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2 抗原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 活化、分化、增殖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  抗原性异物排除 细胞因子 (可溶性信息分子)

3 细胞因子(cytokine,CK)的概念: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cytokine,CK)的概念: 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4 (一)细胞因子的命名 单核因子(monokine) 淋巴因子(lymphokine)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5 (二)细胞因子作用方式及特点 1.细胞因子发挥作用的三种方式 自分泌 autocrine 旁分泌 paracrine
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自分泌 autocrine 旁分泌 paracrine 作用于比邻细胞 血液循环 内分泌 endocrine 远距离作用

6

7 2.细胞因子的特性 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功能 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8 多效性 pleiotropy 活化、增殖、分化 B Th细胞 IL-4 增殖 胸腺细胞 增殖 肥大细胞

9 重叠性 redundancy 协同性 synergy 拮抗性antagonism 均有刺激B细胞增殖的功能 IL-2、 IL-4、 IL-5
更有效地诱导IgE类别转换 B IL IL-5 B细胞 IL-4 阻断IFN-  诱导类别转化的作用 IL-4 拮抗性antagonism B IFN-

10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interferon,IFN)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功能分类:分为六类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趋化因子(chemokines)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11 (一)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s)
能够介导白细胞间及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1.IL-1 (又称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 细胞来源: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存在形式:IL-1α和IL-1β。 主要生物学功能: 局部低浓度--免疫调节: 协同刺激APC和T细胞活化,促进B细胞增 殖和分泌抗体。 大量产生--内分泌效应: 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质。

12 2.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 细胞来源:主要由T细胞产生。 作用方式: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主要生物学功能:
(2)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性及产生 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生; (3)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4)激活巨噬细胞。

13

14 3.IL-3 IL-3 活化 Th1细胞 NK 细胞 干细胞 肥大细胞 B 细胞 巨噬细胞 分化 分泌免疫球蛋白 促进细胞毒性几及其吞噬作用
刺激所有干细胞的生长

15 4. IL-4 细胞来源:主要由Th2细胞、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产生。 主要功能: (1)促B细胞增殖、分化;
(2)诱导IgG1 和IgE产生; (3)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 (4)抑制Th1细胞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 (5)协同IL-3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等。

16

17 细胞来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Th2细胞、
4. IL-6: 细胞来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Th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主要功能: (1)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2)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 (3)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 (4)促进血细胞发育。

18 5. IL-10: 细胞来源: 主要Th2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主要功能: (1)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
(2)抑制MHC -II类分子和B-7分子的表达; (3)抑制T细胞合成IL-2、IFN-等细胞因子; (4)可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19 6. IL-12: 细胞来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 主要功能: (1)激活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及IFN-产生;
(2)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分泌IL-2、IFN-; (3)增强CD8+ CTL细胞杀伤活性; (4)可协同IL-2诱生LAK细胞; (5)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和IgE合成。

20

21 (二)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功能的细胞因子。
1. 分型 --- 根据其来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I型: IFN-α、IFN-β 细胞来源: IFN-α:白细胞(主要为单核吞噬细胞)产生; IFN-β:成纤维细胞产生(二者结合相同受体); 主要诱生剂:病毒,polyI-C (人工合成双股RNA)。 II型: IFN- 主要细胞来源:活化的Th1细胞、 CD8+ CTL和NK 细胞; 主要诱生剂:抗原或有丝分裂原。

22 2. 主要生物学活性: I 型干扰素: (1)抗病毒和抗肿瘤: A. 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
B. 增强NK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杀伤; C. 促进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CTL对病毒感染 细胞和肿瘤等靶细胞的杀伤。 (2)免疫调节: 与II型干扰素类似。

23 II型干扰素: (1)免疫调节作用(主要): a. 活化巨噬细胞; b. 促进APC(s)表达MHC-II类分子,提高抗原递呈能力;
c. 促进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NK细胞和CTL细胞的杀伤活性; d. 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e. 抑制Th2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合成。 (2)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与I型干扰素类似)。

24

25 (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包括TNF, TNF (lymphotoxin- α, LT- α) 1.TNF-α 组成及分子量: 同源三聚体, 51 KD 。 细胞来源: 单核巨噬细胞(主要); T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

26 主要功能: 低浓度 --- 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1) 诱导炎症反应: a. 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促白细胞 聚集于炎症局部;
b.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分泌细胞因 子(如IL-1、IL-6、IL-8、TNF-α等),导 致炎性细胞浸润和增强吞噬细胞的杀伤。 (2) 促进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CTL对靶细 胞(如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 (3) 杀伤肿瘤细胞:直接杀伤,引起组织出血 坏死。

27 (1)引起发热; 高浓度--- 内分泌效应 (2)协同IL-1、IL-6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 (3)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
(4)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恶液质; (5)介导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

28

29 又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与TNF-α的氨基酸序列为28%同源性,二者结合同一受体。
生物学功能: 与TNF-α相似,在局部发挥效应。 与细胞表面LT-β形成复合物,发挥作用。

30

31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四)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概念: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包括: SCF、Flt3L、GM-CSF、G-CSF、M-CSF、 EPO、TPO、IL-3(multi-CSF)、IL-7等。

32 1. 干细胞因子 (stem cell factor, SCF,又称c-Kit配体) 存在形式:跨膜型、分泌型 细胞来源: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功能: A. 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 B. 刺激肥大细胞增殖。 2. Flt3配体(Flt3 ligand,FL) 细胞来源:基质细胞。 刺激原始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3 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细胞来源: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 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生物学功能: A. 刺激骨髓各系前体细胞生长和分化; B. 刺激骨髓前体细胞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化。 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细胞来源: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 胞、成纤维细胞等。 A. 刺激粒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成熟; B. 增强成熟粒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延长其存活时 间。

34 5.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细胞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 胞、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等。 生物学功能: A.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分化; B. 延长单核-巨噬细胞存活时间,增强其功能。 6.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细胞来源: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 生物学功能:促骨髓红细胞前体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7. 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 TPO) 细胞来源: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 生物学功能: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为血小板。

35

36 (五)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s)
概念: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 按照半胱氨酸的位置、排列方式和数量,分为四个亚家族: CC、 CXC、C 和CX3C

37 趋化因子结构和分类 绝大多数CK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根据前两个Cys的相对位置不同,可以分为CXC() 、CC() 、C() 和CX3C() 趋化因子。 (C为半胱氨酸;X为任意氨基酸)

38 1.CC趋化性细胞因子(β亚族)     --氨基端的两个半胱氨酸相邻。 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为主要代表。 细胞来源:活化的T细胞。 主要功能:趋化并活化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和T细胞)。

39 2. CXC趋化性细胞因子(α亚族): --氨基端的两个半胱氨酸被其它任一氨基酸分开,即半胱氨酸-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8(IL-8)--- 为主要代表。  细胞来源: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核细胞。 主要功能:趋化中性粒细胞,介导炎症反应。

40

41 3. C趋化性细胞因子(γ亚族)--- 氨基端只含有一个半胱氨酸。
成员:lymphotactin-α和lymphotactin-β。 主要功能:趋化淋巴细胞。 4. CX3C趋化性细胞因子(δ亚族)---氨基端两个半胱氨酸被三个氨基酸隔开,即半胱氨酸-3个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 成员:Fractalkine。 主要功能:趋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42 (六)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包括: 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转化生长因子-β); EGF(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表皮生长因子); FGF(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NGF(nerve growth factor, 神经生长因子); 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 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43 TGF-(TGF-1、 TGF-2和TGF-3):
细胞来源:T、B细胞、巨噬细胞及肿瘤细胞等。 生物学功能(免疫抑制调节剂): 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 抑制B细胞增殖和T细胞依赖性多克隆抗体的产生; 抑制NK细胞活化和IL-2的LAK细胞诱导作用; 抑制Mφ活化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但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伤口愈合; 某些肿瘤细胞分泌TGF-,可逃避免疫应答。

44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启动复杂的细胞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引起细胞基因转录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信号转导。 细胞因子受体为跨膜糖蛋白: 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 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区); 胞质区(信号转导区)。

45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细胞因子受体根据其结构和信号转导途径,分为: 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

46 1.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造血因子受体家族):
结构特点:膜外区近氨基端有二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其羧基端 存在Trp-Ser-X-Trp-Ser(色氨酸-丝氨酸-任意氨基酸-色氨酸-丝氨酸,WSXWS,X代表任一氨基酸)残基序列。 成员包括:IL-2、IL-3、IL-4、IL-5、 IL-6 、IL-7、IL-9、IL-11、IL-13、IL-15、GM-CSF、G-CSF的受体等。

47

48 2.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干扰素受体家族):
结构特点:膜外区近氨基端含有四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 成员包括: I 型、II型IFN和IL-10的受体 。

49 (TNFRF,TNF/NGF受体家族):
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TNFRF,TNF/NGF受体家族): 结构特点:膜外区富含半胱氨酸基序。 成员包括:TNF受体、NGF受体、Fas蛋白及CD40分子。

50 I型膜蛋白; 富含半胱氨酸的重复性功能区; 以同源3聚体形式发挥受 体功能; 部分成员膜内区含有死亡功能区。

51 Fas:表达广泛,与活化T细胞产生的FasL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及活化T细胞的AICD。
CD40:B细胞组成性表达,与活化T细胞产生的CD40L相互作用,促进B细胞活化。

52 4.趋化因子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
  是G蛋白偶联受体,为7次跨膜的G蛋白,和相应配体结合后经耦联GTP结合蛋白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在病毒感染、造血和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构特点:含有7个疏水性跨膜区 ( -螺旋结构),胞质区与G蛋白(结合GTP的蛋白)结合,将信号转导入细胞内部。 成员包括:   CXCR --- 结合CXC型趋化因子(如IL- 8)   CCR --- 结合CC型趋化因子(如MCP-1)。

53 IL-8R( CXC-R) PM COOH COOH

54 CXCR4和CCR5是HIV感染的共受体 (Co receptors)

55 CCR5缺失突变与MØ病毒感染

56 多亚单位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共用亚单位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多属于多亚单位受体,其中一种是细胞因子结合亚单位,另一种是信号转导亚单位。多种Ⅰ型细胞因子受体有共用的相同的信号传递亚单位。

57 指不同细胞因子受体共用的一条相同的与信号转导有关的肽链。
共同信号链(或共同亚单位):    指不同细胞因子受体共用的一条相同的与信号转导有关的肽链。 目前发现有三种共同亚单位: γ链(γc):IL-2、IL-4、IL-7、IL- 9、IL-15的受体共有; β链:IL-3、IL-5、GM-CSF的受体共有; gp130:IL-6、IL-12的受体共有。

58 IL-6 与 IL-11 受 体 IL-6R IL-11R gp130 gp130

59 GM-CSF 受体超家族 b 链 GM-CSFRa IL-5R IL-3R

60 IL-2R IL-4R IL-7R IL-9R IL-15R
g -链 参 与 组 成 的 细 胞 因 子 受 体 共用的 g 链

61 存在:血清、尿液等体液。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游离形式的受体 目前知道的有:sIL-1、sIL-2、sIL-4、 sIL-5、
  存在:血清、尿液等体液。 目前知道的有:sIL-1、sIL-2、sIL-4、 sIL-5、 sIL-6、sIL-7、sIL-8、sG-CSF、sGM-CSF、 sIFN-γ、sTNF受体等。 可能作用 : A. 与膜受体竞争结合细胞因子,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 B. 与细胞因子结合, 转运至机体相关部位,增加局部细胞因子的浓度,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C.检测某些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水平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即病程的发展和转归的监测。

62

63 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一些细胞因子的受体存在天然拮抗剂,如IL-1受体拮抗剂(IL-1Ra)是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肽,可以结合IL-1受体,从而抑制IL-1α、 IL-1 β的生物学活性。 有些病毒产生细胞因子结合蛋白也是细胞因子的拮抗剂,如痘病毒产生的TNF和IL-1结合蛋白可抑制或消除TNF和IL-1的致炎症作用。

64 补充 细胞因子受体的信号转导 JAKs- STATs途径:
JAKs(Janus kinases or Just another kinases): 属于非受体型胞浆酪氨酸蛋白激酶。 STATs(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ions of transcription): 是一种DNA结合蛋白。

65 补充 信号转导过程: 细胞因子  结合受体(二聚化或三聚化 ) JAKs激活  受体胞浆区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 与STATs(SH2区)结合  蛋白酪氨酸激酶活化  STATs(形成二聚体)离开受体,入核  调节靶基因的表达 。

66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一)抗细菌作用 (二)抗病毒作用 (三)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四)刺激造血 (五)促进血管生成

67 (一)抗细菌作用 细菌→巨噬细胞 → IL-1、TNFα、 IL-6、 IL-8和IL-12

68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血液 组织 CD54 CD62E 单核细胞 T细胞 中性粒细胞 IL-1 IL-6 TNF- IL-8
血管内皮 IL-1 TNF- IFN- 巨噬细胞 IFN- TNF- CD54 CD62E

69 (二)抗病毒作用 病毒→机体细胞 IFN-α,IFN-β

70 IFN- a 的 抗 病 毒 作 用 病毒 抑制病 毒复制 病毒复制 IFN-诱导蛋白 诱导刺激 信号转导 胞核 胞核 IFN-a

71 CTL的细胞毒作用机制 CTL 靶细胞 TNF受体 未活化ICE TNF基因 活化ICE ICE底物 TCR P34cdc2 (凋亡) 粒酶
穿孔素 CTL的细胞毒作用机制

72 IL-2 IFN- T细胞 NK细胞 靶细胞

73 (三)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主要由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
IL-2,IL-15→T细胞;IL-4,IL-6,IL-13 → B细胞; IFN-γ →巨噬细胞

74 参与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细胞扩增阶段 IL-1辅助T细胞活化 IL-10抑制抗原递呈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免疫应答识别(感应)阶段 IFN刺激APC MHC-II的表达 IL-1辅助T细胞活化 IL-10抑制抗原递呈 免疫应答细胞扩增阶段 IL-2、IL-4、IL-5、IL-6等促进T、B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TGF- b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75

76

77 IFN-免疫生物学效应 活化 Th1细胞 NK 细胞 IFN- B 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 巨噬细胞 T 细胞 NK细胞 促进:
IgG3和IgG2a的产生 抑制 CD23表达 IgE产生 促进: MHC-II表达,抗微生物活性,抗肿瘤活性TNF-合成,Fc表达 促进: 活化 杀伤 促进: IL-2产生 IL-2R表达 增强 IV型超敏反应 移植物排斥反应 细胞毒性 抑制 病毒复制、扩增

78 TDTH 抗原肽 靶组织 细胞因子(IL-2、TNF、IFN-) 活化巨噬细胞 TDTH的效应作用机制

79 (四)刺激造血 由骨髓基质细胞和T细胞等产生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在血细胞的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80

81 (五)促进血管生成

82 一些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IL-1 IL-2 IL-3 IL-4 IL-5 IL-6 IFN-
促进细胞增殖 — 趋化因子作用 —  —  —  —  —  — 增强细胞杀伤活性 +  +  —  +  —  —  — 诱生细胞因子   +  +  +  —  —  +  + 诱生细胞因子受体 +  + —  诱生MHC分子   +  + —  + — —  + 诱导Ig转类 — — — —           

83 第四节 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1. 参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如: TNF-α、IL-1、IL-6、IL-8 等细胞子。
第四节 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 1. 参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如: TNF-α、IL-1、IL-6、IL-8 等细胞子。 2. 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如:TGF-β、IL-10 、IL-6等细胞因子。 3. 介导移植排斥反应 如:IL-2、IFN-γ等细胞因子。

84 4. 介导免疫性疾病 (1) 免疫缺陷 如:IL-2受体γ链基因(X染色体)突变 IL-2、IL-4、IL-7、IL-9及IL-15等细胞因子功能障碍。 (2) 超敏反应 如:IL-4、 IFN-γ等细胞因子。 (3)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IFN-γ、IL-2等细胞因子。

85 二.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一)细胞因子检测方法 1. 生物学检测法: 根据某种生物学活性检测细胞因子的有无及水平,如依赖细胞株法。
优点:敏感性高,具有生物学活性; 难点:需要细胞培养条件。

86 2. 免疫学检测法: 用抗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测定,如 ELISA法。 优点:易标准化;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 缺点: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 3. 核酸分析技术: 主要检测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如 northern印迹,PCR法等。 优点:可在DNA转录水平进行细胞因子定量。 难点: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

87 (二) 诊断 --- 缺少特异性 IL-2、IL-4、IL-5、IFN-γ等缺失 --- T细胞活化及功能缺陷; TNF-α(血清)↑
--- 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休克等; IL-1、IL-6及TNF-α(关节囊滑液)↑ --- 类风湿关节炎; IL-1(血清)↑ --- 慢性血清病、免疫复合物肾病等; sIL-2R(血清)↑ --- 白血病、多发性硬化、 AIDS、移植排斥反应等。

88 (三) 治疗 治疗方式:A. 细胞因子补充疗法 (1)治疗炎症反应 IFN-α:疱疹性角膜炎、乙型肝炎等; (2)治疗恶性肿瘤
B. 细胞因子阻断疗法 (1)治疗炎症反应 IFN-α:疱疹性角膜炎、乙型肝炎等; IL-10:类风湿性关节炎。 (2)治疗恶性肿瘤 IL-2 :肾细胞癌、黑色素瘤; IL-1~8、IL-10、IL-12、G-CSF、IFN-α、 IFN-γ、TNF-α等(转基因):多种肿瘤。

89 抗肿瘤效应机制 促MHC-I、II类分子表达,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 增强CTL和LAK细胞活性;
增强以巨噬细胞为主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促细胞因子分泌。

90 (3)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IFN-β 多发性硬化症(MS) IFN-γ、IL-1的抑制剂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和TNF-α的McAb
抗IL-6 McAb SLE。

91 可溶性TNF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抗TNF抗体治疗肠道自身免疫炎症

92 (5)治疗造血系统疾病 CSFs :造血功能异常; (4)治疗移植排斥 IL-2、IL-3、IL-6、GM-CSF等:骨髓移植;
抗IL-2受体γ链McAb :移植排斥 。 (5)治疗造血系统疾病 CSFs :造血功能异常; EPO : 肾性贫血; M-CSF:白细胞减少。

93 细胞因子抑制剂 用于治疗炎症,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休克

94 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 制剂类型: 裸DNA—重组及包裹质粒; 导入细胞—癌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 应用范围: 1. 抗肿瘤;
2. 抗病毒感染; 3. 治疗自身免疫病。

95 及其抑制剂 EPO:恶性肿瘤或化疗导致的贫血、慢性肾功衰竭 导致的贫血、失血后贫血。
部分用于临床的细胞因子 及其抑制剂 EPO:恶性肿瘤或化疗导致的贫血、慢性肾功衰竭 导致的贫血、失血后贫血。 G-CSF: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自身骨髓移植、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IDS。 GM-CSF:化疗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自身骨髓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AIDS、MDS。

96 IFN-α: 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炎、AIDS、Kaposi肉瘤。
IL-2 : 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疫苗佐剂。 IL-11: 恶性肿瘤、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sTNFR-I:类风湿关节炎。

97

98 思考题 1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2 试述细胞因子是如何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3 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 4 试列举一列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并说明其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Download ppt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