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老兵不死--麥克阿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老兵不死--麥克阿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老兵不死--麥克阿瑟

2 人物速描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964年),美國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一般均尊稱他為「麥帥」。他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為他的軍旅生涯劃下最後的句點。

3 生 平 1880年1月26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陸軍軍營。父親亞瑟˙麥克阿瑟是一位優秀的陸軍將領,曾因參加南北戰爭而獲得國會勳章。母親是富商女兒,高貴、典雅的氣質對麥克阿瑟影響甚鉅。 麥克阿瑟的父親亞瑟.麥克阿瑟,16歲從軍,18歲就晉升上尉,於1900年擔任美軍駐菲律賓司令,兼任菲律賓總督,1912年死於心肌梗塞。是麥克阿瑟心目中的大英雄。

4 求 學 1899年進入西點軍校,1903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其成績是西點軍校創辦一百年來最好的,總平均成績超過98分。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中華民國黃埔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圖為:刻有校訓的西點軍校徽章

5 軍旅生涯 ★1903年,軍校畢業後被委任為工程技術兵團少尉。 ★1905年~1906年,在遠東做為副官追隨父親。
★1917年~1919年,進入有「彩虹師」稱譽的第42步兵師,先後出任參謀長,步兵旅旅長,和42師師長。 ★1918年,晉升為准將。 ★1919年,被任命為美國西點軍校校長。 ★1922年~1930年,赴菲律賓出任馬尼拉軍區和23旅的指揮官。 ★1925年,晉升為少將(正規軍)。 ★1928年,返回馬尼拉出任菲律賓地區總指揮。

6 軍旅生涯 ★1930年~1935年,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 ★1937年,從軍中退役。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被徵召回到軍中,以少將軍銜擔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運用「跳島戰術」攻佔對美軍推進有重要意義的西南太平洋諸島嶼。 ★1941年7月27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1941年12月18日,晉升為上將。

7 軍旅生涯 ★1942年2月22日,由於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防禦的失敗,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離開時他發誓:「我將再回來」(I shall return) ★1944年,率軍反攻菲律賓,光復馬尼拉,因戰功卓著,晉升為五星上將 。 ★1945年,戰爭結束,麥帥出任盟軍最高統帥,接受日本投降,負責對日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1950年7月,出任韓戰中聯合國軍總司令。 ★1950年7月31日,訪問臺灣。

8 軍旅生涯 ★1951年,韓戰是麥克阿瑟最後一戰,在聯軍敗退之後,杜魯門總統放棄了統一全韓的目,但麥克阿瑟認為勝利是無可取代的,他希望美國政府准許他轟炸鴨綠江的中國沿岸,並使用在臺灣的軍隊反攻大陸。但杜魯門總統恐此舉會導致蘇聯參戰而不同意。在與總統發生幾次衝突後,杜魯門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為由,解除其一切職務。 ★1951年4月19日,在國會的告別演說中,發表了著名演說—《老兵不死》。 ★1951年,以上將軍銜從美國陸軍退役。

9 彩虹師 1917年4月,美國決定參加歐戰,麥帥向當局建議:抽調各州不屬於任何一個師的「零星國民兵」編成一個足以代表各州的「彩虹師」(第42師),到歐洲作戰。42師編成後,麥帥由少校跳升為上校,擔任該師的參謀長,於10月底隨該師到達歐洲戰場。 麥克阿瑟聲稱42師的人員來自美國各地,猶如跨越長空的彩虹,故該師又稱「彩虹師」。

10 麥克阿瑟的用兵特點 跳島戰術 以詐致勝 出奇致勝 抽薪斷糧

11 跳島戰術 跳島戰術(蛙跳戰術 ),即是不採行逐一收復各島的戰法,而是收復一個島嶼後,跳過下一個島嶼,攻佔下下一個島嶼,特別是跳略過防守比較堅強頑抗的日軍島嶼。透過跳島佔領,以海空封鎖的方式來孤立日軍佔領的島嶼,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如此大幅提升收復的進度與成效。 跳島戰術,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收復東南亞日軍佔領的諸多太平洋島嶼時所貫徹的戰術,一般皆認為是麥克阿瑟所發明的作戰策略。

12 硫磺島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麥克阿瑟採用「跳島戰術」,逐步收復西南太平洋日據諸島嶼,並在奪取菲律賓此一戰略基地後,1945年美軍決定越過台灣,直取硫磺島,這個日軍在太平洋重要的航空中繼站。面對美軍強大的攻勢,島上的兩萬多名日軍,固守在碉堡和洞穴中,他們誓言要讓登陸的美軍每前進一碼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而爆發硫磺島戰役,雙方傷亡慘重,其中22000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官兵,只有200人生還。美軍則有26000人傷亡。

13 以詐致勝 麥克阿瑟在戰術運用上常以「不攻示之以攻,因勢用詐致勝」,亦即每當麥克阿瑟選擇好攻擊目標後,便善於以假像,或似攻非攻,或聲東擊西,讓敵方形成誤判後,再全力奪取所要攻擊的目標。 仁川登陸之前,麥克阿瑟製造要在仁川港南方約100英里的群山港登陸的假消息,並大肆軍演,而北韓人民軍也認為仁川港海域潮水高漲、泥灘寬闊、水道狹窄、島防嚴密,斷定美軍會在群山港登陸。以致當美軍戰機轟炸仁川港時,北韓才恍然大悟,麥克阿瑟此前說轟炸群山港完全是聲東擊西之計。

14 抽薪斷糧 麥克阿瑟用兵善於攻擊對手的補給線,切斷後勤運輸和補給,從而達到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勝利。
1943年2月28日,日軍由8艘驅逐艦、7000多名陸戰隊隊員護航,組成龐大艦隊向萊城和薩拉莫阿戰略要地運送軍備物資。麥克阿瑟動用400多架飛機襲擊該艦隊,日軍陸戰隊隊員傷亡慘重,軍備物資全部沉入大海,萊城和薩拉莫阿因後勤不繼,讓美軍輕易取勝。而在整個新幾內亞戰役中,麥克阿瑟指揮盟軍的飛機、魚雷快艇、潛艇摧毀日軍大約8000艘艦船和其他運輸工具,使日軍的補給增援陷入癱瘓。

15 出奇致勝 麥克阿瑟在軍事上敢於冒險,善於出奇致勝,對日戰爭中他多次出奇致勝,北韓戰爭中的仁川登陸亦是他出奇致勝的傑作。
麥帥曾說:「即令只有五千分之一的機會,我都還要賭一下。」

16 麥克阿瑟的五支筆 1945年9月2日,麥克阿瑟在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艦上,代表盟軍接受日本的投降書。簽署儀式中,麥帥總共使用了五支派克金筆… 1.第一支筆簽下「道格」兩個字後,送給美軍中將溫賴特; 2.第二支筆寫下「拉斯」,送給英軍司令柏西瓦爾; 3.第三支筆寫下「麥克阿瑟」,此筆送給美國政府檔案館; 4.第四支筆簽了職務「盟軍最高統帥」,這支筆要送給美國西點軍校; 5.第五支筆簽了年月日後,送給愛妻瓊妮·麥克阿瑟。

17 訪問台灣 1950年7月31日,聯合國在韓國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訪問台灣兩天,前總統蔣中正親至松山機場迎接。麥克阿瑟讚揚台灣是「一艘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 麥克阿瑟公路,又名麥帥公路,是臺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原名北基新路,因完工時適逢麥克阿瑟將軍過世,政府為表示紀念,決定更名為麥克阿瑟公路。

18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被解職後,應邀到國會發表演說,詳細報告韓戰的情況,並陳述自己的意見。演說結束前,他引述一首1910年代最流行的軍歌歌詞自況:「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only fade away)」,為他的軍旅生涯劃下最後句點。  麥克阿瑟國會演說內容節錄 我即將結束52年的軍旅生涯。我從軍是在本世紀開始之前,而這是我童年的希望與夢想的實現。自從我在西點軍校的教練場上宣誓以來,這個世界已經過多次變化,而我的希望與夢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記著當時最流行的一首軍歌歌詞,極為自豪地宣示「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19 重要戰役 反攻菲律賓之戰 韓戰之仁川登陸

20 反攻菲律賓之戰 1941年12月7日,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後,進攻菲律賓,麥克阿瑟的軍隊因缺乏足夠的槍枝彈藥和空軍的支援,被迫退守巴丹半島,之後又撤退到澳洲。此時期,因戰事失利,麥克阿瑟遭受諸多誤解和批評。 1942年3月,日軍向孤立無援的巴丹半島的美軍發起攻勢。美國政府命令麥克阿瑟將指揮權轉交溫賴特將軍並赴澳大利亞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離開菲律賓之前,麥克阿瑟發誓「我將再回來。」4月9日,巴丹半島的美軍及菲律賓軍約75000人被迫向日軍投降。

21 我已經回來了! 1942年6月的中途島之役,日本海軍受到重挫。1944年,麥克阿瑟發動一系列「越島戰術」反攻,突破了日軍在太平洋的防禦圈,日本海軍遭到重創,隨後美軍發起進攻菲律賓的登陸戰役,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擊潰了殘餘的日本艦隊。美軍在西太平洋獲得空中和海上的壓倒性優勢。 1945年3月2日,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登陸,他涉水上岸,用擴音器說:「菲律賓的人民,我已經回來了!」

22 搶救前線 1945年1月,美軍展開對菲律賓的反攻,頑強的日本軍隊雖然已經節節敗退,但因為軍國主義的洗腦,日軍仍然以極端殘酷的手段對待美軍戰俘,甚至只要一旦被迫撤離防區,日軍就將戰俘集體屠殺。美軍在呂宋島的反攻連戰皆捷,但是卻發現日軍蓄意屠殺撤守區戰俘的事實,所以希望能在發動攻勢前先將戰俘解救出來,這個艱難的任務就落在亨利穆希中校所率領的第六突擊隊身上,第六突擊隊並不是精銳的百戰雄師,而是一群沒有戰鬥經驗的後勤部隊,但是全體官兵都願意不計個人代價,救援在生死邊緣掙扎的同胞戰俘。只有120名的突擊隊,必須在五天內,孤軍深入敵營,從凶狠的日軍手中,救出500名同袍戰俘……

23 韓戰之仁川登陸 1950年6月25日,北韓軍隊突襲南韓,迅速奪取漢城(現稱首爾),並續向南推進。聯合國安理會決定派遣聯合國軍支援南韓抵禦北韓的進攻,並由美國指派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司令。 戰爭初期,北韓軍節節勝利;聯合國軍被一直逼退到釜山附近。此時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下達了死守釜山環形防禦圈的命令,不得再後退。8月6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面,並力排眾議,選擇潮差大、航道窄、地形不利的仁川登陸,以達成戰術奇襲性。

24 仁川登陸 9月15日,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美英兩國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掩護下,美軍第10軍團成功登陸仁川,從北韓軍隊後方突襲,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乘勢反擊;9月27日,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會合之後,擊潰北韓重奪漢城。並越過38°線進入朝鮮半島北部,於10月19日攻克北韓首都平壤。 北緯38°線,是一條軍事分界線,長度約248公里,按照朝鮮停戰協定,38°線兩側的非軍事區(共同警備區)寬度大約4公里。

25 仁川登陸戰役示意圖 仁 川

26 是英雄?還是佔領軍首領? 韓戰造成約三萬四千名美軍喪生。戰爭結束後四年,南韓在位於西部的仁川自由公園豎立麥克阿瑟銅像,表現他們的感激。這座五公尺高的雕像,模擬麥克阿瑟拿著望遠鏡,遠眺仁川港。紀念碑上的英文銘文寫道:「我們永遠不該忘記他及他手下勇敢的聯合國軍官與士兵,在這裡為我們及自由所做的貢獻。」 時隔多年,毫無韓戰經驗的南韓年輕世代卻指責麥克阿瑟是「佔領軍首領」,欲拆毀麥克阿瑟雕像。

27 領導風格評述 智勇雙全、風範絕倫 責任、毅力、榮譽 忠誠為國、忠實待下

28 智勇雙全、風範絕倫 麥克阿瑟具有敏慧的思維能力,加上絕佳與睿智的戰略素養,及獨到的戰略眼光,因此每每皆能贏得優良的戰績。
麥克阿瑟總是穿著筆挺的軍服、戴著金邊的軍帽,嘴巴常含著一根巨大菸斗,自然而然塑造出獨特的軍人氣質。

29 責任、毅力、榮譽 麥克阿瑟一再強調軍人要有不怕死的勇氣,且要以責任、榮譽、國家,做為軍人獻身的目標。麥帥的軍旅生涯,即以此信念做為領導部隊衝鋒陷陣的圭臬。 1942年3月,麥克阿瑟在巴丹半島的戰況非常危急,華盛頓方面要他放棄。但他致電給羅斯福總統說:「我從未想過要讓我指揮的部隊放棄及撤退,我決心戰鬥到底,那怕是全軍覆沒。」馬歇爾將軍建議他先送走家人,麥克阿瑟仍堅持的說:「家人將陪我一起堅持到底,我們要與部隊生死共存。」

30 忠誠為國、忠實待下 麥帥是一位典型的軍人,堅毅果決,剛正不阿,畢生以「效忠國家」為其願望;因此,在整個軍旅生涯中,他均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成為全師信心的燈塔,所有官兵都信賴他的領導,同心協力,爭取勝利。 l964年4月5日,麥克阿瑟病逝,享年84歲。 圖:麥克阿瑟的喪禮

31 麥克阿瑟的領導原則 1.我在品格、衣著、舉止、禮貌各方面,是否足為部屬表率? 2.我的聲音、態度是否鎮靜,讓人感到信任?還是暴躁易怒、容易激動?我會不會對個人大發脾氣? 3.對於工作上必須的技巧、必備的條件、目標和行政管理,我是否都完全熟悉? 4.我的言行是否能夠讓部屬真心想要追隨我? 5.對於我所負責的部屬,我是否認識他們的姓名和性格?我對他們的認識是否透徹? 6.我是否像關心自己家人一樣地關心每一位部屬的福利? 7.我的大門是否對部屬敞開?我是否重視職位甚於工作? 8.我是否僭取一切權力,完全不能授權? 9.我是否授權每一位部屬能夠承受的最大責任,並盡力栽培他們?我是否竭盡全力做到鼓舞、激勵、給予誘導,來挽救犯錯、能力不足的人?10.我有沒有在眾人面前糾正部屬? 11.我對部屬是刁難,還是鼓勵? 12.對於確實不適任的部屬,我有沒有道德勇氣把他們開除、調職?

32 問題研究 1.從麥克阿瑟來看領導者的產生,你同不同意「領導是天生的。」,為什麼?
2.麥克阿瑟的名言:「我將再回來。」(I shall return),你有那些感觸與看法。 3.麥克阿瑟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你有那些感觸與看法。


Download ppt "老兵不死--麥克阿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