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着、了、过”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着、了、过”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着、了、过”分析

2 “着、了、过”分析 (一)助词 附在词或词组后起某种语法作用的词,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 (二)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阶段的词。用在动词后。包括“着、了、过”。 语气助词:表示各种语气、发生的情况、变化等等,用于句末。如“了”。

3 “着、了、过”这三个词,在汉语语法中被称为动态助词,因为它们都跟动词所表示的时间有关系。吃着(现在时)/吃了/吃过(过去时)
“着”和“过”位置固定,用于动词后,“了”用法比较复杂,有时动词后,有时形容词后(我吃了一碗饭。 她的脸红了半天)。

4 1、“了”的几种用法 (1)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语气助词,句末 (2)表示动作的结束——动态助词,动词后
(3)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语气词,句末 (4)表示动作的可能——可能补语

5 1.“了”的几种用法 (1)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 我来中国了。 我已经写完了。 昨天我们去北京了。 注意:动词+宾语+了(句末)
1)用于句末,语气助词,表示已经发生。 我来中国了。 我已经写完了。 昨天我们去北京了。 注意:动词+宾语+了(句末) 宾语前不出现数量词,否则句子没说完。 我买本子了。→我已经买一个本子了,还想买两个本子。

6 2)有“来、去、到”组成的连动句中 有“来、去、到”组成的连动句中,“了”放在第二个动词或句子之后。 我去北京出差了。
他来北京学了几个月汉语。 我们到长城参观了。

7 3)否定句中 否定句中,“没”与“了”不能同时出现。 我吃完饭了。→我没吃完饭。→*我没吃完饭了。
注意:动词前有表示一段时间的词语,句末可用语气助词“了”。 我好长时间没看到他了。 他好久没上班了。 一年多没回家乡了。

8 (2)表示动作的结束 动词后,动态助词。 1)动+了+数量词或其他成分+宾语(数量词或其他成分必须出现) 我买了一本词典。 我吃了一碗饭。
他看了我送他的书。 否定式:没 + 动 + 宾语 (数量词和“了”都不出现) 我没买词典。 我没吃饭。

9 2)动+了+宾语+就+动+宾 动+了+宾语+就+动+宾(如果不出现数量词,就再出现动词,将来时) 我们下了课就回家。 他起了床就吃饭。 动+了+宾+就+动+宾+了(过去时) 我们下了课就回家了。 他起了床就吃饭了。

10 动+了+数量词+宾语+了。(动作持续到现在,还要进行下去)
我看了一本小说了。(还要看第二本) 我已经学了一年汉语了。(还在学)

11 (3)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 用于句末,语气词,表示变化。 注意:否定句中也可出现“了”。 春天了,树叶绿了。 风住了,雨停了。 我没钱了。
他吃饱了,不吃了。

12 (4)表示动作的可能 你吃得了吃不了? 东西太多,我一个人拿不了。 读作liǎo,强调动作的可能性、能否完成。

13 (5)固定格式 (快/快要……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 比赛已经开始了。 (已经……了) 时间过得太快了。 学习太累了。 (太……了)
快(要)上课了,快走吧。 (快/快要……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 比赛已经开始了。 (已经……了) 时间过得太快了。 学习太累了。 (太……了) 我的心情可好了。 那个女孩可漂亮了。 (可……了)

14 总结:“了”的几种用法 (1)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语气助词,句末 (2)表示动作的结束——动态助词,动词后
(3)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语气词,句末 (4)表示动作的可能——可能补语

15 2、“着”的几种用法 1)表示事物的存在(动态助词) 桌子上放着一盆花。 墙上挂着一幅画。 教室里坐着几个学生。

16 2)动作的进行 常与“正、在、正在……呢”连用。 他们(正)看着电影(呢)。 我们正/在/正在上着课呢。 *女孩爱着他好几年。 *他看着我一下。 *他记住着生词。 注意:句中不出现表示具体时间、数量和结果的词语。

17 3)表示伴随的动作——方式 我们走着去学校。 他经常站着吃饭。 他笑着说:“谢谢”。 注意: 动 + 着 +动

18 4)表示伴随的状态 动/形+着+动 强调状态,不强调动作。 她红着脸说:“谢谢”。 那个歌手闭着眼睛唱歌。 我低着头走路。

19 5)表示动作的结果——结果补语 你找着词典了吗? 我看着你了。 我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 读作zháo,“到”的意思,“睡着”除外。

20 总结:“着”的五种用法 2)动作的进行。(动态助词) 3)表示伴随的动作。(动态助词) 4)表示伴随的状态。(动态助词)
1)表示事物的存在。(动态助词) 2)动作的进行。(动态助词) 3)表示伴随的动作。(动态助词) 4)表示伴随的状态。(动态助词) 5)表示动作的结果(结果补语)

21 3、“过”的几种用法 1)表示过去的经历——曾经发生 我去过上海。 我没吃过北京烤鸭。 ——可以不出现时间词。
1)表示过去的经历——曾经发生 我去过上海。 我没吃过北京烤鸭。 ——可以不出现时间词。 我以前来过这里。 我曾经去过北京。 ——可以出现比较模糊的时间词,不能是很具体的。如上星期一、昨天。

22 否定式 没+动+过+宾 我没去过北京。 我以前没来过这里

23 连动句中 动+宾+动+过(+宾)(第二个动词后或整句之后) 我以前来中国学过汉语。 我去海南玩过。

24 2)表示动作的实现。 表示动作的完成,句末常加“了”。 我吃过早饭了。 我学过这本书了。 我刚吃过饭,你去吃吧。 注意: *我知道过这件事。
我吃过早饭了。 我学过这本书了。 我刚吃过饭,你去吃吧。 注意: *我知道过这件事。 “知道、感觉、明白、认识” 后不加“过”。 *今年春天,哈尔滨常常下过雪。 “经常、常常、每天、有时候、有一天”句中不用。

25 3)表示具体的动作 生活、庆祝、经过、渡过(找出对应的解释) 我和大家一起过节。 你们要好好过日子。 咱们赶快过河吧。 过两条街就到了。

26 4)表示超过了限度——过分、超过 你的玩笑开过了,他可能会生气。 你的话说过了。 我们走过地方了。

27 总结:“过”的四种用法 1)表示过去的经历——曾经发生(动态助词) 2)表示动作的实现。(动态助词) 3)表示具体的动作。(一般动词)
4)表示超过了限度——过分、超过(程度补语)


Download ppt "“着、了、过”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