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省档案局馆室业务处 王蓉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省档案局馆室业务处 王蓉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省档案局馆室业务处 王蓉晖

2 与2000版的不同: 1、标准适用范围由纸质文件扩展到纸质和电子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2、增加归档文件档号编制 3、明确装订方法 4、统一为件号,去掉馆编件号 5、调整归档章和编目项目 6、增加了页码的编制要求

3 适用于所有单位文书档案整理,其他门类的档案可以参照执行。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2015年10月25日发布,2016年6月1日起执行。

4 归档材料收集要求: 真实、规范、齐全、完整
归档材料收集要求: 真实、规范、齐全、完整 一、 什么是档案? 形式:原始性和凭证性 作用:或者可以成为历史记录或者可以作为法律凭证 具体来说(本单位): 1、记录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 2、机关工作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单位和公民权益方面具有凭证性的

5 其他来源: 1、上级、同级机关制发需要本机关业务工作贯彻执行的,包括上级机关关于本机关业务问题请示的复函或批复
2、上级机关制发的关于本机关机构设置、领导人任免和人员编制等的文件材料 3、本机关代上级机关起草被采用的重要法规性文件、专项业务文件的最后的草稿 4、同级和下级机关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 5、下级单位报送的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和年度和年度以上的计划、总结和统计材料

6 单位进馆档案收集范围 1、文书档案 2、科技档案(基建、设备、课题、产品) 3、专门档案 会计档案 人物档案 业务档案(民生档案)
4、照片档案和声像档案 5、实物 6、电子文件 7、资料 8、政府公开信息 9、重大活动档案

7 保管期限:职能标准、来源标准、形式特征标准、文件联系等来判断(永久)
1、会议类 党组、行政办公,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纪要) 2、上级领导视察本单位(重要的) 3、本机关的业务文件: (1)政策法规 (2)上级、同级、下级之间重要业务问题的往来文件 (3)大事记、组织沿革 (4) 行政管理中形成的文件(除了20年以下的证件和备案性文件) 4、年度及以上的总结、计划、统计,重要职能活动或专题活动的调研等 5、出国出境文件(公报、协议、备忘录、重要会谈记录等) 6、机构设置用信等,人事任免、人员奖惩等关于人员的、党团工会、重要的纪检与领导重要批示的人民来信 7、机关事务管理性文件 房产、土地所有权、重要合同和国有资产管理文件 8、上级制发的文件 重要的本机关主管业务和关于本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人任免等

8 纸质归档文件的整理流程: 组件---修整---装订—分类—排列 —编号---编页—编目---装盒---排架 电子归档文件的整理环节: 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格式转换—元 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

9 (一)组件: 1、明确件的构成 2、件内文件排序 3、修整、装订

10 1、件的构成: 归档文件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 正文、附件为一件; 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 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 正本与翻译本为一件; 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

11 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作为文件附件时除外);
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 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一般一次会议为一件,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 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 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 行政审批、处罚等材料: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审批、审查、核准等文件材料,以及行政处罚、处分、复议、国家赔偿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一次审批或处罚材料之间联系紧密,如各自组件会影响档案的检索利用。一般情况下,一次审批、审查、核准、处罚、处分、复议、国家赔偿形成的文件材料应作为一件。

12 2、件内文件排序: 1、发文:正本+发文稿纸+定稿 2、收文:文件处理单+收文
归档文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汉文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13 另外: (1)会议记录应按照时先后排序; (2)介绍信及存根应按照人员结合时间先后排序; (3)新闻报道材料应按照媒体种类结合时间先后排序;
(4)行政审批、处罚等材料应结论性材料在前,其他材料依工作流程顺序排列在后。

14 3、件的修整与装订 修整: 破损的需要修裱 字迹模糊或不耐久的要复制 去除对文件长期保存有损害的原装订物 规整页面到A4大小

15 装订: 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 装订要求: 1、牢固、安全、简便(减少对文件材料本身的影响)
2、可以按照保管期限确定装订方式,但相同保管期限的装订方式应该一致 3、不使用回形针、大头针、燕尾夹、热熔胶、办公胶水、装订夹条、塑料封等装订材料进行装订,不建议用缝纫机装订。 4、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不使用不锈钢夹或封套装订。定期的最好不用。

16 永久的文件:推荐三种装订方式 1、“三孔一线”线装(粗线、细线),页数少的可以直角装订。 2、不锈钢订书钉 3、浆糊 定期的文件:可以用普通的订书钉装订。也可以与永久保存的装订方式相同

17 (文件正面)

18 (二)分类: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
同一全宗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明白分类方法 2、制定分类方案 3、具体划分归档文件

19 年度分类法: 正确判断文件的归档年度 1、文件有多个时间特征 一份文件往往有多个时间特征,包括成文日期、签发日期、批准日期、会议通过日期、公布日期、发文和收文日期等等。分年度时,一般来说应以文件签发日期(即落款日期)为准,据以判定文件所属年度。例如1995年形成的《1996——2000年工作规划》,应归入1995年度;1997年形成的《1996年机关工作总结》,应归入1997年;1998年制定,1999年生效的法律法规,应归入1998年

20 2、跨年度形成的文件 机关单位的某些具体职能活动,如召开会议、处理案件等等,可能会跨年度形成文件。这样的文件往往统一在办结年度归档,分类时也都归入办结年度。

21 3、几份文件作为一件时,“件”的日期 不只是单份文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来文与复文等作为一件时,这时判定“件”的日期,应以装订时排在前面的文件的日期为准。

22 4、文件没有标注日期 此类情况常见于内部文件(白头文件),需要分析文件内容、制成材料、格式、字体以及各种标识,通过对照等手段来考证和推断文件的准确日期或近似日期,并据以按年度合理归类。

23 保管期限分类法:永久、30年、10年 机构(问题)分类法:形成或承办机构,涉及多个机构的归入主办机构

24 制定分类方案 一般采取: 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 年度 ----机构(问题)----保管期限
也可以采取两级分类:年度----保管期限

25 具体文件材料分类归档

26 排列是指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
(三)排列 排列是指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 同一事由的文件,按照文件的形成先后顺序排列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27 (四)编号: 1、编制归档文件档号 2、编页码 3、加盖归档章

28 档号的编制:依据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
档号的结构: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件号) 。如“A100-WS·2011-Y-BGS-0001”。 档号按照以下要求编制: a)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用4位数字或者字母与数字的结合标识,按照DA/T 编制。 b)档案门类代码·年度:归档文件档案门类代码由“文书”2位汉语拼音首字母“WS”标识。年度为文件形成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3”。

29 e)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c)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 d)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3位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识,如办公室代码“BGS”等。归档文件未按照机构(问题)分类的,应省略机构(问题)代码。 e)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30 编页码:纸质归档文件一般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
只要有字或者其他标识的就应该编页,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背面左上角 文件材料已印制成册并编有页码的,或者拟编制页码与文件原有页码相同的,可以保持原有页码不变。 如果归档文件过厚,或者存在其他不宜编制页码情况的,经同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也可以保持原有页码不变。

31 档号章:归档文件在首页上端空白位置加盖档号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全宗号 年度 件号 *机构(问题) 保管期限 页数

32 示例一: A001 2015 1 BGS D30 30

33 示例二: A001 A001 2015 1 办公室 永久 30

34 档号章的规格是16MM宽,45MM长,颜色最好为红色
机构(问题)项为选择项

35 (五)编目: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逐件编制目录。来文与复文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的内容

36 归档文件目录 序号 档号 文号 责任者 题名 日期 密级 页数 备注

37 例子: 序号 档号 文号 责任者 题名 日期 密级 页数 备注 1 2 Z109-WS·2011-Y-BGS-0001 ××局办公室
××局关于召开贯彻落实××××会议的通知 机密2年 6 2 Z109-WS·2011-Y-BGS-0002 ×〔2011〕9号 ××局馆室司 ××局关于进行数字档案室试点工作的批复[及请示] 9

38 a)序号:填写归档文件顺序号。 b)档号: c)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没有文号的,不用标识。 d)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e)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标题不规范,或者标题不能反映文件主要内容、不方便检索的,应全部或部分自拟标题,自拟内容外加方括号“[ ]”。 f)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国际标准日期表示法标注年月日,如 。 g) 密级:文件密级按文件实际标注情况填写。没有密级的,不用标识。 h 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面总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 i)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39 A4纸,横向设置,用软件或者电子表格 归档文件目录需要纸质和电子两种版本。纸质归档文件目录装订成册。需要编制封面,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宜采用与归档文件目录不同颜色的纸张打印。 归档文件目录每年按照分类方案装订成册

40 目录封面 归档文件目录 全宗号----------------------- 全宗名称------------------
年度 保管期限 *机构(问题)-----

41 1、将归档文件按照顺序装入档案盒,不同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的归档文件不能装入同一个档案盒
(6)装盒与排架 1、将归档文件按照顺序装入档案盒,不同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的归档文件不能装入同一个档案盒 2、标注档案盒封面、盒脊 3、编制备考表 4、上架

42 档案盒 规格:310MM长,220MM宽,盒脊厚度20MM,30MM,40MM,50MM,也可根据需要特别定制 档案盒用纸:无酸纸

43 档案盒:封面标注全宗名称

44 档案盒盒脊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检索项,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和盒号等必选项,设置机构(问题)为选择项。
盒号进馆时填写

45 全宗号 年度 保管期限 *机构(问题) 起止 件号 盒号

46 编制备考表: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整理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
a)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b)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签名或签章。 c)整理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成日期。 d)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签名或签章。 e)检查日期:归档文件检查完毕的日期。

47 排架: 按照分类方案,最好区分永久和定期两个区域,以免进馆后倒架的麻烦。

48 电子归档文件的整理环节: 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格式转换— 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

49 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 组件: 一般情况下,归档电子文件以“件”作为电子文件的整理单位。 归档电子文件的组件方式与纸质文件一样。
如发文类的电子文件,一“件”原则上应包含版式文件发文稿纸、版式文件正本和流式文件留痕稿;收文类电子文件原则上应包含版式文件收文处理单和版式文件正本。 归档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一般保存在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文档与电子文件内容保存在一起。 归档电子文件的件内排列顺序与纸质文件一致,如发文类文件按照版式文件正本、版式文件发文稿纸和流式文件留痕稿顺序排列等。

50 分类: 在国家标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 )中指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应“支持机构建立和维护符合自身实际的分类方案”。 电子文件分类方案一般应设置在机关办公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和文件办理人员的协同方式,对电子文件进行自动(半自动)分类,实现在电子文件办理时期,即可对电子文件进行价值判断,明确电子文件的承办机构、归档年度和保管期限。

51 排列、编号与命名 电子文件的排列与纸质文件一样,一般按照时间先后就可以。 编号与命名:
编号就是编制电子文件的档号。档号应能唯一标识全宗内任一门类的任一件电子文件。即以件为单位编制档号。 命名就是对组成件内电子文件的计算机文件(电子文档)进行命名。计算机文件名应能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唯一标识、有序存储全宗内任意一件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组件。即对件内文件组件进行命名。

52 电子文件命名 文件名:档号+扩展名 可以使用“子件号”区分一件电子文件包含的若干计算机文件。子件号应按照电子文件中各计算机文件的显示顺序编制。 使用子件号概念的单位,建议电子文件档号的基本结构为: 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子件号 子件号是件内文件的排序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识

53 例如: 文件名可为: A100-WS·2011-Y-BGS pdf, 也可以修改为:A100WS2011YBGS pdf

54 编目: 电子文件应按照《规则》要求的格式,依据档号顺序编制电子文件目录。电子文件目录推荐由系统生成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编制,同时编制符合《规则》要求的电子文件目录封面。(与纸质文件的归档文件目录一致) 目录应转换为适合长期保存的版式文件格式

55 归档电子文件格式要求与格式转换: 电子文件的呈现与阅读,需要依靠与其文件格式相对应的阅读软件才能实现,文件格式的有效性、可用性通常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甚至是硬件等密切关联。适时进行格式转换、归档符合格式要求的电子文件,对于保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可解析、可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56 文书类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 文书类归档电子文件的格式:电子公文的正本、定稿、公文处理单应以OFD、PDF、PDF/A等版式文档格式归档保存,并支持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采用的长期保存格式转换。集中记录修改过程的彩色留痕稿以及确有必要保存的重要修改稿可以WPS、RTF、DOC等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认可的格式归档保存。

57 1.WPS文件 WPS文件基于XML标准,文件安全性较高,具有优异的跨平台性能,可以兼容Windows、Linux和安卓等操作系统平台。 2.DOC(X)文件 DOC文件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文件格式,但其兼容性也较低。 3. RTF文件 RTF(Rich Text Format,多文本格式文件,也称富文本格式)RTF格式较为通用,有很好的兼容性,大多数的文字处理软件都能读取和保存RTF文档。但文件一般相对较大、WORD等应用软件特有的格式可能无法正常保存等。

58 4.OFD文件 OFD(Open Fixed-layout Document,开放版式文件)是版式文件格式。OFD文件基于XML标准,易于实现、支持与流式兼容的底纹模型、标注采用非接触式,容易提取和访问等优点。OFD文件也存在应用描述较少,全新标准、有待扩充和推广等缺点。 5.PDF文件 PDF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携式文档格式)PDF格式有很多特点,如它不依赖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和创建文件时的应用程序,能忠实地再现原文,还具有文字检索和文件审阅等功能,所以PDF格式在国际上被迅速推广应用。PDF格式已于2005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审核通过成为国际标准格式,标准号为ISO :2005。

59 6.PDF/A文件 PDF/A(PDF/Archive)格式是PDF格式的子集。PDF/A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两方面的需要:一是为电子归档工作寻找一个能够长期、安全保存文件内容的方式;二是在将来检索时,能够保证文件拥有始终如一的显示效果。作为电子档案保存的最佳解决方案,PDF/A标准于2005年5月,又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成为一项国际标准。 7.TIFF文件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标记图像文件格式)TIFF格式由于存储图像质量高非常有利于文档原稿的复制,另外所有绘画、图像编辑和页面排版应用程序以及大多数扫描仪对TIFF格式都提供良好的支持,这使得TIFF格式称为数字图像处理的最好选择。

60 《规范》要求:以通用格式形成、收集并归档电子文件,或在归档前将电子文件转换为通用格式。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一般是选择在电子文件归档时进行
实行文档一体化的单位,可以在办公系统与档案系统的归档接口中集成文件格式转换服务,对不符合归档格式要求的归档的电子文件自动进行格式转换。 未实行文档一体化的单位,可在电子文件整理归档时,由有关档案整理人员手工完成不符合归档格式要求电子文件的格式转换工作。

61 元数据的收集 《信息与文献 文件管理 第1部分:通则》(GB/T )规定,元数据是描述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在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应该由业务系统(如OA系统)自动记录电子文档的特征和结构;更重要的是(也是最容易遗漏的)应该关注记录电子文件的背景信息,尤其是记录背景信息中能够表达文件管理过程方面的信息。

62 元数据的收集 要求:各单位应尽量做好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沟通与衔接,明确电子文件元数据归档范围,明确标注元数据项目是必填项还是选填项,标注元数据项目的填写内容和要求等,便于业务系统开展电子文件元数据的形成和捕获。 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系统自动获取和手工著录等方式,在电子文件形成、办理或收集过程中自动或半自动捕获有关电子文件内容、背景、结构和管理过程的元数据。

63 元数据的收集范围: 按照《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和《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两个标准收集文书类归档电子文件的元数据

64 归档数据包组织(文件包形式)

65 归档数据包组织 说明文件命名为“说明文件.TXT”,一个归档数据包只有一个说明文件,存放本数据包有关信息,包括数据包参数(如数据包容量、数据包基本内容等)、数据包编号、数据包归档单位、数据包检查单位、读取本数据包内电子文件和元数据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及其他各种有助于说明本数据包的信息。 目录文件命名为“目录文件.XML”,存放有关电子文件的目录信息,目录文件中的每条记录与每份电子文件相对应。

66 其他文件夹命名为“其他”,存放各种其他存入载体的文件,主要包括:所采用的元数据规范、数据封装规范、分类编号规则、文件命名规则、XML模式及电子文件归档交接信息(包含交接、迁移、转换、保存等元数据和《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登记表》的扫描件或电子签名件)等等,这些文件应采用文本、XML和其他符合长期保存要求的文件格式。 全宗文件夹一般按照档案管理的惯例以全宗号命名(没有全宗号的单位可以使用其他代码代替,只要能区分开不同的立档单位即可),用于存放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电子文件文件夹一般按年度-类别-文件的层次设置最底一层文件夹。根据档案整理和分类方法以及实际情况可对存储结构中的类别、文件等层级进行取舍。

67 封装包形式的数据包 依据《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标准对数据进行封装,依据该标准生成的电子文件封装包格式与计算机软硬件无关,是电子文件交换、长期保存和利用的有效形式。 (1)将电子文件及其对应的元数据组合打包成一个文件,便于对电子文件及其对应的元数据进行查看和浏览。 (2)电子文件封装包与计算机软硬件无关。 (3)电子文件封装包可以方便地进行电子签名和验证。

68 一件电子文件封装一个封装包,里面有正本、文件处理单、定稿和此件电子文件的元数据
但是在平时的管理使用过程中,封装包的方式不便于使用。

69 存储 电子文件存储包括电子文件内容存储和电子文件元数据存储,一般情况下电子文件内容存储在计算机硬盘或磁盘阵列中,电子文件元数据保存在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脱机存储依据18894的要求。


Download ppt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省档案局馆室业务处 王蓉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