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休閒與環境保護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2 休閒與環境保護 第4堂 Papers Reading

3 休閒/觀光對環境衝擊

4 休閒對環境衝擊以 國家公園為例

5 衝擊(impact) 戶外旅遊活動參與的人數增加,使得旅遊發展地區自然資源遭受程度不一的人為干擾或改變,此等影響則為「衝擊」。
觀光旅遊對於當地產生的衝擊,有正面的影響(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改善當地公共建設等)、或是負面的影響(如自然環境髒亂、擁擠的產生、文化的改變等)。 旅遊活動對於環境造成之衝擊主要包括對於生態與社會環境兩大層面造成影響。

6 衝擊 生態環境層面以實質環境與景觀之衝擊為主。 社會環境層面則會產生經濟與社會文化方面之衝擊。

7 衝擊 不同環境因素所產生之衝擊各有所不同,而其差異來自於旅遊地區之資源特性、規劃設計、遊客行為及經營管理之不同。

8 不同環境因素所產生之衝擊 (一)資源特性之差異
由環境所提供之遊憩資源特性有不可再生性、相對稀有性、不可移動性、不可復原性等四種,而這些基礎特性對於當地觀光開發所能承受的衝擊就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越是珍貴稀少之資源,越具有不可再生性或不可復原性,亦即越不能承受衝擊。

9 不同環境因素所產生之衝擊 (二)規劃設計 環境所提供遊憩利用之規劃及開發過程,對於環境衝擊之程度亦有所差異。
例如開發之目標、品質、施工過程等,越大規模或過度的開發利用,將使得衝擊程度擴大。

10 不同環境因素所產生之衝擊 (三)遊客行為 遊客的素質及行為差異對於環境亦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例如遊客擅闖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或者遊客攀折花木等不當行為,會使得環境衝擊加劇。

11 不同環境因素所產生之衝擊 (四)經營管理 經營管理機構之專業能力、經營目標、投入維護之能力、經費等,對於環境衝擊將有不同程度之差異。

12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國家公園之 遊憩資源大多具有高度之稀有性及不可復原性;對於遊客進入環境敏感度較高之地區(例如生態保護區)皆採取申請核准制度 對於遊客行為亦加以規範 國家公園區域內工程建設之規劃設計則採取「師法自然」之生態工法 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其經營管理措施以及當地居民之支持與參與,將是影響衝擊程度之重要因素。

13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環境衝擊 法令的競合、保護區之存在與當地住民需求間的矛盾、遊客過多的衝擊、保育經費之縮減、外來物種之入侵、缺乏跨領域之整合性與長期性的保育研究等。

14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一)生態環境衝擊 衝擊層面可分為實質環境衝擊、生物衝擊、視覺景觀衝擊等三方面。
1.實質環境衝擊:包含土壤、水、空氣、以及其他衝擊等。 土壤緊壓化(soil compaction)、步道加寬(soil widening)及步道沖蝕(trail erosion) 濫捕而使得水中生物數量減少、垃圾或有毒物質污染;或者過度使用而導致淡水資源的耗竭、水土保持不好造成泥沙淤積而氾濫、人類活動的侵入造成水中生物棲地改變 括車輛所排放之廢氣、露營烤肉之黑煙

15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一)生態環境衝擊 2.生物衝擊:包含對植物、動物之影響
大量砍伐樹木而造成植物資源的衝擊之外,直接的影響是對於步道沿線生態所造成的衝擊,其中以踐踏衝擊效應使步道兩側的土壤變密實 野生動物對於人類干擾 A.直接的影響方面 B.間接的影響方面

16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一)生態環境衝擊 3.視覺景觀衝擊
遊客在心理上對於擁擠、衝突、景觀不協調等現況上的認知,造成遊客在遊憩體驗與心情狀態上呈現負面的影響

17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二)社會環境衝擊 探討旅遊活動對社會環境之衝擊,主要仍以當地居民所承受之衝擊為主,其面向則以觀光旅遊之發展與當地居民在經濟、社會文化或態度等的衝擊 1. 正面影響:觀光遊憩發展可以帶來大量的外來遊客,因此可以促進文化及生活習慣上的溝通,且可以減少人口外流,維持較健全的社會結構 2. 負面影響:在觀光遊憩發展的同時,亦有可能改變當地原有的社會制度,造成個人行為上的偏差;仇外思想與行為出現

18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觀光衝擊分為三大類,即經濟衝擊(economic impact)、社會文化衝擊(social and culturalimpact)及實質環境衝擊(physical environment impact)

19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1.經濟衝擊(economic impact)
觀光發展對一國或地區的經濟衝擊程度和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由下列六項主要因素來決定 (1)觀光設施的特性及其對觀光客的吸引力。 (2)觀光客在目的地的花費金額。 (3)觀光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 (4)觀光地區的經濟結構和規模。 (5)觀光花費在觀光地區內循環使用的程度。 (6)觀光地區因應觀光需求季節性變動的程度

20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2.社會文化衝擊 居民與遊客在心境上之差異性與特殊性使得衝擊之發生在觀光導入時即慢慢形成

21 國家公園環境之衝擊 3.實質環境衝擊 全球性環保意識的抬頭及環保運動逐漸擴
當遊客使用及觀光發展的強度愈小、生態系的彈性愈大、觀光發展愈具有遠見、觀光發展變形程度愈小者,則觀光發展對當地實質環境影響為正面的可能性愈大

22 觀光對環境衝擊以 酒類觀光為例

23 酒類觀光 「酒類觀光」定義為:「參觀葡萄園、釀酒廠、酒為主的節慶,或是看酒展,其主要目的是品嚐酒,或是瞭解和體驗與產酒區域相關的事項」。
美國國家觀光政策研究中心(National Tourism Policy Study, 1978)曾對「觀光」下了明確的定義:「人離開自己日常生活的環境,所從事各項與工作無關的旅遊活動」。 考慮觀光客的「心理動機因素(motivating factors)」,也就是說,觀光之所以成立,必須是因為觀光客本身有休閒的需求,而酒類觀光除了考慮到酒類產業的區域性與活動的結合外,更要強調觀光客是以休閒為目的,而非一般商業的探訪。 因此Johnson(1998)將「酒類觀光」定義為:「以休閒為目的的參觀葡萄園、釀酒廠、參加以酒為主的節慶,或是看酒展」; 「酒類觀光客」定義為:「一個以休閒為目的,參觀葡萄園、釀酒廠,參加以酒為主的節慶,或是看酒展的人」。

24 酒類觀光對地方區域發展衝擊 觀光衝擊分為三大類:經濟衝擊(economic impact)、社會文化衝擊(social and cultural impact)及實質環境衝擊(physical environment impact)。 研究阿里山地區原住民對其觀光發展衝擊。

25 酒類觀光對地方區域發展衝擊 經濟衝擊 原住民認為觀光發展所帶來經濟方面最大之正面影響為振興地方經濟,其次為增加個人收入及就業機會增加。

26 酒類觀光對地方區域發展衝擊 社會文化方面 原住民認為觀光發展所帶來整體社會文化上之影響是正面多於負面。其中原住民認為觀光發展所帶來社會文化方面最大之正面影響為增加不同族群文化交流的機會,其次為改善及提升本地的形象、促進文化保存及強化族群意識。

27 酒類觀光對地方區域發展衝擊 實質環境方面 原住民認為觀光發展在整體實質環境上所帶來影響是負面多於正面。其中原住民認為觀光發展所帶來最大之負面實質環境影響為使本地街道髒亂、垃圾量增加,其次為每到假日就出現交通擁擠的現象。

28 酒類觀光對地方區域發展衝擊

29 休閒與環境保護 國家公園

30 國家公園 美國環境保護者,為了保護山谷中的紅杉巨木人,而積極促請國會保存該地區,在1864年林肯總統簽署了第一座大型自然保育公園:優勝美地(Yosemite)公園成為加州州立公園也是美國第一座州立公園(1890年改為國家公園)。 美國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則是1872年美國國會根據此公告通過設立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蒙大拿(Montana),懷俄明(Wyoming)與愛達荷(Idaho)三州交界),是世界自然遺產" (World Heritage)及生態保育的精典櫥窗。

31 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之設立為資源保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簡稱IUCN)將國家公園列為保護自然資源而劃設的保護區系統之第二類等級,並強調國家公園保育之優先性,即只有在限制條件下,始得准許遊憩活動發生。

32 國家公園 據國家公園法第一條: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特制定本法。
我國之國家公園法第六條之規定,其選定標準如下: 一、具有特殊景觀,或重要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棲地,足以代表國家自然遺產者。 二、具有重要之文化資產及史蹟,其自然及人文環境富有文化教育意義,足以培育國民情操,需由國家長期保存者。 三、具有天然育樂資源,風貌特異,足以陶冶國民情性,供遊憩觀賞者。

33 國家公園 台灣在1984年(民國73年)1月成立第一座國家公園_墾丁國家公園。 民國74年4月成立玉山國家公園。
民國74年9月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 民國75年11月成立太魯閣國家公園。 民國81年7月成立雪霸國家公園。 民國84年10月成立金門國家公園。 民國96年1月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民國98年12月成立台江國家公園。

34 國家公園 「自然體驗」(Natural Awareness )或(Nature Experience)
由戶外、無文明介入的自然界、類似獸類的簡單生活經驗獲得之技術或知識,與偏重在感性覺受去解釋思維 「探索大自然」是種理性活動,而「享受大自然」是種感性歷程

35 國家公園 「生態旅遊」(ecotourism)是指遊客在未經干擾或污染之自然地區,以特殊的研究目的,採崇敬和欣賞環境、野生動植物、歷史、社會文化之態度從事旅遊,以獲取自然或人文上的體驗。 以自然為主,結合歷史及原住民文化。 自然保育與遊憩發展目的的活動。 國家公園於推動生態旅遊時,除了生態知識的傳達外,亦必須對保護自然環境多加宣導,同時以小眾的方式,進而結合與環境和諧並存的活動(Boyd & Butler, 1996),以作為保護生態與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的衝擊行為產生。

36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國立公園_日據時代 民國70年何應欽將軍提議 第三座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於台北盆地的東北方,陽明山內之大屯火山群大致上呈現西北向東南方向排列,東至磺嘴山、五指山東側;西至烘爐山、面天山西麓;北包括竹子山及其北之土地公嶺;南到紗帽山南麓,向東延伸至平等里東側山谷為界。面積:11,455公頃 大屯山火山群

37 陽明山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生態體驗、自然探索、溫泉地貌、文史導覽、單車休閒

38 雪霸國家公園 台灣第五座國家公園。 民國81年7月1日成立。 園區以雪山山脈為主軸。
範圍涵蓋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苗栗縣泰安鄉,台中縣和平鄉及宜蘭縣,涵蓋雪山山脈、大安溪及大甲溪流域,面積76,850公頃。

39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位處台灣中北部,區內51座3000公尺以上高山林立、山脈橫亙,名列台灣百岳者達19座,其中雪山係台灣第二高峰海拔3886公尺。

40 雪霸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生態體驗、自然探索、無痕山林(登山)、農場林地遊憩

41 太魯閣國家公園 第四座國家公園。 民國75年11月28日成立。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臺中及南投三縣。
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全部面積92,000公頃。

42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高山氣勢雄偉,當中躋身「臺灣百岳」者即達二十七座之多。
太魯閣國家公園涵蓋了劇烈造山運動隆起形成的變質岩區,區內岩層走向大致成東北往西南向

43 太魯閣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體驗教育、自然探索、峽谷地質體驗、原住民體驗

44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為台灣成立的第二座國家公園。 民國74年4月10日成立。 全區以玉山山脈為主軸,延及中央山脈南段部份山系。
園區內群峰競秀,包含玉山群峰、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達芬尖山、新康山、關山等台灣百岳名山三十座,為一座亞熱帶高山型國家公園。

45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山塊因歐亞、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主稜脈略呈十字形,南北長而東西短,十字之交點即為玉山主峰,而玉山國家公園以山為名,區域範圍位居台灣中央地帶,地跨花蓮、高雄、南投、嘉義4縣4鄉10村。 地形可概分為東埔山塊、玉山山塊及中央山塊三大區,是濁水溪﹑高屏溪及秀姑巒溪三大河川最重要的上游集水區。園區面積105,490公頃,屬一典型亞熱帶高山型國家公園。

46 玉山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古道尋幽、無痕山林(登山)、原住民體驗、路跑活動

47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三面臨海,為我國少數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之一,海域面積 公頃、陸域面積 公頃,合計共33,289.59公頃。 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的作用,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影響,造就了本區高位珊瑚礁、海蝕地形、崩崖地形等奇特的地理景觀。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此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為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

48 墾丁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生態體驗、自然探索、水域休閒、單車休閒、候鳥尋蹤

49 金門國家公園 成立於民國84年10月18日,國內第六座國家公園。 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並兼具自然資源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

50 金門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戰地體驗、閩式建築民宿體驗、單車休閒、候鳥尋蹤、人文藝術欣賞

51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2002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護區委員會東亞地區第四屆會議」中,與會各國人士促請我國政府將東沙海域,建立為我國第一個海洋保護區。2003年10月在南非「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達成之德班協定,籲請各國政府在未來十年內,將海洋保護區面積增加到領海面積約12﹪,並於2012年建立全球海洋保護區的資料庫。依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資料。

52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內政部於2007年1月17日公告設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其為我國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面積約35萬3668公頃。
96年10月4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式掛牌成立於高雄市,執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之經營管理,為台灣海洋保育邁向永續經營的重要里程碑。

53 海洋國家公園 臺灣海域及離島(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及澎湖南方四島(東吉嶼、西吉嶼、西嶼坪嶼及東嶼坪嶼))資源整合以提升海洋保育區域。

54 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本島西南部,陸域整體計畫範圍北以青山漁港南堤為界,南以鹽水溪南岸為界之沿海公有土地為主,台灣本島之極西點(國聖燈塔)位於本國家公園範圍內。 全區計畫總面積39,310公頃,其中陸域面積約為4,905公頃,海域部分沿海以等深線20公尺作為範圍,以及鹽水溪至東吉嶼南端等深線20公尺所形成之寬約5公里,長約54公里之海域,面積為34,405公頃。

55 台江國家公園 海埔地、沙洲與溼地 特殊地形地質景觀 豐富海域生物資源 多元陸域生態資源 豐富植物資源 歷史文化資源

56 台江國家公園 休閒活動 生態體驗、自然探索、候鳥尋蹤、獨木舟


Download ppt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