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2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學習目標: 透過文獻及考古資料等途徑,了解中國歷史的起源及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情形。 能了解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生活情形及當時的文化發展概況。

3 舊石器時代 考古遺址分布圖

4 元謀人化石發掘地 1965年雲南元謀縣東南上那蚌村出土。元謀人的文化遺物有石製品,還帶有人工痕跡的動物骨片,以及人工用火的痕跡。

5 元謀人牙齒化石 1965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學家在雲南元謀縣東南上那蚌村發現170萬年前屬於同一青年男子的一左一右兩顆上中門齒化石。元謀人門齒化石具有鏟形構造,類似蒙古人種,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所發現最早的直立人。

6 北京人出土地 北京人復原模型 北京人的體質介於現代人和人形猿之間,其重要特徵:腦容量較猿為大、能運用雙手製作簡單工具、下肢已能直立、並會運用語言表達情意。

7 北京人生活想像圖 北京人已知用火,會運用火來燒烤獸肉、取暖或防禦。可見北京人已與動物分道揚鑣,開始了文明的生活。

8 山頂洞人出土地 山頂洞人於1933~1934年,在北京房山縣周口店山頂出土。此洞窟為山頂洞人居住空間與炊事場,其下為墓地。

9 山頂洞人復原像 山頂洞人距今約二萬年前 ,為舊石器時代末期的古人類。山頂洞人為中國最早發現的「真人」。具有現代人的體質外,已有蒙古人種的特徵。

10 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

11 中國新石器文化時期表

12 半坡文化生活 想像模型 半坡遺跡的房舍模型,位於陝西西安半坡博物館。

13 河姆渡文化出土遺址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越海到達舟山島,年代約為西元前5000~前3300年。

14 河姆渡文化生活想像模型 河姆渡文化因受環境的影響,以干欄式建築為特色。其中發現很多房屋構件遺跡,許多木構件上鑿卯帶榫。

15 河姆渡文化稻穀與骨耜遺跡 左圖:遺址下層發現的世界上最早之稻穀遺存,有些地方稻殼、稻莖和葉混雜一起。
右圖:河姆渡遺跡出土的骨耜,是以動物肩胛骨製成的農具。

16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 河姆渡遺址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夾砂紅陶和紅灰陶,除了磨平素面陶器外,多有繩紋;器形有斂口或敞口肩脊釜、頸部雙耳大口罐等。此圖的陶器上繪有豬紋。

17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 裴李崗的鋸齒刃石鐮:石鐮是一種收割用農具,其作用與石刀相同。原始人收穫時只收穗部,用石鐮把穗與莖桿切斷。石鐮有平刃和凹刃兩種,有齒和無齒兩類。

18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 西安半坡人面魚紋缽:紅土燒成的陶缽內有黑色的圖繪,圖案中央為人面,左右是魚。人的口中含有兩條魚,表示魚撈是半坡村民的重要活動。此類人面魚紋常見於半坡文化的彩陶上。

19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 龍山文化—蛋殼黑陶高腳杯: 「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是龍山文化黑陶的特徵,其陶器採「輪製法」製成。

20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 良渚文化—玉琮:呈角柱造型,高7.2公分、口徑8.6公分,中央有穿絲索的圓孔。琮是由女性的手鐲發展而來,是祭祀大地時所用的禮器。

21 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古人類 時 代 名稱 地區 距今年代 備註 初 期 巫山人 四川巫山縣 約180萬年前 時代最早 元謀人 雲南元謀縣
約170萬年前 或估計約70萬年前 北京人 河北省 北京市房山縣周口店 約50萬年前 1.已知用火 2.已展開文化生活 馬霸人 廣東曲江馬霸鄉 約10萬年前 丁村人 山西襄汾丁村 許家窯人 山西高陽許家窯 山頂洞人 河北省北京周口店 約18000年前 1.具有蒙古人種的特徵,亦稱為真人或智人 2.骨針(已有縫紉能力) 3.初步社會組織出現 4.已有原始信仰 左鎮人 臺南縣左鎮菜寮溪 約2~3萬年前 臺灣最早的古人類

22 中國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比較 仰韶文化 半坡村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龍山文化 別稱 彩陶文化 黑陶文化 時間 5000~3000 B.C.
出土地 河南澠池 仰韶村 陝西西安 半坡村 浙江餘姚河姆渡 山東章丘 龍山鎮 農業 粟、稷 (小米文化) 世界上最早的 水稻記錄 住屋 半地穴 有完整的村落遺址 干欄式 建築 夯土圍牆 陶器 特徵 彩陶 人面魚紋 彩陶為主 有陶文 (中國文字的先驅) 繩紋紋飾 蛋殼黑陶 (輪製法)

23 好站連結 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時空走廊/新石器時代 中國遠古文化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24 圖源出處 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分布圖: 元謀人化石發掘地: 元謀人牙齒化石: 北京人出土地: 北京人復原模型: 北京人想像圖1取暖: 北京人想像圖2熟食: 北京人想像圖3防獸: 山頂洞人出土地: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14 。 山頂洞人復原像:《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頁14 。 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 半坡文化生活想像模型:半坡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出土遺址:河姆渡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稻穀遺跡: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8 。 河姆渡文化骨耜遺跡: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8 。 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的豬紋:中國古文明大圖集編輯委員會編(1992)。《中國古文明大圖集 神農》。臺北:宜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76。 石鐮刀: 西安半坡人面魚紋缽:喬衛平(1989)。《中華文明史 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頁276。 龍山文化—蛋殼黑陶高腳杯: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21 。 良渚文化—玉琮: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27 。

25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學習目標: 能了解傳說對研究歷史的參考價值。 能了解由部落社會進步到國家政治的過程。 能明白夏、商的起源、建國及文化成就。

26 古代政治型態的演進 部落 三皇時代 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 部落聯盟 五帝時期 黃帝:有初步立國規模 堯舜:禪讓政治公天下 國家形成 夏代
禹:具備天子權威 啟:傳子之局形成家天下

27 伏羲氏 傳說伏羲氏在觀察天文及地理的基礎上,發明了八卦,用來預測未來。

28 伏羲女媧圖 新疆出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規,伏羲執矩。傳說女媧曾造人及補天。而伏羲和一般人長得不一樣,有著蛟龍身及人首,頭上長著角,因為他喜歡蹲坐著,所以名為「伏羲」。

29 神農氏畫像 神農氏即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袓之一,現在所稱炎黃子孫的「炎」,就是指神農氏。他教民務農,又親嘗百草醫治黎民的病痛,而且成立交換貨物市場,互通財貨,使人們生活獲得大幅的改善,因此農民、藥商、醫生均將他奉為神明,並立廟敬祀。

30 堯帝禪讓想像圖 禪讓政治應是氏族社會進步至部落的階段,可以說是各部落間盟主地位的轉移。

31 大禹治水圖 堯舜時代洪水為患,四嶽堅持堯以鯀治水,結果鯀的圍堵方式失敗。舜以禹治水,禹改採疏導方式才解決水患。

32 二里頭文化遺址 二里頭遺址是1959年考古學家徐旭生於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夏朝晚期都城遺址,包括宮殿基址、鑄銅遺址、平民居住遺址、陶窯、墓葬和窟穴等。

33 二里頭文化遺跡 平底爵:是祭祀時用來乘酒供神的酒器,為現有爵中樣式最古老者,顯示青銅器的時代已經來臨。

34 鄭州商城遺址 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為商朝的宮殿遺址。其上有明代城牆,規模為明代鄭州城的兩倍大。

35 安陽殷墟 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為商後期的都城,其北側有皇宮和宗廟的舊址,有大量的銅器、玉器、陶器及甲骨文的出土。

36 司母戊鼎 世界青銅器之最 殷墟王陵區出土的司母戊鼎青銅禮器,高達133公分,口長79.2公分,重量達875公斤,是至今世界上發現最大的銅器鼎。原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其鑄法先進,令當今冶金專家為之嘆服!鑄造此重器,需要高度的技藝和組織勞動的經驗。已有不少學者指出,這件巨大的青銅方鼎反映了商代奴隸制的發達和人民高度的創造能力。

37 殷墟文物 三連銅甗 「婦好」三連銅甗:由三個甗相連形成的炊具,腳部有煤渣附著,顯示曾長期使用。 「婦好」是殷高宗武丁后名。

38 中國最早的檔案館 甲骨文穴窖 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中發現的甲骨窖穴,形狀規整,萬餘片甲骨集中堆放,是殷墟歷次科學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為甲骨文及殷商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此甲骨窖穴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檔案庫」、「殷人保存典冊的府庫」、「是甲骨學史上的一大奇蹟」。

39 殷墟文物 甲骨文 此為刻在獸骨上的甲骨文。甲骨文已脫離原始圖畫,進步到線條化和符號化,並已具備六書的造字原則。

40 在甲骨上用毛筆書寫而未刻之甲骨文 此為以朱墨和毛筆書寫的甲骨文,可見中國的毛筆,早在殷商時代即已發明。

41 武丁早期征討卜辭 《征討卜辭》,為殷商武丁早期出征時的卜辭,以龜腹甲各卜五次的占卜記錄。
甲骨文字的排列自由,筆畫分布十分均勻、架構平衡,保留有象形繪畫的型態,卻又經過重新安排筆畫而成的文字。

42 刻有天干地支的甲骨文 殷商時代的農業已相當發達,也促進了天文曆法的發展。
出土的殷商龜殼與牛胛骨,已有用以計日與計年的干支表,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六十個不同的名稱,常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

43 甲骨文中有關日、月蝕的紀錄 甲骨文片上有:「癸酉貞日夕又食,佳若?癸酉貞日夕又食,非若?」的字樣,「癸酉」為占卜的日期,「貞」為占卜,而「夕」指黃昏,大意為:「發生在黃昏的日食,主吉或主凶?」 此甲骨經斷年來自殷商武乙時期,即西元前1300年之古物。

44 甲骨文中有關天文新星的紀錄 甲骨文:「 ……,七日己已夕□,ㄓ新大星並火……」,「火」星為歷史上著名的「大火」星(即心宿二) 。大意為:「七日(己巳)晚上有一顆新的大星出現,位在心宿二附近。」這份記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新星或超新星記錄。

45 殷墟文物 車馬坑 中國從商後期開始使用車馬。 此車馬坑中,埋有戰車、戰馬及武士。

46 最早的印章:殷商時代「亞禽」及「奇字」古璽
故宮博物院現藏的二方商代古璽「亞禽印」及「奇字印」,學者根據印貌及印文的考證,推定應屬於殷商晚期(西元前1050年以前)的印章實物。

47 商朝的文字 金文: 別稱:又稱為鐘鼎文。 為正體字,商周時代用於鄭重場所。 甲骨文: 別稱:貞卜文字、卜辭、殷墟書契。
內容:占卜為主,少數記事。 結構:「六書」具備,以象形為多,次為會意、指事、假借、轉注、形聲。 書寫工具:以刀契刻者為多,也有以朱墨和毛筆書寫。 特徵:為俗體字,已脫離圖畫,但文字方向正反不拘,筆畫繁簡未定。

48 課後活動 請同學討論:與「禪讓制度」相反的是「世襲制度」,請比較這兩種制度的差別,並說明哪種制度較容易產生賢能的君主?

49 好站連結 西安半坡博物館 http://www.bpmuseum.com/
安陽殷墟博物院 商周青銅藝術 故宮e學園/青銅數位學習課程 殷墟遺文 商王大墓重現

50 圖源出處 伏羲氏: 新疆出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 神農氏畫像:林明哲(1977)。《中國歷代名人畫像彙編》。偉文出版社,頁170。 堯帝禪讓想像圖: 大禹治水圖: 二里頭文化遺址: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2。 平底爵: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2。 鄭州商城遺址: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3。 安陽殷墟: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9。 司母戊鼎: 三連銅甗: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9。 甲骨文穴窖: 殷墟文物 甲骨文: 以朱墨和毛筆書寫的甲骨文: 武丁早期征討卜辭: 刻有天干地支的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關日、月蝕的紀錄: 甲骨文中有關天文新星的紀錄: 殷墟文物 車馬坑: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4。 「亞禽」及「奇字」古璽:


Download ppt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