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課 現代詩選  天 窗 鄭愁予  昨 夜 白 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課 現代詩選  天 窗 鄭愁予  昨 夜 白 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課 現代詩選  天 窗 鄭愁予  昨 夜 白 萩

2 第七課 現代詩選 問題討論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天窗〉 〈昨夜〉 題 解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題 解 作者介紹
第七課 現代詩選 〈天窗〉 問題討論 題  解 修辭小舖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國學常識 品評鑑賞 〈昨夜〉 仿作練習 題  解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3 〈天窗〉題解   本詩選自鄭愁予詩集,主旨      在敘寫春夜懷人的心情,是一首      充滿夢想與憧憬的詩。天窗既是      夜晚觀星的窗口,也是想像的窗      口,也可說是年輕人憧憬未來世      界與情愛的象徵。故作者以天窗      象徵對於青春和愛的追尋,流露      天真的想像和喜悅。本詩語言輕快、情致婉約、節奏動人,讀來琅琅上口,別有一番韻味。

4 作 者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河北省人,生於民國二十二年。畢業於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前身,今國立臺北大學)會計統計系。民國五十七年應邀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研究,獲頒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於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

5 作 者   鄭愁予從初中時開始創作現代詩,尤長於抒情詩,能鎔古典於現代,化陳腐為新奇,深受讀者喜愛。詩風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以輕柔的語言、浪漫的意識、奔放的性情交織而成的詩篇,最令讀者神迷。後期作品,雖仍保存溫婉之風,但由於對歲月的體悟、對家國的感懷更加深刻,因此不再像前期那麼浪漫瀟灑,字裡行間表現出了禪的飄逸趣味。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等。著有夢土上、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編有鄭愁予詩集Ⅰ 、鄭愁予詩集Ⅱ等。

6 筆名介紹   鄭愁予使用的筆名「愁予」,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也可見於辛稼軒〈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由此可見詩人國學涵養之富實。

7 生平事跡 詩的啟蒙   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國民黨挫敗,這年,鄭愁予十六歲,跟隨家人來到臺灣,經插班考跳級考試,進入新竹中學三年級就讀,當時的國文老師尚奎齋是他的新詩啟蒙老師。尚老師國學造詣很高,每週規定學生要寫一篇作文,鄭愁予不按牌理出牌,以一首新詩權充作文,尚老師未加斥責,反倒給了他全班第二高分,並當眾讚賞鄭愁予的詩,鼓勵他寫下去。鄭愁予對此相當感恩,尚奎齋可說是鄭愁予的第一個伯樂。  

8 生平事跡 詩名大噪   新竹高中畢業後,鄭愁予考入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一九五一年,他將詩作〈老水手〉投稿到當時重要的文學雜誌《野風》,並獲刊登,領到生平第一筆稿費,其後就開始在野風和自立晚報《新詩週刊》發表詩作,受到詩壇肯定。 大學畢業後,鄭愁予在基隆港務局工作多年,這時他的詩名大噪,受到紀弦賞識,於一九六三年成為現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後來他又擔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執行長,實際推動文學運動。

9 生平事跡 重現詩壇   一九六八年,鄭愁予赴美,進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坊深造,取得藝術碩士(MFA)學位,後因參加保釣運動,成為「黑名單」而滯留美國,先後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擔任高級講師,教授中國現代文學。 一九七四年,鄭愁予的名字重現臺灣詩壇,他的詩集《鄭愁予詩選集》受到讀者的熱愛,不斷再版,使他成為最受歡迎的詩人,名詩更常選為學校教材。

10 生平事跡 古典與現代之結合 一九九四年,他以詩集《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一書獲得國家文藝獎;臺視「縱橫書     海」與花旗銀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合辦「影響三十」書選活動,《鄭愁     予詩選集》躍登榜上。 鄭愁予被認為是臺灣現代詩壇上     最令人著迷的詩人,他的人生和他的詩一樣,如行雲流水,綜合了古典與現代之美,粗獷與柔婉之美,而成就了「鄭愁予傳奇」。  

11 鄭愁予的詩藝成就   鄭愁予的詩在語言、意象及節奏處理上,都有相當高的表現,詩人向陽推崇鄭愁予的詩「語言純淨、意象華麗,具有動人心弦的節奏感,因此頗獲讀者喜愛;近期詩作則沉穩內斂,趨向素樸,凝鍊詩思。」可以概括鄭愁予的詩藝表現特色。至於他在詩創作上的成就,則可從三個層面看:

12 鄭愁予的詩藝成就 巧妙融合古典與現代:     鄭愁予的詩能將古典的語言和現代人生活的情境加以巧妙融合,他的詩多從古典詩詞蛻變而出,卻又能將其具體化於現代語言之中,不讓人感覺突兀,詩評家沈奇說他的詩「確已成為現代詩歌感應古典輝煌的代表形式:現代的胚胎,古典的清釉。」就是這個意思。

13 鄭愁予的詩藝成就 自然調製節奏與聲籟:   鄭愁予的抒情之作,都有著輕快的節奏,同時能自然表現出可歌可詠的聲籟之美,這與他將節奏視為詩歌的生命有關。鄭愁予認為「詩的語句如材料,必須達到語言富節奏感,結構立體化,才算完成。」所以他的詩特別具有音樂性,也常被譜成歌來傳唱。

14 鄭愁予的詩藝成就 精準表現語言與意象: 鄭愁予的詩對於意象的選擇、意境的經營都相當費心,因而在詩的語言表現上形成一個意象華麗、語言純淨的風格。他詩的語言,文言與白話交互使用,駕馭語言能力高超,為他人所不能及。

15 風格婉約 鄭愁予在題材的運用上,擅長取喻於日常生活器物,以常見的生活器物(如本詩的「天窗」)表達幽深、綿密的情感,因此洋溢著平易近人的魅力,使他的詩作長久以來備受讀者的喜愛。   鄭愁予的詩,風格婉約,具有語言迷人、情懷浪漫的特色,因此早年被稱作「浪子詩人」,在現代詩人群中,他是少數能夠承繼古典詩抒情傳統,而又能夠翻陳出新,表現現代抒情風味的詩人。

16 現代感的語言節奏   除了詩作散發的魅力之外,鄭愁予也擅長調製現代詩的語言節奏,他認為:「詩的語言是一首詩的最重要因素」,他強調一個詩人,除了要有詩情之外,還要有詩才,也就是運用語言,將語言本身的音樂感表現出來的能力。鄭愁予認為:「那種音樂感和我們的情感本身有一些很微妙的關係」。〈天窗〉和〈錯誤〉,就都具備了強烈的音樂性,可誦、可歌,儘管其中不必一定押韻,一樣可以產生動人心弦的節奏感。

17 現代感的音樂性   現代詩的音樂性和古典詩稍微不同之處,在於採取口語的自然聲韻,它打破了古典詩的平仄押韻成規,根據生活用語的節奏起落,依詩人的調度與掌握,表現出錯落有致、聲韻動人的韻律,而成就出具有現代感的音樂性。鄭愁予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詩適合在心中默念,也可以娓娓吟誦,必能體會詩中綿密的內在情感和抑揚頓挫的美妙旋律。

18 名家看鄭愁予 瘂 弦:曾以「謫仙」稱譽鄭愁予。 余光中:曾以「浪子」稱呼鄭愁予。
瘂 弦:曾以「謫仙」稱譽鄭愁予。 余光中:曾以「浪子」稱呼鄭愁予。 紀 弦:鄭愁予是青年詩人出類拔萃的一個。……    長於形象的描繪,其表現手法十足的現    代化。 楊 牧: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    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    且是絕對地現代的。

19 〈天窗〉 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臥著,好深的井啊。 自從有了天窗 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們都美麗,分占了循環著的七個夜, 而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間蕩著 那叮叮有聲的陶瓶還未垂下來。 啊,星子們都美麗 而在夢中也響著的,祇有一個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如流水…… 〈天窗〉

20 〈天窗〉注釋 春 泉 春天的水泉,象徵春天到      來。 陶 瓶 陶製的瓶子,在古希臘文      化中,陶瓶是日常器皿,      有的用來盛酒,有的用來      盛水。此處呼應前段星星      來汲水的說法,譬喻天上      的星星把陶瓶垂下來汲水。 陶瓶

21 〈天窗〉賞析 巧妙的譬喻   在〈天窗〉這首詩作中,鄭愁予想表現的是對友人的想念,他很巧妙地以「天窗」作為寄寓情感的譬喻,讓人間的感情和天上的星座有了連結,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人,透過天窗的媒介,取得了相互映照的管道,因此詩人的懷人情懷,也相對地如天上的繁星一樣美麗。這正是鄭愁予的詩吸引讀者的地方。

22 〈天窗〉賞析   「天窗」既然是一口深井,因此就可以讓天上的星星每夜「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擬人化的星星和在「井底仰臥著」的人,彷彿展開了一場溫柔的對話。「天窗」使得人和天上的星星有了美麗的聯繫,「深井」、「汲水」的喻義,具體表現了我們透過天窗,仰看星星的感覺。

23 〈天窗〉賞析   由這樣的感覺出發,於是「天窗」有了另一種意涵。在第二節中,「自從有了天窗/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讓作者感覺到春天的來臨。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這句充滿語言趣味的句子,把冬去春來,冰雪消融、寒意盡去的感覺,寫得活靈活現。「忍不住」,表現了季節輪替的自然現象無法抵擋,也表現了觀星者「我」的雀躍、欣喜。就語言技巧來看,作者通過「冰雪」的消融,表現「忍不住的春天」的充滿生機,技法高超,給人充滿新生希望即將展開的期待。

24 〈天窗〉賞析   第三節開始,作者描繪天上的星星美麗的圖像,「循環著的七個夜」,是「一週七天的夜」的轉喻,「循環著的七個夜」使我們對「一個禮拜」的平淡感覺變得美麗起來。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天上繁星中卻獨鍾於「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 作者用問句,有找尋、關切「最愛」的暗示,因而才有接下來「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間蕩著/那叮叮有聲的陶瓶還未垂下來」的詩句出現。

25 〈天窗〉賞析 最後一節,點出本詩的主旨,在夢中響著的「那名字」,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親人,或者是戀人,作者縈懷於心,念念不已。
  最後一節,點出本詩的主旨,在夢中響著的「那名字」,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親人,或者是戀人,作者縈懷於心,念念不已。 「自在得如流水」的結語,把懷人的心境寫活了,念著那人的名字,彷彿流水的聲音,整夜不斷,用情深刻,真摯感人。

26 「天窗」之意象 「天窗」,開在房子的屋頂,白天可以取光,夜晚也可觀賞天上的星月,是人類建築上的智慧表徵。
  「天窗」,開在房子的屋頂,白天可以取光,夜晚也可觀賞天上的星月,是人類建築上的智慧表徵。   這首詩從「天窗」的原始意象切入,描寫作者睡前透過天窗,仰看天上繁星的心情,並賦予「天窗」美麗、浪漫的想像,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天窗寫得相當動人。作者將「天窗」喻為「好深的井」,使意象更為生動活潑,這是本詩在象徵處理上很成功的地方。  

27 「陶瓶」之意象   春泉,是常見的春天意象,當泉水淙淙時,春天就來了;然而,此際雖然春天已經到來,「叮叮有聲的陶瓶還未垂下來」,既呼應第一段星星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因此才有此刻「陶瓶還未垂下來」的惆悵;但也意味著可以暢飲談心的朋友還沒找到,一起分享這美麗的夜晚。 陶瓶,在本詩中轉喻為與友人相對談心之意。兩句以對仗的句式相映,春來的喜悅和友情、愛情的憧憬,兩相交集,營造了悲喜參半的惆悵。

28 〈昨夜〉題解   本詩選自白萩詩選,主旨在      回憶秋夜與友人或情人相處的情      景。這首詩以別出心裁的斷句手      法,表現詩歌的節奏美;同時又      在形式上,創造出圖像的效果。      作者以喃喃自語的方式,敘寫昨      夜來訪的友人,與他交談、微笑,帶給他貓一般溫暖的愉快,最後以「雲」的意象來形容匆匆來去的友人。整首詩蘊含細緻委婉的感情,既有抒情的況味,也有如歌一般的音樂美感。

29 〈昨夜〉書寫背景   本名「何錦榮」的白萩,縱橫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最後發起成立笠詩社,成為主張本土詩派的重要詩人。這樣的經歷,使他的詩風繁複多變,不斷開拓出新的表現方式和風格。 白萩的詩兼具現代主義的冷靜、理性,和寫實主義的批判意識。而在語言技巧上,他又能吸取現代主義的長處,重組語言,讓語言及其意象負載詩人的思想。昨夜這首詩的語言,就表現了此一特質。

30 作 者            白萩,本名何錦榮,         臺中市人,生於日治昭和         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         畢業於省立臺中商職高級         部,長年經營廣告美術公司。曾任臺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現已退休。   白萩中學時代即對詩歌創作產生濃厚興趣,十八歲時,以羅盤一詩獲得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受到詩壇的矚目。  

31 作 者 成名後出入各大新詩社團:早年在藍星週刊大量發表詩作,深受覃子豪賞識,後來加入紀弦所主導的「現代派」,並擔任創世紀詩刊編輯委員;民國五十三年,與林亨泰等人,共同籌組笠詩社。在臺灣現代詩壇上,白萩是唯一與藍星詩社、現代詩社、創世紀詩社、笠詩社等四大詩社有深厚淵源的詩人。

32 作 者   白萩的詩平易簡練,但在平易中又露出艱澀、詭譎和神祕。早期作品致力於形式的創新、語言的鍛鍊,情調浪漫而富有個人主義色彩,往往藉一些很單純的事件,來表現他心中的塊壘。後期詩作開始走向現實,以批判現實、觀照人生為宗旨,語言也偏向於生活化、口語化,對人生百態的探索特別深刻。曾獲吳三連文藝獎。著有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香頌、詩廣場、白萩詩選等。

33 生平事跡 成長背景   由於父親經商失敗,因此白萩的童年生活並不如意;再加上他八歲那年,正好日本戰敗,撤離臺灣,十歲時又碰上二二八事件,十二歲時中華民國政府由大陸撤退來臺。這幾樁大事件的發生,都使得他不但在語言的運用上遭逢障礙,同時也讓幼小的心靈,對於外在世界充滿疑惑。 白萩的個性因而內斂,言詞木訥,卻勤於思考;而這種個性,剛好也成為他日後走上文學之路的動力,並在他後來詩創作的歷程中成為重要的養分。

34 生平事跡 詩的啟蒙   母親在他讀初二時過世,對他打擊很大。此外,他在學校的圖書館讀到張自英的《黎明詩集》,以及明秋水的《骨髓裡的愛情》,雖然兩本詩集都是當時呼應反共政策的戰鬥詩,但白萩看到新體詩在形式上的創新,感到新鮮、有趣,因而展開了新詩的寫作。 十四歲的白萩,開始把新詩當成傾訴心中夢想的樂土。

35 生平事跡 立足詩壇   一九五五年,十八歲的白萩以〈羅盤〉一詩獲得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從此被冠上「天才詩人」稱號,他常在藍星週刊發表作品,受到詩人覃子豪賞識。  一九五九年應創世紀詩社之邀,擔任創世紀改版後的編委。一九六四年他與省籍詩人林亨泰等人聯手創辦笠詩社。他先後與臺灣戰後的四大詩社都發生關係,足見他的詩藝受到詩壇肯定的實力。 

36 生平事跡 創作歷程   一九五八年,白萩出版他的第一本詩集《蛾之死》,總結他的第一階段詩寫作時期,據估算,到這時他總共寫了四、五百首詩,他的創作力之豐,同年代詩人可能難望其項背。   這個時期,白萩的詩風有著積極奮發、勇往直前的氣勢。他童年時期的壓力已被轉為爆發的創作力,這時期他的詩,彷彿是在向童年的困頓宣告再會。  

37 生平事跡   《蛾之死》之後,白萩的詩作,開始從現代主義挪移到現實主義,出版於一九六五年的第二本詩集《風的薔薇》,大量嘗試詩的音樂性和繪畫性實驗,〈昨夜〉、〈風的薔薇〉、〈孤岩〉、〈樹〉都是代表作。 詩人葉笛評論白萩從《蛾之死》到《風的薔薇》的特質,讚揚白萩是「在自我覺醒的一貫精神上,追求幻化無窮的現實世界的本象,以及內在精神的變貌。」評價甚高。

38 生平事跡   到了第三本詩集《天空象徵》出版,白萩的詩已經轉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路有千條樹有千根〉、〈雁〉、〈春〉、〈天空〉、〈盛夏〉等詩,對於現實社會、弱者處境,都有強烈的批判和關注。  白萩後期的詩集有《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觀測意象》等,仍然維繫著詩的質感,真實而誠懇表現出他的生活態度和現實批判。 

39 白萩的詩藝成就   白萩自一九五二年開始創作,詩風多變,具有現代主義的理性,也具有寫實主義的批判性,他早年致力新詩繪畫性、音樂性與思想性的實驗,語言精鍊素樸,能敏銳表現心靈深處的痛感,也能對人間社會的弱勢階級表現人道精神,而又具有對不公的批判性格。   從《蛾之死》開始,白萩對語言的敏銳、操作能力與實驗,都使得他的詩意象鮮活,意義深刻。  

40 白萩的詩藝成就 一九九六年白萩以詩藝成就獲得吳三連文藝獎,評審委員會評定書說他:
  一九九六年白萩以詩藝成就獲得吳三連文藝獎,評審委員會評定書說他: 「作為一個現代詩人,他的創作,是銳利突出的;作為一個現代詩評論家,他的評論,是中肯傑出的。在詩的語言的飛躍性上,斷與連並重,剛與柔並融。   他嘗說他融合了表現主義,新即物主義及象徵主義的方法論。……在臺灣現代詩壇上,自成一家,在現代詩的創作上,有其積極的貢獻。 」   

41 白萩的詩藝成就   白萩目前仍在創作中,一如他的〈雁〉一詩所說:   我們仍然活著, 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 詩,是白萩的生命 也是白萩的天空

42 〈昨夜〉 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昨夜 述說著秋風的淒苦的 那一個人,昨夜 以水波中的 月光向我 微笑的 那人 以落葉 的腳步走過
我心裡的那一個人 昨夜用貓的溫暖給我愉快的 唉,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昨夜   的雲,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 〈昨夜〉 來 去 來了又去。 淒 苦 淒涼悲苦,由「淒風苦雨」縮節成詞。

43 〈昨夜〉賞析 〈昨夜〉這首詩,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作者運用了現代詩習慣的「斷句」技巧,將本來一句完整的話語加以切割,使得詩中的語言產生斷裂現象。斷句和現代詩的「分行」寫作也有關係,「分行」就是「另起一行」,因此閱讀時會產生語氣和感覺的些許停頓。作者使用這樣的技巧,巧妙地讓本詩的節奏時快時慢,彷彿音樂節奏的起落,就像一首情歌,讓人回味無窮。  

44 〈昨夜〉賞析   作者也特意將這首詩的外觀切割、建構得好像一座橋梁,這是圖像詩常用的技巧:用文字排列、組合成具有圖像美感的形式,藉以傳達不必閱讀內文就能感覺的圖像意涵。以本詩而言,橋梁的外觀,象徵人與人的溝通,昨夜那個人的「來去」,詩外有圖,圖內有詩,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不只現代詩如此。

45 〈昨夜〉的音樂性   欣賞〈昨夜〉可以從三個角度切入。從音樂性的角度切入,這首詩以「昨夜」和「那一個人」的類疊,交互重疊、錯落,使得全詩呈現音節錯落的效果。 「那一個人」有時變化為「那人」,因而產生微妙、細緻的節奏變化,因此使得本詩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聲效果,節奏特出。  

46 〈昨夜〉的語言   從情感的醞釀效果看,這首詩從「秋風的淒苦」到「微笑」,又從「落葉的腳步」到「貓的溫暖」,表現出感情的幽微變化,因為那人的來去,而悲而喜,相當巧妙地寫出了那人與我之間的濃厚感情。 最後,從語言形式的經營來看,白萩相當重視語言形式的鋪排,他強調要用「各種方法去扭曲、錘打、拉長、壓擠、碾碎我們的語言,試試我們所賴以表達的語言,能承受到何種程度。」

47 〈昨夜〉的圖像   在本詩中,他以長短不一的句式,試圖具體表現一個新的語言形式。在形式外觀上,第一段具有「橋」的具體造型,表現那人與我昨夜「來去」的溝通和交流;而語言的長短錯落,又營造了節奏的緩急高下。 白萩在現代詩語言藝術的成就,也可由此詩獲得驗證。

48 〈昨夜〉的圖像 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昨夜 述說著秋風的淒苦的 那一個人,昨夜 以水波中的 月光向我 微笑的 那人 以落葉 的腳步走過
我心裡的那一個人 昨夜用貓的溫暖給我愉快的 唉,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昨夜   的雲,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 橋梁的外觀,象徵人與人的溝通 詩外有圖,圖內有詩

49 圖像詩的形式 中國早就有圖像遊戲的詩文,「回文」是將詩中文字反覆交叉運用,並且利用正、倒或斜讀等方式形成多線循環迴圈。
  中國早就有圖像遊戲的詩文,「回文」是將詩中文字反覆交叉運用,並且利用正、倒或斜讀等方式形成多線循環迴圈。 現代詩形式的創新與實驗,自約定俗成的線型書寫解構,代之以各種奇異的形式表現其理念及藝術風格,此類創  新實驗多帶有強烈的遊戲性格,而其遊戲策略主要體現視覺的戲耍(即圖像詩)。

50 圖像詩的形式 圖像詩除了表現在寫作技巧之外,還表現在援引圖像詩的手法,以視覺暗示的方式,製造詩形的外觀之圖像效果,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臺灣現代詩中,圖像詩的發展,從早期的詹冰、林亨泰、白萩、洛夫、非馬、羅門,到杜國清、羅青、蕭蕭、杜十三、蘇紹連、陳黎、羅智成等,已形成其獨立的詩學體系,成為臺灣現代詩中的特色之一。

51 回 文 潮回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藹藹紅霞晚日晴。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回 文 蘇軾〈題金山寺〉 潮回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藹藹紅霞晚日晴。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山四望遙。晴日晚霞紅藹藹,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巷,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回潮。

52 圖像詩     雨 詹冰  雨雨雨雨雨......。  星星們流的淚珠麼。  花兒們沒有帶雨傘。  我的詩心也淋濕了。

53 圖像詩 孤獨昆蟲學家的早餐桌巾  陳黎   虭虮虯虰虱虳虴虷虹虺虻虼蚅蚆蚇蚊 蚋蚌蚍蚎蚐蚑蚓蚔蚕蚖蚗蚘蚙蚚蚜蚝 蚞蚡蚢蚣蚤蚥蚧蚨蚩蚪蚯蚰蚱蚳蚴蚵 蚶蚷蚸蚹蚺蚻蚼蚽蚾蚿蛀蛁蛂蛃蛄蛅 蛆蛇蛈蛉蛋蛌蛐蛑蛓蛔蛖蛗蛘蛙蛚蛛 蛜蛝蛞蛟蛢蛣蛤蛦蛨蛩蛪蛫蛬蛭蛵蛶 蛷蛸蛹蛺蛻蛾蜀蜁蜂蜃蜄蜅蜆蜇蜈蜉 蜊蜋蜌蜍蜎蜑蜒蜓蜘蜙蜚蜛蜜蜞蜠蜡 蜢蜣蜤蜥蜦蜧蜨蜩蜪蜬蜭蜮蜰蜱蜲蜳 蜴蜵蜷蜸蜺蜻蜼蜾蜿蝀蝁蝂蝃蝆蝌蝍 蝎蝏蝐蝑蝒蝓蝔蝕蝖蝗蝘蝙蝚蝛蝜蝝 蝞蝟蝠蝡蝢蝣蝤蝥蝦蝧蝨蝩蝪蝫蝬蝭 蝮蝯蝳蝴蝵蝶蝷蝸蝹蝺蝻螁螂螃螄螅 螇螈螉融螏  螐螑螒螓螔螖螗螘螚螛 螜螝螞螟螢螣螤螪螫螬螭螮螯螰螲螳 螴螵螶螷螸螹螺螻螼螽螾螿蟀蟂 蟃  蟄蟅蟆蟈蟉蟊蟋蟌蟑蟒蟓蟔蟗蟘蟙蟛 蟜蟝蟞蟟蟠蟡蟢蟣蟤蟥蟦蟧蟨蟪蟫蟬 蟭蟯蟳蟴蟶蟷蟹蟺  蟻蟼蟾蠀蠁蠂蠃  蠅蠆蠈蠉蠊蠋蠌蠍蠐蠑蠓蠔蠕蠖蠗蠙 蠛蠜蠝蠟 蠠蠡蠢蠣蠤蠥  蠦蠨蠩蠪    蠫蠬蠮蠯蠰蠱蠲蠳蠶蠸蠹蠻蠼蠽蠾蠿

54 〈天窗〉與〈昨夜〉   這首詩和鄭愁予的〈天窗〉剛好形成有趣的對比。〈天窗〉寫想念友人的春夜,浪漫而蘊藏美麗的想像;本詩寫秋夜與友人相處的情景,冷靜而帶有理性述說的味道。 鄭愁予的文字和意象華麗鮮豔,白萩則習慣使用素樸明朗的現代語言,兩人的詩風,在語言的運用上也形成對比。

55 〈天窗〉與〈昨夜〉   本詩的語幹是「那一個人」(偶而用「那人」)以類疊的手法,反覆出現在第一、三、七、十、十二行,以及最後兩行,使本詩在感情的凸出、音樂性的強調上,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 在文字使用方面:「那一個人」先是「述說秋風的淒苦」,接著「以水波中的月光向我/微笑」,接著「以落葉/的腳步走過/我心裡」,帶來「貓的溫暖」,最後總結於作者對他彷似「昨夜/的雲」的感覺。

56 〈天窗〉與〈昨夜〉   秋風、月光、落葉、貓與雲,都是作者對友人來訪的意象用語,使本詩的內涵更加豐富。秋風的淒苦,月光的明媚,落葉的蕭索,貓的溫暖與神祕,以及雲的來去無蹤,帶給讀者的是更多閱讀的趣味和想像空間。 本詩寫出了現代生活中友情(或愛情)的多變和苦樂,和〈天窗〉表現的夢想與憧憬並不相同,相同的是兩詩都適合大聲吟誦或低聲默念,透過這種方式,必能體驗出現代詩語言的迷人和情境。  

57 問題討論 一、〈天窗〉把天窗形容為「好深的井」,請 試著想想看,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譬喻?
一、〈天窗〉把天窗形容為「好深的井」,請   試著想想看,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譬喻? 答:(1)好亮的隧道:躺在屋內的床上,仰看天窗,   也可以有進入隧道的感覺。如果這樣譬喻,   那麼天窗就猶如隧道,在前方出口處,有閃   爍的星子們正準備迎接我的探訪。

58 問題討論 (2)好美的萬花筒:躺在屋內的床上,仰看天窗,也 可以有觀看萬花筒的感覺。如果這樣譬喻,那麼 天窗就猶如萬花筒,在眼前展開各種圖像,閃爍 的星子們如萬花筒中身姿曼妙的花,在我的屋瓦 上跳舞。 (3)好藍的寶石:躺在屋內的床上,仰看天 窗,也 可以有看到藍寶石的感覺。如果這樣譬喻,那麼 天窗就猶如寶石,以暗藍的天空襯托星子們閃爍 的光芒,等著我去摘取。

59 問題討論 二、鄭愁予把一個禮拜的夜改用「循環著的七 個夜」來形容,如果我們要形容「一年」, 你會想出什麼樣的句子?
二、鄭愁予把一個禮拜的夜改用「循環著的七  個夜」來形容,如果我們要形容「一年」,  你會想出什麼樣的句子? 答:(1)循環著的十二個月:正如同一週有七白天、七   個夜,所以可以用「循環著的七個夜」來形容,   一年有十二個月,因此可模仿此句,用「循環   著的十二個月」取代。

60 問題討論 (2)依序走來的四個季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依序 遞嬗,所以也可以用「依序走來的四個季節」加以 形容。
(2)依序走來的四個季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依序 遞嬗,所以也可以用「依序走來的四個季節」加以 形容。 (3)三百六十五個晨昏:這是很常用的修辭,一年有三 百六十五天,一天一晨昏,所以一年就是「三百六 十五個晨昏」。

61 問題討論 三、昨夜使用「類疊」法,將「那一個人」這個  詞彙接二連三反復使用。想想看,在我們的  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常有這種講話的方式?  請找出實際的例子加以印證。 答:疊字──高高興興出門,快快樂樂回家。   疊詞──他曾經懷抱希望,曾經懷抱夢想,但是最      後卻懷抱了幻滅的希望,懷抱了成空的夢      想。   疊語──我們是時代的尖兵,我們是土地的鼓手,   我們是國家的主人。   疊句──我是忙碌的,我是忙碌的,我忙碌到沒有      時間去想忙碌這件事。

62 問題討論 四、你對友情和愛情懷抱什麼樣的態度,請發 抒你的看法。 答:若愚〈友情〉 一壺茶 葉 緩緩地 在壺中伸腰 傾壺而出 傾壺而出
四、你對友情和愛情懷抱什麼樣的態度,請發  抒你的看法。 答:若愚〈友情〉   一壺茶  葉  緩緩地     在壺中伸腰     傾壺而出  傾壺而出     捧一杯月的倒影     味  淡而芬芳     好茶  無須多飲     飲茶人 何需多言   (請教師於堂內引導學生討論)    

63 修辭小舖 類 疊 同一個詞彙、語句,接二連三反覆地使用著。可分成 疊字、類字、疊句、類句。
類 疊    同一個詞彙、語句,接二連三反覆地使用著。可分成 疊字、類字、疊句、類句。 疊字就是運用相同的字連接使用,給人美的感覺及深刻的印象。例如: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與元微之書〉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岳陽樓記〉 其餘則熙熙而樂。〈捕蛇者說〉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聲聲慢〉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64 修辭小舖 疊字成語 1.人才濟濟 2.人心惶惶 3.踉踉蹌蹌 4.大腹便便 5.小心翼翼 6.小時了了 7.天理昭昭 8.心有戚戚
9.牛山濯濯 10.瓜瓞綿綿 11.孜孜矻矻 12.汲汲營營 13.言之鑿鑿 14.侃侃而談 15.咄咄怪事 16.咄咄逼人 17.信誓旦旦 18.面面相覷 19.風塵僕僕 20.書空咄咄 21.徒呼負負 22.拳拳服膺 23.栩栩如生 24.栖栖皇皇

65 修辭小舖 疊字成語 25.浩浩湯湯 26.唯唯諾諾 27.眾目睽睽 28.陳陳相因 29.斑斑可考 30.朝朝暮暮 31.腹笥便便
32.兢兢業業 33.寥寥無幾 34.熙熙攘攘 35.憂心忡忡 36.餘音裊裊 37.戰戰兢兢 38.歷歷在目 39.靡靡之音 40.飄飄欲仙 41.鑿鑿有據 42.鬱鬱寡歡 43.扭扭捏捏 44.吱吱喳喳 45.洋洋灑灑

66 修辭小舖 類字:同一詞彙隔離地使用。例如: 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穫。〈種樹郭橐駝傳〉
   類字:同一詞彙隔離地使用。例如: 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穫。〈種樹郭橐駝傳〉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 存。〈師說〉 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裡的鮮花,關心這水流 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 新來的鳥語。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67 修辭小舖 疊句:同一語句連接地使用,例如: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 也,而有斯疾也!《論語》
   疊句:同一語句連接地使用,例如: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 也,而有斯疾也!《論語》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 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 〈醜奴兒〉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論語》

68 修辭小舖 類句:同一語句隔離地使用,例如:
  類句:同一語句隔離地使用,例如: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詩經‧蓼莪》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 何言哉?」《論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師說〉

69 新詩發展時期 白話詩(又稱「新詩」、「自由詩」) 一、嘗試期:胡適八不主義 二、格律期:1.新月詩派的格律化 2.新月詩派代表詩人
    2.新月詩派代表詩人     3.象徵詩派的純詩化 三、抗日期:抗戰詩 四、分馳期:抗日勝利後,共產黨迅速取得政權,國民政府遷      臺,兩岸新詩進入分道並馳的局面 五、臺灣方面:1.日治時代之代表詩人──賴和        2.國民政府時代(民國四十五年以後)──現代        詩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笠詩社 (「藍星詩社」成員並沒有提出比較一致的詩觀。          成員中以余光中創作歷程轉折最多。)

70 胡適八不主義 民國六年及八年,胡適先後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談新詩〉,針對舊詩的弊端提出「八不」主義。
這個時期的創作只是實驗性質,胡適並自稱「但開風氣不為師」,故將自己第一本白話詩集定名為《嘗試集》。 劉半農、沈尹默亦先後發表了「白話詩」,如劉半農 〈教我如何不想她〉。他們以口語化的節奏、大致整齊的句式,大膽打破舊體詩的格律,但在情韻仍頗似舊詩;偶有社會關懷,如劉半農 〈相隔一層紙〉,亦失之淺露。

71 新詩草創期 草創期的「以量取勝」和小詩的格局狹仄,無法得到評論家的認同,故仍需借重新的格律和創作理論。 *小詩:受到日本俳句、泰戈爾《新月集》影響,一至四行,短而可愛的「小詩」蔚為風尚,冰心女士的〈繁星〉、〈春水〉堪為代表。 民國二十年前後,「新月詩派」和強調音樂美、形式美的「象徵詩派」應運而生。

72 新月詩派的格律化 反對濫情,主張古典的理性與節制,以期與舊詩分庭抗禮。
一方面依需要「相體裁衣」,自創格律;一方面刻意引進西洋詩高深的技巧,諸如戲劇獨白(情緒起伏有戲劇性的張力,既深沉又強烈)、十四行詩(限定每首十四行,韻腳也有幾種固定位置)。 徐志摩〈再別康橋〉、聞一多〈死水〉格律嚴謹,膾炙人口。

73 新月詩派代表詩人 徐志摩 遊學歐美,學貫中西,勇於融入西洋文學精髓,一新白話詩風貌。
深受英國浪漫派詩人濟慈、雪萊之啟發,對愛對美有著熱烈信仰,乃以印度詩哲泰戈爾的散文詩《新月集》為詩派之名。 作品如〈我有一個戀愛〉、〈雪花的快樂〉,大膽剖白私人情愫,在民情尚不開放的當時,風靡許多年輕讀者。

74 新月詩派代表詩人 聞一多 使命感強烈,對當時社會革新的腳步停滯不前,憂心不已,乃寫〈死水〉抒發憤懣,該詩用華麗字眼描述腐臭,諷刺社會的麻木不仁。 〈死水〉音節工整,內容和格律緊密結合,使新詩有突破性進展。

75 象徵詩派的純詩化 風格 中國留法學生不滿當時中國新詩的散文化、好說理,乃引進法國象徵主義派主張,追求「純詩」(純抒情)。
極重暗示,意象講求統一;並藉由連綿起伏的音韻,創造詩的「音樂性」,喚起讀者的感性。

76 象徵詩派代表詩人 李金髮的〈棄婦〉以喪夫的棄婦,暗喻被逼到人生絕境的沉重孤獨感。
戴望舒名作〈雨巷〉,以緩慢悠長的節奏,象徵詩人對理想尋尋覓覓的渴望與失落。 卞之琳遣詞用字超塵脫俗,其詩兼具感性與知性,如其名作〈斷章〉透過不同人看風景,蘊藏哲學聯想。 何其芳詩集《預言》以純淨美好的浪漫,訴說夢中愛神的專屬「預言」(如「裙帶卷著滿空的微風與輕雲」)。 卞之琳、何其芳除深受法國象徵詩影響,亦善於將晚唐五代的詩詞融入新詩。

77 抗戰詩 當時重要的詩人幾乎全投入激發民族意識、愛國情操之作。
象徵派大將戴望舒,因被日軍拘囚,激於民族意識,寫〈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擺脫朦朧頹廢的意象,以明朗詩意鼓舞士氣。 卞之琳以親切活潑的口吻書寫《慰勞信集》,歌頌日常生活的美好。

78 抗戰詩 馮至在「時代鼓手」大行其道之際,維持一貫含蓄深沉的知性風格,以《十四行詩集》探索生命的底蘊。詩題如:「我們準備著深深地領受」、「我們聽著狂風裡的暴雨」,不聲嘶力竭地煽動讀者,將民族苦難提昇到哲學的層次,更具深度。 綠原以詩集《童年》表達五四以來少見的天真,可惜旋被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風暴斲喪,這一脈詩風由隨政府遷臺的楊喚傳承。

79 日據時代重要詩人——賴和   早期臺灣作家受到大陸新文學運動的影響,思欲喚醒臺灣人民的民族意識、反對殖民統治,便開始以「新的文學」來進行思想文化的革新。 賴和民族意識強烈,很早即捨棄熟稔的日文,改用漢文創作,「豎起第一面反封建的旗幟」,創辦報刊,提攜後進。 風格:情感豐沛,筆鋒敏銳。 舉例:〈南國哀歌〉哀悼霧社事件(日本鎮壓泰雅族原住民),可用閩南語誦讀。

80 日據時代其他重要詩人 張華受泰戈爾、冰心的影響,發表《黑潮集》五十三首小詩。
水蔭萍(本名楊熾昌)是第一位引進「超現實主義」的臺灣作家,作品〈尼姑〉用日文寫成,內心的天人交戰部份用超現實表現,在當時頗為大膽。 西元一九二五年,張我軍出版第一本臺灣新詩集《亂都之戀》,用白話漢文寫成。

81 現代詩派 民國四十五年,紀弦、覃子豪等人發起「現代派」。
主張:「新詩乃橫的移殖,而非縱的繼承」。強調知性、追求詩的純粹性,矢志「推行新詩的現代化」。 影響:臺灣「新詩」的走向,直到鄉土文學興起,才打破其獨占詩壇的局面。

82 現代詩派 代表名作 紀弦「強調知性」,以狼自喻的代表作〈狼之獨步〉卻是霸氣十足,浪漫得很。
「知性」詩的名作尚有紀弦〈雕刻家〉、覃子豪〈構成〉〈吹簫者〉、〈方思港〉。

83 藍星詩社——余光中創作歷程 余光中早期深受五四新詩影響,注重押韻、音節等格律。 後來創作實驗性濃厚,意象新奇,如名句「今晚的星空非常希臘」
最後回歸傳統,詩集《蓮的聯想》鎔鑄古典、賦與新意,獨創「三聯句法」。舉例:〈白玉苦瓜〉藉故宮珍寶,結合時代和個人苦難。早期的懷舊名作〈鄉愁四韻〉,並曾譜成校園民歌傳唱。

84 創世紀代表詩人 洛夫成功地把法國的超現實主義加以「中國化」。舉例:〈金龍禪寺〉以蟬聲喻禪意(雙關修辭);〈長恨歌〉以現代尊重女性的觀點,重新審視楊貴妃的愛情神話;〈愛的辯證〉藉「尾生抱柱守信」的古今版本,對照相映成趣的愛情觀點。 瘂弦擅長結合戲劇、詩歌。舉例:〈乞丐〉、〈坤伶〉這兩首詩,以獨白的情感熱烈與旁白的客觀冷靜,拉鋸出詩的張力;旁白陳述刻意省略細節,留下許多想像空間。〈坤伶〉以「戲中戲」呼應女伶現實中的難堪,別具巧思。 蘇紹連擅寫散文詩,常從生活出發,又能達到新奇而強烈的超現實效果。舉例:〈冷熱飲販賣機〉以販賣機的冷熱飲比擬面對正義時的心理矛盾。

85 笠詩社 民國五、六十年代,鄉土文學崛起。五十三年,「笠詩社」創立,社員多為日據時代詩人(如林亨泰),他們深受日本殖民之苦,臺灣回歸祖國後,毅然放棄熟練的日文,改以中文創作,反而因用字謹慎,呈現極簡練的特殊風格。 「笠詩社」推展本土詩運甚力,希望將新詩從西化、晦澀的迷思中,拉回到鄉土的明朗寫實,近年來更著力強調「臺灣精神」的發揚。

86 笠詩社代表詩人 白萩〈雁〉以雁的追逐地平線,暗喻詩人知其不可而為的使命感。
李魁賢強調詩要在現實中生根不脫節,〈碑〉悼念「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真正落實本土寫實理念的吳晟,不以知識分子自恃,也不炫弄技巧,近似陶淵明的樸實自然。 舉例:〈土〉讚揚農民用耕種寫詩的樸拙精神;〈番薯地圖〉以三代同耕一地,歌詠代代薪火傳承。

87 仿作練習   白萩的〈昨夜〉,運用修辭學的「類疊」法,反覆使用「那一個人」,造成感情凸出、音樂性強的特色;而這首詩中對於來訪的那一個人,更使用了「秋風」、「月光」、「落葉」、「貓」與「雲」等意象語言,表達友人情緒的起落,和詩人對「那一個人」的感覺。   你一定有「原來詩也可以這樣寫」的驚嘆吧!你不妨也抱著好玩的態度,嘗試看看。   請以你對心目中最喜歡的一個朋友的印象,借用白萩的這首〈昨夜〉,不改變詩的形式和句法,只變動「秋風」、「月光」、「落葉」、「貓」與「雲」這些象徵用語,以及相關的象徵修飾語,寫出你的詩,來送給「那個人」。  


Download ppt "第七課 現代詩選  天 窗 鄭愁予  昨 夜 白 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