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考古與原住民社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考古與原住民社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考古與原住民社會

2 第一節 考古與史前史

3 本節學習要點 考古學的基本概念與相關問題。 透過考古認識史前臺灣。 臺灣史前時代分期與重要遺址。 漢人來臺以前的臺灣面貌與特色。

4 ◆何謂考古? 原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概念: (1)遺跡與遺物 (2)遺址 (3)文化層位

5 ◆史前文化基本知識 史前與歷史的分劃標準及其局限性。 分期的標準及其意義。 新舊石器時代的比較。 新石器時代的特徵。
考古所見史前文化的發展趨勢。

6 ◆臺灣的歷史與考古 文獻所見臺灣的記載及其問題。 透過考古認識「四百年史」以前的臺灣之重要。 史前臺灣與南島語族的關係。 臺灣地理環境概說。

7 ◆史前臺灣概說 分期:臺灣史前史主要分成三大階段:舊石器晚期、新石器(分作早期、中期、晚期)與金屬器時代。各階段的時間斷限約如下:舊石器晚期約在距今五萬年前以後,新石器時代約始自距今七千年前左右,金屬器時代約始自二千多年前左右。 分布:主要遺址的分布概況。 特色:舊石器晚期文化遺跡較少、且不完整,故研究成果較少。新石器早期全臺廣布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之後,臺灣史前文化呈現多元化的地域分布。新石器時代文化可能是南島民族的祖先遺跡,即今日臺灣土著民族的祖先。

8 ◆舊石器時代(一)—長濱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 文化層位時間:約距今五萬至三萬年前。
文化分布區域:臺灣東部、恆春半島海岸地帶。 出土人工器物:以不加修整的原始礫石石片器最多。 主要生產方式:採集、狩獵、漁撈。 文化圈關係:從石器類型來看,可能與華南、東南亞的石片文化有直接的聯繫。 重要性:為目前在臺灣所發現的最古老文化,此文化一直持續到五千年前才消失。

9 ◆舊石器時代(二)—左鎮人 左鎮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在臺灣出現的人類之一,因其化石是在臺南縣左鎮鄉的菜寮溪所發現的,所以學者將其稱之為「左鎮人」。 左鎮人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種,其頭骨化石經測定,推測約有二萬至三萬年之久。說明了至遲在距今二萬至三萬年以前,臺灣島上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臺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長濱文化」,可能就是左鎮人的文化。 長濱文化是臺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因此,左鎮人可能也是使用石片器、礫石器和骨角器、以漁獵維生的舊石器時代人類。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其可能更接近住在丘陵臺地地區的網形文化人。

10 ◆新石器早期—大坌坑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北縣八里鄉大坌坑。 文化層位時間:約在距今七千至四千七百年之間。
文化分布區域:臺灣北部海岸、臺北盆地、西南海岸、東部海岸、澎湖群島等。 出土人工器物:除礫石砍器外,已有磨製石器、骨角器、貝器的使用,並有暗紅色、深褐色的原始粗糙陶器,故大坌坑文化又被稱作粗繩紋陶文化。 主要生產方式:其生活環境主要可能是河邊、湖邊或海邊的臺階地,已有種植根莖類植物的原始農業出現,但生產方式仍以採集、狩獵、漁撈為主。 文化圈關係:(1)大坌坑文化與早期的長濱文化有部分重疊期,其間關係尚不明朗,但有學者以為二者可能並無承繼關係,而多數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可能屬於外地移入的新文化,故此文化擁有者可能是乘船至臺,可能正是臺灣土著民族的祖先,或者進一步說是南島民族的祖先。(2)此外,大坌坑文化與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尤其是中國福建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的中國閩粵沿海的若干繩紋陶文化相當類似,在當時二者可能屬於同一文化圈。而此一文化圈與中國仰韶、大汶口、馬家濱、河姆渡諸文化約略同時,彼此之間可能有若干互動關係。

11 ◆新石器中晚期(一)—繩紋紅陶文化 以牛罵頭、牛稠子、墾丁等文化為代表。 遺址出土地點:臺中縣清水鎮、臺南縣仁德鄉、屏東縣恆春鎮。
文化層位時間:距今約五千至四千年前。 文化分布區域:廣泛分布在臺灣的沿海地帶,但若干河谷地帶也有發現,此文化是臺灣各類史前文化中,在地域上分布最廣的一支。 出土人工器物:石器種類繁多,製造方式有打製與磨製。陶器的特徵,就材質言,質地多含沙與細泥,就紋飾言,以繩紋陶最多。另外有大量的網墜、箭鏃等農耕漁獵用具。 主要生產方式:狩獵、漁撈仍占重要地位,但稻米、小米等種子植物可能已是當時的重要作物,表示農業也逐漸占有重要地位。 文化圈關係:此一類型的文化共同特徵為細繩紋陶,由此可知這些文化可能是在大坌坑文化晚期之基礎上逐漸演化而來的地方性文化。但此類型文化出土的陶器,器形較大坌坑文化來得多樣,石器也較複雜。

12 ◆新石器中晚期(二)—圓山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北市圓山、臺北市植物園。
文化層位時間:前期(圓山期)距今約四千五百至二千七百年前左右;後期(植物園期)距今約二千七百年至二千年左右,此時已進入新石器晚期。 文化分布區域:除圓山外,在新店溪、淡水河以及基隆河之河岸臺階地,或臺北盆地周圍的山丘上,均曾發現此文化遺址。 出土人工器物:石器種類繁多,以磨製大剷、平凸形大鋤等居多,另有斷石錛和有肩石斧為其他史前文化所無。陶器以淺棕色素面形圈足陶為主,質地含砂,紋飾為紅彩。晚期的植物園期,骨角器以漁叉數量最多;另有環、珮等玉器飾物。 主要生產方式:已有進步的農業,能大量狩獵與撈捕河湖甚至海中的魚貝。 文化圈關係:與同期的其它繩紋紅陶文化不同,也與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有明顯差異,或可能屬於外來文化的一種。但其玉器形制與新石器晚期的卑南文化相似。 社會風俗文化:有拔牙風俗,行仰身直肢葬。可能已有嚴謹的社會組織,並且已有宗教信仰。 重要文化特質:圓山遺址常有人們食用貝肉後,丟棄貝殼所堆積而成的「貝塚」,此為圓山文化的重要特質。

13 ◆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址的特色 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址的規模比新石器早期來得大,堆積較厚,因此,其社會可能屬於已長期定居性聚落的原始部落社會。
此時期的工具中,農具已占相當大的比例,由此可知農業在當時社會占重要地位。而稻米、小米等種子植物可能已是當時的重要作物。不過,漁撈、狩獵仍占重要地位。 有些文化是在大坌坑文化的基礎上的繼續發展,如牛罵頭、牛稠子,有些是外來移入,如圓山。

14 ◆新石器晚期的巨石文化(一)—卑南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東縣卑南鎮。 文化層位時間:距今約三千至二千年前左右。
文化分布區域:花東海岸山脈東麓、花東縱谷,以及恆春半島一帶的河階地帶。 出土人工器物:出土遺物豐富,以板岩石柱、石棺最受矚目。日用品包括石刀、石矛、石鐮、石杵、石針等石器,也有陶罐、陶紡輪和陶環等陶器;另有石質或玉質的各種裝飾品。 主要生產方式:從出土器物來看,農業較新石器中期更為發達。 社會風俗文化:有拔牙習俗。而在出土石棺當中,發現多樣的陪葬品,也有「覆臉陶」覆於死者頭部的習俗,由此可知卑南文化的宗教禮俗較前一代來得繁複。 文化圈關係:卑南文化有部分與麒麟文化重疊,而麒麟文化與東南亞新石器文化有所關連,故可知卑南文化或與東南亞新石器文化有若干關係。再者,卑南文化後來可能往兩個方向發展,一支往山地遷移,成為後來排灣族的祖先,另一支留在平原與海岸臺地,成為阿美族的祖先。

15 ◆新石器晚期的巨石文化(二)—麒麟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東縣成功鎮。 文化層位時間:距今約三千至二千年前左右。
文化分布區域:分布於花東海岸山脈東麓,北起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南至臺東成功鎮的都蘭。 出土人工器物:石器有石刀、石矛、石鐮、石杵、網墜等。陶器紅褐色素面陶為主。此文化最大特色是遺址除一般石器外,常出現岩棺、石壁、巨石、石柱、單石、石像等與祭祀有關的大型石製品,因此麒麟文化又被稱作巨石文化。 文化圈關係:出土文物與卑南文化大致相同,但仍有其特色,如以岩石雕造的石像、石柱等。這種巨石文化不見於臺灣其它地區,也不曾出現於中國東南地區,推測其來源應與海洋東南亞有一定程度的關連。

16 ◆新石器晚期文化在發展上的共同傾向 陶器方面逐漸放棄繩紋裝飾,器形多樣化。 聚落在規模方面也增大。 有往中央山脈區的臺地或山地移動的趨勢。
可能因為人口的增加,社會日漸複雜,加上資源的爭奪,已經有小規模的戰爭。 花東地區的文化遺址可能與現今當地原住民 的祖先有密切關係。例如卑南文化可能與阿美族、排灣族的祖先有關。

17 ◆臺灣史前文化的金屬器時代特色 新石器晚期之後,臺灣未經過一般的銅器時代(包含紅銅、青銅等)。即使有金屬器的出現,明顯是外來交換的結果,不具有真正的地位,故學者根據此一現象,稱臺灣的金屬器時代為金石並用時期。 在時間上,距今約二千年前左右,臺灣史前史逐漸進入使用與製造鐵質生產工具的時代,此時期文化持續至四百年前才逐漸結束,進入歷史時代。主要的文化包括十三行文化、蕃仔園文化、蔦松文化與靜浦文化等,這些文化可能均是新石器晚期文化的後裔。

18 ◆鐵器時代的文化之一—北部的十三行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北縣八里鄉。 文化層位時間:距今約二千三百至四百年前左右。
文化分布區域:以臺灣北部海岸、臺北盆地為主,但桃竹苗等沿海地區以及花蓮縣北部立霧溪流域也有此文化存在。 出土人工器物:石器不多;已用金、銀、銅和鐵等金屬器,已有冶鐵設施,能製造鐵器;陶器數量多,多數為紅褐色夾砂陶,紋飾圖案豐富,以幾何形印紋為主;另有矛、鏃、裝飾品等骨角器;也出現瓷器、瑪瑙珠、玻璃製品、漢人銅碗、銅錢等。 主要生產方式:農業方面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但漁撈、狩獵仍是重要生產方式。 社會風俗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已有宗教信仰,墓葬以側身屈肢葬為主;社會生活方面,已有貧富貴賤之別;政治生活方面,已有部落聯盟。 文化圈關係:與中國、東南亞及臺灣島內的其他族群均有所往來。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與中國南方沿海常見的幾何形印紋陶非常近似,而且為臺灣北部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和宜蘭地區的葛瑪蘭族沿用到近代。由此可見,十三行文化與各該地區的平埔族間有密切關連,亦可見平埔族文化與中國南方的金屬器文化也有所關連。

19 ◆鐵器時代的文化之二—中部的番子園文化與東部的靜浦文化
番子園文化的代表遺址在臺中縣的大甲鎮,是臺灣中部最早的鐵器文化遺址。在遺址中除了發現鐵刀之外,其墓葬方式為俯身葬,與十三行文化的屈肢葬不同。此外,2002年在臺中市區發現的惠來遺址也是屬於番子園文化。 分布於臺灣東部海岸地帶的靜浦文化,可能是受到菲律賓時代晚期文化的影響,傳入臺灣時間約在距今一千四百年到一千年之間。遺址中的紅陶、玻璃、手鐲、倒勾槍等製品,都顯現此一文化與菲律賓文化的關聯。此外,靜浦文化的創造者可能是阿美族的祖先。

20 ◆本節總結 臺灣是由一波一波移民建立的社會,因而出現了文化層不斷跳躍的現象。例如長濱文化和大坌坑文化不相屬,而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之間也有跳躍性的發展。 臺灣早期居民並非居住在封閉的海上孤島,無論舊石器、新石器還是鐵器時代,都能看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包括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以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 除了接受新的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層,臺灣在新石器時代也發展出許多本土的文化形態。這些文化形態也與今天的臺灣原住民有某種程度的祖緣關係,而這些文化的建立者與南島語族也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總之,臺灣史前史具有多層次的文化內涵,表明臺灣居民的多源性和文化的多樣性,由此便可看出考古資料對探索臺灣史的重要性。


Download ppt "第一章 考古與原住民社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