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产业结构 三维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和技能 识记: 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理解: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产业结构 三维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和技能 识记: 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理解: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产业结构 三维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和技能 识记: 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理解: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识记: 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理解: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分析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1、产业结构的含义:在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和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结构 具体内容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第二产业(新兴工业传统工业) 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 需求结构 投资、消费、出口 区域结构 东部、中部、西部 城乡结构 城市、农村 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分配结构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贸易结构 出口、进口 对外开放结构 引进来、走出去 虚实结构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 2012年全球二十大经济体三大产业比重情况

4 活动:描绘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图并说明理由。
注意:面积变化表示比例变化

5 2、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
科技进步--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生产率提高--农业产量提高比重下降 (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A、现代工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兴起,主导并推动着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 B、传统工业:传统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层出不穷。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科技--工农业生产率提高--为第三产业创造物质条件 A、提供技术装备和生活必需品 B、提供劳动力

6 思考:我国的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哪个部位?
思考:怎么办?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7 如何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是什么? 怎么办? 第一产业 (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 传统工业 现代工业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现代农业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生产条件、科技手段、组织形式 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 传统工业 如钢铁、汽车、化工、纺织等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 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发展高新与改造传统相结合 产业化分工协作、规模经济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现代工业 如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宇航、海洋开发等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 (其它行业) 传统服务业 积极发展、做大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改造传统、加快发展现代 提高两个比重 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 如信息、金融、会计、咨询和法律服务等服务行业

8 3、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原因: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目标: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三个措施: A、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B、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业内部结构 C、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总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学生小组活动:阅读教材81页,谈谈对一些具体措施的理解?

9 2012年7月3日 01:01-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杨群/郭艺珺/唐蓓茗
上海如何吸引“两头在沪”? 2012年7月3日 01:01-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杨群/郭艺珺/唐蓓茗   生产制造分布各地,前端的设计开发和终端的市场营销落沪 都市产业变得更轻盈却更高端,助推着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   起家于江苏南通的罗莱家纺,2000年起将研发设计总部和营销总部搬到了上海,如今销售收入超过23亿元,在全国开设了2000家连锁店;浙江著名的面料出口商中纺新天龙,在创办SEVEN DAYS(世芬笛施)这个设计师集成店时,选择把总部设在上海,网罗了一大批设计师;定位高端围巾品牌的WOO嫵,老板孙青锋来自西安,以“中国元素”立身,把设计和创意融入产品,从上海田子坊起步,走向全国市场;晨光文具的创始人是潮州人,以上海为大本营,从代工转为自主开发,技工贸为一体,把全国许多文具“杂货店”改造成品牌“正规军”……   一批又一批“外来户”,来到了上海这个“大码头”创业,正与上海本土老牌企业一起,打造上海轻纺业的新形象。这些“新上海人”,带来了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创立了众多叫得响的轻纺品牌,也为上海的都市产业带来新活力,注入新内涵。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两头在沪”:生产制造也许分布各地,却不约而同把前端的设计开发和终端的市场营销落在了上海。   “两头在沪”让上海的都市产业变得更轻盈,却更高端,助推着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同时,也让上海的人才优势、地理优势、信息优势等能够进一步放大。上海如何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两头”来沪?怎样的政策环境,能助“两头在沪”企业孕育壮大?

10 上海有优势   纷至沓来的“两头在沪”企业,看中上海的是哪些独特资源与要素?   “B2C企业面向终端市场,如果不来上海安营,肯定失算。”这是罗莱家纺投资总监龚觉非的心得。他认为,上海身处全国的时尚前沿,将企业总部放在上海,才能敏锐地感知时尚与市场信息,把握产品的开发方向。   除了领风气之先,在上海打品牌也有优势。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指出,轻纺企业单纯“靠廉价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的产业转型之路势在必行。而要做品牌,“上海”这两个字,含金量不小。东隆羽绒总经理郭连学说,上海品牌在全国乃至在全球,认同度比较高,而且上海有创立品牌所需的研发设计与管理销售人才。   在国内、国际市场的连接点上,上海的条件也得天独厚。“样品今天从上海寄出,明天日本就能收到。”郭连学说,海外客商来中国考察洽谈业务,上海都是进出最方便的地方。东西方文化交融在上海,想聘国外优秀设计师来“高级打工”或培训员工,也都很容易,“他们到新天地和田子坊转一转,马上就喜欢上了上海”。   上海也是“会展之城”。上海市经信委都市产业处处长林艺认为,每年举办数以千百计的展会,面对挑剔的客户展示产品品质、设计能力,是新品牌最容易“一展成名”的地方。   人才集聚,对“两头在沪”企业来说,是上海最大的吸引力。和许多出口型企业一样,中纺新天龙也曾面临着外贸市场萎缩、做贴牌“为他人做嫁衣”、利润率急降的局面,但是从上海一大批青涩却难掩才华的设计师身上,新天龙找到了做内贸、打品牌的突破点,“SEVEN DAYS”由此成为时装设计师“创造力”的集成平台。   上海的政策环境与服务能力,也在一步步提升。市商务委外贸发展处副处长罗志松说:“上海一直在打造为品牌服务的支持体系。”虽然商务成本较高,但商务环境相对完善,这些对“两头在沪”企业来说,也求之若渴。轻工产品向以设计新颖奇巧取胜,“李鬼”驳样也很快。上海的法制环境较为健全,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企业众多,可以为成名企业撑起知识产权“保护伞”。

11 企业当自强   能脱颖而出的“两头在沪”企业,凭借的是不断创新的智慧与勇气。   尽管有原料价格上扬、劳动力成本上涨、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但一些“两头在沪”轻纺企业依托上海人才、信息、设计、资本、环境等综合优势,找到了生存之道。这些新生代企业已经从早期跑马圈地、追求开店数量和开店速度,转向了注重运营质量,提升单店平均效益。变革与创新,是贯穿始终的经营思想。   罗莱家纺通过营销渠道的变革,将原来单一品牌的专卖店升级为多品牌、多品类的家居馆,连续7年夺得了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除了床品外,顾客在罗莱家居馆还能买到床品、抱枕、地毯、拖鞋等家居用品,购物更加便利;美特斯邦威在全国布点了几千家门店,设在上海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部门每年可以发动数次“新品冲击波”;博士蛙这个上海老牌童装企业通过“两头在沪”,尝鲜“体验店”、网上电商等营销模式,扩大了全国市场占有率;晨光文具在上海依靠“中央集权式”管理,掌控全国2000多家直营连锁店、5万多个代销终端,单笔金额不高的文具做出了一年约20亿元的产值,新开设的晨光生活馆,以“文具+礼品+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的定位,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采购的需求。   轻纺企业“两头在沪”,把上海作为横跨国内、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也与上海城市转型的目标相吻合。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席时平认为,上海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大小企业的关系。上海需要大企业,也需要大量小企业,在产业能级提升的同时,解决大量的市民就业;二是轻重工业的关系,重工业是顶梁柱,但上海仍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口岸,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轻纺行业仍有生存空间;三是软硬产业的关系,发展“两头在沪”的新型轻纺业,有助于改变目前经济结构“太重、太硬”的状况,对改善上海现代服务业“短腿”现象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2 环境须优化   吸引更多企业把“两头”放到上海,上海需要打造怎样的商务环境?   “两头在沪”,企业首先渴望的是平等的发展环境。眼见上海一线商街上国际大牌林立,中国品牌难以插足,世芬笛施服饰商贸公司负责人易辉期盼各区县在规划商业布局、店铺招商时,给予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同等待遇;罗莱家纺龚觉非则盼望,自主品牌企业在户籍打分体系上能够被认定为鼓励性行业,“来上海创业,因为进入的是家纺行业,迟迟落不了户口,这有点不公平。”   “两头在沪”创出很多新模式,也盼望得到政策支持。虽看不到一条生产流水线,但以品牌营销为抓手的新生代轻纺企业同样以科技为先导,恒源祥董事长刘瑞琪希望政府加大对品牌企业在申报科研项目中的政策支持。中欧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认为,“两头在沪”面向的是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海要为这些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激励机制,财政资金支持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两头在沪”留的是高端部门,人才培养也须跟上。郭连学提出,对东隆羽绒来说,最重要部门的是销售部门,最重要的技能是外语能力,其他工种的知识水平达到高中就可以了,但现代化的轻纺业越来越趋向以设备仪器取代人工,所以上海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技术蓝领群体。   “两头在沪”都是些“头脑企业”,平台建设也能够推波助澜。郭连学认为,上海要打造时尚之都,应建立更具影响力的信息发布和展示平台,比如面辅料交易中心等等。“现在我们海外接单,外商常常要求5天交出样衣,这么短时间要在上海调集到合适的面辅料,困难不小。如果上海能建立一个面辅料大型交易中心,服装企业就能快速反应、把握商机、做大做强。”

13 活动:依据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描绘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图。
注意:面积变化表示比例变化

14 活动:阅读教材82页,了解“配第——克拉克定律”。
4、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 (1)随着现代农业,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2)随着现代工业,第二产业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 (3)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活动:阅读教材82页,了解“配第——克拉克定律”。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这种趋势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活动:阅读教材83页的《经济观察》,谈谈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就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5 课堂小结: 1、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3、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课堂小结: 1、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3、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6 课后作业:研究《清明上河图》,了解当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17 同学们,再见!

18 教学资源

19 2009年,我国GDP仅占世界的8.6%,而能源消费总量却占世界的19.5%。
国家 GDP在世界总量的比重(%) 消耗资源占世界消耗总量比例(%) 钢铁 煤炭 水泥 油气 中国 8.6% 46% 45% 48% 10% 美国 24.3% 15.2% 21.7% 日本 8.7% 3.3% 5.1%

20 东部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充足的劳动力呢? 东部地区出现“用工荒” 2012年农民工分布情况
“珠三角缺工200万”,“深圳缺工80万”,“长三角缺工60万”,“浙江缺工25万”……诸如此类的报急不绝于耳。部分生产线甚至被迫停工。 同时,中西部地区用工量增加,东部与中部打起了“农民工争夺战” 。 2012年农民工分布情况 地区 农民工数量 占比 比重变化 东部 16980万 64.7% 降低0.7% 中部 4706万 17.9% 提高0.3% 西部 4479万 17.1% 提高0.4% 东部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充足的劳动力呢?

21 你认为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还能持续下去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某一东部企业的负责人,你打算如何提高企业的利润?

22   从某种角度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东部沿海企业要想保持和巩固先发优势,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产业升级,迅速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业跨越到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新兴产业。

23 破解发展瓶颈 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 上述政策,对农民工就业会产生什么影响?你认为农民工该如何应对?

24 美国、英国、日本劳动生产率 (人均增加值,以PPP计算)分别为6.5万美元/人年,5.1万美元/人年和4.5万美元/人年。
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只分别相当于美国、英国、日本的15.8%,20.1%和22.7%。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空间。 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强国

25 农村 城市 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 为什么大量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务工? 研究者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
推力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 拉力吸引着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农村 城市 为什么大量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务工?

26 这张图表是上海不同的地区2005年发布的岗位数。可以看出不同的板块提供岗位数的差别,这跟我们上海的发展方针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27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GDP同比增长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表
类别      时间 2005年 2008年 2010年 GDP同比增长 9.9% 9% 10.3% 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8.7% 18.5% 25.8% 注: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75%。而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到整个GDP的25%,日本也达到了20%。 材料二: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会代表们表示: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材料三:近年来,上海市民弘扬海派文化特别是沪语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785路公交车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沪语报站;“80后”软件设计师吴炜自创沪语手机输入法深受广大市民欢迎……面对这些现象,有人指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担负起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非要保留点海派文化,没有必要。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受到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导向、对外开放成效等诸多因素影响,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谈谈当前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4分) (3)根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6分)

28 (1)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2分)但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比较低,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文化产业还需要取得较大发展。(2分) (2) 答案示例一:市场环境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市场机制三者联动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文化资源,投资文化产业。(2分)同时,要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和道德建设,用法律规范文化市场主体行为,用法律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使文化从业人员能具备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分) 答案示例二:国家政策导向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加大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1分)。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文化企业或文化集团发展,(1分)加大国家财政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科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1分),解决特殊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1分) 答案示例三:对外开放成效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1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分),在充分发挥本国文化资源优势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各国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加强中外文化产业的沟通和交流。(2分) (3) ①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广泛关联,与信息、旅游、体育、教育等国民经济部门日益渗透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提升农业、工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分) ②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低、需求弹性大、产品附加值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节约物质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分) ③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阶段,人口多,文化市场需求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当前我国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而加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

29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1: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的变化(%) 注:发达国家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别为:3%以下、30%以下、60%以上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5年 28.4 43.1 28.5 1990年 27.1 41.6 31.9 1995年 20.5 48.8 30.7 2000年 15.0 50.9 33.2 2005年 12.4 47.3 40.3 2009年 10.6 46.8 42.6

30 图2:我国劳动力就业在三大产业中的百分比的变化(%)
(1)图1中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4分) (2)分析说明图1和图2之间的的相互联系。(5分)

31 答: (1)85年到09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大,2000年以后有所下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略少于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2)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者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我国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产业;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特别是新兴工业的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上升,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

32 正在消失的职业

33 正在消失的职业

34 正在消失的职业

35 正在消失的职业

36 正在消失的职业

37 正在消失的职业


Download ppt "二、产业结构 三维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和技能 识记: 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理解: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