尚未」。 約3:18 o` de. mh. pisteu,wn h;dh ke,kritai 不信的人,現在已經被定罪 過去完成時態所表達的動作、結果與影響,在過去即完成,但沒有影響至今。 加4:3 ou[twj kai. h`mei/j( o[te h=men nh,pioi( u`po. ta. stoicei/a tou/ ko,smou h;meqa dedoulwme,noi 我們也是一樣,當我們年少的時候,我們一直是被世俗瑣事所奴役

37 動詞:不定詞(11/) 希臘文的不定詞是個「動名詞」(verbal noun),兼具動詞和名詞的文法特性。
作為一個動詞,它有時態和語態,但沒有「人稱」或語氣;它總是單數。 作為一個名詞,它沒有性別;不過它所使用的冠詞(若有的話)通常是中性單數。 不定詞常常跟在一個介系詞後面。

38 動詞:不定詞(12/) 作為副詞使用,來修飾一個主要的動詞。 作為名詞使用,成為主要動詞的主詞或受詞。
不定詞有六種副詞功能,來修飾主要的動詞:目的(purpose)、結果(result)、時間(time)、原因(cause)、方法(means)、補語(complementary)。 中文翻譯時,大致可以在不定詞前面,加上「為了」、「要」、「來」、「去」、「以致」等字詞;或者直接翻譯,省去這些字詞。 約1:33 o` pe,myaj me bapti,zein 那派遣我來施洗的 作為名詞使用,成為主要動詞的主詞或受詞。 當作名詞時,又有五種功用:主詞(subject)、受詞(object)、間接引述(indirect discourse)、同位詞(appositional)、補語(epexegetical)。 中文翻譯時,直接翻譯成「動名詞」。同位詞可以加上「就是」。 可8:29 u`mei/j de. ti,na me le,gete ei=nai 你們說我是誰?

39 動詞:分詞(13/) 分詞可以當作形容詞、動詞、副詞或者名詞使用,而且從這些字詞接收各種的文法規則。 當分詞前面加上冠詞,這個分詞可能就是個形容詞。 強調動作的分詞,就文法功能而言有六種:副詞(adverbial)、隨附的動作(attendant)、間接語句(indirect discourse)、補語(complementary)、助動詞(periphrastic)、以及贅詞(redundant)。 一個無冠詞的分詞,接在主動詞eivmi,(是、在), u`parcw(存在、出現)後面,表示這個分詞的動作正在進行持續中。中文翻譯時,根據主要動詞的時態,加上「正在」、「一直」、「將」、「必」。 路12:6 e]n evx auvtw/n ouvk e;stin evpilelhsme,non evnw,pion tou/ qeou 在上帝面前,必沒有一隻(麻雀)被忘記

40 理性是感性的奴隸 一位剛從西方頂尖神學院畢業的神學博士,回國應聘到一間五千人聚會的大教會擔任助理牧師。兩年以後,教會把他解聘了。
他簡訊給他的論文指導教授,抱怨五年來的神學訓練,害他丟了牧師職位。 他的指導教授覺得奇怪,就簡訊問他:「你有按照『講道學』講道?」他回答說:「有。」「你有根據『系統神學』教導信徒認識上帝、耶穌、聖靈、救恩、人性、罪、天使、以及聖經的歷史?」「有,都有教導。」「你有使用『宣教學』鼓勵信徒宣教?」「有,有,有;這些都是當初這個教會的執事會要求我做的。我都做到了啊!」 他的指導教授更覺得奇怪了,就問他:「那麼他們解聘你的理由是什麼?」這位神學博士很氣憤地說(簡訊上還加上一個氣憤的臉圖 ):「他們說,我的講道和主日學課程都很無聊。而且(紅色粗體字加斜體字加底線),他們說兩年來我都沒有請他們吃過一頓飯,沒有愛心!」 ”It is not what you say, but how you say it matters” (說話的內容不如說話的方式來得重要)。

41 第四小時:句法(1/) 希臘文子句(clause)分為獨立子句(independent clause)和附屬子句(dependent clause)。 獨立子句的開頭可以是連接詞(coordinating conjunction)、介系詞片語(prepositional phrase)、或者沒有任何的引導詞句(asyndeton)。

42 第四小時:句法(2/) 附屬子句作為獨立子句的條件(condition)時,有三種類型,中文直接翻譯出來的內容就很清楚。
第一類條件(first class condition)。說話者認為/假設附屬子句的條件(protasis)是真實的,因此獨立子句(apodosis)也是真實的。 加5:18 eiv de. pneu,mati a;gesqe( ouvk evste. u`po. no,mon 但你們若被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之下 第二類條件(second class condition)。說話者認為附屬子句的條件完全不是真實的,但是說話者希望這個條件萬一成真,獨立子句的結果就會出現。與第一類條件比較,第二類條件的真實性與存在性,是非常不可能的。但是說話者都希望獨立子句的結果能出現。 約5:46 eiv ga.r evpisteu,ete Mwu?sei/( evpisteu,ete a'n evmoi 如果你們一直相信摩西,你們就會一直相信我 第三類條件(third class condition)。說話者對於附屬子句條件的真實性不太確定,但是很希望獨立子句的結果會發生。 太9:21 e;legen ga.r evn e`auth/|\ eva.n mo,non a[ywmai tou/ i`mati,ou auvtou/ swqh,somai 因為她一直對自己說:「我如果只要摸到祂的衣服,我就必得痊癒」

43 第四小時:句法(3/) 第三類條件又可分為(第三類)有一點可能發生的事實,以及(第四類)比較多可能的事實。
太4:9 tau/ta, soi pa,nta dw,sw( eva.n pesw.n proskunh,sh|j moi 我必給祢這一切,如果袮俯伏敬拜我 彼前3:14 eiv kai. pa,scoite dia. dikaiosu,nhn( maka,rioi 若你們為義受苦,就有福了

44 第四小時:句法(4/) 過去有些神學家誤認這些「沒有條件式連接詞」的條件語句,就不是條件語句。這導致近代的一個錯誤神學主張:「神是愛」是沒有條件的。但是這個文法規則告訴我們,神的應許都是帶條件的;神是愛,神也是公義;愛與公義彼此成為條件。 可16:16 o` pisteu,saj kai. baptisqei.j swqh,setai 那相信且受洗的,必得救

45 第四小時:句法(5/) 連接詞可以用來連接字詞、子句、整句、或段落。這些希臘文連結詞轉換成中文時,最大的困難是同一個連接詞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文法功能,翻譯成中文時也可能因此不一樣。 而不同的連接詞,卻又可能有相同意思的文法功能,要翻譯成相同的中文字詞。 還有在不少的例子,為了中文的順暢,甚至可以忽略它們,不用翻譯。 因此,上下文的脈絡就決定了應該採用哪一種翻譯,或者不用翻譯。

46 第四小時:句法(6/) 被連接的這些字詞、子句、句子、或段落之間的結構關係,有兩種:平等的連接(coordinate or paratactic)或主從的連接(subordinate or hypotactic)。 約1:1 VEn avrch/| h=n o` lo,goj( kai. o` lo,goj h=n pro.j to.n qeo,n 在起初,一直有那個道,且那個道一直與上帝同在 林前2:8 eiv ga.r e;gnwsan( ouvk a'n to.n ku,rion th/j do,xhj evstau,rwsan 因為他們若瞭解(神的智慧),他們就不會把榮耀的主釘十字架

47 第四小時:句法(7/) 時態(用於表達觀點)與禁止語氣
錯誤的傳統文法:過去時態的禁止語氣是表達「不可以開始做動作」,而現在時態的禁止語氣則是表示「停止做動作」。 太1:20 mh. fobhqh/|j paralabei/n Mari,an th.n gunai/ka, sou 絕對不可害怕娶馬利亞為你的妻! 約10:37 eiv ouv poiw/ ta. e;rga tou/ patro,j mou( mh. pisteu,ete, moi 我若不做我父的事工,你們絕對不會(繼續)相信我 McKay Rule: 過去時態的命令語氣,是表示(不)要去完成一整個動作;而現在時態的命令語氣,則是表示要持續做一個動作。 翻譯成中文時,其實不太容易看出這個分別,也不需要把時態的差異翻譯出來。主要看上下文和文句本身,是否在表達一種命令、律法、或應許。 約5:8 a=ron to.n kra,batto,n sou kai. peripa,tei 拿起你的墊被!走一走!

48 恭喜您成為神學家! 記得要有愛心喔!


Download ppt "中級聖經希臘文速成 (4小時) 郭承天 政治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宗教所合聘教授 Copyright©2015 郭承天 版權所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