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2 一、什么是药物 用于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物的含义 中药、西药、疫苗、血清、诊断试剂等。

3 药物 中药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1596) 化学药 植物中分离、提取活性成分 罂粟 —— 吗啡 马钱子 —— 士的宁
中药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1596) 化学药 植物中分离、提取活性成分 罂粟 —— 吗啡 马钱子 —— 士的宁 麻黄 —— 麻黄碱 化学合成、全合成、半人工合成 生物制品 药物、食物、毒物的关系

4

5 毛地黄 ( foxglove ) 颠茄 ( deadly nightshade )
地高辛 ( digoxin ) 阿托品 ( atropine )

6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 药物 机体 药理学(Pharmacology)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 药物 机体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作用原理 (不良反应, 适应症)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7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作用机制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8 药理学的发展史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这是药物的源始。这些实践经验有不少流传至今,例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 英国解剖学家W.Harvey ( )发现了血液循环,开创了实验药理学新纪元。 意大利生理学家F.Fontana ( )通过动物实验对千余种药物进行了毒性测试,得出了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选择作用于机体某个部位而引起典型反应的客观结论。这一结论以后为德国化学家F.W.Serturner( )首先从罂粟中分离提纯吗啡所证实。 排毒养颜胶囊

9 药理学的发展史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不仅促进了工业生产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其中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植物药中不断提纯其活性成分,得到纯度较高的药物,如依米丁、奎宁、士的宁、可卡因等。以后还开始了人工合成新药,如德国微生物学家P.Ehrlich从近千种有机砷化合物中筛选出治疗梅毒有效的新胂凡纳明(914)。 药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应从德国R.Buchheim( )算起,他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教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其学生O.Schmiedeberg( )继续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药理学。

10 药理学的发展史 受体原是英国生理学家J.N.Langley( )提出的药物作用学说,现已被证实是许多特异性药物作用的关键机制。此后药理学得到飞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药理新领域及新药,如抗生素、抗癌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抗组胺药、抗肾上腺素药等。 近年来药动学的发展使临床用药从单凭经验发展为科学计算,并促进了生物药学(biopharmaceutics)的发展。药效学方面逐渐向微观世界深入,阐明了许多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也促进了分子生物学本身的发展。 展望今后,药理学将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发展病因特异性药物治疗,那时将能进一步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11 药理学的分支学科 临床药理学 分子药理学 神经药理学 药理学 细胞药理学 生理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 。。。。。。

12 药理学学科性质与目的 学科 性质 药理学为桥梁学科、基础学科 学习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3 药理学学科任务 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2 探索细胞生理、生化、病理过程 4 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3 1 新药的开发研制,发现药物新用途

14 什么是新药 未在我国上市销售过的药品,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 临床前 研究 临床研究 上市后 监测

15 药理学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作用 临床前研究 药学研究: 工艺路线、 理化性质、 质量标准、 稳定性… 药效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一般药理、
1 2 3 药学研究: 工艺路线、 理化性质、 质量标准、 稳定性… 药效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一般药理、 急毒、 长毒…

16 临床试验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在20-30例正常成年志愿受试者身上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采用随机双盲法,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临床推荐用量,此期病例不少于100例; Ⅲ期临床:为扩大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病例一般不少于300例; Ⅳ期临床(售后调研):在通过前三期临床试验后,新药被批准生产、上市后的监测,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观察新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7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内容: 药物体内过程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disposition) 吸收(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

18

19 第一节 药物的转运 药物的转运: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运动 药物转运的分类: 1、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2)滤过 2、特殊转运: (1)主动转运(2)易化扩散 (3)内吞

20

21 简单扩散 又称为下山转运,即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如Va,巴比妥类等脂溶性药物) 特点: 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又称为下山转运,即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如Va,巴比妥类等脂溶性药物) 特点: 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受药物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等因素的影响。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状态时就停止转运。

22 被动转运 滤过 是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通过膜孔,被水带到低压侧的过程。如药物从肾小球的滤过。(如水、尿素、乙醇、甘油、乳酸等水溶性小分子药物)

23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孔道约40Å,除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溶质均能通过

24 又称上山转运,即逆浓度梯度转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侧转运)。 转运过程:
主动转运 又称上山转运,即逆浓度梯度转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侧转运)。 转运过程: 药物分子和载体在膜一侧结合→形成复合物→转运到膜的对侧→复合物解离→释放出药物→载体再返回→重新结合药物。(NaK泵) 特点: 需载体、耗能 饱和性 选择性 竞争抑制现象 特殊转运

25 特殊转运 易化扩散 兼有主动转运(如需载体,有饱和性、竞争抑制现象)和被动转运(如顺浓度梯度,不耗能)的特点。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甲氨蝶呤进入白细胞,维生素B12从肠道吸收 。 内吞 类似白细胞对异物的吞噬作用。一些不能通过扩散转运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或维生素靠这种方式吸收。

26 红细胞依靠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LUT)吸收葡萄糖
红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是相对分子量45kD的内在膜蛋白,以α-螺旋跨膜12次,形成一个中间圆孔,葡萄糖借助此蛋白的构象变化穿越这个圆孔。 葡萄糖 胞外 质膜 胞内 葡萄糖结合 转运蛋白发 生构象变化 葡萄糖转运蛋白 葡萄糖扩散 到胞质溶胶 转运蛋白 构象恢复

27 内吞

28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到达血液循环的过程。

29 常见给药途径 Add Your Text 口服 吸入 局部 用药 Cycle name 舌下 给药 注射 给药

30

31

32 胃肠道给药:口服po 最常见,给药简便,安全,经济。经胃肠粘膜吸收,从门脉进入肝脏,被肝脏处理后, 才可进入血液循环,分布至机体。 对药物的要求:脂溶性大,又有一定水溶性,药物在胃肠液中能够溶解,才能经扩散吸收。 最主要问题:肝脏对口服药物的首过代谢 刺激性药物、易被消化道破坏的药不宜用,昏迷病人不宜用。 还需注意有些药物存在肝肠循环。

33

34 首关效应 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肠黏膜细胞和肝脏灭活代谢一部分(主要在肝脏),导致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过消除(first-pass elimination)。 口服药物 胃肠道吸收 肠道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 进入肝脏。   肝内药物的两个去向:   ⑴.进入肝细胞,代谢失活。经两相代谢,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后者极性大,可排入胆管进入肠道或经肾脏排泄。   ⑵.不进入肝细胞和未经代谢失活的药物,流入中心静脉和肝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只有此部分药物才能到达靶组织和靶器官,发挥药效。 如硝酸甘油的首过效应可灭活约90%,因此口服疗效差,需舌下给药。氯丙嗪、乙酰水杨酸、哌替啶、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可乐定。利多卡因等都有明显的首过效应. 也有极少数药物经首过效应可能被活化。

35 肝肠循环 有些药物在肝脏转化后可由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使结合型药物水解成游离药物。这些游离药物可再吸收入肠道的毛细血管中,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36

37 胃肠道给药的其他途径 ⑵.舌下sublingual 舌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首过效应(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⑶.直肠给药rectal 直肠吸收的药物多数不经过肝脏,因此首过效应不明显。

38 非胃肠道途径给药parenteral 最常见的注射方式。药效快而强,免去了 吸收过程,剂量准确,过量易中毒。适用于:
  ⑴.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iv 最常见的注射方式。药效快而强,免去了   吸收过程,剂量准确,过量易中毒。适用于:   起效快,局部有刺激,容量大的药物。

39 ⑵.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im
起效快,5-15 min,通常是非水性微粒制剂。可使药物缓释。 适用于:易被胃肠道破坏的药物。 ⑶.皮下注射subcutaneous,sc 皮下毛细血管壁上的膜孔可透过2~3万Dol.的药物。可使药物缓释,药效长达数月或数周。  ⑷.局部给药和透皮吸收topical,transdermal 避免首过效应。   适用于:小剂量,半衰期短,局部使用的药物.  ⑸.吸入给药inhalation 通过肺泡的巨大表面迅速吸收,基本等同于静脉注射(乙醚)。   适用于:可气化或可被分散的气溶胶药物。如抗哮喘药物,慢性支气管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使副作用降至最低。

40

41

42 影响吸收的因素 药物本身的性质外,很多因素影响药物的吸收,特别是口服时,如药物的剂型──片剂的崩解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另外药物油溶液或混悬液在注射局部形成一个小型储库,使吸收变慢,作用持久。此外,胃内容物、胃排空、胃肠蠕动、药物在胃肠道内的相互作用等均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43 药物的分布

44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特性:如分子的大小、脂溶性、极性、pKa、与组织的亲和力及稳定性等。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3、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 4、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5、特殊屏障:①血脑屏障 ;②胎盘屏障 6、体液pH与药物解离度

45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①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②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下降,增加药物吸收的驱动力;
③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减少了代谢、排泄,从而延长了药物的作用。 同时应用两种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可引起竞争转换作用。如:华法林与保泰松;磺胺药与甲苯磺丁脲。

46

47 药物与组织结合能力 碘与甲状腺 钙与骨 庆大霉素与角质蛋白 四环素与牙 硫喷妥钠与脂肪 ……

48 硫喷妥钠 静脉注射硫喷妥钠,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脂溶性高又向血流量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使得病人迅速苏醒。(再分布)

49 血脑屏障 组织学基础:脑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内皮细胞之间无间隙,且毛细血管外表面几乎均为星形胶质细胞包围,这种特殊结构形成了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生理学意义:阻碍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通过。 药理学意义:两个方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治疗时可诱导血脑屏障的开放)。

50 星形胶质 小胶质

51

52

53 胎盘屏障 组织学基础: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
生理学意义: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无显著差别,不能保获胎儿免遭外源性化合物的影响。 药理学意义:孕妇应禁用致畸或胎毒性药物。

54 羊膜 绒毛膜

55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药物代谢 drug metabolism)
定义: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 后果:代谢失活,代谢活化,毒性增加 步骤: Ⅰ相反应(第一步) 氧化 还原 水解 极性增加 Ⅱ相反应(第二步)结合反应 极性进一步增加 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氨酸

56 部位:肝脏 微粒体(皮肤、肾、胃肠道、肺等)
主要酶系: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ytochrome P450 enzymatic system) 临床意义: 肝药酶诱导剂 肝药酶抑制剂 药物相互作用

57 肝药酶系的特点 (1)专一性低:不仅可对许多脂溶性高的药物发挥酶促作用,也能对一些内源性生理物质起酶促作用。 (2)活性有限:数种药物合用后易达饱和,会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3)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性遗传性的差异外,生理因素(年龄、营养状态、应激反应等)、病理因素(肝脏疾病等)均可影响它的活性。 (4)可以受某些药物的诱导:活性增加(肝药酶诱导)或活性减弱(肝药酶抑制剂)。

58

59

60

61 关于肝药酶引起的药物 相互作用的临床实例 1997年,德国拜耳公司将独立开发的降血脂新药Baycol(西立伐他汀,商品名:“拜斯亭”)推出美国市场,因其降脂效果很好,当年,即开出了200多万张处方。正当拜耳信心满满地准备与美国制药巨头放手一搏之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2001年,美国FDA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全美各地发来的有关Baycol存在严重不良副作用的多起事故报告,在美国服用这一降脂药的病人中,共计发现有400多例横纹肌溶解症,其中31人不治身亡。之后,拜耳主动将其撤出国际市场。

62 关于肝药酶引起的药物 相互作用的临床实例 引起世界震惊的横纹肌溶解事件并非因单纯使用Baycol所引发,而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医生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的血脂降下来,而将另一种降脂药物吉非罗齐与Baycol合用,从而加剧了后者的横纹肌溶解副作用。

63 诱因:合并使用贝特类降脂药—吉非罗齐。 死因:发生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当肌溶解物质堵塞肾小球或肾小管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解密:西立伐他汀单一用药时的致命性横纹肌溶解症死亡数仍为3.6/100万处方,比其他的他汀类药物高10~50倍,并且60%的死亡病人使用了西立代他汀的最大剂量(0.8mg/dl)。体内药物浓度越高,发生横纹肌溶解的几率越高。 事件的罪魁祸首 ——相互作用: 代谢酶(CYP2C8):吉非罗齐为CYP2C8抑制剂,而西立伐他汀主要由CYP2C8介导代谢,合并使用使西立伐他汀血药浓度大幅度升高。

64 排泄(excretion)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主要排泄途径:   肾排泄   胆汁排泄   其他途径排泄

65

66 肾小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较大,除了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外,游离的药物及其代谢物都能通过肾小球过滤进入肾小管。
肾脏的排泄 肾脏的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再吸收。 肾小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较大,除了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外,游离的药物及其代谢物都能通过肾小球过滤进入肾小管。 极性高、水溶性大、不易进入肾小管细胞的药物能顺利通过肾小管而排泄。脂溶性大的药物在肾小管内易被重吸收,排泄就慢。 在近曲小管分泌的药物一般排泄较快,此处有二个转运系统:主动转运弱酸性物质(如青霉素、丙磺舒等)和主动转运弱碱性物质(如苯丙胺、奎宁等),这二个转运系统分别由两种载体主动转运。因为转运能力有限,同类药物相互间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尿液的pH在 之间,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反之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再吸收少,排泄快;在碱性尿中再吸收多,排泄慢。根椐这一规律,可以用改变尿液pH的方法来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或用于解毒或用于增强药效。(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可以碱化尿液来排毒)

67 胆汁排泄 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高的代谢产物后向胆管分泌。这些药物自胆汁排泄不仅百分比很大,且在胆道内的浓度也很高。从胆汁排出多的抗菌药物如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有利于胆道系统感染的治疗。药物的肝肠循环: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药物有的直接从粪便排出,但多数结合型药物在肠道中经水解后再吸收入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延长。

68

69 其它排泄途径 药物可经乳汁排泄,这种排泄属被动扩散转运。由于乳汁偏酸,碱性药物如吗啡、奎宁等较易进入乳腺管内,达到比血浆高数倍的浓度。药物自乳汁分泌会影响婴儿。 肺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的排泄器官,如饮酒后呼出带有酒味的气体。 某些药物可从唾液中排出,其浓度与血浆浓度相平行,可用于临床监测。从粪便中排泄的主要是口服后未被吸收的药物。另外汗腺也能排泄某些药物。 胃内呈强酸性,碱性药物在胃中几乎全部解离,不仅不吸收,还会自血浆中向胃转运,因此碱性药物如吗啡(pKa=8)中毒时,不仅在胃(pH= )中几乎全部解离,不易吸收,还会自血浆向胃中转运。因此不管是口服或是注射,若中毒都应反复洗胃,以清除残留在胃中及由血浆向胃转运的吗啡。

70 第三节 房室模型 房室是一个假设的空间 只要药物进入体内某些部位的速率相同,即可视为一室

71 房室模型 房室模型又称隔室模型,它把机体看成由一个或多个房室构成的体系,把机体内所有接受或消除药物的速率相同(或相近)的部分划入同一房室,而不受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的限制。 在同一房室内药物转运速率相同或相近,各部分的药物保持动态平衡,但各组织器官的药浓并不一定相等。 一种药物并非只表现为一种房室模型,可因给药途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房室模型,因而据血药浓度计算的房室模型为表观的房室模型。

72 中央室与周边室 中央室指药物在某些部位能迅速和血液浓度达到平衡,可将这些部位及血液归并为中央室。主要包括血液、细胞外液、心、肝、肾、肺及腺体等血液供应充沛的组织。 周边室主要包括脂肪、皮肤、结缔组织及静息的肌肉等血流缓慢,供应较少的组织。 有些组织器官归入中央室或周边室常由被研究药物的性质决定。如脑组织 。

73 一房室模型 C = C0 e-kt 一房室模型假定身体为一同质单元,药物进入血液后,很快(通常指1-2分钟内)在各组织中达到平衡,然后血浆药浓呈单相性下降。一房室模型是最简单的房室模型,虽很少药物表现为一室模型,但由于一室模型的计算简单,其计算误差与二室模型相比,往往只差10%左右,可被接受,所以临床药动学计算常用一室模型公式计算。

74

75 二房室模型 C = Ae-αt + Be-βt 如药物进入体循环后不能迅速在机体各部分达到平衡,而表现出在一部分组织器官迅速平衡,而另一部分组织器官后达到平衡,则可根据药物均匀分布的先后将机体分成二个房室,把药物首先进入并瞬间达到平衡的这一群组织器官划为中央室,另一群药物缓慢进入的组织器官划为外周室。

76

77 药物的消除动力学

78

79 dC/dt=keCn n = 0: 零级动力学 n = 1: 一级动力学
药物消除动力学 dC/dt=keCn n = 0: 零级动力学 n = 1: 一级动力学

80 半对数坐标上的时量曲线为直线, 斜率为Ke 消除速度与C相关,恒比消除 t1/2恒定 大多数药物按此消除
一级动力学 半对数坐标上的时量曲线为直线, 斜率为Ke 消除速度与C相关,恒比消除 t1/2恒定 大多数药物按此消除

81

82 普通坐标上的时量曲线为直线,斜率为Ke 消除速度与C无关,恒量消除 t1/2随C下降而缩短 发生于体内药量相对过高时
零级动力学 普通坐标上的时量曲线为直线,斜率为Ke 消除速度与C无关,恒量消除 t1/2随C下降而缩短 发生于体内药量相对过高时

83

84 常见药代动力学参数 时量关系与时量曲线 峰值(Cmax) 达峰时间(Tpeak) 曲线下面积(AUC) (单次给药)

85 AUC Plasma concentration Area under curve 峰浓度(Cmax) 一次给药后的最高浓度
此时吸收和消除达平衡 Plasma concentration AUC 曲线下面积 单位:ngh/mL 反映药物吸收总量 Area under curve hrs 达峰时间(Tmax) 给药后达峰浓度的时间,多为2(1-3)hrs

86

87 血浆半衰期(t1/2) 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0.693/k 意义:
●反映药物消除快慢和间接反映肝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预测连续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水平或称坪值的时间,即需经过该药的4~5个t1/2才能达到。相反,停药后经过4~5个t1/2后,血药浓度约下降95%。

88

89 多次口服给药

90 多次给药、稳态血药浓度与达稳态时间 坪浓度高限与低限之间的波动幅度与每日用药量成正比 趋坪时间需要4~5个半衰期,达稳态后给药量等于消除量 坪浓度高低与每日总量成正比

91

92 约经4-5个半衰期 达到时间与剂量无关 稳态 血药浓度 稳态浓度 与给药间隔和剂量相关 与生物利用度和清除率相关 时间(半衰期)

93 连续恒速给药 每隔一个t1/2 给一次药A ———————————————————— t1/2数 累积量 消除量 剩余量
%A % A % A %A % A % A %A % A % A %A % A % A %A % A % A %A % A % A %A % A % A ———————————————————

94 Vd 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被分布到的或在其中得到稀释的液体容积量即称表观分布容积(把体内药物按其在血浆中相同的浓度计算而获得的液体容积)
C = D / Vd Vd = D / C Vd = 体内药量/血中浓度 例:动物体重10kg A药10mg iv,血浓 1mg/L, Vd=10L(1 L/kg) 药物全身分布 B药10mg iv,血浓10mg/L , Vd=1L(0.1 L/kg) 药物只在血中 C药10mg iv,血浓 0.1mg/L,Vd=100L(10 L/kg) 药物浓集到脏器 实际上10kg动物不可能是1L或100L的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 许多酸性药物(如华法林和水杨酸)与蛋白质高度结合,因此分布容积小.许多碱性药物(如苯丙胺和哌替啶)极易被组织摄取,因此分布容积大,甚至比整个身体的容积还要大.

95 生物利用度 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 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96 生物等效 F= 口服等量药物AUC × 100% 静注等量药物AUC 相对生物利用度 F= 受试药AUC × 100% 标准药AUC
绝对生物利用度 F= 口服等量药物AUC × 100% 静注等量药物AUC 相对生物利用度 F= 受试药AUC × 100% 标准药AUC 生物等效

97 ? 药代参数的临床意义 某病人病情危急,需立即达到稳态浓度以控制,应如何给药 加大剂量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其它方法

98 加大剂量 Plasma Drug Concentration Time

99 缩短给药间隔 Plasma Drug Concentration Time

100 药代参数的临床意义 先给予负荷量(Dl) 再给予维持量(Dm)

101 负荷量 (Loading dose) Log Concentration Time Time

102 最佳给药方案: 每隔一个 t1/2 给予一个有效量,首剂加倍


Download ppt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