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移民子女教育的新課題- 從東南亞文化、國家經驗到全球教育的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移民子女教育的新課題- 從東南亞文化、國家經驗到全球教育的思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移民子女教育的新課題- 從東南亞文化、國家經驗到全球教育的思考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顏佩如

2 講演重點 *世界各地皆面臨單一國家內多元族群與多元國籍彼此交雜的局面,
*我國政府與民間因應這樣的族群結構轉變,曾實施新移民子女教育的相關措施, *我們在從事新移民子女教育時應從以「社會平等」的多元文化主義的角度出發,關注新移民之原生文化。 *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描述我國多數新移民的原生文化-東南亞文化 *Banks「種族與文化的發展策略」的角度來詮釋全球能力,從文化心理束縛到全球主義與全球能力的培養,並以「全球主義與全球能力」是種族與文化發展最後的階段。 *提出全球教育與世界公民素養的培養為新移民子女教育內涵的新焦點,並提出全球教育的內涵包括六大目標-層面:世界公民素養的養成、全球問題的解決、國際依賴與合作、尊重文化差異、促進和平的能力、本土關懷與全球課題關係的平衡等。

3 壹、前言 因婚姻關係到臺灣來的「東南亞」及「大陸」的新移民女性,已成為臺灣人口結構中重要的一環
我國政府因應這樣的族群結構轉變,曾實施相關政策,包括: 一、辦理多元文化交流及教育成果展示; 二、建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 三、瞭解與傳承外籍配偶母國文化; 四、設置外籍配偶教育專題網站; 五、督導各縣市政府落實外籍配偶之教育服務等

4 壹、前言 我們面對新移民急遽增加,社會人口結構產生質變,家庭教育的內涵與功能發生了落差與失能
臺灣社會家庭變遷應注意到本土文化與多元文化融合(曾雪娥,2005)。 此外,意識形態也是我們必須要協助的層面,大陸配偶的適應問題比較偏向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 不只有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需要學習,其實大家都需要終身學習,拋棄偏見,學習接納這批新移民,協助他們融入社會,並尊重其原有的文化或風俗習慣。

5 貳、新移民子女教育的新方向- 關注新移民之原生文化
缺乏對外新移民「原生文化」的關注。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教材除了編選遵守功能性識字教育外,應尊重「原生國之文化」特色。

6 參、我國多數新移民的原生文化-一、東南亞文化概要
東南亞介於亞洲大陸和澳洲之間,相傳其民族是由亞洲大陸沿著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南下,一直到印尼和菲律賓群島。 東南亞文化相當豐富,除了原有的本地文化外,也深受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印度、中國、伊斯蘭和西洋的影響。

7 東南亞主要有十一個國家,分別是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 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和東帝汶等 (嚴宏智,2005)。

8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一)緬甸 緬甸是南傳佛教國家,有「僧侶之國」之稱。
英國在殖民緬甸時,形容緬甸是優雅溫和、慢條斯理、像蝴蝶一樣的民族。 圖片來源:雅虎(無日期)。2006年3月18日下載:

9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 (二)泰國 泰國當地的居民是由多種民族組成,大約有八成的泰人從事農業 。
泰國有「黃袍佛國」之稱,佛教是泰國道德禮教的「準則」,維繫社會和諧及推動藝術的原動力。 圖片來源:泰國觀光局(無日期)。2006年3月18日下載:

10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 (三)寮國 寮國是東南亞諸國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境內種族繁雜 。
在宗教方面,寮人信奉南傳佛教,舉凡文學、藝術、音樂、繪畫等多與佛教信仰有關 。 圖片來源:百福東南亞旅遊網 (無日期)。2006年3月18日下載:

11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四)柬埔寨 柬埔寨以高棉語為通用語言,與英語、法語均為官方語言,國教為南傳佛教 ,而吳哥廟是柬埔寨著名的佛教建築,象徵柬埔寨著名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 。 圖片來源:Shally築夢窩(2002)。柬埔寨。2006年3月18日下載:

12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五)越南 越南以農業立國,境內包含許多不同的民族,同時也是東南亞近代文化轉變最大的國家 ,深受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影響。 圖片來源:台中青年生活會館 (無日期)。越南民情。2006年3月18日下載:

13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六)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諸國中最富庶的國家之一,也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境內三大族群為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由於地理位置極佳,是在地、世界四大文化體系相會之地,其國際化的程度很深 。 圖片來源:華泰旅遊網 (無日期)。新加坡。2006年3月18日下載:

14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七)印尼 印尼是一個綿延在亞洲和澳洲之間,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島國(蕭淑美主編,1996),也是世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早期受印度文化的影響 ,現在則信仰伊斯蘭。 圖片來源:豪鵬旅行社 (無日期)。印尼。2006年3月18日下載:

15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八)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諸國中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位於印度和中國之間的交通要道,此外,馬來西亞也是一個由多元種族組成的國家,有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等,主要語言為馬來語、華語和英語(東勢旅遊網,無日期)。 圖片來源:MOOK自由自在(無日期)。馬來西亞 - 城市景區。2006年3月18日下載:

16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九)汶萊 汶萊是座落於沙勞越東北角一個小小的回教國家,國境內產石油及天然氣,擁有「東南亞石油小王國」的美譽,早期曾受印度文化影響,15世紀以後改信伊斯蘭教 。 圖片來源:汶萊官方網站(無日期)。2006年3月18日下載:

17 東南亞各國的特色-(十)菲律賓 菲律賓近四百年來為天主教國家,也是近代東南亞最西化的國家,主要是受到西班牙和美國的影響。因此,菲律賓文化,是以天主教為背景的西班牙文化,加上美國文化,結合菲律賓在地文化而形成的,這也促成菲律賓人熱情好客、開朗、善於歌舞的民族性。 圖片來源:非律賓觀光部在台辦事處(無日期)。2006年3月18日下載:

18 二、東南亞各國的特色-(十一)東帝汶 東帝汶位於印尼島嶼中帝汶島的東半側,主要人口是馬來人與新幾內亞(New Guinea)人混血而成,官方語言為Tetum語和葡語。 圖片來源:東帝汶 (無日期)。2006年3月18日下載:

19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獨特的歷史經驗,讓新加坡特別留意族群融合問題,教育政策則鼓勵多元文化。
由於注重內部和諧,「安內」才能「攘外」 新加坡可說是多種族的大熔爐,也是東南亞各國文明的縮影,可以看到華人、馬來西亞與印度文化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與多元宗教的國家,華人占百分之七十六,馬來族占百分之十五,印度族則占百分之七。 種族的和諧,可說是讓新加坡在東南亞國際安全體系中的地位得以穩固的基礎。

20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一、注重融合的歷史經驗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一、注重融合的歷史經驗 獨立之初,新加坡猶如風中殘燭。 新加坡一直以維持東南亞國際政治的平衡,作為外交的基調。 教育方面影響最大的,首推雙語教育與四種的官方語言並立政策。 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第一語言,而非主要族群所使用的華語,除了國際化的考量,更是為了族群融合著想。

21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二、運用教育建立國民意識
新加坡的種族暴動。 新加坡獨立初期採取的極權管理與教育宣導,將政治與教育作結合 一九九六年前後,又推動「國民意識教育」 起源: 1.新加坡獨立以來,一直很難與馬來西亞畫清界線, 第一是地理位置的因素,馬來西亞是新加坡經貿與生活的主要腹地; 第二是前述的種族因素,國內少數族群與鄰國仍有串聯之虞。 2. 「新馬合併」議題被挑起,這些問題驟然升高。 3.雖然很多人以身為新加坡人自豪,卻不了解身為新加坡人的真正意義。

22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二、運用教育建立國民意識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二、運用教育建立國民意識 推動「國民意識教育」的目標,在透過對新加坡歷史的了解,認知新加坡所面對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殊挑戰,灌輸新加坡生活方式的核心價值,以保持國家持續的成功與富強。 實際的執行內容,則是對全國三百多所學校發布「指導方針」以及「修訂課程」, 藉著「國民意識教育」,新加坡教育改革與國家認同、經濟、社會、政治各層面都整合起來,為學生建立了服務社會、認知國際形勢、促進種族和諧等適當的公民意識。

23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三、安內是攘外的基礎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三、安內是攘外的基礎 隨著國際經濟霸權的爭奪與國際市場競爭,新加坡進一步提倡資訊教育,並推廣創意思考教學,也推行所謂的「返回文藝復興運動」等,藉此統合國民思想,教化新加坡國家意識,希望突破種族的藩籬與限制,透過文化意識,來培養統一的政治意識。 要融合國內多元種族,國家必須負起責任,致力介紹多元種族文化差異,以促進融合。安內是攘外的基礎,國內的種族和諧則是邁向國際政治舞臺的起點。因此新加坡透過教育系統,匯集與教育多元種族,也鼓勵不同種族間的語言與文化學習,透過教科書編撰與課程設計,來達成多元文化間的尊重與理解。

24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四、不忘本的現實主義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四、不忘本的現實主義 新加坡國家意識形態採現實主義觀點。剖析國際形勢與歷史發展,新加坡分析出國家的發展基調,認為華人本應秉持自己的文化傳統,華夏子孫不能忘本,應保持中國文化傳統。 新加坡人認為,經濟是國家的命脈所在,華人社會很重視經濟活動,於是要求國家必須加入全球經濟系統,與國際經濟接軌,所以特別獎勵國家競爭力、倡導外語教學。 在政治上,鑑於自身是被迫獨立而產生的自主新政權,也意識到自己不再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因而逐步認知自己是獨立的政治實體。由以上所述脈絡,形成了新加坡多元意識形態的主要結構。

25 肆、融合族群、以小搏大-新加坡教育經驗 四、不忘本的現實主義
對於意識形態,我們可以做這樣的分割:在文化意識上,我們擁有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傳統;在政治意識形態上,現階段我們應該自認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在經濟上,我們則屬於全球經濟系統。藉著這樣的觀點,重新找回國家的定位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啟示:臺灣急需建立文化的主體性,但須先釐清自己的定位與意識形態,才不會造成危險的社會對立與政治危機。

26 伍、新移民子女教育的積極發展方向 -應從單一文化束縛到全球能力的教育
今日與未來世界須發展的種族文化藍圖,就是培育下一代具備 全球能力與國家、世界的認同。

27 全球教育 全球教育是以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作為課程考量(curriculum considerations)的標的,培養學生全球公民的素養與國際的溝通,提供學生前進國際社會的入口,以培養全球導向的能力,將全球的視野融入在所有的課程中,了解現今社會的轉變以及提昇全球問題的解決(顏佩如,2005)。

28

29 陸、新移民子女教育內涵的新焦點 -全球教育與世界公民素養的培養
全球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學習 發展世界哲學與歷史 種族與文化發展 全球教育的世界與國家、社會、家族與個人等關係

30 透過全球教育的知識內涵六項目標層面與現行教育部的能力指標作結合,來發展全球教育課程以充實新移民子女教育的課程內涵,促進國民的國際文明的理解與異文化尊重的發展。
◎世界公民素養的養成 ◎全球問題的解決 ◎國際依賴與合作 ◎尊重文化差異 ◎促進和平的能力 ◎本土關懷與全球課題關係的平衡 能力指標

31 馬來語(官方用語)、華語、塔米爾語、英語 英語、華語、馬來語、塔米爾語(以上為官方用語) 馬來語(官方用語)、英語、華語 印度尼西亞語
正式 名稱 馬來西亞 新加坡共和國 汶萊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菲律賓共和國 人口 1,950萬6千人(1994) 293萬3千人(1994) 28萬3千人(1994) 1億9,134萬人(1994) 6,827萬8千元 語言 馬來語(官方用語)、華語、塔米爾語、英語 英語、華語、馬來語、塔米爾語(以上為官方用語) 馬來語(官方用語)、英語、華語 印度尼西亞語 菲律賓語、英語(以上為官方用語)、76種馬來方言、西班牙語、華語 資料來源:蕭淑美主編(1996)。放眼新世界(二)之東南亞˙大洋州,P 8-43。臺北:錦繡出版。

32 回教遜泥派(53%)、佛教(17%)、儒家信仰、道教、基督教、傳統宗教
正式 名稱 馬來西亞 新加坡共和國 汶萊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菲律賓共和國 宗教 回教遜泥派(53%)、佛教(17%)、儒家信仰、道教、基督教、傳統宗教 道教(29%)、佛教(27%)、回教(16%)、基督教(10%)、印度教(4%) 回教(65%)、佛教(13%)、基督教(8%) 回教(88%)、基督教(8%)、印度教(2%) 天主教(約84%)、新教(9%)、回教(4%) 資料來源:蕭淑美主編(1996)。放眼新世界(二)之東南亞˙大洋州,P 8-43。臺北:錦繡出版。

33 正式名稱 馬來西亞 新加坡共和國 汶萊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菲律賓共和國 就 業 產業別人口百分比 農林漁業30.6%
礦業、製造、建築業22.6% 金融、貿易、服務業及其他46.8% 農林漁業0.3% 礦業、製造、建築業33.7% 金融、貿易、服務業及其他66% 農林漁業1.9% 礦業、製造、建築業23% 金融、貿易、服務業及其他75.1% 農林漁業54.7% 礦業、製造、建築業12.9% 金融、貿易、服務業及其他32.4% 農林漁業41.5% 礦業、製造、建築業14.6% 金融、貿易、服務業及其他43.9% 入學率 初等教育42.1% 中等教育19.4% 高等教育1.9% 初等教育100% 中等教育69% 高等教育11.8% 初等教育28.3% 中等教育30.1% 高等教育9.4% 初等教育55% 中等教育13.5% 高等教育1.2% 初等教育53.8% 中等教育18.8% 高等教育及其他15.7% 資料來源:蕭淑美主編(1996)。放眼新世界(二)之東南亞˙大洋州,P 8-43。臺北:錦繡出版。

34

35

36 新移民子女教育書籍 本書邀集學者專家與實務者分析多元文化及新移民子女教育的課程教學、生活適應、親師溝通、班級輔導、親子團體諮商、社會支持網絡,並探討日本之相關運作機制與特色。   從族群認同及多元文化的課程與教學出發,以新視野剖析新移民子女的教育。為國內第一本探討新移民子女教育的課程教學專書。

37 Dear white, something you gotta know, When I was born, I was black
Dear white, something you gotta know, When I was born, I was black. When I grow up, I am black. When I'm under the sun, I'm black. When I'm cold, I'm black. When I'm afraid, I'm black. When I'm sick, I'm black. When I die, I'm still black. You---white people, When you were born, you were pink. When you grow up, you become white. You're red under the sun. You're blue when you're cold. You're yellow when you're afraid. You're green when you're sick. You're gray when you die. And you, call me "color"?

38 感謝聆聽與指教!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顏佩如


Download ppt "新移民子女教育的新課題- 從東南亞文化、國家經驗到全球教育的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