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一 章 眼 科 病 机 与 辨 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一 章 眼 科 病 机 与 辨 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一 章 眼 科 病 机 与 辨 证

2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 风:1.风性轻扬,易犯上窍。 2.风为六淫之首,易与他邪结合。 3.风性善行数变。如暴风客热、人行赤眼等。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 风:1.风性轻扬,易犯上窍。 2.风为六淫之首,易与他邪结合。 3.风性善行数变。如暴风客热、人行赤眼等。 4.风为阳邪。多具红肿热痛等热性症状。 5.风在眼睑肌腠,则出现睑肤瘙痒,甚至痒如虫行; 风中经络则眼睑下垂,口眼喝斜、目珠偏斜等。 寒:1.寒邪易伤阳气。常兼有畏寒发热等卫阳受遏现象。 2.寒邪收引凝滞。白睛血凝紫胀、凝滞经络眼痛头痛。 3.寒为阴邪。眼部紫胀疼痛均喜温喜按; 暑:暑为阳邪。炎热升散,易致人体汗出,故易耗气伤津。

3 燥:燥为阳邪,易伤津耗液。干燥性角结膜症状,眦角干裂出血。
火:l.火性炎上,最易熏灼目窍。 2.火为阳邪。如红赤肿胀,赤脉粗大等,均是阳证表现。 3.火邪急猛。故火邪为病,均来势猛。病情重、发展快。 4.毒由火生。疮疖肿毒,黄液上冲,脓攻全珠等。 5.火易伤津。故火热性眼病后期,多有阴津受灼的现象。 6.火与热,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银海指南》:“风则流泪赤肿,寒则血凝紫胀,暑则红赤昏花, 湿则沿烂成癣,燥则紧涩眵结,火则红肿壅痛。”

4 二、七情 1、有精神因素史:如青光眼,多有悲哀过极,情志忧郁; 暴盲,多有忿怒暴怒,情志过激等。 2.影响气机运行:可引起多种内障眼病。《素问·举痛论》说: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直接损害脏腑:七情过激,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忧伤肺,恐伤肾,脏腑内损,精气不能 上注于目,目失儒养,则眼病丛生。 如视物昏花、视瞻有色、青盲等。

5 三、外伤 机械性: 如异物伤、钝器伤、锐器伤等; 非机械性:如化学伤、热烫伤、短波光线之辐射伤以及毒虫咬伤 其他:头颅外伤或头颅手术等损伤视力,也与外伤病理有关。 四、饮食失调 1、暴饮暴食,脾胃受损,可致虚性眼病。 2、嗜食肥甘厚味,辛热炙搏,酿成脾胃湿热,致湿热性眼病 3、多食生冷,脾胃运化失常,湿聚痰生,可致痰湿性眼病。 4、少食、偏食、择食、营养不足,可致营养缺乏性眼病; 五、劳倦过度:劳倦过度是指体力、脑力、目力、房事等过度。

6 六、先天因素:父母遗传、妊娠用药不当等致畸因素
如先天性白内障、遗传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七、衰老因素: 组织器官老化衰退,脏腑功能不足,气血亏虚。眼科常见: 如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等。 八、药物因素: 1、过敏:局部:局部使用汞剂、碘剂、青霉素、阿托品。 全身:磺胺制剂等引起眼睑皮肤、结膜等过敏性炎症。 2、中毒:药物过量所致:冬眠灵所致的中毒性白内障、 乙胺丁醇所致的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奎宁所致的中毒性弱视等。 长期使用激素,可致代谢失调,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

7 第二节 眼病病理 一、五脏病理 (一)心 1.心主血脉。若失血过多,心血亏虚,导致目暗不明,视力缓降等内障眼病。若心火上炎,蒸灼脉络,迫血妄行,可致眼底出血。 2.心主神明。若心神不宁,心神衰弱,可致视觉妄乱。若心神决绝,不能主宰生命,视觉必然消失。 (二)脾 1.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不足,清气不升,可致眼睑下垂以及眼底退行性改变。脾为生疾之源,若脾失健运,内湿由生,聚湿生痰,痰湿上泛,可致胞生痰核,眼底渗出物多。若湿郁化热,湿热蕴蒸,可致眼睑湿烂,瞳神紧小,云雾移睛等。 2.脾统血。若脾气虚弱,统摄失权,可致多种出血疾患。眼底反复出血,病至后期,多与脾失统血有关。

8 (三)肝的病理 1.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性喜疏泄条达。若精神焦虑,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失调,可致多种眼病,特别是眼底病。若忿怒暴怒,怒气伤肝,肝气上逆,可致眼底脉道郁闭,精明失用。若肝气横逆,乘海牌土,牌失运化,水湿停滞,可致眼底渗出水肿。若肝郁化火,火动风生,风火上逆,可致五风内障。若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肝阳上亢,可致头晕目眩,视物昏朦;若肝风内动,火动痰生,痰火阻滞肝胆脉道,可致暴盲或风牵偏视等。 2.肝主风:风主动。凡眼部之筋肉跳动,目睛瞬动等,与肝有关。 3。肝藏血:若肝血不足,目失儒养,可致两目干涩,视物昏花,以及雀目等。若藏血失职,血溢脉外,可致眼底出血。 4.肝主泪:泪为肝之液。若肝受风邪,可致迎风流泪;肝受热邪,可致热泪频流;肝虚气弱,可致冷泪长流。肝肾阴虚,泪液不足,可致眼内干涩。

9 (四)肺的病理 1.肺主气。若肺气亏虚,目失所养,可致目昏目暗。 若肺气不利,肺气上逆,可致咳喘气逆,眼底瘀血等。 2.肺合皮毛。若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 可出现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等。 3.肺主表。凡白睛、黑睛之浅表病变均与肺有关。 4.肺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若宣发与肃降失调,水道不利, 可致水湿代谢紊乱,产生眼部水肿。 若宣发不足,不能布散津液, 目失润泽,可致眼珠干燥。

10 (五)肾的病理 1.肾藏精。若肾不藏精,肾精不足,瞳神失养, 可致圆园内障、云雾移睛。 视瞻昏渺、青盲等多种瞳神疾病。 2.肾寓真阴真阳。若真阴不足,阴虚火旺, 可致瞳神于缺、青风内障、青盲、夜盲等。 若真阳不足,神光失于温煦,亦可致青盲、夜盲等。 3.肾主水。若肾阳不振、水湿代谢失常, 可致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或眼底水肿、渗出等。

11 二、六腑病理 (一) 胆:肝与胆合,经脉上相互络属。 肝胆实火、肝胆湿热、肝胆风火等,体现实证。 胆汁外溢,可致身目发黄;神膏失养,可致云雾移睛。 (二)胃:脾与胃合,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胃主纳;   经脉络属。脾胃气虚、脾胃湿热等 如胃火炽盛,可致黄液上冲; 胃阴不足,可致口干。目内于涩等。 (三)大肠:肺与大肠合,经脉络属。 大肠失于传导,腑气不通,可致脏腑热盛,实热性眼病 大肠虚寒,肠鸣腹泻,精微不布,可致虚寒性眼病。

12 (四)小肠:心与小肠合,经脉上相互络属。
心热下移于小肠,可出现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症。 若小肠虚寒,分清别浊失职,可致虚性眼病。 (五)膀胱:肾与膀胱合,经脉上相互络属。 肾阳不振,膀胱气化不利,水湿代谢失常, 可致眼部水肿等。 (六)三焦:神水由三焦发源,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布, 可致神水枯竭,产生眼珠干涩等症。 三焦热毒炽盛,蒸灼神水,可出现黄液上冲。

13 三、气血病理(一)气的病理 1.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若先天不足,年老体衰,劳伤过度,久病失养,脏腑功能衰退,致元气亏虚,眼失温养,则可出现气虚性眼病。如青盲 高风内障。圆翳内障等。 2.清气上升,营养于目。若久病体虚,脾胃不足,清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出现气陷性眼病,如眼睑下垂,视力疲劳,青盲等。 3.气宜和畅,切忌郁滞。若七情不畅,情志郁结;或痰湿阻滞,痰瘀内停;或组织外伤,气行不畅,均可致气滞性眼病。如白睛结节隆起,头目胀痛等。 4.气机升降,不可太过。气机运行,有升有降,升降有序,升降适度。若升之太过,则为气逆,如肝气升发太过,可形成气火上逆,出现头目胀痛、青风、绿风、暴盲等眼病。

14 (二)血的病理 1.目得血而能视。若因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导致血虚,血不养睛,则出现血虚性眼病,如目珠疼痛、目昏目暗、青盲等眼病。 2.血液必须周流不息。若因外伤、气滞、气虚、寒凝、血热等血流不畅,或离经之血不能消散,均可形成血瘀,产生血瘀性眼病,如组织损伤、瘀血内留、眼底陈旧性出血、眼底血管阻塞、慢性炎症、组织增生、颗粒累累、结节形成、陈旧性眼底病变、色素增生、瘢痕形成、眼刺痛胀痛等症。 3.血行于脉管内,不能溢于脉外。若因热人营血,迫血妄行;或阴虚内热,伤及脉络;或脾气虚弱,不能摄血;或眼部外伤,脉络受损,均可致血溢脉外,产生出血性眼病。如白睛溢血、眼底出血等

15 四、津液病理 津液病理主要是津液代谢异常,在眼科表现为津液不足与水液(湿)停聚两方面。 (一)津液不足 津液能濡润眼组织。若因火热燥邪,烧灼津液;或亡血伤津,汗下失当,致阴液耗损,神水不足,神膏失养,眼珠失润,可见于涩昏花,目珠枯涩等症。 (二)水液(湿)停聚 津液有其正常输布与排泄。若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道不利;或牌失健运,肺失肃降,肾阳不振等,可致津液代谢失常,出现眼睑水肿、视网膜渗出等液体停聚之症。

16 眼科辨证 一、辨外障内障 (一)外障 外障从外而障碍视力,包括眼睑、两毗、白睛、黑睛等部位的病变。多因六淫外侵,痰凝毒聚,虫咬外伤,药物过敏,嗜食辛热炙傅及肥甘厚味等引起。一般起病快,变化多,有明显的见症,如红赤肿胀、沙涩疼痛、眵泪俱多、翳膜遮睛等。 (二)内障 内障是从内而障碍视力。多因七情内伤,脏腑失调,经络郁塞,气血不和,玄府不通等引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瞳神及眼底组织的改变;狭义是指晶状体混浊,但也可概括瞳神大小气色的变化。

17 二 辩视觉障碍 (一)视力障碍 1、视远不清,视近清晰,常见于近视。多因气不足。 2、视近不清,视远清楚,常见于远视。多因阴不足。 3、大幅度急速下降-暴盲。肝气上逆或脉道瘀滞,玄府闭塞所致。 4、小幅度缓慢下降-青盲。气血不足,肝肾亏惯,玄府郁滞所致。 5.视物昏渺,蒙昧不清,为视瞻昏渺。 多因气血不和或肝肾亏损或牌失健运所致。 6.眼内干涩,视物不清,为干涩昏花。因肝肾阴虚或肝血不足。 7.视物缩小,视物仅限于傍晚或暗处视物不清,为夜盲。 多因肝血不足,脾气虚弱;或肾命火衰,阳衰不能抗阴所致。 8.视物暗处较清白昼不清,为黑夜精明,肝肾精亏,目失懦养; 9.外有红赤热痛而视力障碍者,多见于黑睛、瞳神等疾患;

18 (二)眼前黑影 1、眼前出现飘荡不定的点状、条状黑影,为云雾 移睛。起病急辏的多为湿热上熏或眼内出血引起;缓慢发生的,多为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 2、出现点状黑影而固定不飘动的,多为云雾移睛。常为肝肾亏虚或脾胃气虚所致。  (三)视物异常 1、视直如曲,视正反斜,视大反小,视小反大,视长反短, 视短反长,为视物变形,多因肝郁血滞,气血失和; 或脾失健运,湿邪停聚;或肝肾阴亏.虚火上炎引起 2.视一物变两物,为视一为二,多为风邪人络,眼外肌麻痹引起; 或肝肾虚弱,气血不足,晶状体混浊所致(此为单眼)。 3.固定物体反觉跳动,为视定反动,多为阴虚血少所致。

19 (四)视色异常 1、视无色物体反见有色,为视瞻有色,多为肝肾虚弱所致。 2、 视红色自觉为白色,为视赤如白,多为先大遗传所致。 3、视灯光有红绿彩晕,为虹视。如兼眼胀头痛,乃肝胆风火上扰;如眼眵粘糊,多为风热犯目。 (五)眼前闪光 1.1、 久坐久卧,骤然起立觉头昏眼花,为坐起生花,多为气而不早成肝肾阴雨如预亦常见于正常人。 2.2、 眼前金星散乱,状如荧火飞舞,为荧星满目,多因心肾不交或肝肾虚弱或痰火上升所致。 3 3. 眼前如电光闪掣,甚至如火焰霞明.为神光自现,多因阴精亏损,玄府郁闭所致

20 三 疼痛(一)疼痛性质 1.眼目疼痛,突然发生,痛势急重,持续不断,喜冷拒按,冷之痛减,按之痛甚.为热证实证。 2.眼目疼痛,缓慢发生,疼势缓和,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温之痛减,按之则舒.为寒证虚证。 (二)疼痛部位 1、痛在前额、眉骨,属阳明经。2、痛连颞颥,属少阳经。3、痛在眼眶深部,连及头顶,属厥阴经。4.痛连后脑,属太阳经。 (三)疼痛程度1.头目剧痛,头如斧劈,目若锥钻,为头风痰火,气血瘀阻,神水瘀滞,玄府闭塞所致。2.头目胀痛,胀而兼痛,为气机郁滞。3.头目刺痛,如艾之灸,如针之刺,为风热火毒壅盛,气血瘀滞。4.头目抽痛,痛连他处,若抽掣,似电击,为风邪窜络。5.眼内灼痛,为热郁血分。6.眼部隐痛,痛势轻微缓和,为气血不足,

21 四、辨眼痒 (一)外有见症,眼部作痒 1、眼痒难忍,痒如虫行,春夏加重,秋冬缓解,为风湿热三邪蕴结,郁滞脉络所致。 2、眼痒而皮肤湿烂,红赤疼痛,为脾胃湿热兼夹风邪。 3.眼痒而干涩,皮肤粗糙,为血虚生风。 4.局部用药后作痒,皮肤生疹起疱,为药物过敏。 5.外障眼病,症状日渐减轻,兼轻度作痒,为正气未复,病将痊愈之兆。 (二)外无见症,眼部作痒 眼不红不肿不痛,自觉眼部作痒,为风在皮肤肌股或血虚生 风引起。

22 五、辨畏日羞明 (一)外有见症,畏日羞明 1.畏日羞明严重,红赤疼痛,为肝胆风热或肝胆火盛。 2.羞明较轻,红赤不显,为阴虚火旺。 3.羞明而毫无红赤疼痛,伴自睛干燥,黑睛混浊,为脾虚肝旺。 (二)外无见症,畏日羞明 畏日羞明既无红赤疼痛,又无赤脉臀膜,只是眼睑常欲垂闭,为阳气不足。

23 六、辨眵泪情况(一)眼眵情况 1.眵黄量多,甚至胶封眼睑,为风热外袭,或心肺火盛。 2.眵绿量多,为邪毒变盛。 3.眵白质稀量多,为湿热互结,湿重于热。 4.眵少干结,为心经有热。 5.眵白量少如粘丝状,为有湿邪。 (二)眼泪情况 1.泪下无时,泪无热感,迎风加重,为冷泪。多因泪道阻塞引起。2.冷泪时流,泪道冲洗通畅,为外感寒邪或肝气虚弱不能制约泪液所致。3.泪下有热感,甚至热泪如汤,为热泪,为外障眼病之一,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胆实火引起。4.热泪频流,兼夹血液,为血泪。多因外感风热或心肺热盛所致。泪下无时,挤压大毗部可见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溢出,是为心经蕴热。

24 七、辨眼睑病症(一)眼睑肿胀 1.眼睑肿胀加球,按之虚软,皮色光亮,不红不痛不痒,为脾虚失运,湿邪停聚;或肾阳不振,水湿上泛。 2.眼睑红肿如桃,弥漫性肿胀,触之灼热,压痛明显,热毒空盛。 3.眼睑局限性肿胀,如涂丹砂,触之质硬,表面光亮肿胀,为火毒郁于肌肤。 4、 眼睑边缘局限性红肿,触之有硬结,压痛,为邪毒外袭。 5、眼睑局限性肿胀,不红不痛,触之有核状硬结,为痰湿结聚。 6、 眼睑青紫肿胀,有外伤史,为络破血溢,瘀血内停。

25 (二)睑肤糜烂 1.眼睑皮肤出现水疮、脓疮。糜烂渗水,为脾胃湿热;若因药物引起者,是为药物过敏。 2.睑弦红赤糜烂,痛痒并作,为风湿热三邪互结。 3    皮肤肥厚粗糙,时时作痒,附有头屑样物,为血虚风燥。 (三)睑位异常 1、上睑下垂,无力提举,多是脾胃气虚或风邪阻络所致。 2、眼睑内翻,睫毛倒人,多为椒疮后遗,内急外弛引起。 3.眼睑外翻,多为局部癫痕牵拉或风邪人络弓l起。

26 (四)睑肤润动 1.眼睑肌肤频频跳动,多为血虚有风。 2.下眼睑频频眨动,多为阴津不足;小儿患者,多见于瘠积上 目之早期。 3.频频眨目或骤然紧闭不开,数时后自然缓解,多为情志不舒,肝失条达引起。 (五)睑内颗粒 1、睑内颗粒累累,形小色红而坚,为热重于湿兼有气滞血瘀。 2、睑内颗粒累累,形大色黄而软,为湿重‘风热兼有气滞血瘀。 .睑内红色颗粒,排列如铺卵石样,奇痒难忍,风湿热互结。 4.睑内黄白色颗粒如结石样,为津液受灼,痰湿凝聚。

27 八、辨眦部病症 (一)内眦病症 1.内毗红肿,触之有硬结,疼痛拒按,为心火上炎或热毒结聚。 2内眦部有凌管,久不愈合,常流脓水,为气血不足,毒邪稽留。 (二)两眦病症 l、眦角皮肤红赤糜烂,为心人兼夹湿邪;若干裂出血,心阴不足。 2.赤脉粗大,为心之实火;赤脉细小,干涩不适,心之虚火。 3.胬肉红赤臃肿,发展迅速,为心肺风热。

28 九、辨白睛病症(一)颜色红赤 l.白睛红赤,越近穹窿部越明显,颜色鲜红,其血管位于表浅,推之可移动,为结膜充血,乃外感风热或肺火上炎所致。 2.环抱角膜充血,颜色紫暗,其血管位于深层,推之不能移动,为睫状充血,乃肝火上承兼有瘀滞。 3.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同时存在,为混合充血,为肺肝热盛夹有瘀滞。 4.球结膜慢性充血,时轻时重,为热郁脉络或阴虚火旺所致。 5.球结膜下出血,色如胭脂,为肺热郁络或肝肾阴虚或外伤引起。

29 (二)白睛肿胀 1. 球结膜充血量肿,睁泪均多,骤然发生,为外感风热。 2.球结膜变肿,色呈紫暗,睁少泪多,舌淡苔薄白,外感风寒。 3.球结膜水肿,透明发亮,伴眼睑水肿,为脾肾虚弱,水湿上泛。 4.球结膜奎肿,甚至脱于睑裂之外,眼球突出,为热毒变滞;若仅限于盼部特别是外毗部者,多为毗部针眼引起。 (三)白睛结节 1.球结膜泡性结节,周围局限性充血,反复发作,多为肺经虚火。 2. 巩膜有紫红色结节,周围充血,触痛明显,为肺火亢盛。

30 (四)白睛 膜障 1.白睛有膜状物,血管密集,向角膜发展较快,称赤膜。多为肺肝火盛,热郁脉络。 2.白睛有膜状物,血管稀少,向角膜发展较慢,称白膜。如已发展至角膜上,称白膜浸睛。多为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五)其他 1.白睛枯涩,失去光泽,多为阴津不足,津液耗损。 2.白睛污浊稍红,痒极难忍,为肺脾湿热。

31 十、辨黑睛病症 (一)炎性翳障 凡黑睛混浊,表面污浊,边缘模糊,基底不净,荧光素着色阳性,具有发展趋势或发展迅速者,均属炎性翳障,又称新留。 1.缓色灰白,形如秤星,散在为云雾状,或排列为树枝状,或为地图状,或向深层发展团聚为圆盘状,多为肺肝风热。 2.翳色灰黄,如凝脂样肥厚脆嫩,迅速发展,黄液上冲,混合充血,甚则球结膜里肿,淡黄便结,为肝胆实热兼阳明腑实。 3.翳色淡绿,黑暗迅速溃烂,黄液量多,遮掩瞳神,混合充血,球结膜空肿,头目剧痛,为三焦热毒炽盛。 4.翳色白浊,表面如豆腐渣堆积,或边缘糜烂如虫蚀,跨泪粘腻,混合充血,为湿重于热,湿热蕴结。 5.翳色灰暗,双眼同时发生,白睛枯涩,不红不痛,只是羞明,是为府积,多为脾虚肝旺。 6.翳陷不起,久不愈复,眼痛眼红等症较轻,为气虚邪留。

32 (二)瘢痕翳障 凡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基底干净,荧光素着色阴性,病理变化相对静止的,均属瘢痕翳障,又称宿翳。 1.瘢痕菲薄的称冰瑕翳,较厚的称云翳,更厚的称厚翳,与虹膜粘连的称斑脂翳,均是黑睛疾患愈后结癍而成。 2.黑睛周边混浊如环,视物昏花,多为年老体衰,肝肾虚弱。  (三)黑睛赤脉 1.角膜浅层血管新生,排列密集如膜状,逐渐包绕整个角膜,甚至堆积如肉状,为肺肝热盛,热郁脉络,瘀热互结。 2.角膜深层血管新生,排列如梳,且深层混浊,多为肝胆热毒蕴结,气血瘀滞所致。 3. 角膜出现泡状颗粒,血管成束追随,直达角膜表层,多为肝经积热或虚中夹实

33 十一、辨瞳神病症 (一)形态改变 1.瞳神散大,色呈淡绿,眼胀欲脱,头痛呕吐,肝胆风火上扰。 2.瞳神散大,眼胀痛时呕吐,病缓,阴虚阳亢或肝郁气滞引起。 3.瞳神散大不收,或瞳神歪斜不正,或有多个瞳神,又有明显外伤史,为虹膜受伤所致。 4.瞳神紧小,甚至小如某于许,房水混浊,角膜后壁有沉着物,或前房积脓,多为肝胆实热。 5.瞳神紧小,于缺不圆,睫状充血,时轻时重,多为阴虚火旺。 (二)气色改变 1.瞳神内色淡黄,瞳神散大,不辨明暗,绿风后期,瞳神全损。 2.瞳神紧缩不开,内结黄白色部障,如金花之状,为瞳神干缺后遗而成。多为阴虚。 3.瞳神展缩自如,内结白色圆级,多为年老肝肾不足。

34 十二、辨眼内病症 (一)玻璃体 1.眼内有炎性病变,玻璃体内出现尘埃状混浊,多为湿热蕴蒸。 2.眼内有出血性病变或病史或外伤史,玻璃体内出现片状、条状混浊,多为气滞血瘀。 3.眼底退行性病变,玻璃体内出现棉絮状或峨蚣状混浊,多为肝肾不足或气血虚弱。 (二)视乳头 1.视乳头充血隆起,颜色鲜红,边缘模糊,多为肝胆实火;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兼气滞血瘀所致。 2.若视乳头颜色淡白,生理凹陷增深加宽,多为肝肾不足;或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但也有虚中央实者。 3.若血管屈曲,偏向鼻侧,或有动脉搏动,多为阴虚阳亢,肝风上扰或痰湿内阻所致。

35 (三)视网膜血管 1.血管粗大充血伴有渗出物,多为血分有热。 2.血管痉挛,动脉变细,反光增强;或动静脉交叉处有压迹;或黄斑部有螺旋状小血管,多为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亢。 3.血管阻塞,多为肝阳妄动,肝气上逆,气血郁闭;或肝火上炎,火灼脉道所致。 4.血管细小,伴有眼底退变,多为气血不足,目失儒养所致。但亦有虚中央瘀者。

36 (四)视网膜出血 1.视网膜出血,色鲜红呈火焰状,病情较轻;若呈片状、团状,位于深层者,病情较重;若出血量多,充满玻璃体,眼底不能窥及,病情更重,皆为血溢络外所致。其因甚多,如心肝火盛,蒸灼脉道,血热妄行;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亢,肝失藏血;或气血瘀滞,瘀血未去,新血妄行;或外伤脉道破损所致。 2.血陈旧,出血暗红,多为气不利,血凝不行,气血瘀滞 3. 若血液机化,亦为气滞血瘀或痰湿郁积所致。 4.若反复出血,新旧夹杂,或有新生血管;多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牌失统血所致。 (五)视网膜渗出物:1.视网膜出现新鲜渗出物,多为肝胆湿热或热郁血分所致。陈旧者多为痰湿郁积或肝肾不足兼瘀滞象。 2.若视网膜呈弥漫性水肿,多为脾肾失调,水湿上泛。 3.视网膜萎缩退变,多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目失儒养致。

37 (六)黄斑部 1.黄斑部渗出水肿,多为肝气犯脾,牌失运化,水湿停聚;水肿消退,遗留渗出物,多为气血失和,气血瘀滞。 2.若新鲜渗出物与陈旧渗出物相互夹杂,多为阴虚火旺。 3.渗出物较为陈旧,或有色素沉着,或黄斑囊样变性,多为肝肾不足。 黄斑出血,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牌不统血,或热郁脉络或阴虚火旺所致。

38 十三、辨眼位改变 (一)眼球突出 1.单眼球突出,转动受限,球结膜充血,风热火毒结聚眶内。 2.双侧眼球突出,如庙堂凶神之貌,红赤如鸠眼,多因肝郁化火,火热上炎,目络涩滞所致。 3.眼珠骤然突于眶外,怒吼呕逆加重,仰头平卧减轻,多为气血并于上,脉络郁滞所致。 4.眼球突出,眼睑青紫肿胀,有明显外伤史,是为眶内血络受损,血溢络外,停于眶内所致。 5.眼球进行性突出,常为眶内肿瘤所致。 (二)眼珠低陷 1.眼珠向后缩陷,称膏伤珠陷。为肾精亏耗或眶内瘀血机化。 2.眼珠穿破,或瞳神紧小症失治所致眼球萎缩陷下,为陷睛。 3.自幼眼球细小,呈低陷现象者,为先天异常。

39 (三)眼珠偏斜 1.眼球骤然偏斜于一侧,转动受限,视一为二,恶心呕吐,多为风痰阻络。 2.双眼交替性偏斜,自幼得之,是为屈光不正。 (四)眼球颤动 1.眼球颤动,突然发生,伴头晕目眩,多为风邪人侵或肝风内动引起。 2. 眼球颤动,自幼得之,视力极差,多为眼球发育不良所致。


Download ppt "第 一 章 眼 科 病 机 与 辨 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