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2 I 基本概念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3 I 基本概念 Back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评价 以一个地区或一条道路为研究范围对象,通过收集资料、事故调查、现场测量等手段获得与研究对象范围内相关的信息,通过事故指标、隐患指标及风险指标等,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安全程度的评价。 下一页 上一页

4 I 基本概念 评价分类 1.按研究对象分类 (1)宏观评价 (2)微观评价 2.按照评价时间范围分类 事前评价采用的是道路开通前的信息;
Back 评价分类 1.按研究对象分类 (1)宏观评价 (2)微观评价 2.按照评价时间范围分类 事前评价采用的是道路开通前的信息; 事后评价采用的是道路营运后的信息。 下一页 上一页

5 I 基本概念 Back 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实际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下一页 上一页

6 I 基本概念 Back 制约因素 1.影响因素众多 如人口密度、人口的年龄构成、居住区的结构、车辆保有量及组成、交通流量、公共交通设施、路网长度及质量、地理及气候条件等等。 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要确定其相关关系又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每一个因素只能反映问题的一个侧面,若要全面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则应当在评价模型中引进尽可能多的变量。 下一页 上一页

7 I 基本概念 Back 制约因素 2.定义不一致 国际上目前推荐的是事故后30天之内死亡者均作为交通事故死亡加以统计,但有的国家则规定为7天,如中国、意大利;有的国家规定为6天,如法国;有的国家规定为3天,如奥地利;有的国家规定为1天,如西班牙、日本;甚至有的国家规定大于30天,如瑞士。 各国对于机动车的分类和统计范围也不一致 下一页 上一页

8 I 基本概念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9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一、道路安全评价的定义 英国运输部
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直接影响道路用户安全的道路组成元素和其相互作用或施工当中的其他因素的评价,通过评价在道路开放交通之前预测可见的潜在的道路安全问题,发现潜在的危险。

10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澳大利亚 道路安全评价是由一个独立的合适的检查者(机构)对与道路建设有关的工作的审查以保证提供高水平的道路安全。

11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美国ITE技术委员会 对现有或将建道路或交通项目或其他与道路用户有关的项目所做的正式审查,由合格的独立的检查者检查项目的现在事故可能性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能。

12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共同点 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现有或将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或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项目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审查报告。 道路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检查道路或道路建设是否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安全性能问题。

13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安全评价的内涵 1.道路安全的评价主体 (1)技术要求 评价人员对道路设计、交通工程要有丰富的评价经验。
(2)公正性要求 公正的指出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得因对设计存有偏见而无端挑剔设计中的问题,也不能仅利用个人的专业特长而忽视其他工程师的经验。 (3)独立性要求 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结论不应受业主和设计人员的限制。

14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 3. (1)阶段一: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路线走向、建设标准和主要规范、考虑对现有路网的影响、出入口控制、确定交叉口数量与类型 (2)阶段二:初步设计阶段 对平纵横线形、交叉口进行道路安全评价

15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 3. (3)阶段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对道路线形、交叉口、标志标线,信号、照明等进行道路安全评价。 (4)阶段四:开放交通之前 对竣工道路及各类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那些在图纸上难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危险路况,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 (5)阶段五:开放交通之后运营一段时间 现有道路的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与评价,进行道路黑点的鉴别与改造设计

16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安全评价的意义 (1)通过事故防治和减缓事故严重程度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2)减低道路网事故率;
(3)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包括事故、伤残及死亡,此类损失代价将会减少; (4)提高道路设计者的道路安全意识。

17 I 基本概念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18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安全度评价指标 1.绝对指标 交通安全度评价绝对指标有四项,即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安全度评价指标 1.绝对指标 交通安全度评价绝对指标有四项,即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下一页 上一页

19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安全度评价指标 下一页 上一页

20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2.相对指标 (1)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 × 104 式中 RV——每1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2.相对指标 (1)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 × 104 式中 RV——每1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期间内事故死亡人数; V——机动车保有辆。 例题 下一页 上一页

21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2.相对指标 下一页 上一页

22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 × 104 RP——每1万人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 × 104 RP——每1万人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 P——统计区域人口数。 下一页 上一页

23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交通事故致死率 × 100% RZ——交通事故致死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交通事故致死率 × 100% RZ——交通事故致死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 S——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受伤人数。 下一页 上一页

24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交通事故致死率 综合反映车辆性能、安全防护设施、道路状况、救护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交通管理现代化及交通工具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死亡人数(人) 482 470 434 610 1036 受伤人数(人) 1857 1480 1692 1818 2924 交通事故致死率(%) 20.6 24.1 20.4 25.1 26.1 下一页 上一页

25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 108 RN——1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 108 RN——1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N——全年总计运行车公里数。 下一页 上一页

26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关于车公里数,可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① 以每辆车的年平均运行公里数乘以运行车辆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关于车公里数,可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① 以每辆车的年平均运行公里数乘以运行车辆数; ② 用道路长度乘以道路上的年交通量(或由年平均日交通量推算出年交通量); ③ 以所辖区全年总的燃料消耗量(升)除以单车每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升/车公里)。 下一页 上一页

27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某高速公路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86次、伤115人、死亡23人,其长度为60km,全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辆/日,试计算其事故率。 下一页 上一页

28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 108=26.2次/亿车公里 × 108 =35.0人/亿车公里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 108=26.2次/亿车公里 × 108 =35.0人/亿车公里 × 108 =7.0 人/亿车公里 下一页

29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综合事故率 R——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1年间或一定时期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综合事故率 R——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1年间或一定时期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 V——机动车拥有量; P——统计区域人口数。 下一页 上一页

30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当量死亡人数 Ds=D+K1D1+K2D2 式中 Ds、D、D1、D2——分别为当量死亡、死亡、轻伤和重伤人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当量死亡人数 Ds=D+K1D1+K2D2 式中 Ds、D、D1、D2——分别为当量死亡、死亡、轻伤和重伤人数; K1、K2——分别为轻伤和重伤换算为死亡的换算系数。 系数K1和K2应遵循统一的折算原则制定 下一页 上一页

31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常用评价方法 下一页 上一页

32 一类是统计分析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法建模;另一类是经验法建模。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宏观评价方法 事故率法 绝对数法 一类是统计分析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法建模;另一类是经验法建模。 模型法 下一页 上一页

33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事故强度法 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 Kd——当量综合死亡率; Dd——当量死亡人数(人); Nd——当量汽车数(辆);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事故强度法 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 Kd——当量综合死亡率; Dd——当量死亡人数(人); Nd——当量汽车数(辆); L——辖区道路总里程(km); P——辖区人口总数(人)。 下一页 上一页

34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 Dd = D1+ D2a2+ D3a3+ D4 a4 D1——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 Dd = D1+ D2a2+ D3a3+ D4 a4 D1——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D2——交通事故轻伤人数(人); D3——交通事故重伤人数(人); D4——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a2、a3、a4——轻伤人、重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与死亡的当量系数; 下一页 上一页

35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动态事故强度分析法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特点: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动态事故强度分析法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特点: ①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是一个数值,反映了人、车、路与交通事故的作用关系,其大小只与人、车、路在实际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不同,与每一年的交通事故有关,在数值上是动态的。 ②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概念对于某一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而言不具有意义,但对于全国或地区的交通事故而言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在具体的事故中无法判定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但在事故总体中可以表现出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 ③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数值分别与在交通事故中由人、车、路引起的交通事故数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因为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人、车、路三方造成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大的,由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必然多。 下一页 上一页

36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 主要原因累计 次要原因累计 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 当量人口 (行人驾驶员乘客) 1×r1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 主要原因累计 次要原因累计 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 当量人口 (行人驾驶员乘客) 1×r1 0.5×r2 R=1×r1+0.5×r2 机动车 1×j1 0.5×j2 J=1×j1+0.5×j2 道路 1×d1 0.5×d2 D=1×d1+0.5×d2 下一页 上一页

37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动态事故强度法 Pow——事故强度,Pow值越小,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越好; F——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动态事故强度法 Pow——事故强度,Pow值越小,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越好; β——各国死亡人数换算系数,如德国、英国取1.00,意大利、中国取1.08,法国取1.09等; F——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M——等级公路里程(km); k——公路事故系数,即公路当量总事故次数占全部路网当量总事故次数的比例,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取0.72,黑龙江省取0.4l,广州市取0.60,哈尔滨市取0.26,大庆市取0.48,其他国家或城市可根据各地事故特点参照取值; EP——当量交通参与者; EV——当量机动车数。 下一页 上一页

38 V1、V2——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数、自行车数(辆)。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动态事故强度法 EP=μ1·P1+μ2·P2 EV=V1+0.15V2 μ1、μ2——城市、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据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约占69%,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占31%;对发达国家无调查数据,μ1、μ2暂取1.0。 P1、P2——城市、乡村人口数量。 V1、V2——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数、自行车数(辆)。 下一页 上一页

39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 国家 美国 15.68 2.10 0.53 5.39 日本 7.30 1.37 - 3.86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 国家 人口事故率 /(人/10万人口) 车辆事故率 /(人/万车) 运行事故率 /(人/亿车公里) 事故强度 美国 15.68 2.10 0.53 5.39 日本 7.30 1.37 3.86 英国 6.34 1.42 0.23 4.03 法国 14.30 2.59 6.88 德国 10.43 1.92 0.54 12.34 加拿大 9.70 1.62 3.34 意大利 11.00 1.86 1.34 5.64 葡萄牙 18.65 4.24 中国 6.25 17.32 5.33 24.59 下一页 上一页

40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 年份 1994 5.54 24.26 11.02 26.30 1995 5.90 22.50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 年份 人口事故率 /(人/10万人口) 车辆事故率 /(人/万车) 运行事故率 /(人/亿车公里) 事故强度 1994 5.54 24.26 11.02 26.30 1995 5.90 22.50 9.06 26.50 1996 6.02 20.41 7.56 25.83 1997 5.97 17.50 5.88 24.22 1998 6.25 17.32 5.33 24.59 下一页 上一页

41 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对比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对比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 η=(Ai/∑Ai)×100% 式中η——指标的相对数; Ai——不同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绝对数; ∑Ai——各种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总数。 下一页 上一页

42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 高速公路 0~2 一级公路 3~16 5~22 二级公路 8~28 11~35 三级公路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 道路类型 各种道路类型的事故分布比例范围 / % 事故百分比A 死亡人数百分比B 高速公路 0~2 一级公路 3~16 5~22 二级公路 8~28 11~35 三级公路 2~21 3~27 四级公路 0~7 1~10 等外公路 0~4 0~5 快速路 0~3 主干路 21~40 12~34 次干路 3~18 支路 2~6 1~4 其他城市道路 3~11 4~12 下一页 上一页

43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 下一页 上一页

44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微观评价方法 路段评价与交叉口评价 交通事故率法 × 108 道路类型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微观评价方法 路段评价与交叉口评价 交通事故率法 × 108 道路类型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事故率 (次/亿车公里) 8.29~13.27 23.72~59.29 12.71~44.49 15.96~31.91 21.84~43.68 下一页 上一页

45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交通事故率法 交叉口评价 × 106 RM——交叉口事故率(次/100万台车); D——交叉口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次数;
Ⅲ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Back 交通事故率法 交叉口评价 × 106 RM——交叉口事故率(次/100万台车); D——交叉口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次数; V——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 例题 下一页 上一页


Download ppt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