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2 请思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3 1.了解区域的含义。(重点) 2.理解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点、难点)

4 什么是区域?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想一想,划分的目的是什么呢? 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5 区域有什么特征? 区位 面积、形状、边界 特征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内部一致排他性

6 【典题训练】 由环境保护部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 生态功能区划》把全国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据 此回答(1)、(2)题。
(1)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 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A

7 (2)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 有影响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B

8 【解析】第(1)题,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为区域发展服
务的,可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 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并非为了引导人口流动、有计划 地施加影响和明确区域归属。第(2)题,根据区域的 特点可知,区域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 的差异性,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故A、 C、D都是正确的;生态功能区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 整体性。

9 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比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有何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10 1.地理位置差异 请说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

11 2.气候条件差异 读图,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分别属于什么气候?

12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13 两区域年降水量各呈现什 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 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14 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土壤分布的特点。
3.土地条件差异 水稻土 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土壤分布的特点。

15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 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 产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16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读图,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矿产分布有何差异?

17 【知识小结】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 位置 气候 条件 土地 矿产 30°N附近,东部 沿海地区中部,长
江入海口 43°N~ 48°N, 东北地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 同期,但大陆性稍强 以水稻土为主,多为 水田,分散分布,人 均少 以黑土为主,多为旱 地,集中分布,人均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 矿产资源贫乏

18 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作物

19 读图说出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作物

20 【知识小结】 生产活动的差异 区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发展 其他生产 发展旱地耕作业,种 植玉米、春小麦、大 豆等,一年一熟,西
部发展畜牧业 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种植水 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 熟至三熟,水产业较为发达 内外联系方便,商业发达, 依托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 工业,国内外运入矿产发展 重工业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 油和周围地区的煤、 铁等资源发展重化 工业

21 【活 动】

22 1.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和现代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利用假期体验我国南北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

23 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

24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如米饭、米糕、米团等。

25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为主食,如面条、馒头、水饺、大饼等。

26 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凉的青藏高原,或因干旱,或因寒冷,那里不适应生长庄稼、树木,适合长草,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主,因而以牛羊肉、奶为主食。

27 【典题训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且都位于 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 异。据此完成(1)~(3)题。
(1)主要分布在辽南各地的农作物是 (  ) A.春小麦、玉米、高粱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棉花、苹果 D.春小麦、棉花、梨 C

28 (2)土地、森林、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
基础,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性的 (  )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29 (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南部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⑤⑥⑦⑧ B

30 【解析】第(1)题,辽南属于暖温带,春小麦、甜菜都属于中温带农作物。第(2)题,东北已建成农、林基地,但棉花生产条件并不优越,畜牧业也不十分发达。第(3)题,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气候的海洋性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为水田耕作区。

31 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一般特点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32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地理环境。 该区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长江中下游平原

33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开发时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原因分析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中后期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34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 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社会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 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 耕细作 我国粮食的主 要产地和主要 的桑蚕和棉花 生产基地 工业社会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 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 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35 【典题训练】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 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据此回答 (1)、(2)题。
(1)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①水系发达 ②土壤黏重 ③矿产资源缺乏 ④人 均耕地面积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36 (2)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
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 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和华北平原,主要 原因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耕地面积少,机械化水平低 C.水资源日益缺乏 D.热量条件不足 B

37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广布,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发早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第(2)题,随着工商业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38 地理环境 开发早期 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 人类活动 不同发展阶段 区域 农业社会 工商业社会 内涵和特征

39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2题。

40 1.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
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 D.丁地适合发展混合农业

41 【解析】1选C,2选C。第1题,根据图中区域边界轮廓特征、河流特征,可以判断四个区域的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三江平原、山东半岛(乙处为黄淮海平原)、浙江南部、珠江三角洲。甲地纬度高,冬季漫长;乙地属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丙、丁两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湿润。第2题,甲地应保护好沼泽等湿地;乙地的黄淮海平原农垦历史悠久,缺少宜农荒地,发展方向应是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并改造中低产田;丙地地处浙闽丘陵,应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宜发展混合农业。

42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43 3.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4.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 因素是(  )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4 【解析】3选C,4选C。第3题,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大,且出现了小城镇,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第4题,读图可知,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

45 分析图2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 长的有利影响。
5.(2014·重庆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 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 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 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图1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图2是云南 某区域示意图。 分析图2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 长的有利影响。

46 【解析】小粒种咖啡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
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由图知该区海拔总体 较高,可以使夏季气温不会太高;地势北高南低,冬季可以阻 挡北方冷气流的南下,使该区冬季气温不至于太低,避免低 温冻害的影响;同时起伏的地势也利于土壤排水。 答案: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 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 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

47 6.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8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甲国相对乙国有何优势? (3)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类型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4)分析乙地农业发展对咸海的影响。

49 【解析】首先,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大陆轮廓等要素判断,甲国为荷兰,地处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但光热不足,适宜发展乳畜业;地处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和亚欧大陆桥西端,扼北海航线要冲,国际贸易发达。乙国为乌兹别克斯坦,靠近咸海,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形成典型的灌溉农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灌溉导致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使汇入咸海的径流量减少,导致咸海面积逐渐萎缩。

50 【答案】(1)光热 降水 (2)甲国位于亚欧大陆桥西端,扼北海航线要冲,海陆交通便利;位于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贸易市场广阔。 (3)甲地为乳畜业,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但热量不足,不利于作物成熟,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乙地为灌溉农业,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由于乙地气候干旱,农业发展大量抽取上游河水进行灌溉,导致汇入咸海的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逐渐萎缩。

51 你不能要求结果,但你可以把握过程;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Download ppt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