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 山东大学 胡志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 山东大学 胡志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 山东大学 胡志军

2 破 题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破题 一、何谓“世界文化格局”? 与“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世界军事格局”相似。
破 题 一、何谓“世界文化格局”? 与“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世界军事格局”相似。 世界文化格局:当下或历史上世界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类型及其特点、地位、影响、相互关系等。 二、何谓“管窥”? “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据记载,魏公子魏牟曾经教训思想家公孙龙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韩诗外传》中有:“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者小。” 《管锥编》(Limited Views)是钱钟书先生生的一部笔记体的巨著,共约130万字,堪称“国学大典”,是其主要学术代表作之一。 管窥,乃一管之见。

3 主 要 内 容 一、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格局 二、周有光眼中的世界文化格局 三、易中天眼中的世界文化格局 四、观点比三家,思想更丰富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主要内容 主 要 内 容 一、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格局 二、周有光眼中的世界文化格局 三、易中天眼中的世界文化格局 四、观点比三家,思想更丰富

4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季羡林( ~ ),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精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5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提 要 着眼点 文化多元论 两大文化体系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 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
提 要 着眼点 文化多元论 两大文化体系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 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 两大文化体系的未来发展

6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1. 着眼点 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目光远大,胸襟开阔。
1. 着眼点 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目光远大,胸襟开阔。 不能就眼前论眼前,不能只局限于近几十年,近百年。要从历史上和地理上扩大视野,从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最广阔的探讨,否则,就不能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全貌,而陷于井蛙的地步,不能自拔。

7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文化多元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在他的巨著《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ies)中,把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所创造的文明归纳为23种或26种,指出任何文明都不能万岁千秋,永垂不朽,认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大体上有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从世界文化多元论出发,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不管大小,都或多或少地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有些文化消逝了,但这种消逝是留有踪迹的,踪迹就存在于接它的班的文化中。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融合,但却不是对等的融合,二是有主从的。

8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3. 两大文化体系
3. 两大文化体系 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共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二、印度文化,三、从古代希伯来起经过古代埃及、巴比伦以至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闪族文化,四、肇始于古代希腊、罗马的欧美文化。 这四种文化体系又可以划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前三者属于东方文化,第四个属于西方文化体系。

9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4.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1)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随处可见。它既表现在物质文化上,也表现在精神文化上。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 两大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源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 打一个比方,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是“合二为一”。 用更通俗的说法来表达,西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东方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说得再抽象一点,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整体概念,普遍联系;二西方分析思维模式则正相反。

10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4.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2)
季羡林归纳、引用了郑敏教授在《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一期上的文章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西方思维模式:分析 知性(理性) 分析力 结构主义 东方思维模式:综合 悟性 想象力 解构思维 20世纪后半期,西方结构主义和解构思维都以语言为突破口,对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阐释,最后落实到两种思维模式。

11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4.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3)
结构主义带着浓厚的崇尚科学的客观性的倾向,企图将文字、语言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纳入脱离人性及主观想象力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结构符号系统的世界。 解构思维则是对这种崇尚逻辑分析并以此为中心的智性活动的垄断进行反抗。(季羡林补充说)解构思维反对定型的僵化的系统和抽象,因此吸收了东方哲学的“道”、“无常道”、“无名天地始”、“常无观其妙”、“玄者无形”等强调“无”的思维。西方所研究的解构思维是借鉴了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12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4. 两大文化体系的区别(4)
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的东西,东西方都是既有综合思维,也有分析思维。但是,从宏观上来看,从总体上来看,这两种文化在思维模式上还是有区别的,东方文化以综合思维模式为主,西方文化则是以分析思维模式为主。

13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5. 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 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5. 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 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毋宁说它是一个历史事实。既然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文化或者文明,生生死死,变动不已,从广义上来看,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把范围缩小一点,缩为东西两大文化体系,情况稍有不同。在这里,历史上曾有过“三十年河东”,现在正是“三十年河西”,是否能再来一个“三十年河东”,这就有点理论味道了,因为历史还没有证明其“是”与“否”。季羡林先生认为“是”,因为基于分析思维模式的西方文化已经衰竭,而基于综合思维模式的东方文化会取而代之。至于究竟如何,那就有待于历史的证明。 黑格尔用正——反——合这个公式说明事物发展规律。季羡林认为在东西方文化关系上应该是正——反——正。

14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两种文化的未来发展(1)
季羡林先生全文引用了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晚年在《中国文化》1991年第四期上发表的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其中关于两大文化未来发展的论述如下: “近百年来,世界人类文化所宗,可说全在欧洲。最近五十年,欧洲文化近于衰落,此下不能再为世界人类文化向往之宗主。所以可说,最近乃是人类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将何所向往?这是今天我们人类最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 “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恐必将以中国文化为宗主。”

15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两种文化的未来发展(2)
季羡林先生认为,西方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分析的思维模式,其繁荣期是在工业革命以后。这个文化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创造的物质财富是全人类皆蒙其利。但是中外少数有识之士,已经感到,到了今天,这个文化已呈强弩之末之势。它那分析的特点碰到了困难。一向自认为已经抓到了真理,我所不适,无所不能的自然科学家并不能解决或者解释自然界和人类躯体上的一切问题。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 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几次“输液”或者甚至“换血”的过程。印度佛教思想传入中国,是第一次“输液”。明清之际西方思想传入,是第二次“输液”。五四运动可以算是第三次“输液”。有这样几次“输液”的过程,中国文化才得以葆其青春。这样的“输液”西方文化是不明显的。工业革命以后的繁荣阶段,更是根本没有。这是东西方文化的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16 季羡林眼中的世界文化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季羡林 两种文化的未来发展(3) 西方文化衰竭了以后怎样呢?自有东方文化在。
东西方文化存在融合的问题。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不是对等地、不分高下主次地融合,也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起平坐、不分彼此地融合,而是两个文化阶段前后衔接的融合,是以东方文化为主的融合。

17 周有光眼中的世界文化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他生于中国江苏常州,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

18 提 要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四种传统文化之东亚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之南亚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亚文化
提 要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四种传统文化之东亚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之南亚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亚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 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和谐

19 1.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历史上多个文化摇篮逐渐聚合成为“四种地区传统文化”,如下表:
地区指称 文字指称 宗教指称 西方文化 拉丁字母文化 基督教文化 西亚文化 阿拉伯字母文化 伊斯兰教文化 南亚文化 印度字母文化 印度教文化 东亚文化 汉字文化 佛教文化

20 1.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什么叫做文化的层次?
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彼此接触,相互吸收,逐渐形成一种不分彼此的共同文化,包含不同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先进的学术、政策和制度,叫做“国际现代文化”。这样,文化分为地区和国际两个层次,组成全球化时代的“双文化”结构。  地区传统文化有的分出次文化。例如;西方基督教文化分出东正教文化(俄罗斯)和伊比利亚文化(西、葡、拉美);东亚佛教文化分出神教文化(日本)。

21 1.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国际现代文化就是西方文化吗?
 国际现代文化不等于西方文化。它以科学为基础,包含各种发明创造。西方发展科学较早,发明创造较多,成为国际现代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西方以外也有重大贡献。例如:阿拉伯数字是印度的发明,罗马字母是西亚腓尼基的发明,瓷器和纸张是中国的发明,这些也是国际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国际现代文化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共同文化,不能说就是西方文化。

22 1.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国际现代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国际现代文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形成是历史的自然趋向。发展初期,人们没有重视它的产生;晚近全球化突飞猛进,人们发现它已经巍然成长,不可再轻视它的作用了。这时候人类进入“双文化”时代。两种文化,新旧并存、彼此促进。国际现代文化提高了地区传统文化;地区传统文化丰富了国际现代文化。

23 1.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国际现代文化的兴起会不会消灭地区传统文化?
 “双文化”是新旧并存,相辅相成,自然消长。传统文化发扬精华,淘汰糟粕;现代文化吸收众长,青出于蓝。

24 2. 四种传统文化之东亚文化(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东亚文化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发源于黄河流域,传到长江和珠江流域;传到越南、朝鲜和日本。《四书五经》曾经是国际公用教科书。从殷代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东亚国家和中国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模式,形成“汉字文化圈”。 秦诸子百家中,法家、道家和儒家三家影响最大。法家。商鞅(前390-前338):严刑峻法,苦耕恶战,驱使奴泰,吞并六国;万世美梦,二世而亡;今天留下“兵马俑”旅游景观。道家。老子(生卒年不知,春秋时人):无为而治,无知而安,提倡愚民,反对知识;老子死后数百年,被道教借去作“拉郎配”教主;炼丹成仙,长生不老,梦话胡言,向无应验。儒家。孔子(前551-前479):仁义忠恕,立己立人,述而不作,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孟子(前372-前289):“民为贵,社稷次之”,民本思想启迪后世。 

25 2. 四种传统文化之东亚文化(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诸侯并立,百家争鸣;秦汉统一,独尊儒术。董仲舒(前179-前104)总结儒学,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封建秩序的公式表达;他又搀入“阴阳五行”,胡诌“天人感应”,使儒学蒙上神秘面纱。 印度佛教传来,补充中国缺少的来世想象,四百年而中国化。儒学畸变成为“理学”,儒表佛里,儒冠佛心,现世不如来世,积极变成消极;后来归纳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迷信封建,跃然纸上,难于为现代青年所接受。儒学完成了为封建服务的历史使命,今后要为“后” 封建服务,必须去腐留精,与时俱进,开创儒学的现代化。“孔子圣之时者也”。

26 2. 四种传统文化之东亚文化(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佛教在印度消亡之后,中国成为大乘佛教的大本营。唐代的日本遣唐僧,是到中国来学习印度文化的留学生,这正如清末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去学习西洋文化。印度文化大规模传来中国,中国文化没有传去印度。1949年后没收寺庙财产,僧人还俗,另谋生路;今天重修寺庙,招收雇佣僧人,发展旅游事业;佛教正在淡出中国。 华夏文化成熟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都是春秋战国时人。今天捧出优秀传统文化,依旧离不开《四书五经》。超出古代的进一步创造,实在微乎其微。长期的外族统治,禁锢思想,扼杀自由;不说五胡乱华,单说辽金元清,汉族是二等到四等奴才,动辄得罪,一字成狱,哪里谈得上创造文化?有人以汉族能同化外族为荣,殊不知那是一次又一次牺牲了几代人然后得来的血泪成果。千年“中世纪”生活,知识分子气息奄奄,苟全生命,不求闻达,保住古老传统己经不容易了。

27 2. 四种传统文化之东亚文化(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五四运动”(1919),大学生们走上街头,吹响“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时代号角,被视作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的文艺复兴没有发展成为启蒙运动。日本侵略愈演愈烈,二战中国惨胜,历史兜底翻腾。东亚文化正在脱胎换骨。    日本的神道教文化深受儒学和佛教影响,是东亚文化的分支;崇拜太阳神天照大神,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儿子;战后投降,宣布废止。 

28 3. 四种传统文化之南亚文化(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南亚文化以印度吠陀文化为基础。印度的主体民族和主流文化都是外来的,不是发源于印度本土。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世纪中叶从西北方面开始入侵,逐步占领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和中部,称为“雅利安区”。次大陆的南部一直是原住民达罗毗茶人的国土。雅利安人带来口诵的《吠陀经》;前7世纪形成婆罗门教;从西亚阿拉马文脱胎出印度的婆罗米文,后来发展成为5个语系30多种语言的60多种文字。 佛教在东汉传来中国的时侯,印度文化达到了接近西欧文艺复兴前夜的科技水平。印度有因明学(逻辑学):“因”(推理),“明”(知识);通过“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进行论辩和推理;包含逻辑学和认识论(直觉知识、推理知识)。印度有轮回说:众生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生死循环,如车轮回旋;人做坏事来生变狗,狗做好事来生变人。轮回说打破生物一成不变说,开辟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思路。 

29 3. 四种传统文化之南亚文化(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印度的宗教活动十分活跃。从婆罗门教产生佛教和耆那教,后来又演变为印度教。佛教传到中国、越南、朝鲜和日本;印度字母传到印度的北方、南方和东南亚。     外来民族一浪接着一浪地入侵印度。雅利安人成为印度主人之后,伊斯兰教大举入侵,德里苏丹统治320年,莫卧儿帝国统治332年,后来英国又统治349年。  二次战后英国退出,印度独立(1947),分裂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印度跟巴基斯坦:宗教不同,语言相近,文字不同(印地文用印度式字母,乌尔都文用阿拉伯字母)。印度跟孟加拉国:宗教不同,语言相近,文字相近(都用印度式字母)。   

30 3. 四种传统文化之南亚文化(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宗教是印度的特色。印度喜欢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独立后规定1种国语印地语、2种通用语文、11种“邦用”语文(后来又加4种),还有法律不承认的全国纽带语言英语。一张钞票上印15种文字。印度有强烈的宗教排异情绪,不断发生宗教暴乱。印度的主体民族印地族,只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印度传统,人民分成几个“种姓”(阶级):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农工)、首陀罗(奴隶)、还有最下贱的贱民;身分世袭,隔离压迫,独立后禁止,但是积习难除。1997年,一位贱民纳拉亚南当选总统,说明印度尽力破除传统弊政。

31 3. 四种传统文化之南亚文化(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一国三分之后,印度文化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影响。现在印度以外用印度式字母的国家有: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原来用印度式字母,后来改为阿拉伯字母,近年又改为拉丁字母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南亚有10个国家:西面5国(缅泰柬老越)信奉佛教;东面5国(马尼文新菲)原来信印度教,后来改信伊斯兰教。(菲律宾乡区和新加坡的马来族信伊斯兰教)。文字的更易反映文化的变迁。     印度独立(1947)时候,大家认为分裂意识如此强烈的国家,不宜采用民主制度。可是国大党的尼赫鲁等坚持英国的民主传统。虽然多次颠簸,民主巍然不动。民主是英国遗产中的积极因素。

32 4.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亚文化(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西亚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基础。教主穆罕默德( ),幼年贫苦,少未学文字;随伯父到叙利亚经商,接触基督教,深受启发;归来改革阿拉伯半岛的原始宗教,使多神互斗,变为一神团结;创立新教,简化外来教义,杂以游牧风俗,名“伊斯兰教”(顺从),教徒称“穆斯林”(顺从者),经典称《古兰经》(背诵);行五功:念功(“安拉之外无真主”)、拜功(每天拜五次)、课功(向宗教纳捐)、斋功(每年禁食一月)、朝功(朝觐圣地麦加)。公元后5世纪,新西奈字母演变出阿拉伯字母,后来书写《古兰经》,成为神圣文字。     穆斯林一手持经一手持刀,传教杀敌,战死升天,叫做“圣战”;首先统一阿拉伯半岛,然后杀出苦旱的沙漠,走向大千世界;脱缰野马,一飞冲天,建成地上天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33 4.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亚文化(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伊斯兰教帝国居欧亚大陆的中央,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欧的文艺复兴得力于阿拉伯文转译的古代希腊著作。Algebra(代数),Alcohol(酒精),这些阿拉伯名词家喻户晓。       伊斯兰教的教义简单明了,易于被基层群众接受,所以轻易地渗入印度文化区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欧美文化区的漠南非洲和美国的黑人社会。伊斯兰教几乎占领了全世界的基层群众。     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 ),历时626年(中国唐代到元代);继以奥斯曼-突厥-伊斯兰教帝国( ),历时623年(元代到民国初年);两共1249年。到19世纪,东亚有大清帝国,西亚有奥斯曼帝国,各霸一方,以为天下大定;谁知世事多变,东西两大雄师,竟成东西两大睡狮;西欧帝国主义袭来,两帝国望风披靡,先后覆灭。

34 4.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亚文化(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一次大战,奥斯曼帝国瓦解。今天西亚的伊斯兰教国家,大都是奥斯曼帝国的后裔。他们怀念旧日辉煌,寻找复兴计划,这有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弃旧创新,建设现代,以土耳其为代表。一条是旧业重光,恢复古代,以伊朗为代表。  1922年,凯末尔领导土耳其革命,使新土耳其从灰烬中起飞;废除哈里发和苏丹、政教分离,改用拉丁字母、教育世俗化,人人有姓氏,衣着从现代;最近脱亚入欧,申请加入欧盟。  1979年,霍梅尼反对伊朗国王的现代化,夺取政权,建立伊斯兰教共和国,提倡原教旨主义,按照“穆罕默德的设想”,神权高于一切,政府和社会恢复到1300年前。

35 4.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亚文化(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两条不同的道路两种相反的革命竟然都得到成功。这在伊斯兰教世界引起历史何去何从的时代彷徨。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被看作是原教旨主义的神工。恐怖和反恐,斗争白热化。先发制人,还是怀柔绥靖,欧美政策严重对立。     现代文化突飞猛进,咄咄逼人。伊斯兰教面对激烈挑战。舆论认为,以弱抗强,以旧击新,可以一时取胜,难于常用常胜。只有以现代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启迪民智,走进世界,才是出路。伊斯兰教在三大宗教中最为年轻,没有像古老宗教那样经过改革磨练,因此锐气未消,余勇可贾。但是意识因循,社会停滞,这不是明智的现代政策。“天方夜谈”是美好的故事,不是理想的人间。

36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西方文化包括西欧和北美,以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基础。
西方文化包括西欧和北美,以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基础。    水是文化的母亲。华夏文化依靠黄河;印度文化依靠印度河和恒河;西欧文化依靠地中海。上古时期,东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出现“米诺斯”文化。后来希腊半岛的港湾发展起来,联系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尼罗河三角洲,成为一个巨大的海岸文化圈。希腊的港湾,背面崎岖不平,没有成片的农田,农业无法发展;前面出海,四通八达,便利经商,希腊文化是水上商业文化。    希腊三圣,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柏拉图(前428-前347)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哲学花园中培育科学幼苗,开发逻辑思维、鼓励独立思考;提出定义概念、发展归纳法和演绎法;设想原子理论;提倡民权思想、理想社会;改进字母、发展教育,引导人类走出蒙昧时代。   

37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亚历山大大帝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的帝国分解成三个王国,都用希腊语作为行政语言,传播和发展希腊文化。学者辈出,名振古今。代表人物例如:数学家欧几里得(前3世纪),物理学家阿基米得(前287-前212),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3世纪)等等。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希腊文化的灯塔。这个时期称为“希腊化”时代,长达三百年(前323一前30)。  罗马军队征服希腊,希腊文化征服罗马。罗马帝国认真学习希腊文化,罗马字母最后两个字母(YZ)是从希腊借来的。   

38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罗马帝国,既有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又有文化迥异的地区差别。地中海东岸的西亚是神学世界,意大利以西的西欧是世俗社会。西亚(东方)的基督教传到西欧(西方)的世俗社会,弥补了西欧所缺少的天国。开始格格不入,帝国视天国为异端,把基督教徒拿来喂狮子老虎。但是基层的奴隶们偷偷信仰,希望今生受苦,来生共进天堂。基督教不胫而走,三百年遍地生根。压制无效,改弦易辙,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380),承认它的存在,偷换它的作用,使奴隶的宗教变为帝王的宗教。人间和天国结合,西欧文化称作“基督教文化”。     蛮族入侵( ),西欧鼎沸。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为列届蛮族帝王服务。教会成为西欧的最大封建领主。神权至上,镇压异端。宗教裁判所迫害30多万人,用火刑烧死10多万人。蛮族破坏,宗教摧残,使西欧沉入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长达千年以上(约 )。         

39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后来两百年间( ),西欧八次派出十字军东征,以惨败告终。痛定思痛,承认文明古国已经落后于他们看不起的异教徒了。于是翻然自省,提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以“人”的文化代替“神”的教条。西欧想起了希腊,把遗忘的希腊文找回来学习,从古书中搜寻新知,这叫做“文艺复兴”(14-16世纪)。理智开始代替盲从,现世开始重于来生。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象野火一样烧遍欧洲,从反对腐败到反对特权。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哥伦布肯定大地是球形,1492年发现美洲。世界上多出了一个象欧亚大陆那样大的南北美洲,上帝大吃一惊!无路可走的奴隶们,有了新大陆可以避难,反抗情绪更加上升了。   

40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5)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接着掀起“启蒙运动”(17-18世纪),思想解放发展为社会革命。1640年英国发生清教徒革命,酝酿多年的民主运动成熟了。历史学家把这一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英国的牛顿(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使上帝失去指引星辰的能力。法国的孟德斯鸠( )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权分立,使民主政府能够有效运行。1776年英国的美洲殖民地独立成为美国。1789年法国发生大革命。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这五百年,西方文化发生了改换人间的突变。     科学革命,基督教退出学术;民主革命,基督教退出政治。科学家周日在实验室研究进化论,礼拜天到教堂祷告上帝。宗教专注精神生活,不再干预世俗文化的发展。阅读《圣经》采用历史观点,吸取宏观大义,不拘泥于过时的一字一句。歌颂天国,同时建设美好的人间,使今生和来世和谐无间。基督教适应了现代。   

41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6)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工业化使机械延长双手,信息化使电脑扩大脑袋。文化不再是空洞的高谈阔论,要切实提高人类的生活。火车、轮船、汽车、飞机使西方文化领先于时代。知识从神学和玄学上升到科学。人间生活胜过了天堂玄想。   美国是西欧革命思潮的结晶。结晶不结在西欧而结在荒野的北美,因为西欧有特权阶级在作梗。法国革命如此困难,英国革命不能彻底,可见历史包袱是何等沉重。民主革命终于使欧美文化走上了全新的道路,结束了神权时代,开创了人权世界。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东罗马称拜占廷( ),教会称东正教,4-6世纪用拉丁语,7-15世纪用希腊语,又称希腊正教。东正教的中心移至俄罗斯,希腊学者为斯拉夫语言(包括俄语)创造字母,形成斯拉夫文化,是西欧文化的一个分支。   

42 5. 四种传统文化之西方文化(7)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半岛叫做伊比利亚(Iberia),曾经被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长期统治,又跟北非柏柏人(berbers)杂居,由此形成的文化叫做伊比利亚文化,是西欧文化的一个分支。西葡在美洲建立庞大的殖民地,现称拉丁美洲,深受伊比利亚文化的影响。      

43 四种传统文化小结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四种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人群活动范围的扩大,聚合成覆盖全球的国际现代文化,同时保留各地的传统文化。凡是能为全人类造福并受到全人类欢迎的事物和意识,聚合成“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凡是没有被全人类认同的,仍旧保留在传统文化之中,进行自我完善化。现代是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相辅相成的双文化时代。

44 6. 文化之冲突(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不同文化相遇,一定发生文化冲突吗?
6. 文化之冲突(1) 不同文化相遇,一定发生文化冲突吗?  不同文化相遇,可能发生三种情况:1、并立、互补;例如双语言家庭。2、融合、更新;例如汽车代替马车。3、排斥、冲突;例如十字军战争。 文化冲突就是宗教冲突吗?     文化冲突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知识差距的冲突;狭义指宗教迷信的冲突;两者背后实际都是权力的斗争。例如: 布鲁诺推进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论,违背圣经记载,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广场;马寅初单骑战群雄,人口论大败,马寅初被撤职软禁; 这是知识差距的文化冲突。若干年前,某国王要建设电视,大臣们反对,认为其中人物是魔鬼,看不得;散会后,大臣们走出宫门,找不到汽车,回去问国王,国王说,那也是魔鬼的东西,要它干什么;另一国王推行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宗教首领利用势力逐出国王,强化宗教统治,实行原教旨主义革命; 这是宗教迷信的文化冲突。

45 6. 文化之冲突(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9·11”是文化冲突吗?
6. 文化之冲突(2) “9·11”是文化冲突吗?          恐怖组织摧毁纽约贸易大厦,跟塔利班破坏巴米扬大佛、义和团撤除铁路,出于同样的心理状态,都是宗教迷信的文化冲突。 苏美冷战也是文化冲突吗?      冷战像是一场知识竞赛,苏联以米丘林遗传学对抗摩尔根遗传学,以实物交换对抗货币贸易,以专制制度对抗民主制度,实际都是知识差距的文化冲突。 专制和民主也是知识差距吗?           专制属于神学和玄学文化,民主属于科学文化,差距极大。

46 文化之冲突(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文化冲突是否先进文化必然胜利?
文化冲突是否先进文化必然胜利?           胜败决定于冲突两方的力量对比,不决定于文化水平的高低。例如:游牧民族可以战胜农耕民族;复古派别可以战胜革新派别。可是从长期历史来看,先进文化在冲突中的失败是暂时的挫折。工业化之后,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就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有的宗教容易发生冲突,有的宗教不容易发生冲突?           有的宗教提倡不杀生、不斗争,避免冲突。有的宗教经过不断的自身改革,从反对科学和民主改为支持科学和民主。有的宗教,坚持古训,排斥异端,崇尚圣战,敌视现代文化。不同宗教处于不同的文化层次。

47 文化之冲突(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宗教矛盾是不是战争的主要起因?
宗教矛盾是不是战争的主要起因?           不是。重要战争往往发生在相同宗教之间,例如两次大战发生在相同的基督教之间,两伊战争发生在相同的伊斯兰教之间。 什么叫做“文化断层”?           人类文化是逐步前进的,从神学文化到玄学文化到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发达之后,神学文化依旧存在。两种文化的接触边缘是文化的断层地带,这里容易发生文化冲突。这跟地震容易发生在地壳断层地带的原理有相似之处。

48 文化之和谐(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不同文化之间,有时冲突,有时和谐,哪种关系是常态?
和谐是常态,冲突是变态;这好比和平是常态,战争是变态。 能否完全避免冲突? 现在只能做到减少冲突、缩小冲突;如何永久和谐共处是全球化时代人类面对的最大问题。国际共同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结构,提供了长期和谐共处的重要条件。 为什么恐怖主义以美国为主要的攻击对象?      美国是资本主义和现代文化的主要代表。戴高乐主义、共产主义、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都以美国为主要的攻击对象,枪打出头鸟。

49 文化之和谐(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法德打了两次大战,今后还会打第三次吗?欧洲人说不会,他们是怎样化敌为友的?
法德邻居,同走一条马路,各有各的交通规则,于是发生两起撞车。现在,仍旧同走一条马路,大家遵守共同的交通规则,不会再发生撞车了。 中美之间也能商订共同的交通规则吗? 中美之间,互补空间很大,历史上友好多于敌对,美国在中国大量投资,中国产品大量销往美国,中国赚了美国的钱又把钱用在购买美国公债,中国学生争先恐后留学美国。为什么有人想在中美之间打一场核战争,摧毁半个中国和半个美国?中美商订共同的交通规则,消除根本性的矛盾,是头等重要大事,关系到世界和平和中国的百年大计。

50 文化之和谐(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这就是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道理吗?
多元文化和谐并存必须有共同的交通规则。多元并存而没有共同交通规则,最后有走向严重冲突的危险。 什么叫做“跟国际接轨”? 遵守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遵守的国际法规、协定和原则,学习先进的学术、政策和制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道前进。 历史发展的轨道是什么呢? 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听任自然到改造自然;在政治方面,从神权到君权到民权,从专制制度到民主制度;在思维方面,从神学思维到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从迷信盲从到独立思考。

51 文化之和谐(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周有光
中国刚刚抬起头来,在109个国家中还处于第60位,外国就大谈“中国威胁论”,甚至实行外交和军事的暗中防卫。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长期处于痼疾频发状态,被称“东亚病夫”;今天忽然出门散步,引起四邻惊奇。如果明天溜达王府井,不知还要引起多大震动!拿破仑早已说过:“睡狮醒来,将震动世界”。中国“复康”是正常现象,外国“误诊”为反常的疾病。只要中国的“复康”不带后遗症,“误诊”引起的恐慌就会自己平息。

52 易中天眼中的世界文明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 《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而《易中天品三国》更是引发收视热潮。

53 文化与文明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文化:名词 1.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 考古学用语,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 3. 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文明:1. 名词,文化1,如物质文明。 2. 形容词,社会发展到教高阶段或具有较高文化的,如文明国 家等。 3. 形容词,旧时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 如文明结婚等。

54 提 要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三类世界文明 第一类:大陆农耕文明 第二类:海洋工商文明 第三类:游牧商贸文明 三代世界文明
提 要 三类世界文明 第一类:大陆农耕文明 第二类:海洋工商文明 第三类:游牧商贸文明 三代世界文明 第一代:古代文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 第二代:古典文明,以伊斯兰文明为代表 第三代:现代文明,以西方现代文明为代表 历史与未来 在历史舞台上,三代文明,前仆后继,次第辉煌 在未来舞台上,三大文明唱主角

55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文明的版图,五彩缤纷,绚丽斑斓 斑斓也不奇怪,因为文明是有色彩或色调的。可用不同的色彩来表
示不同的文明和文明圈,比如: 蔚蓝表示西方, 碧绿表示伊斯兰, 明黄表示中华, 黑色表示非洲, 咖啡色表示印度, 赭黄表示蒙古和南亚佛教国家, 红紫表示斯拉夫 蓝紫表示拉美 粉紫表示日本 灰白表示其他

56 1. 三类世界文明(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一种文明类型:大陆农耕文明
最先出现的是黄色,土地的黄。这就是“大陆农耕文明”,比如埃及、苏美尔、印度的哈拉巴、中国的夏。这些都是农业民族创造的文明,因此要么在大河两岸,要么在冲积平原,要么在入海口三角洲,比如北非尼罗河流域、东亚黄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那里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很容易把采集经济变成农业经济,也很容易把聚落变成城市。

57 1. 三类世界文明(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二种文明类型:海洋工商文明
其次出现的是蓝色,大海的蓝。这就是“海洋工商文明”,比如地中海岸的犹太,地中海岛的克里特,爱琴海岸的希腊。辽阔的海域,强劲的季风,让他们扬帆远航,建立起跨地区、跨民族、跨国界的商品经济,也建立起蓝色的文明。起先,蓝色文明是弱小的。但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勃然兴起,现代文明席卷全球。蓝色交响曲,便成为近现代文明史的主旋律。

58 1. 三类世界文明(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三种文明:游牧商贸文明(1)
“游牧商贸文明”的创造者,是阿拉伯半岛的贝都因人。贝都因的意思是“草原牧民”,而游牧民族原本是最难建立文明的。因为文明的前提是定居。所以,最先出现的文明,一定由最需要定居的农业民族来创造,其次才轮到既有行商,又有坐贾,还要有作坊的商业民族。至于游牧民族,每到春天和秋天,就要卷起帐篷转场,迁徙到夏牧场或冬窝子。他们也不喜欢定居,而更愿意骑在马上,唱那“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59 1. 三类世界文明(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三种文明:游牧商贸文明(2)
因此一般来说,游牧民族只能作为“外来户”进入文明,比如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卡德人,来自迦南地区的希克索斯人,来自蒙古草原的蒙古人。事实上“希克索斯”的本义,就是“牧人之王”或“外邦之王”。这就只能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更上层楼。比如征服了埃及的希克索斯人,就站在金字塔的基石上;而征服了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蒙古人,则被汉化和伊斯兰化。

60 1. 三类世界文明(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三种文明:游牧商贸文明(3)
然而阿拉伯半岛上的贝都因人却是例外,因为这些牧民很早就从事商贸活动。他们的商队之大,骆驼可多达一两千只,还有镖客护驾。于是,当他们团结在新月旗下,建立起自己的宗教中心(麦加)和政治中心(麦地那)时,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新文明就诞生了。 这就是伊斯兰。它当然是绿色的,草原的绿。

61 1. 三类世界文明(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现在很清楚: 人类文明有三种类型:大陆农耕、游牧商贸、海洋工商。
中华、伊斯兰、西方,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 天下大势,一目了然。

62 2. 三代世界文明(1) 文明来自野蛮(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野蛮时代的人类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自生自灭的。他们建立的,首先是“文化点”。这就是“原始群”,在此称之为“夏娃的时代”。如果这种文化能够存活并得到发展,就会壮大为“文化面”。这就是“氏族”,在此称之为“女娲伏羲的时代”。不同的文化面,由于自身的裂变和扩散,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交融,又会连成“文化片”。这就是“部落”,在此称之为“炎黄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片,由于迁徙、联合、兼并、战争,则会形成“文化圈”。这就是“部落联盟”,在此称之为“尧舜的时代”。这时,为了安全、自由和身份认同,群居的人类开始把聚落变成城市,把部落变成国家,从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

63 2. 三代世界文明(2) 文明来自野蛮(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这个过程简单地说,就叫点、面、片、圈、国。分水岭,是国家的诞生。或者说,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国家的标志是城市。以此为界,人类历史被裁为两截。之前叫“史前史”,之后叫“文明史”。 文明的历史开始了。 成功与挫折,光荣与屈辱,升华与堕落,也开始了。 人类共有七千年文明史,分为三代。

64 2. 三代世界文明(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一代文明是“古代文明”(1)
其中最古老的是埃及和苏美尔,都发生在五千多年以前。苏美尔,再加上后来的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统称“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是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所以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也叫“两河文明”。 苏美尔和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当曙光在两河之间和尼罗河流域初现时,世界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一片蛮荒。大约要过一千年,哈拉巴文明才会在印度河流域出现;再过五百到八百年,克里特和夏文明,才会在爱琴海域和黄河流域出现。哈拉巴、克里特跟我们基本同时,是“同龄人”。那时,埃及人早就建起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苏美尔人也早在吟唱他们的史诗。

65 2. 三代世界文明(4)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一代文明是“古代文明”(2)
作为文明,克里特也叫米诺斯,哈拉巴也叫印度河。印度河文明跟印度文明是两码事,而且八竿子打不着。前者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后者是雅利安人创造的,之间还有几百年的空白。 苏美尔、埃及、哈拉巴、克里特、夏,再加上中美洲来历不明的奥尔梅克,便号称六大古代文明。 代表第一代文明的是中华文明,因为第一代文明,先行者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烟消云散,同龄人克里特、哈拉巴、奥尔梅克不知所终。从古到今延绵不绝的,只有中华。六大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硕果仅存。

66 2. 三代世界文明(5)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一代文明是“古代文明”(3)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这是一个奇迹,却是事实。
事实上,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再到近现代,我们从来就只有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只不过这民族不断在壮大,甚至混血;这文明也不断在发展,甚至整容。但,既没有代沟,更没有空白。某些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不但老早就有,而且基本不变。家国一体,夏就是;祖宗崇拜,商就有;宗法制度,从西周延续到明清甚至民国;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文化心理,要么始终如一,要么万变不离其宗。而且不管是谁,只要属于这个文明,哪怕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改变国籍,嫁娶洋人,也仍是Chinese,到头来还得认祖归宗,心中也永远“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67 2. 三代世界文明(6)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一代文明是“古代文明”(4) 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却有衰减,也有变异。
公元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以及四年后的安史之乱,也许是一个分界点。 大唐帝国对外败于阿拉伯,对内亡于藩镇割据,中华文明投向外部世界的目光从此收了回来。 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开阔,变成明日黄花。 时代风气由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六朝的思想解放,自然也风光不再。 明末清初后,鸦片战争前,中华再无思想家,对人类文明也再无像样的贡献。人们津津乐道自我陶醉的,是核舟记、病梅馆、鼻烟壶,以及三寸金莲。只有《红楼梦》和纳兰词,敏感地唱出了末世的挽歌。那是一种“睡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的无奈。 下坡路上,没人刹得住车。当然,这下坡路缓慢地走了一千多年,其间既有一蹶不振,也有路转峰回。

68 2. 三代世界文明(7)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二代是“古典文明”(1)
其中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以及希腊、波斯、罗马,都发生在公元前,是“后来人”;拜占庭、日本、阿拉伯、俄罗斯在公元后,是“年轻人”。 代表第二代文明的是伊斯兰文明,因为第二代文明中,玛雅、希腊、波斯、罗马、拜占庭都纷纷退场,印度、日本、俄罗斯又不具备世界性。

69 2. 三代世界文明(8)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二代是“古典文明”(2) 伊斯兰,是第二代文明中的佼佼者
就在中华文明起伏跌宕地盛极而衰之日,伊斯兰文明却欣欣向荣。从公元830年到930年,也就是中国的晚唐五代时期,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大力资助和倡导下,对其他民族文明成果大规模有组织长时期的翻译推介活动,以巴格达为中心全面展开,史称“百年翻译运动”。正是这一壮举,使古希腊典籍得以完整保存,为欧洲的崛起提供了指路明灯。也就是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能高瞻远瞩,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就因为站在伊斯兰世界巨人的肩膀上。

70 2. 三代世界文明(9)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第三代是“现代文明”
主要指西方。这是文明史上的“新新人类”,其功过尚待评价,其前途则未可限量。 代表第三代文明的是西方现代文明 西方世界,雄霸了全球文明的话语权。 然而历史的不可捉摸,却也正在于此。没错,在伊斯兰文明展开双翅自由飞翔那会儿,欧洲大陆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国王和贵族甚至目不识丁。可是,当西方现代文明后发制人风起云涌之时,伊斯兰世界却跟我们、跟世界大多数民族一样,茫然失措,甚至懵懂无知。也许,那时谁都没有想到,通过文艺复兴接过了古希腊火种,点燃了新时代火炬的西方世界,后来竟会雄霸了全球文明的话语权。难道天底下,真有“风水轮流转”一说?

71 2. 三代世界文明(10)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各领风骚数百年(1) 从二里头遗址算起,中华文明三千七百年;
从麦地那建国算起,伊斯兰文明一千四百年; 从但丁和薄伽丘算起,西方现代文明六百六十年。 越是后起之秀,越是迅猛异常。这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但不意味着“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只能称之为“传递接力棒,后来者居上”。

72 2. 三代世界文明(11)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各领风骚数百年(2) 汉唐七百年,世界文明的中华时代
众所周知,世界性文明的出现,是从公元前二百多年开始的。是时,罗马称霸地中海,秦汉一统大中华,形成当时最大的两个文明圈。但到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罗马文明陨落了。于是汉与罗马的双雄并峙,变成了唐文明的独占鳌头。唐代的长安,众望所归,四海瞩目,八方来朝。因此,汉唐七百年,可以说是世界文明的中华时代。

73 2. 三代世界文明(12)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各领风骚数百年(3) 整个中世纪,世界文明的伊斯兰时代
中唐以后,唐宋文明与伊斯兰日月齐辉,但我们“夕阳无限好”,人家“新月正当时”。真主和先知的声音如同绿色的泉水,滋润了整个西亚、大半个非洲、部分南亚,然后漂洋过海远达印度尼西亚。这一空前盛况持续了数百甚至上千年之久,时间之长不逊于汉唐。整个中世纪,都是伊斯兰的时代。

74 2. 三代世界文明(13)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各领风骚数百年(4) 自1792年至今,世界文明的西方现代时代
事实上,直到1792年奥斯曼帝国割让克里米亚,伊斯兰文明才真正走向衰落。也就在这一年,乾隆皇帝撰写了《十全记》,炫耀他的“十全武功”。其实这时,英国早已进行了光荣革命,美国和法国也先后发表了《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显然,如果说在西方勃然兴起之前,中华文明还老有所为,伊斯兰文明也方兴未艾,那么,此后的岁月,便没有争议的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时代。

75 历史与未来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易中天 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 江山代有“文明”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代文明,前赴后继,次第辉煌。
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 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 这三大文明,分别代表着三类文明和三代文明。

76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观点比三家,思想更丰富

77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观点比三家,思想更丰富
相同之处 古今兼中外 文化出多元 发展有不均 分类颇相似 冲突共融合 前仆接后继 消亡伴发展

78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观点比三家,思想更丰富
不同之处 季羡林:东西两大文化体系, 其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模式:东方综合,西方分析 未来:一枝独秀,东方为主融合西方,“东风压倒西风” 周有光:双层结构,四种传统文化 + 国际现代文化,相辅相成 四种地区传统文化,冲突 + 和谐 未来:双层共生,“全球化时代,双文化结构” 易中天:三类文明各具特色霸一方 三代文明各领风骚数百年 未来:三足鼎立,“三个大文明唱主角”

79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观点比三家,思想更丰富
三家观点多相似 层次趋向有不同 不同之处在角度 精彩之处在不同 不同角度看精彩 文化思想更丰富

80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 谢谢各位!


Download ppt "管窥世界文化格局 山东大学 胡志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