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7 國際金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7 國際金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7 國際金融

2 請遵守規定 為尊重老師與同學,上課時請 (1)準時上課;(2)關掉手機及任何會發出聲響之物品;
(3)杯水外,勿飲食;(4)尊重並協助維持上課之秩序。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0 總體經濟學導論

3 外匯與匯率 各國所發行之貨幣,在其國內有無限法償之效力,但外國貨幣通常無法在本國流通。而能夠做為國際支付工具的選擇,我們將它統稱為外匯 (foreign exchange)。 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比稱為匯率 (exchange rate)。以美元為例,我們通常稱 1 美元得以兌換的新台幣金額,為台幣/美元之匯率。當台幣匯率由 40 變為 33 時,表示台幣升值 (appreciation)、美金貶值 (depreciation)。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4 外匯需求 (一) 當台灣人想要用美金支付外國人交易價款時,我們必須用台幣去外匯指定銀行「買」美金,遂形成對美金(外匯)的需求。
我們假設全世界都只接受美元為國際支付工具,故對台灣而言,唯一的外匯就是美元;且全台灣只有中央銀行的櫃檯能買賣美元。典型的外匯需求如下: 支付進口商品價款 支付進口勞務或出國觀光之價款 支付國外貨款利息 本國對國外移轉支付 短期資本外流 長期資本外流或對外國投資 中央銀行自行收購外匯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5 外匯需求 (二) 外匯需求有兩點特色: 除非中央銀行櫃檯准許以信用賒欠的方式交易,否則國內任何外匯購買,皆需以等值的新台幣去換美金。
由於美金是以台幣交換的,所以若匯率由 30 變為 25 時,表示美元貶值台幣升值,美元的價格乃下跌;依需求法則,美元的需求量應會增加。因此,美元需求量是匯率的遞減函數,如圖中的 D 線。 圖 17.1 外匯的供需與均衡 S D F* 40 e* 美元(F) 超額供給 台幣/美元(e)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6 外匯供給 (一) 當台灣人接受外國人以美金支付價款時,我們必須將這些美金去「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以換回台幣,俾便在台灣使用,此即形成對美金(外匯)的供給。 (承續之前外匯需求的假設) 典型的外匯供給如下: 外人支付出口商品價款 外人支付國人在外國資產之利息 外人支付出口勞務或來台觀光之價款 外國對本國移轉支付 短期資本流入 外人對本國投資 中央銀行自行拋售外匯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7 外匯供給 (二) 外匯供給有兩點特色: 除非中央銀行櫃檯准許以信用借貸的方式交易,否則國內任何外匯賣出皆會自中央銀行櫃檯取走等值的新台幣。
由於美金是以台幣交換的,所以若匯率由 30 變為 25 時,表示美元貶值台幣升值,美元的價格乃下跌;依供給法則,美元的供給量應會減少。因此,美元供給量是匯率的遞增函數,如 S 線。 圖 17.1 外匯的供需與均衡 S D F* 40 e* 美元(F) 超額供給 台幣/美元(e)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8 外匯市場的均衡 在圖 17.1 中,外匯市場之均衡匯率為 e*,外匯交易量為 F* 。當匯率高於 e*,則外匯市場有超額供給;當匯率低於 e*,則有超額需求。 當國外相對於國內的物價上升時,外匯的供給會增加,而外匯需求減少,故均衡匯率會下降。在圖 17.1 中,匯率由 e* 降至 e’,即為此種變動之例示。反之,如果國外物價不變,但國內物價上漲,則均衡匯率上升。 台幣/美元(e) S D F* e* 美元(F) 40 超額供給 台幣/美元(e) S D 40 超額供給 F* e* 美元(F) 圖 17.1 外匯的供需與均衡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9 購買力平價說與利率平價說 在均衡匯率時,貿易雙方的貨幣購買力是相等的,這就是所謂的購買力平價說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若各國之間有品質相同的商品,且無運輸成本及貿易障礙,則均衡時各國貨幣對此商品之購買力均相同。 若商品的運輸成本極大,或根本不能貿易,則被稱為「非貿易財 」,購買力平價說不適用此類商品。 當貿易雙方的利率差依然存在,則兩國之間的資金就會繼續流動,就是所謂的利率平價說 (interest rate parity): 若無匯率變動的風險,國際間資金的流動將會繼續至各國利率相等為止。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0 匯率變動的預期 完全資金移動 (perfect capital mobility):近年來國際間資金移動日益方便,套利行為幾乎能在瞬間完成,這種現象即稱為完全資金移動。 社會大眾對匯價「一致的預期」往往會促成預期的實現,這種現象稱為可自我實現之預期(self-fulfilling expectations)。 如果市場預期未來匯率會有所變動,則利率平價說必須做修正。以美元與新台幣為例,「若市場預期新台幣貶值,則均衡時新台幣資產利率會大於美元資產利率。反之則均衡時新台幣資產利率會小於美元資產利率。」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1 經濟政策與外匯市場 若政府增加貨幣供給,則均衡利率會下降,且物價水準會上升。依利率平價說,國內利率下降會促使資金流出、外匯需求增加;而依購買力平價說,國內物價水準上漲會刺激進口、減少出口,造成外匯需求增加、供給減少。以上的衝擊均會使得匯率上升 (新台幣貶值)。因此,本國的種種財政、貨幣、貿易政策,均會影響外匯供需,改變均衡匯率。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2 浮動匯率制 外匯市場的供需自行決定均衡匯率,中央銀行不加干預的匯率制度稱為浮動匯率 (floating exchange rate) 制。
浮動匯率的優點: 匯率永遠由外匯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市場結清,沒有外匯的超額供需。 國際上他國貨幣的價值若有任何波動,均將由匯率調整吸收。本國的中央銀行不必一再為買賣外匯而釋出或收回本國貨幣。 浮動匯率的缺點: 匯率隨外匯市場之供需起伏而波動。 廠商對未來成本難以預期。即使可以操作遠期外匯來避險,但匯率波動還是使涉外交易更為複雜。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3 固定匯率制 (一) 在固定匯率制下 (fixed exchange rate),政府鎖定一個固定的本國貨幣相對於外國貨幣的兌換比例,由政府吸收所有的超額供需。 中央銀行每年所吃下的外匯超額供給,成為其外匯存底。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累積外匯的同時每年拿出的新台幣,則會形成每年貨幣供給的增加。若央行如果不願意增加貨幣供給,必須用其他方式 (如公開市場操作或調高存款準備率) 去減少貨幣供給,這種做法則稱為沖銷 (sterilization)。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4 固定匯率制 (二) 在現實經濟中,政府若要執行固定匯率政策,可以鎖定台幣與某特定國貨幣 (如美元) 的兌換比。
另外一種做法,是將台幣與一籃通貨 (a basket of currencies) 的兌換比加以固定。所謂一籃通貨是指若干國家貨幣的某種組合;至於要採取那些國家的貨幣,各種貨幣的組合權數為何,通常要依本國經常交易的對象及其交易的金額而定。 固定匯率的優點: 讓從事進出口或其他涉外交易的廠商,能有清楚的成本預估。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5 固定匯率制 (三) 固定匯率制的缺點: 固定匯率很難「恰好定在均衡匯率上」;而中央銀行的干預也會牽動貨幣政策的執行。假定均衡匯率應為32.5,但台灣政府將匯率定在 40,則會產生以下幾點不利影響: 本國外匯持續有超額供給,表示國際上某個國家不斷流失外匯存底。 外匯的累積必定對應著新台幣供給的增加。若央行不實施貨幣沖銷,則將有物價膨脹的隱憂;但若經常沖銷因大筆外匯超額供給所增發的貨幣,又會使本國利率波動加大。 固定匯率若大於均衡匯率,會使得本國原本已不具比較利益之產業,因為匯率優勢而繼續生產,如此將會扭曲經濟資源配置,不利經濟長期發展。同理,若匯率高估也同樣會扭曲資源的配置。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6 匯率制度的選擇 市場失靈的最常見情形,就是「公共財」與「外部性」。外匯顯然有排他性與敵對性,所以絕非公共財;不過外匯具有外部性,因為匯率的高低會影響每一筆涉外交易的相對價格。 台灣干預外匯市場失敗的經驗: 對美長期出超—壓迫台幣升值---預期升值心理---『一天升一分』政策---熱錢湧入---房地產、本土股票暴漲 管理外匯 (managed exchange rate):由於外匯市場對其他市場的外部性,因此政府希望能穩定匯率;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採取固定匯率,以免國內的利率與物價受外匯供需波動而起伏。因此管理外匯制度指中央銀行參與外匯買賣,並引導匯率走向,但中央銀行仍尊重市場機能,只做防衛性操作,不做強勢主導。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7 外匯與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平衡表 (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記載各國在一定期間內涉外及外匯進出的各項交易流量。在平衡表中,有關的交易概分為三類,分述如下。 經常帳 (current account):經常帳包括因為商品及服務進出口而衍生的外匯收入與支付 ,和經常性移轉,其中以商品及服務之進出口為大宗。 資本帳 (capital account):包含債務償還、資本贈與或移民回饋(remittance)、非金融性資產之取得與處分所得等所產生之外匯流出與流入。 金融帳 (financial account):包括因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及其他投資或借貸所產生之外匯流出及流入。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8 外匯與國際收支 外匯變動總額若為正值,表示該國的當期外匯流入量大於流出量,外匯資產將增加;若變動總額為負值,則表示該國外匯資產減少。
以往經常帳餘額總是佔外匯變動之大宗,資本帳與金融帳僅為點綴角色,但近年金融帳進出金額極大,真正因國際貿易而產生的經常帳交易,反而增加有限。但經常帳的餘額仍對匯率走向具指標作用。 電訊發達的今天,即使長期經濟基本面十分健康,只要熱錢能帶動短期的預期,亦能掀起匯率與股價相當程度的波動。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19 End of Chapter 17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20 作業 PP. 39--392 習題17.1 習題17.3 習題17.4 習題17.9 習題17.12 請準時(下次上課第一節時)繳交作業
作業遲繳,一星期以內者,成績最多60分 遲繳逾一星期者,不予計分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17 國際金融


Download ppt "17 國際金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