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城乡规划卫生 第一节 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城乡规划卫生 第一节 概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城乡规划卫生 第一节 概述

2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一定时期内为城市和村镇建设、发展和管理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城市和村镇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其性质、规模与未来发展方向,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协调城市和村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依据。 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自1990年4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制定城市规划的法律依据。
英国于18世纪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规划法规。 我国香港有关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法规有129种以上。 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城市规划法。

4 一、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包括城市、集镇、村庄,是人类聚居、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 人居环境可划分为五大系统 自然系统:气候、水、土地、植物、动物、地理、资源等; 人类系统:人类
社会系统: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卫生服务和福利等; 居住系统:住宅、社区基础设施、城市中心等; 支撑系统: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交通通讯系统、物质环境规划等。

6 二、城乡规划卫生 城乡规划卫生是在城乡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利用各种自然环境信息、人口信息、社会文化经济信息,以维持和恢复城乡的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为目标,建立优良的人居环境,以求得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佳环境质量。

7 第二节 城市规划卫生 City Planning Sanitation

8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是国民经济、居民文化和居民生活等各种成分的复杂综合体。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9 据统计,截止2000年,我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城市面积约为87. 80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9. 1%,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
据统计,截止2000年,我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城市面积约为87.80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9.1%,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24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2%。但城市却创造了约60%~70%的GDP,容纳了约30%~40%的全国人口,集中了约90%以上的科技力量和高等教育,高科技产业和很多行业也以城市作为最主要的载体。城市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对外交流的中心。

10 “城市问题” 人口密集使城市资源和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浊、土地紧张等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11 一、城市规划卫生的任务和目的 现代城市规划的任务: ①能满足多种功能需要的布局结构,如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 ②组织好邻里与社区;
③安排好交通体系; ④改善、美化环境; ⑤改善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水平; ⑥协调区域城镇发展; ⑦更新旧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⑧依法实施各项建设管理。

12 城市规划的目的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利用和增强对人群健康有利的自然的和城市的环境因素,消除和控制不利因素,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13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控制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14 3. 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相结合
2. 确定城市性质 沈阳:工业城市 北京: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杭州:旅游城市 德国海德堡:大学城 3. 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相结合 远期规划一般以20年为规划期限。同时,也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做出城市近期建设的规划,近期规划一般以5年为期限。

15 4.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 5.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
城市安全是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城市的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能力,以满足人民对城市安全的需求,提高政府部门的应急能力和保障水平。

16 三. 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 1. 自然条件 2. 经济技术资料:包括资源、能源、人口资料(卫生部门提供相应资料)等。 3. 城市建设现状
4. 城市环境保护资料 5. 公共卫生资料

17 四. 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 卫生学意义 1.气候 太阳辐射、风、湿度、降水量等。 风: 风向、风速、风力等资料对城市的规划极为重要。
多年平均的风向和风速是城市规划中决定工业区与居住区位置关系的最主要的依据。

18 工业区与居住区用地的位置关系 工业区的位置应该设置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者说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19 降水量   城市小气候的改善、绿化、建筑物防潮和城市排水系统等问题,都需结合降水量考虑。我国不少地区夏秋季多暴雨,在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时,要参考暴雨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资料。

20 2. 地形 理想地形为具有0.3%左右的坡度。地形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地形坡度太陡,将对建筑物的布置、市内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困难;地形完全平坦,则不利于排除降水。 地形对风的影响 → 造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过山气流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风

21 过山气流 机械湍流

22 山谷风 谷风在不稳定条件下,风速较大时出现下沉现象,会使烟囱排放的烟气向下倾斜或下沉到地面。
山谷风 谷风在不稳定条件下,风速较大时出现下沉现象,会使烟囱排放的烟气向下倾斜或下沉到地面。

23 海陆风

24 “城市热岛”效应 即由于城市建筑密集、硬地过多,生产与生活散发大量热量,出现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25 城市热岛 (urban heat island)
城市热岛效应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26 3. 水 水是城市发展的必需条件,城市规划要有量足质优并有良好水源卫生防护条件的地面或地下的生活饮用水水源。重点考虑三个问题: (1)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口均应设在城市 水源的下游; (2)建立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 (3)利用湖泊等水域建成风景区。

27 4. 土壤 地下水位较高以及沼泽地区的湿土壤和不易渗水的土壤,易积水和孳生蚊子,并使建筑物受潮。曾受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地不能划为居住区用地。特别是曾用于堆置或存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土壤,是卫生上最危险的土壤,严禁在其上种植粮食蔬菜。

28 五.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规模(city size)指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 城市人口规模是编制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指标。一个城市的用地面积大小,建筑类型的选择,住宅建筑和公共服务、市政公用设施的组成和规模,城市交通的运输量和交通方式的选择,城市道路的标准和等级以及绿地、广场等规划,都同城市在规划期内的人口规模有密切关系。

29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分类 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 >100万 大城市 50-100万 中等城市 25-50万 小城市 <20万

30 城市人口分类 人口类别 统计范围 基本人口 工业、建筑业、对外交通运输业、非市属 机关、旅 游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人口类别 统计范围 基本人口 工业、建筑业、对外交通运输业、非市属 机关、旅 游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服务人口 为城市服务的行政机关、商业、文教卫生 、市政公用事业 被抚养人口 依靠家庭或社会赡养的人口 流动人口 旅游、公务、打工等临时参与城市活动的 人员

31 现阶段我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呈迅速增长之势,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均已产生了巨大压力,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将流动人口列为影响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
为了规划医疗保健、托幼机构、中小学和养老机构等的规模,除人口总数外,还应分析预测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应考虑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标准。

32 六. 城市规划的卫生学要求 (一)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区(functional districts)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3 1.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 (1)城市一般设: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仓库区、对外交通区、郊区等; (2)生活用地选择城市卫生条件最佳地段;
(3)工业区用地应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河流水源的下游; (4)各功能区用地应留有发展余地; (5)各功能区用地应同时选择。

34 2. 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卫生学要求 (1) 生活居住区的卫生学要求
日照良好、风景优美、环境宁静和清洁的地段作为居住区用地。保持适当人口密度,配置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

35 (2) 工业区的卫生学要求 ① 工业区设置在生活居住区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以及河流水源的下游。 ② 消耗能源多且污染严重的工厂设在远郊区。
③ 污染较轻的工厂设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内。 ④ 污染轻微或无污染的工厂可设在居住区的独立地段内。 ⑤ 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不宜设在盆地或谷地。 ⑥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 ⑦ 工业区必须位于居住区的下游。

36 卫生防护带 (sanitary protective zone): 又称卫生防护距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距离。

37 (3)对外交通运输和仓储区的卫生学要求   对外交通运输区的主要卫生问题: 大气污染和噪声干扰;   城市仓库区应远离生活区。 (4)郊区的卫生学要求   可设大片绿地和防护林带;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可设在远郊,加上配套的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  施,形成独立的卫星城镇。

38 城市是一个具有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多种功能的整体系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应再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社会发展呼唤综合的、多功能的集工作、居住、生活为一体的聚居环境。城市规划应重视这种居住形态的发展变化。

39 (二)居住区规划卫生要求 居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的场所,居住区规划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最基本的卫生要求是整洁卫生、优美安静、交通便捷、居住安全、购物方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 一个完整的居住区由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建筑小品、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工程设施等实体和空间经过综合规划后而形成。

40 居住区可分为以下三级: ①居住区: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人口规模3~5万人。
②居住小区: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生活居住单位,人口规模1~1.5万人。 ③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幢住宅组成,人口规模1000~3000人。

41 1. 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42 1.容积率   是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比值越小,则居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少。

43 2.人均居住面积定额 指平均每人所占卧室、起居室等的面积。居住面积定额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居住的卫生条件。

44 1980年12月,国家建委颁发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居住建筑技术指标: 1. 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所占卧室、起居室等的面积):5平方米。 2. 人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m2/人): 近期:8-11,远期:12-19

45 3.居住建筑密度 居住建筑密度是居住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46 居住建筑密度= 我国采用的居住建筑密度 : 4层楼: 26% 5层楼: 23% 6层楼: 20%

47 4.居住区人口密度 每公顷(1ha—10000m2)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 口数量,称为人口毛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称为人
口净密度。

48 人口毛密度(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49 人口净密度 net 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净密度的计算和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和居住建筑密度有关。 人口净密度过高,人群密集,使传染病易于流行。居住建筑密度提高,影响住宅通风和日照。

50 我国城市规划中采用的上述定额指标主要是从技术角度,结合经济条件和居住水平等因素考虑的。从经济角度出发,生活居住用地布置宜紧凑,以节省水、电、煤气、通讯等管网和道路的修建费用。从环境卫生学角度,需要卫生部门根据居住用地面积、建筑物的日照和通风、绿化、小气候、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情况,结合居民健康状况、患病率、死亡率等统计资料,研究制订能保证居住区良好卫生条件的用地定额、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标准。

51 2.居住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②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③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 ④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52 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户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住宅建筑群可充分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用多种布局形式,如行列式、条式、混合式、点式、塔式、错接式等等,卫生学上要求保证各居住单元的主要房间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53 3. 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设施。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与住宅楼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使用。

54

55 七. 城市规划的其它卫生问题 (一)城市绿化 绿化的卫生学意义: 1. 调节和改善小气候 2. 净化空气,降低噪声
3. 对人类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56 城市绿化 绿地面积的计算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 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不 包括屋顶、晒台和垂直绿化。
绿地率: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 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值(%)。绿地率新区建设应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57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 公园绿地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 其它绿地

58 绿地布置 与自然地形相协调 点、线、面相结合 发展立体绿化

59 居住区绿地划分为4级: ①居住区公园:可与文化中心结合布置。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的距离宜为800~1000m。 ②居住小区公园:是居民休憩和儿童游戏的主要场地,可设简单游乐、休憩和文化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400~500m。 ③组团绿地:是宅间绿地的扩大和延伸,绿化要以低矮的灌木、绿篱和花草为主。 ④宅间绿地:同居民关系最密切、使用最频繁的绿地,布置应多考虑老人和儿童的室外活动。

60

61

62 上海自1998年以来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128块,4公顷以上公共绿地8块,到今年底,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7%,绿化指标排到了国内大中城市的前列。
在上海,关于绿地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人人均公共绿地只有一双鞋大小的面积,而20世纪90年代初,人均公共绿地是一张报纸大小的面积,1995年是一张床的面积,现在差不多是一间屋的面积了。 到2005年,上海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将超过7平方米,上海将建设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现代化东方大都市、一个生态型的大都市。

63 (二) 城市环境噪声 1.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 (1) 交通噪声 (2) 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 (3) 社会生活噪声

64 2. 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 (1) A声级 (2) 等效声级 又称“等效连续A声级” (3) 昼夜等效声级 (4) 交通噪声指数

65 A声级 A声级比较接近人听觉器官的感觉,故被用作 噪声评价的主要指标,以dB(A)表示。 测量时用声级计每隔一定时间(3秒钟)读取一
瞬时声级值,连续测定250个数据,然后进 行统计求出L10、L50、L90作为噪声评价值。

66 等效声级 在一段时间内测得的不稳定噪声级,可计算成一种稳态等能量声级,称为等效声级。

67

68 昼夜等效声级Ldn

69 交通噪声指数 交通噪声指数(TNI)=4(L10-L90)+L90-30

70 3.控制城市环境噪声的基本措施 控制城市环境噪声的基本措施是合理的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交通运输区、居住区的相互位置安排好。居住区应按主导风向设在噪声源的上风侧或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并设置绿化防护带。铁路编组站、机场应设在远离市区边缘的地点。

71 根本措施:合理的功能分区 合理组织城市道路网

72 (三)城市道路与交通 合理组织城市道路网: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道、居住区级道路。 大城市道路交通趋势:地铁

73 (四)城市废水和垃圾处理 在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时,应考虑正确的污水处理方式,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城市工业企业的分布、人口规模等规划污水处理厂。在规划中可考虑发展中水回用系统,输送经处理后符合相应水质标准的处理水(中水)作为低质给水水源,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市政用水,如浇灌花草、喷泉、消防、洗车和路面洒水等。

74 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其处理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根据城市人口数建立垃圾处理场,首先要考虑减少垃圾产生量,然后是尽可能回收、综合利用、资源化,暂无利用可能的再进行处理。

75 (五)城市光污染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但光辐射超过一定量时会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之为光污染。

76 1.光污染源及其危害 ①白亮污染 ②人工白昼 ③彩光污染
④其它:室内装修采用镜面、瓷砖和白粉墙,电脑、雪白的书本纸张等,这些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系数特别高。

77 2. 光污染的防制措施 ①建筑物外墙尽量选择反射系数低的材料,如不用玻璃、大理石、铝合金等材料,涂料也要选择反射系数低的。
②在规划设计城市夜景照明时就应注意防止光污染,如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置方案,少用大功率强光源,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角小的灯具,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等;对灯箱广告和霓虹灯应加以控制和管理。

78 ③在建筑物和娱乐场所周围多植树、栽花、种草、增加水面,以便改善光环境。
④室内装修要合理布置灯光,一是要注意色彩的协调;二是要避免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三是要合理分布光源;四是光线照射方向和强弱要合适,避免直射人的眼睛。

79 (六)城市防灾 城市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台风、沙尘暴、火灾、事故灾害、交通灾害,以及城市发展所致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灾害。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纳入防灾思想与措施,使之符合防火、防爆、防震、防洪、防泥石流等防灾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城市防灾能力,尤其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工程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系统”自身的防灾救灾能力,使城市有一个良好的防灾支持环境,保证城市生活正常运转,任何环节滞后或失灵都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瘫痪,它们应该随时做到后备充足、灵活应变。

80 案 例 2004年7月10日下午4时开始,一场大雨突袭北京,降雨仅10分钟有路段出现大面积漏水。长安街、南四环、体育馆西路、石景山等地因大量车辆熄火,造成严重交通拥堵。月坛南桥、北桥红绿灯出现失灵,交通陷入瘫痪。下午5时30分钟左右,地铁万寿路站进水,车辆无法靠站,造成该站停运20分钟。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的 “天外天小商市场”旁的一个高压电线杆倒塌,大量的雨水由此涌入市场,最深处水已没过胸口。北京西客站地下大厅进水,二环、三环几乎全线瘫痪。很多市民只能步行回家。

81 七、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剧增,人口密集使城市资源和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水源短缺、空气污浊、土地紧张等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82 (一)健康城市 为了解决城市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城市(health city)”的概念。其定义是:“健康城市是指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并且扩大社区的资源,使人们在实施生活功能和发挥他们最大潜力中互相支持——让健康的人生活在健康的世界。”

83 WHO公布的健康城市10项标准 ①为市民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环境;②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③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④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而协调工作;⑤能使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

84 ⑥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⑦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种族或信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⑧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力;⑨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⑩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85 健康城市是WHO提出的城市发展新方向。20世纪90年代,WHO向我国卫生部提议选取部分城市作为健康城市试点,先后有北京、上海、海口、重庆、宁波和苏州等一批城市已经或正在启动健康城市项目,健康城市已成为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86 (二)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关系更深刻认知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建立高效节能、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绿色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绿色潮流,正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绿色文明时代。

87 第三节 村镇规划卫生 村镇是集镇和村庄的总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聚居点;集镇是指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聚居环境。

88 案 例 浙江某市,有关部门规划建设一条东西向高速公路,从一个村子横穿而过,当地农民只得向北搬迁;时隔不久又规划一条南北向高速公路从搬迁地穿越,农民不得不又根据公路建设规划需要,再次被迫搬迁。农村与农民成了一个被大城市扩张所“驱赶”的对象。 问题: 当地农民为何多次搬迁?

89 村镇规划的原则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统筹安排、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90 村镇的功能分区 居住区 工业副业区 饲养区 农业生产区

91 村镇规划卫生 村镇规划应考虑建设能源利用(太阳能、沼气)、给水排水、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关系村镇生存环境的基础设施。生活饮用水应尽量采用水质符合卫生标准、量足、水源易于防护的地下水源,给水方式应尽量采用集中式给水并用管道供水到户。

92 村镇规划卫生中的主要问题 1. 主要公路穿越村镇; 2. 功能分区界限不明显; 3. 居住区建筑密度过高; 4. 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93

94 第四节 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一、与城乡规划有关的法规 “一法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我国第一部国家城市法规,1990年4月1日起实施。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我国村镇规划的法律依据。

95 与城乡规划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卫生标准》等 与城乡规划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96 二、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城乡规划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规划的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城镇功能分区和各区的相互配置是否考虑当 地自然条件和卫生要求; 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模是否合适。

97 二、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为了向居民提供最佳的人居环境,卫生部门应当参与城乡规划的制定,对城乡建设实行经常性、预防性卫生服务和监督是完全必要的。

98 城乡规划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规划的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城镇功能分区和各区的相互配置是否考虑当 地自然条件和卫生要求
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模是否合适

99 饮用水源的选择及其卫生防护,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规划;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渣、垃圾、粪便的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规划是否合理;
绿地系统规划是否合理; 道路交通规划能否满足需求并避免交通噪声 对居住区的影响。

100 城乡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卫生技术人员不但要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同时也要全面掌握和运用环境卫生学主要内容和知识以及看图法等基本技能。

101 案 例  武汉市三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取得江汉区香港北路 平方米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武国用[2006]第512号),土地用途为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同年6月,武汉市房管局批准该公司在该宗土地上开发建设“浅水湾”项目,其建设规模为2栋22~25层、1栋25层住宅楼,1处1层连体商网,总建筑面积 m2(另架空层 m2、地下室 m2),并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武规建证[2006]081号)。

102 该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将TA、TB、TC号楼1~2层局部补齐扩建并封闭,扩建面积802
该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将TA、TB、TC号楼1~2层局部补齐扩建并封闭,扩建面积802.53m2;在用地范围内西北角原规划为绿化用地上,新建1栋占地面积263.06m2、建筑面积485.41m2的2层售楼部。 问题: 1.上述建设行为违反规划审批了吗? 2.对违法公司如何进行处理?

103 案 例 某建筑商为了经济效益,在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一块原规划好用于公共设施的用地上建一幢一层高的厂房,被村民举报,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建筑商停止建设、限期改正。 问题: 1. 厂房是否属于违规建设? 2. 违规建设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


Download ppt "第十章 城乡规划卫生 第一节 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