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调研室 胥和平 2011.03.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调研室 胥和平 2011.03.3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调研室 胥和平

2 一、积极应对全球产业转型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把握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规律

3 一、积极应对全球产业转型

4 1.正在孕育和兴起的新一轮技术变革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科学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导致重大的创新突破,孕育着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
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 科学技术发展将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呈现群体突破态势。

5 技术成果大规模应用推动广泛工业创新 技术成熟度增加,技术成本大幅度下降,推动技术大规模应用。
工业创新、应用创新十分活跃。具有变革意义的新产品大量涌现。电纸书、激光显示、无人驾驶汽车、高速铁路。苹果手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变革 。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加速融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引发商业模式变革,新盈利模式不断形成,大量新的产业形态出现,新投资机会大量形成,推动生产体系重构。

6 新技术变革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新技术应用速度加快,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重组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颠覆性地替代旧产业,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新技术应用速度加快,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重组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新经济形态迅速形成,新增长周期正在酝酿之中。世界进入一个由新技术主导的产业转型阶段。

7 2 . 金融危机推动全球产业转型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2 . 金融危机推动全球产业转型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能源、环境、卫生健康等,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各国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全球进入集中部署时期。 新能源、生物、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成为转型升级的重点。

8 重点产业转型方向明确 能源:向可再生、零(低)排放的新能 源转型; 生物:向生物制药、分子农业、生物能 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业转型;
信息:向泛在网、智能网、海量计算等 转型。

9 产业转型将快速推进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2012年百万辆级投放市场; 低碳经济:欧盟2015年碳排放约束。
新一代网络、云计算、物联网:5年引发信息产业重组。 云计算:3-5年,超过50%的终端产品被基于云计算的终端替代。 电纸书:10年左右将使传统印刷品边缘化。 显示技术:激光显示3-5年冲击平板显示。

10 3. 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是方向性的,涉及未来,是长线部署。
3. 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是方向性的,涉及未来,是长线部署。 应对全球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别无选择。一是世界科技发展 趋势,二是中国转型发展压力。 应对技术变革,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是悲观主义,不是乐观主义,只能是行动主义。可能看错,不行动更错。不要轻易否定新技术。

11 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特点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许多领域开始挑战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特别是高技术领域最近进展,超级计算机、高铁、载人航天 、裁人深潜、歼20。特殊的七八年现象。 技术跟进能力强。某些领域或环节开始居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从具体产业领域后来居上的局面。 产业扩张非常快。产能快速增长非常普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的新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很明显。 建立两型产业体系,将推动中国产业全面升级。进入了从原材料、工艺、产品、装备到服务,整体转型升级时期。 支撑经济长期持续 增长的新生力量正在形成。

12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3 1. 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 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发展的历史性任务。九五以来的老课题。进展过慢。
十二五中心任务。面临新问题,更紧迫。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资源环境成本过大、社会问题交织。 问题的复杂程度增加。两难问题多。房价、社会心理、低碳发展。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非常紧迫。八个加快。

14 胡锦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5 2.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我们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 ——温总理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技术主导的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新兴产业。
必须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这四项储备决定未来。 重点领域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性能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 近期大力推动电动汽车、LED照明、光伏发电、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示范等。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探索中发展 的。不是主观规划出来的,不是等技术完全成熟才能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探索、提高,改进完善技术, 建立技术标准,探索经营模式,寻找盈利点,真正变为可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要积极应对。要有胆识和勇气。抓住机遇,不能坐而论道,不能等。迟疑、观望是没有出路的。

18 许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跨越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胆识;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没有突破的可能,而是缺乏必胜的信心。
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19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 新能源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新能源技术创新有一定基础,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形成了基本技术体系。
新能源成各地发展的重点,民间投资非常积极。风电、太阳能兴伏电池生产能力发展很快,已经形成基本技术和生产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力量。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不断有新突破,发电成本下降速度可能大大超出预测。 电动汽车取得重要进展。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构成了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研发体系,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行。初步形成了各类电动汽车整车产品、动力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20

21 从“十五”起,国家先后启动了“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和“光伏发电”等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一批成果。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科技支撑措施中,启动了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十城千辆”行动,推动半导体照明(LED)的“十城万盏”计划和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金太阳”工程,把多年来国家科技计划的成果推向规模产业化的前沿。

22 新材料 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复合)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功能材料智能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是当今全球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重点培育和发展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稀土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储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纳米技术开始向应用研究及产业化迈进。纳米印刷技术,微纳结构光刻技术产业化前景明朗,将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

23 生物 现代生物技术为解决粮食问题、医疗保健、能源和环境 等重大问题奠定了基础,为现代生物工程产业发展提供 了广阔空间。
我国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转基因技术已经具备了 产业化基础,发展生物农业蕴藏巨大市场空间。 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新产品 研制积极推进。 资源环境和生物加工业领域,现代生物技术提供广阔的 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前景。 生物质发电,对能源、环境和农村发展的深远意义。

24 新一代网络: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我国互联网、固网、移动网与广电网用户已居世界第一,加强以“三网融合”为目标的智能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将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巨大的产业规模。 重点培育和发展未来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卫星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技术与服务、高效能计算与网络服务、高可信软件与服务、网域信息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新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物联网/传感网的结合大大延拓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为现代服务业、行业信息化与工业节能减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5 三、把握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

26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培育。从源头抓起。技术培育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解决好核心技术落地问题。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
重视技术配套。核心、关键技术的成功应用,往往受制于配套技术和环节。相关技术、材料、关键零部件、工艺技术都是影响产业化的重要因素。 (解决好1:20问题) 把握好发展节奏和环节。重视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的协同。重视发展环节和相关产业的配套。把握好0%-1%-10%的规律。

27 重视市场应用。通过市场考验,改进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创造市场空间。注重培育市场需求,新兴市场需求是培育出来的。
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决定成败。从技术、生产、服务、以及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的协调中探索商业模式变革。 关键是领军人才。领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无锡的530工程。尚德电力施正荣 。

28 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胡锦涛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讲话

29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原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

30 谢 谢


Download ppt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调研室 胥和平 2011.03.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