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張炎 國三甲 S 李宜綸 國三甲 S 王文心 國三甲 S 曾建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張炎 國三甲 S 李宜綸 國三甲 S 王文心 國三甲 S 曾建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張炎 國三甲 S09722025 李宜綸 國三甲 S09722039 王文心 國三甲 S09722008 曾建維

2 生平簡述 S 李宜綸

3 張炎 張炎的生平事蹟,多不可考。幸而他 的詞集中,每每記下時間、地點出處 的歲月,宛然可曉。
南宋末元初詞人(約西元1248~1320),字叔夏 ,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西秦人,故每自稱「 西秦玉田生」也。

4 一、家世 先世鳳翔府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寓居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張炎乃張俊的後裔,張樞之子,家世顯赫。元滅南宋時,祖父為元兵所殺,家產抄沒,家道中落。

5 二、事略 當時南宋亡後,曾受元世祖徵召,北上大都為朝廷抄寫金字藏經。但次年失意南歸,此後便漫遊吳越,曾賣卜為生,常與鄭思肖、鄧牧等遺民野老過從唱和。晚年落拓,終老杭州。

6 張炎詞以詠物名重當時,早年以〈春水詞〉得名,故號為「張春水」;晚年又因〈孤雁〉一詞而被稱為張孤雁。
早年詞作主要寫他富貴優閒的生活;宋亡後多寫身世之感、家國之恨,淒清哀痛,意趣高遠。晚年著有詞集《山中白雲詞》及詞學專著《詞源》。其中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陽台〉、 〈月下笛〉、〈解連環〉、〈八聲甘州〉等。

7 在《山中白雲詞》中,鄭思肖序之云:「吾識張循王孫玉田先輩,喜其三十年汗漫南北數千里,一片空狂懷抱,日日化雨為醉。自仰扳姜堯章、史邦卿、虞蒲江、吳夢窗諸名勝,互相鼓吹春聲于繁華世界,飄飄徵情,節節弄拍,嘲明月以謔樂,賣落花而陪笑,能令後三十年西湖錦鏽山水,猶生清響。」於此可略見其生平志趣。

8 三、師承 姜夔為張炎平生最服膺的詞人,所以不管是辭句的模仿、音律的講究,甚至論詞的原理原則,都無不是出自姜夔。在他的詞學中,可見其時常提及姜夔。雖然姜夔較為早期,張炎未能及時交游,但也可看作張炎的師承了。

9 張炎論詞主張「清空」,創作則繼承周邦彥、姜夔一派傳統,音律和諧,婉轉流暢。
姜夔和張炎是南宋兩位著名的格律派詞人。二人風格接近,成就相當,文學史上往往並稱之為「姜張」。姜張詞寫國事人生,遊子思鄉,詠物懷人,深刻細膩,寄託鄉國衰亡之痛,備極蒼涼激楚,為後人記錄了南宋末期的時代聲音。

10 二人命運相似:姜夔出身於官宦之家;張炎為末世王孫。一生或寄食權門,或漂泊江湖,窮困潦倒。但他們襟懷磊落,如「晉宋間人」,較之一般趨炎附勢的清客迥然不同。姜張二人均精曉音律,所為之詞極盡錘鍊雕飾之工。

11 重要著作- 《山中白雲詞》 本書乃是宋代詞人張炎的詞集,存詞302首。詞作蒼涼激楚,即景抒情,備寫身世盛衰之感,非以剪紅刻翠為工。
傳世山中白雲,有錢塘龔翔麟本、王氏四印齋雙白詞本、許氏榆園叢刻本,朱氏疆邨叢書江昱疏證本。 他作詞宗尚白石,歷來與姜夔並稱,清朝時為浙派所宗。

12 《詞源》 張炎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此書所論多探本窮源之說,故題曰詞源。
《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論詞,以清空不質實為主,又以騷雅為高。

13 《詞源》,分上下二卷,上卷詳論樂學、律學,及聲樂理論,有14目;下卷則論詞樂創作原則,有16目,頗有精湛見解。後明人將下卷分出,稱「樂府指迷」。

14 《詞源》與一般詞話不同的是,它不僅探討了詞的文學創作通程,而且更論述了與詞有關的音樂問題。其緣起據其自陳,是「嗟古音之寥寥,慮雅詞之落落」,所以要「僭述管見」、「與同志者商略之」。

15 小結 張炎詞多寫個人哀怨並長吁詠物,常以清空之筆,寫淪落之悲,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因他精通音律,審音拈韻,細緻入微,遣詞造句,流利輕暢。其創作和詞論對後世均有深遠影響。

16 參考資料 張炎詞及其詞學研究/黃瑞枝著/宏仁出版社 唐宋詞選注/張孟機 張子良 選注/華正書局

17 詞作分期與其特色 S 王文心

18 前言 張炎,是一位力主「雅詞」理論和寫作「雅詞」的詞人。儘管在他的《山中白雲詞》中,不能尋出很多確切的材料來說明他作於宋亡前的詞是如何雅致,但我們卻可以從同時期的人對於他的一些評論中想見張炎這一時期的詞風。

19 舒岳祥說他“詩有姜堯章深婉之風,詞有周清真雅麗之思,畫有趙子固瀟灑之意”(《贈玉田序》)
從他以姜夔、周邦彥、趙孟頫三人的風格來比擬張炎的藝術風格,就不難看出張炎的作品整體上偏於婉雅的藝術趣味和藝術風格。

20 詞作分期 一、前期詞(1276年前) 二、中期詞(1276~1291) 三、後期詞(1291年後)

21 前期詞(1276年前) 張炎的前期詞作,保存在現存《山中白雲詞》中的數量甚少,多已散亡。在這些作品中,反應了他藝術造詣甚高而思想內含實薄,他雖憑著《南浦‧春水》詞為自己掙得了「張春水」的美名,但他之所以能夠真正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在詞史上有一席之地,卻並非因這類詞篇的成就而得。

22 中期詞(1276~1291) 中期的張炎詞,由於生活遭遇所發生的巨大變故,使其思想內容和感情份量有了較大的充實,雖從整體格調上看,他還是屬於「悲」和「軟」,但由於其中貫注著一定程度的真情,又顯得「悲而不衰」、「軟而不疲」,這一創作時期可稱張炎詞中現實感較強的時期,也是其藝術感較強的時期。

23 後期詞(1291年後) 處在後期生活中的張炎,由於復國無望便增添了內心的空虛感,而漂泊不定的生涯,又助長了他心裡的陰暗,但與這些情緒相輔相成的是他欲以求得自我解脫,甚至是自我麻醉的「隱逸」、「超曠」,思想卻大為抬頭了。

24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淪桑句便工」,張炎詞的創作歷程同樣証明了上述論點,然而這種創作上的幸運卻不是真正的幸運,而是一種極為沉痛的文學現象,山河破碎、改朝換代的歷史事變往往造就某些詞人來,而張炎就正是一個因國家不幸才成名的詞人。

25 詞作風格與藝術特色 一、深婉雅淨、清麗疏朗的風格特色 二、煉字琢句、歸於醇雅的語言特色 三、孤雁冷蛩、夕陽枯萌的美感特色

26 深婉雅淨、清麗疏朗的風格特色 深婉、清麗和雅淨、疏朗,分別與張炎「風流雅俗」及「隱逸超曠」的生活情趣與藝術趣味有關。
張炎學詞,走的是傳統的「婉約」詞道路,因此他對周邦彥這位婉約派大師是相當推崇的,他在《詞源》中推崇周邦彥“美成負一代詞名,所作之詞,渾厚和雅” 舒岳祥《序》又說張炎“詞有周清真雅麗之思”,在在可以證明他受周詞影響之深。

27 雖然受周邦彥之詞影響之深,不過,從他自己「崇雅」的生活情致和詞學主張,不太滿意周詞的過分「軟媚」,因此力主以白石的「騷雅」和「清空」來彌補其缺點,既吸取了周詞的「婉」和「麗」,又用姜詞的「雅」和「疏」來調劑,從而達到了既深婉又雅淨、既清麗又疏朗的風格境地。

28 如《梅子黃時雨‧病後別羅江諸友》中的「向醉裏誰扶,滿身花影。鷗鷺相看如瘦,近來不是傷春病」「彈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黃昏近。江風緊。一行柳陰吹暝。」可謂字字清麗、句句疏朗,給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清朗之感。

29 煉字琢句、歸於醇雅的語言特色 張炎詞受姜夔影響特深,並在張炎的《詞源》看出他十分重視琢字煉句,在選擇詞彙方面,充分注意到語言的色彩性和音響性,且可善用準確的字眼精微、生動地撰寫出事物的外貌和精神。 張炎也善於用典,常運用古人的典故為己所用,收到言簡而意賅的表達效果。

30 《淒涼犯‧北遊道中寄懷》 蕭疏野柳嘶寒馬,蘆花深、還見遊獵。山勢北來,甚時曾到,醉魂飛越。酸風自咽。擁吟鼻、征衣暗裂。正淒迷,天涯羈旅,不似灞橋雪。 誰念而今老,懶賦長楊,倦懷休說。空憐斷梗夢依依,歲華輕別。待擊歌壺,怕如意、和冰凍折。且行行,平沙萬里儘是月。

31 「灞橋雪」:《全唐詩話》載,鄭啟善詩,或問曰:“近為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何以得知?”
張炎此行,正是衝風踏雪而去,但他卻說:「正淒迷,天涯羈旅,不似灞橋雪。」言外之意即是:此行猶如「充軍」,舉目有山河之異,故哪還有半點昔日之吟興?

32 《長楊賦》,用揚雄獻賦事,後來李頎又有《寄司勛盧員外》詩曰:「早晚薦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賦《長楊》。」
張炎這兒卻偏說:「誰念而今老,懶賦《長楊》,倦懷休說。」借以表明自己的不願向新朝獻藝求官。

33 「斷梗」,出《戰國策‧齊策》,言桃梗與土偶人對語。桃梗謂土偶人大雨下則“汝殘矣”,土偶人答曰“:「吾,西岸土也。吾殘,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
張炎自謂「空憐斷梗,夢依依,歲華輕別」,就寫足了他天涯漂流之苦。

34 “待擊歌壺”,本用晉王敦酒後詠魏武帝(曹操)樂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壺為節,壺口盡缺之事,但下文緊接著卻又說「怕如意和冰凍折」,一方面是誇張地形容北地之寒可以凍折如意,另一方面又暗寫自己空有“壯心”而無法(也不敢)實現之意。

35 短短一首詞就選用了「灞橋雪」、「長楊」、「斷梗」、「擊歌壺」四個典故。形象化地展示了他思想感情起伏翻騰的歷程,顯現出他善於「用事」的深湛功力,正因為他擅長用典,能「用事不為事所使」,所以很多舊典便能在他的筆下翻出新意。

36 孤雁冷蛩、夕陽枯萌的美感特色 唐宋詞苑中,存在著各種類型的藝術美感,婉約詞人所提供的主要是「柔性」的美感,雖同為婉約詞人,但他們之間的美感類型存有一定的差異。 張炎在審美嗜好方面受姜夔影響甚深。他在《詞源》中特立「清空」一節,給與了姜夔的「清空」、「騷雅」極高的評價,他自己所塑造的詞境美感類型也屬於清空、虛冷一型,但比起姜夔之詞顯得更灰色、更陰暗、冷淡一些。

37 《清平樂》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本是寫給歌妓的絕情詞,其色彩卻是如此的灰暗淒清,比起姜詞,有更濃厚的「絕望」陰暗感。

38 小結 張炎繼承著姜夔、史達組、吳文英等人的雅詞詞風,在他的雅詞中最具代表的便是被人譽為「絕唱千古」的《南浦‧春水》,然而,張炎詞之所以值得重視並不在此,他的思想和藝術之所以達到了一定的成就,在於他入元以後的作品中。

39 魯迅先生曾說:「有誰從小康之家而墜入困頓的嗎?我以為在這途中,大概可以看到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張炎生活的變化還不止於從「小康之家」而墜入困頓,他經歷了從「王孫公子」墜為「文丐」的悲劇,所以生活的巨變勢必影響了他的詞風,使他原有的雅致詞風,不得不產生某種程度的蛻變。

40 參考資料 一、《張炎詞研究》楊海明 著 二、《宋詞概論》 謝陶坊 著 三、《唐宋詞新賞 張炎》 張淑瓊主編 四、《唐宋詞的風格學》 顧俊 著

41 張炎詞作賞析(上) s 曾建維

42 八聲甘州 寄李筠房 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正憑高送目,西風斷雁,殘月平沙。未覺丹楓盡老,搖落已堪嗟。無避秋聲處,愁滿天涯。
一自盟鷗別後,甚酒瓢詩錦,輕誤年華。料荷衣初暖,不忍負烟霞。記前度、剪燈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遠,白雲休贈,祇贈梅花。

43 賞析 詞的上片,寫因登臨而起的思友及自傷之情。「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既是實寫又是虛寫,其中又以芙蓉諧音夫容,寫出他望故人而不見的黯淡心情。而「正憑高送目,西風斷雁,殘月平沙。」以一個「正」字和開頭的「望」字相呼應。舉目所見,唯見西風中失群的孤雁,殘月下大片的沙灘。

44 「未覺丹楓盡老,搖落已堪嗟。」就寫出了他心情上的提前衰老。「無避秋聲處,愁滿天涯。」以「無避處」、「滿天涯」,表明了客觀形勢之險惡可怕和主觀感受之抑塞悲淒。此時,思念老友之情和自傷身世之感又在此融合為一體。

45 詞的下片,則是直抒其「寄人」之情。「一自盟鷗別後,甚酒瓢詩錦,輕誤年華。」寫與李氏別後,卻盡日飲酒賦詩,白浪費許多寶貴年華。此可見作者在回憶往事時,是帶有反省懺悔之情的。「料荷衣初暖,不忍負烟霞。」這兩句化用前代詩文,讚美李筠房在國破家亡之後,披上「荷衣」、陪伴「烟霞」,去做義不臣元的隱士了。

46 「寄前度、剪燈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更加添世事茫茫難自料的無窮感嘆。而相見之期既不可預測,便只能搖寄相思:「空山遠,白雲休贈,祇贈梅花。」你我今日既都已經隱遁空山,而山中盡多白雲,所以今後如欲兩地相贈,以表友情的話,那就贈以梅花吧。

47 清平樂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祇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P.364    

48 賞析 這首詞原是張炎贈給他的朋友陸行直的。陸行直在其畫作碧梧蒼石圖的序云:「候蟲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流水漫,驚見蘆花來雁。 可憐瘦損蘭成,多情因為卿卿。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並言其為友人張叔夏所贈,張叔夏即為張炎。

49 上片「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以「候蛩」、「西風」以及蘆花點出此時為深秋時節,四句寫秋景,有近有遠,而景中又有人有情。而「望盡蘆花無雁」更是將上片寫景抒情的意象表露無遺。望盡眼前無邊的蘆花,也不見雁的影子!「無雁」指的就是沒有得到想要的音訊。

50 而下片「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可見詞人眷念之深。張炎以庾信自比,「愁損」以「暗教」形容之,可見其幽淒纏綿的情感。「夜夜關情」的對象則是望盡蘆花所期望得到的東西,既是關於沈梅嬌的音訊,又是詞人渺茫的故國之思。

51 雖說張炎眷念的對象是沈梅嬌,也可能是張炎寫作的主觀意圖,但這首詞的客觀價值應該是在它暗含的詞人的家國之痛。而在融合了情人之思與故國之思後,「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更以一個特寫方式的呈現,藉著梧葉秋聲的渲染,將詞人之思想感情推向更深沉的境地。

52 摸魚子高愛山隱居 愛吾廬、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晴嵐暖翠融融處,花影倒窺天鏡。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橫孤艇。眠鷗未醒。甚佔得莼鄉,都無人見,斜照起春暝。 還重省。豈料山中秦晉,桃源今度難認。林間即是長生路,一笑原非捷徑。深更靜。待散發吹簫,跨鶴天風冷。憑高露飲。正碧落塵空,光搖半壁,月在萬松頂。

53 賞析 「愛吾廬」三字化用陶淵明「吾亦愛吾廬」的詩句,隱括了其中與世相違的深意。而「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既指湖水之清涼朗澈,亦指氣候之爽潤宜人。「晴嵐暖翠融融處,花影倒窺天鏡」則寫湖中的倒影,將晴暖的山光、蒼翠的樹、以及湖邊斑駁的花影,都映照在這天然的鏡子中。

54 「沙浦迥」寫遠處的沙灘。「看野水涵波,隔柳橫孤艇」是描寫柳蔭下的小艇。而「眠鷗未醒。甚佔得莼鄉,都無人見,斜照起春暝」中,眠歐是景、人合寫,兼喻隱士幽人,而莼鄉則借指隱逸之鄉。意指:在這自由自在的天地裡,寂靜無人,只見一抹斜陽在春天的薄暗中閃耀。

55 「還重省」在暮色蒼茫中,詞人陷入深深地思索:「豈料山中秦晉,桃源今度難認。」連與世隔絕的山間也難逃時移世易的影響。「林間即是長生路,一笑原非捷徑。」山間林下原本就是怡情養性、修練長生的地方,並不是以隱求仕的終南捷徑。

56 「深更靜。待散發吹簫,跨鶴天風冷。憑高露飲。正碧落塵空,光搖半壁,月在萬松頂」則是在這萬壑松風的月明之夜裡,詞人想像著吹簫跨鶴,凌風飲露。此處的寫景為因情造景,如同「斜照起春暝」一般,意圖在黑暗中竭力覓得一絲光明。此類的仙遊夢想,在反映作者對元朝政權嚴重不滿的同時,也反映了其無力抗爭的消極面。

57 參考資料 《唐宋詞鑑賞》下冊-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選注》-張子良、張夢機選注

58 張炎詞作賞析(下) s 廖明麟

59 高陽臺 西湖春感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淒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高陽臺 西湖春感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淒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入?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P370

60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
上片先以景起,「接葉巢鶯,平波卷絮」兩句用舒筆調寫出西湖春深時的良辰美景,但已有蕭颯之情味;乘船遊經斷橋,遊船雖是舊日所乘,但遊人心情卻非昔日可比。「能幾番遊」以問句振起,抒發春去難歸的深慨。「東風」三句寫留春不住之苦。

61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在此,他化用周邦彥詞:「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 《六丑‧薔薇謝後作》)希望東風伴隨薔薇一起住下來,因為「到薔薇、春已堪憐。」意謂春光所剩無幾,轉眼就要被風風雨雨所葬送。下筆至此,作者留春不住的心情,已然相當酣暢。

62 更淒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豈知,他再用「更」字盪開一筆,而接寫「萬綠西泠,一抹荒煙」的兩句最爲沈痛。西泠橋邊是往昔極爲繁華之地,每年清明,這裏的情況是「都人士女,兩堤駢集,幾於無置足地。水面畫楫,櫛比魚鱗,亦無行舟之路。歌歡簫鼓之聲,振動遠近,其盛可以想見」 (周密《武林舊事》),如今西泠橋邊卻只剩下「一抹荒煙」,今昔對比的亡國之痛與此便淋漓出焉。

63 當年燕子知何入?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下片首句以「當年燕子知何入? 」振起下文。沿襲劉禹錫《金陵五題》之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點明故國之思。韋曲為唐時韋氏門閥世居之地、斜川借指西湖邊文人雅士遊覽集會之地;所以「但苔深」兩句,極寫往日繁華之所,而今卻荒涼之狀,補足上片「萬綠西泠,一抹荒煙」的意蘊,大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慨。

64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化用辛棄疾《菩薩蠻》兩句:「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以白頭鷗鳥來借指自己愁苦之深。張炎宋亡前未出仕,所以,以「承平貴公子」和「隱士雅人」自居,「無心再續笙歌夢」乘貴公子身分,「掩重門、淺醉閑眠。」則乘隱士雅人的身分,說明自己現在隱逸生活的志趣。

65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最後三句,層層翻出,「開簾」與「掩門」照應, 「飛花」與「捲絮」照應, 「啼鵑」與「巢鶯」照應,讓全詞首尾呼應,被籠罩在飛花濛濛、杜鵑哀啼的淒涼氣氛中。並且結尾以杜鵑啼泣之聲,留給讀者裊裊不盡的哀愁餘音。

66 賞析 本詞是宋亡後,張炎所作之畫添詞。畫面蒼涼悽婉,色彩暗淡。題詠西湖春感,抒發傷春感時的悲愴之情。全詞章法井然,音節低沈,情深意切。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悵惘與日暮時那種無望的哀愁。全詞寫景、抒情、議論融合一體,表現出作者惜春、傷春、今昔、家國興亡的諸多感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惆悵和黯然神傷的幽怨。

67 本詞特色 一、虛實結合: 寫春景和西湖的荒涼是實寫,內心亡國之痛為虛寫,以實帶虛,虛實結合,此種寫法被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曰:「玉田《高陽臺》,淒涼幽怨,鬱之至,厚之至。」 二、章法的起與承: 本詞用兩個問句做為開始,開展了詞情所需的「詞氣」,又用且、 更、 也、 莫、怕字,承接上下,使詞章法整嚴、卻又自然流動。

68 解連環 孤雁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怳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捲。 P374

69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怳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
詞牌道出困頓愁悵的情懷,明寫孤雁,暗寫自身。楚江是指湖南地方,而頭三句,寫天長無際、離群萬里,不僅僅寫「雁」,也將「孤」字點明,悵、怳然、驚等字,寫出自比孤雁的張炎,自身的悽愴情懷。「自顧影」三句,有「顧影自憐」之意,寫孤雁徘徊欲下,唯見枯草平沙,依然一片寂寥,雁非但飛自孤飛,而落也只能孤宿。

70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寫不成書」用《漢書》所記載蘇武事,後人常以雁來當作傳書使者。從「雁字」、「雁書」看來,雁陣排列,或成「人」字、或成「一」字;孤雁排不成字,自然也就寫不成書、寄不成書。與「雁字」的字形畫比,孤雁只能算是一個「點」 ,書因相思而寫,所以說「只寄得、相思一點」 。張炎也因這兩句而獲得了「張孤雁」的稱呼。(見《江疏‧至正直記》)

71 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因北海牧羊之蘇武有雁足傳書、得以歸漢事,張炎便借以寄托自己對宋室的存念。孤雁迷途徬徨,延誤寄書,也誤殘氈擁雪的蘇武託雁寄書的心事。喻北方故人心事不能達於南方的惆悵。 殘氈擁雪:  《漢書》:「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

72 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 下片首句「誰憐旅愁荏苒」,雙關自己和孤雁,彼此同是漂泊無歸者。「誰憐」之問,又用一「謾」字,帶出長門彈箏兩句來。箏上繫弦之柱,排列如雁行,故張先《菩薩蠻》:「玉柱斜飛雁」之句,此寫箏是因為貼近雁。長門之怨,乃思君而不得見,也與用蘇武事所寄之悲感一樣。 長門: 《漢書‧外戚傳》:「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

73 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
「想伴侶、猶宿蘆花」,是孤雁思伴; 「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是說伴侶也在思忖,它苦苦盼「春前」能「轉程」飛回北方,希望能僥倖再見失散的大家。

74 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捲。
「暮雨相呼」,化用崔涂《孤雁》:「暮雨相呼失,塞塘欲下遲」詩意。「怕暮地、玉關重見」怕字含意深微,怕相見之時一旦近了卻不能相見,所以反倒更怕春期驟至;若能相見,便如畫簾中之雙燕,不說“未羨他”,而偏說“未羞他”,令人想像雙雁重逢時,雖毛羽零落,憔悴瘦損,亦定是交頸而鳴,喜極而泣,豈慮見笑於雙燕而害羞?

75 賞析 本詞是南宋詠物詞的名篇之一,這首詞具有較完備的詠物詞的特徵與方法,構思精巧、體物細膩,既能寄意深微,又能窮形盡相。用典自然流暢,而張炎也因為此詞,獲得「張孤雁」之稱號。

76 參考資料 《唐宋詞鑑賞》下冊-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選注》-張子良、張夢機選注

77 總結 張炎由一個王孫貴族之後,而為落拓江湖的文人,使他的詞風有了轉變。由原本婉麗清雅的詠物之詞轉而變成抒發內心愁苦。在《解連環》一詞中,他將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感蘊含在對孤雁的描繪中,深刻地寫出在國事垂危下,詞人心中的無力和幽怨。也是在這種時勢之下,張炎才能跳脫詠物詞的範疇,讓詞作進入因情造景,以人事為本的深沉境界。而最後當他無力與政局抗爭之時,也只能藉由仙遊式的有托之言,求得煩惱的暫時解脫。

78 而張炎除了有《山中白雲詞》此本詞集傳世外,更有詞源上下兩卷,論音律及作詞之要法。《詞源》所論詞樂部份,對我們探索詞與音樂的關係,考察唐宋燕樂流變,乃至金元戲曲,都有相常重要的文獻價值。清代浙派詞人也受到他相當大的影響。如浙西派詞家代表朱彝尊在其《解珮令》中提到:「不師秦七(秦觀),不師黃九(黃庭堅),倚新聲、玉田(張炎)差近。」可見張炎對其影響之深。

79 而詞源作為一本詞論,也提供人們許多線索去研究及參證。如晚清鄭文焯《詞源斠律》、今人蔡禎有《詞源疏證》二卷、今人鄧孟津《詞源解箋。清•凌廷堪《燕樂考源》、今人丘瓊蓀《白石道人歌曲通考》中,這些關於《詞源》音樂的論述,都可說明張炎所著的詞源在詞的發展上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及影響。


Download ppt "張炎 國三甲 S 李宜綸 國三甲 S 王文心 國三甲 S 曾建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